第42章 福禍兮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有人竟公然調戲皇帝陛下,真是該打!

李倏毫無客氣對着韓風臨後腦勺拍了一巴掌,斥道:“起來!”

韓風臨不但沒起來,反手一勾,按着李倏的後脖頸讓他低下頭來,在他嘴上親了一口,“餓了,去用膳。”

而後在李倏驚詫的目光中去吩咐人傳晚膳,這小子現在是學會了蹬鼻子上臉,要造反不成?

改日他定要教教他什麽是規矩!

旁人如何想不知道,葉容對此卻是喜聞樂見,李倏自八歲起便将自己活成了高高在上的神祇,時刻緊繃着,不敢有絲毫少年心性,就連喜怒哀樂都精準地出現在該出現的時候。

像如今這般鮮活模樣,當真是少見,就好似神仙終于下凡來,化作有血有肉的帝王。葉容知曉,李倏能有所改變全都因着韓風臨,那是愛也好,習慣也罷,有這樣一個人長久地陪伴他身邊,總歸是好的。

年節将至,北地未見俱寒,江南之地竟突降大雪,南地從來溫暖,百姓并無棉衣禦寒,一時間路邊皆是凍死枯骨,小兒成了百姓口中食。

李倏光是看到豐州知府百裏加急的奏章,就已覺得觸目驚心,難以想象身處水深火熱中的百姓該是如何的煎熬?

百姓無路可走時,便會朝向不歸之路,屆時再想平複便是一樁難事了。

“召戶部尚書、徐彰、紀觀複幾人來見朕。”

此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倏不能不心憂,眉毛擰作一個結,韓風臨握住李倏的手,給予他無聲的寬慰。

“你且先退至後方,以免多生事端。”

“好。”

李倏與幾位臣子在禦書房中商議了大半日,最後決定派紀觀複及戶部左侍郎一同前往豐州赈災。

他面色冷峻,“朕就将豐州百姓都交到兩位愛卿手上了。”

Advertisement

“陛下放心。”

李倏一連累了幾日,才将一切安排妥當。

夜幕降臨時,京都的上空竟飄起了雪花,李倏緊了緊身上的衣衫,心中暗想:這個年怕是難熬了。

晚膳時,李倏看着桌上的珍馐美食,吩咐道:“葉容,往後這些就別端上來了,百姓受饑寒交迫,朕理應共苦。”

“是,陛下。”

李倏率先縮減用度,這事傳至外間,朝臣百姓也紛紛效仿。至多不過月餘便是年節,京都中仍不見繁華盛景,像是舉國都在為天災人禍。雖說有些個臣子私下裏并不怎麽虧待他們自己,但明面上總不敢冒尖去觸皇帝陛下黴頭。

除夕之夜連皇宮大內都未曾張燈結彩,李倏坐在西窗下翻看李長衍寫給他的家書,神情難見和煦。

韓風臨端了一盤核桃剝給李倏吃,坐了一會兒,趴在李倏耳邊提議:“子疾要不要跟我回家去過年?”

李倏愣了一愣,自從降幸于韓風臨,這一年以來他日日夜夜留宿未央殿,倒是忘了其實韓風臨還有自己的家。

韓風臨解釋道:“也不算是家,是我當初在京都買的一處宅子,只一個小院子并幾間房屋,地方小,遠不及皇城華麗,也沒有這麽多宮人可供使喚,房子我提前讓人打掃好了,子疾要不要去?”

正是天寒,這種時候李倏不喜歡挪動地方,“不……唔……”

韓風臨趕在李倏拒絕的話出口前親了上去,輕聲又問一遍:“子疾要不要去?”

“朕……唔……”

剛一開口又被他堵了個嚴嚴實實,李倏鮮少有口難言的窘況,氣得瞪向韓風臨,卻看見韓風臨一雙眼眸裏閃着希冀的光芒。

韓風臨再問他:“子疾要不要去?”

“你放肆!”

如今李倏的疾言厲色吓不到膽大包天的韓風臨,落在李倏眼中,他依舊是那副蠱惑君心的狐貍精模樣。李倏不禁懷疑起,這還是當初那個跪在石階前戰戰兢兢,可憐見的年輕人嗎?那什麽膽怯模樣竟都是裝的!

韓風臨輕輕捏了一下李倏的耳垂,“嗯?”

“去。”

“好,聽子疾的。”

可真能睜着眼說瞎話!這到底是誰在聽誰的,李倏看着他就覺得礙眼,沒好氣地哼了一聲,伸手想将那煩人的小子給推遠些。

韓風臨轉身回卧房,取出一身常服和一件毛絨大氅,來為李倏換上,“我們悄悄的,不叫葉容看到。”

不過是去他以前的住處瞧上一眼,竟被韓風臨說得活像二人要去偷  情,皇帝陛下在他這兒還真是開了眼,什麽滋味都親自體驗過一回。

但其實,李倏也挺好奇韓風臨口中的家該是什麽樣子,便就依着韓風臨的意思,陪去他看一看。

待到二人錯開宮人視線,從未央殿出去,葉容正端着李倏每日都要用的茶水從外面走進來,推門才發現宮室裏已是空空如也。天還沒黑,兩個大活人竟在他眼皮底下不見人影,連忙差人去詢問,才知曉李倏已經同韓風臨自正陽門出宮城去了。

如韓風臨所說,他的宅子很小,四方小院青磚鋪地,正北有主屋,東西各兩間廂房。雖不夠輝煌華麗,卻被韓風臨打理的幹淨清爽,是個很适合幾口之家過生活的住處。

李倏以帝王之尊下榻,讓這座小宅院多少顯得有些簡陋,不過他若只當自己是韓風臨的什麽人,便無不妥。

韓風臨引着李倏進了大門,一個年紀不算小的老嬷嬷從廂房走出來,“大人,您今日帶了客人回來?”

“嗯,我要讓你買的東西都備齊了。”

老嬷嬷和順一笑,“備齊了。”

韓風臨淡笑點頭,向李倏征求主張,“子疾,我們今夜吃餃子可好?我親自來包。”

“都好。”

韓風臨并不擅長廚藝,東西都是老嬷嬷提前備下的,他只需動動手用餃子皮将餡包起來下鍋便可。

老嬷嬷又額外做了兩道菜,一葷一素兩相得宜,末了燙一壺酒,端給主君和他的客人。

李倏倒從未這樣過過除夕,饒有興致地端了杯熱茶,看着韓風臨為他忙前忙後。近來他為荊州戰事以及赈災之事戒奢寧儉,過了這些天清廉日子,他竟覺得這頓年夜飯還不錯。

趁着老嬷嬷煮餃子的時間裏,韓風臨取出紅紙筆墨,親手寫了一副春聯,拉着李倏一起貼到大門外上,算是熱熱鬧鬧過了一個年。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