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梅公子夜探道觀,最美的眼睛
梅公子将字據收好,“馮太守你那邊繼續盯着,只要他們稍有動作,立即通知我。”
“是。”那人應了聲後卻沒有走,面上似有猶豫。
“還有什麽事?”梅公子問。
“公子之前要人盯着的那位蘇小姐……”
“哦?”梅公子擡起頭,他的腦海中又浮現出那個一身舊衣裳,眼睛卻閃着銀光的奇怪女孩,“她那邊有什麽變動?”
“是……蘇府已連夜将她趕出了府,送到山上的青雲觀裏去了。”
梅公子愣了愣。
之前他以為這個女子定是懷着什麽不可告人的目的接近他,可是現在看來,好像她跟此事完全沒有關系。
“你可打聽仔細了?”
“聽說那位蘇小姐身子不好,晚上又犯了病,蘇府怕是她沾了什麽邪氣,所以才被送去了道觀……”
梅公子冷冷一笑,什麽沾染了邪氣,只怕是她礙了那些人的眼才是真。
青雲觀。
慧香費力的将床鋪好,看着那單薄的被褥撅着嘴小聲的嘀咕:“早就知道三夫人沒按好心,說什麽來養病,只不過是嫌棄小姐得了陳夫人的看重罷了。”
蘇白桐端坐在椅子上,将身子躲在燭火的陰影裏一動不動。
“小姐,您真的不生氣麽?”慧香不甘的問。
“我為什麽要生氣……”蘇白桐幽幽道,似在喃喃自語,她才不會費那力氣跟秦氏她們較勁呢,她知道秦氏她們遲早要趕自己出來,況且她已經預見到城中必要發生大亂,青雲觀這裏位于半山腰,後面就是深山老林,相對于城裏來說,這裏要安全許多。
Advertisement
就算是那些僞裝成齊國士兵的人殺到這裏,她們也能逃進後面的林子裏。
慧香哪裏知道這些事,她只是單純的在為自家小姐鳴不平。
收拾完床鋪,慧香猶豫着看着桌上的那支燭臺:“小姐,要留燈麽?”最近一段時間,她發現蘇白桐似乎很懼怕火光,晚上屋裏若是沒人,她就會将燭火熄滅。
“不用了。”蘇白桐淡淡道,“時間不早了,我想睡了。”
慧香于是服侍着蘇白桐上了床,滅了香燭後便退了出去。
蘇白桐躺在黑暗中,摸索着從枕頭下面拿出香囊,從裏面倒出一只油紙包,打開後将裏面的香粉撒到地面上……
蘇白桐睡的正沉,隐隐的聽見窗外似乎傳來細碎的腳步聲。
她睜開眼睛,卻并沒有馬上起身查看,而是靜靜的躺在原處一動不動。
過了一會,那腳步聲停在了她的窗外,并沒有像她預料的那樣闖進屋裏來。
怎麽回事?
她撐身坐起,腦袋仍是昏昏沉沉的。
這能力果然不是平白就能使用的,窺探天機終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她來到窗前,側耳傾聽。
外面傳來一聲悶哼,聽那聲音似乎是男人發出的。
她緩緩推開窗扇,随着一陣夜風,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淡淡的血腥之氣。
蘇白桐身上穿着白色中衣,立在窗前。
皎月下,只見一道人影立在院子當中,手中握着一支烏木長笛,笛子的一端如同銳利的長劍,刺入對面一名布衣男子的胸口。
聽到身後開窗的聲音,那名男子抽回手中長笛,皎皎月色下,美目若桃花般豔麗,他回頭看見蘇白桐立在窗口時,微微一愣,唇角向上挑起,面容妖豔得近乎詭異,讓人不禁生出一種炫目之感。
蘇白桐以手撐住額角,聞了這血腥的味道,她的頭暈的更厲害了。
“這個人打算對你不利……”那人笑道。
蘇白桐冷淡的看着窗外一臉笑意的男子,“他想對我不利,那麽梅公子你呢?”
梅公子神色一滞,但很快就恢複了嘻笑之态,“本公子只是随處走走,不想在這裏巧遇蘇小姐。”
蘇白桐微微嘆了口氣,這謊話說的,大概也只能騙騙三歲的小孩子了。
“怎麽?蘇小姐不信?”梅公子見她不信,似乎很着急,“本公子可不是什麽壞人。”
“我知道。”蘇白桐平靜道,她看了一眼地上倒着的那個布衣男子,胸口盡都被血浸透,顯然已是沒救了,“既然梅公子做了好事,那就麻煩公子好事做到底,把這裏清理幹淨些。”
梅公子沒想到對方竟是這種反應,嘴唇翕動半天,才吐出一個字:“好。”
他其實只是有些好奇,這位蘇小姐被趕到觀裏會有什麽樣的反應。
以她跟陳夫人的交情,為何沒有讓人給陳府送信?要知道只人陳夫人出面,蘇府定然不敢對她怎樣。
可是她沒有這麽做。
她順從的離開了蘇府,就像那些柔順膽怯的大家閨秀一般,聽從了蘇府的安排。
她真的甘心麽?還是……她另有苦衷?
他偷偷連夜進了青雲觀,打算先在外面轉轉,探探風聲,卻不想眼見一名布衣男子鬼鬼祟祟的進了院子。
他開始以為是自己被人盯上了,可是後來卻見那男子往蘇白桐的廂房窗外摸去。
看起來,是有些人不想再讓她回到蘇府了。
名節若是被毀,蘇白桐這輩子要麽青燈古佛相伴,要麽以死明志。
想起她那日聽他吹笛時,淚滴潤濕的面頰,他竟下意識的抽出烏木長笛,直接給了那人一個痛快,而且最讓他驚訝的是,在她看到自己時,臉上沒有露出任何驚訝與慌張之色。
她平靜的站在窗前,皎皎明月映下,雙眸閃爍着銀色的光華。
他一直望進她的眼睛裏,想要窺探出她的真實想法,可是卻被那滿目銀輝耀花了眼睛,站在那裏呆呆的望着她……
這是他這輩子見過的,最美的眼睛……
蘇白桐看着梅公子站在窗外發呆,微微蹙起眉頭。
每次她見到這個少年露出微笑,心裏總會産生出一種異常的感覺。
那是一種莫名的心痛。
本以為見到他也許就會想起些什麽來,可腦海中虛無飄渺的記憶無論如何也聚不到一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