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對策
“到了,下來吧!”辛與宣頭也不卉,面無表情地說道。
朱思卉掀開簾子,見此處是明月莊,不由得懊悔,早知他是這個性子,就應該多留個心眼。
明城歡聞訊趕來,依舊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這兩人突然到訪,他一點不覺意外。
“渭南王,我把渭南王……我把你家蓁蓁送回來了。”
明城歡道向朱思卉,“你怎麽跟他一起?”
朱思卉道:“一時大意。”
辛與宣不高興了,“跟我一起怎麽了?要不是我,你今天就成鳏夫了。”
明城歡聽罷,知道事關重大,忙将朱思卉迎至院內,又對辛與宣說道:“你快些回去把,免得國舅爺擔心。”
辛與宣見他要與朱思卉獨處,自是不肯,“你洩露我身份作甚?”
朱思卉向明城歡遞了個眼神,表示不必支開辛與宣。
明城歡問道:“發生什麽事了?”
朱思卉道:“今天收到郡王的邀請,雖然不能來,但卻因為家中不便,沒能給郡王答複,勞郡王久等。”
明城歡道:“我并不曾邀請你。”
辛與宣一聽,頓時又來氣,“你們兩個在搞什麽?敢幽會不敢承認?”
兩人不約而同地無視辛與宣。
朱思卉垂下眸子,表示自己已經知道事情的經過。與此同時,明城歡也道:“我懂了。若非親眼所見,着實不敢相信。”
Advertisement
辛與宣又插話道:“你們在打什麽啞謎嗎?”
明城歡道:“你接下來有何打算?”
朱思卉語帶悲戚,“我不知道。”
明城歡徹底明白了她的處境,看來這對父女已經徹底反目。“你回去也不安全。若留在我這裏,也多有不便。你舅舅又離京了。”
“我總不會在自己家裏出事。”朱思卉其實并不确定朱鑒會否在府中痛下殺手,但她也不能将火引到明城歡身上。
明城歡道:“我有個妹妹,住在郡王府中,你不如搬去與她作伴,也好教授她一些詩書。”
朱思卉道:“人家能想出一千個理由駁回你的提議。”
“那也總得試一試。”
辛與宣越聽越糊塗,“你們再搞什麽?讓蓁蓁沒有名分住進你的郡王府?她遇到危險,我們不是應該先告訴朱大人嗎?何時輪得到你這個郡王爺替她出主意?”他又轉向朱思卉,“你想清楚啊,你一個從五品官家千金,何至于淪落到給一個郡王暖床?”
明城歡終于忍不住了,“辛公子,這是我的明月莊,請你出去。”
辛與宣見朱思卉面色如常,似乎并沒有覺得被明城歡欺侮了,更覺疑惑,“蓁蓁,郡王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你不表個态嗎?”
明城歡又道:“有了,你不方便去郡王府,但舍妹可以去你家。”
朱思卉道:“怎敢讓令妹涉險?”
明城歡道:“有舍妹在,別人就是想下手,也得顧忌我。再說,我會派幾個親兵保護你們。”
辛與宣這才聽懂了。他安靜下來,認真聽二人說話。
朱思卉道:“郡王與我只有幾面之緣,如此出手相助,我無以為報。”
辛與宣道:“渭南王,你的親兵只怕又是飯桶,這樣吧,我屈尊當一下你的親兵,如何?你放心,你妹妹就是我妹妹,我會幫你保護好你妹妹。”
明城歡道:“好,如果筱漱出了什麽事,你直接陪葬吧。”
辛與宣道:“你這話我就不愛聽了。若非看在令妹的份上,我才不願意承受這份辛勞。但願另妹是個美人,不然,我可能會重新考慮一下。”
朱思卉起身拜謝,“郡王有心相助,我感激不盡。只是,逆天而行,反促因果。人的命運,生來便已注定,無論怎麽反抗,最終都無法翻身。我逃得過今天,逃不過明天。我們在權利面前,不過是蝼蟻。”
明城歡道:“你先逃過今天,以後的事再說。”
“郡主無辜,郡王為了幫我,無端将郡主卷進來,我心不安,王妃亦會怪罪。郡王之恩,我必定銘記在心。只是,我主意已定,我自己的命運,便由我自己去背。”朱思卉說罷,再俯身一拜,轉身出了明月莊。
辛與宣緊跟着追了出去,“蓁蓁,你和渭南王在共商什麽大事?連我都要瞞着嗎?什麽你的命運,你究竟有什麽不為我知的身份?”
“辛公子,以後不要再跟着我,我不想再見到你。”
“為什麽?”
“我在家中并不受寵,我下半輩子,全托付在舅舅身上。你姑母一紙诏書,我的境遇一落千丈,我恨她。就算你與此事無關,只要我一想到舅舅,我便會将你們一起記恨。”
“我還以為是什麽。這事簡單,我可以向姑母求情。”
“在我眼中,你就是個弱智。你以為你姑母只是你姑母,可她并不只是你姑母,她是高高在上的太後,就算再寵愛你,她會為了你,放過自己的敵人嗎?別忘了,韓王被禁,莒王被廢,你呢?你是什麽王?你若膽敢在太後面前提起我,便是将我逼上絕路。”
朱思卉示意錦心上車,自己則翻身上馬,驅車而去。
回到府中,朱思卉翻出錦心的賣身契,又包了些銀錢,“錦心,我知道你舍不得離開我。但眼下,你一定要離開,趁着我還能做主。”
錦心跪下陳情,“不,我不走,姑娘如果趕我走,我就長跪不起。”
“我無牽無挂,才能更好地應付他們。你若在我身邊,我少不得要分心。你離開,便是幫我一個大忙。”
“我不走,天塌下來我們一起面對。”
朱思卉道:“你這又是何苦呢?我有一百種方法讓你離開。”
錦心聽了這話,終于明白姑娘的心意,當下不再勉強,哭着接過包袱拜別。
“等等,”朱思卉叫住她,“倘若有人要你跟他走,你只管照做。倘若沒有,你就去找渭南王。”
錦心以為姑娘改變了主意,沒想到竟是交待此事,如今她大難臨頭,竟然還一心為他人考慮。只恨這世道無常。為善的,挨盡苦難,作孽的,享盡榮華。“姑娘,要不我們離開京城吧,有多遠走多遠。”
“你能想到的,我都已經想過了。太平治世,百姓安定,官府要找兩個人,簡直易如反掌。”
錦心聽了,這才抹着眼淚一步三回首地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