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逼反

皇帝的旨意迅速地傳遞到皇宮中去。

陳王赭瑞正因為父皇母妃都不在,而自由自在地鍛煉身體呢。他整日裏留戀在練武場,又不擺皇子的架子,倒是交了一些朋友,大家也比較認可他了。

突然接到旨意的時候,他還吃了一驚,以為自己又要被從練武場趕出去,誰料竟是将皇宮中剩餘的禁軍交給他帶領,協同太子查探皇宮巫蠱事件。

赭瑞簡直有點找不着北,這突如其來的巨大幸福狠狠擊中了他,讓他渾然不知該作何反應,為了這一天,他想了多久啊。一時之間,竟然連那帶有黑暗色彩的巫蠱都沒有注意到。

還是随從打斷了他的愣神。

他立即趕往皇宮同太子赭方彙合。

為了不使對方知道消息之後而毀滅證據,所有的一切行動都是極其秘密的,太子和陳王以及禁軍副統領劉惜诃帶領浩浩蕩蕩的隊伍,如同一群餓狼似的闖入一向富麗堂皇的皇宮之地。

皇後、嫔妃以及侍女內侍們都吓得心驚膽戰,各個都聽令躲在自己的宮殿裏,不敢妄動。

據說,太子是來抓一個刺客的,她們內心不無在祈禱着,只要不是在自己宮裏發現的就好,否則,到時候可就什麽都說不清楚了。

太子大手一揮,命令禁軍徹底搜查皇宮。

結果卻是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別的宮殿之中都沒啥,獨獨在皇太子赭方的宮殿中,從地下掘出無數大大小小的木偶,木偶上面自然寫着皇帝陛下以及其他皇子們的生辰八字,從那些黑褐色的印記來看,大約還是用黑狗血泡過的。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尤其可怕的是,在太子的書房中還順便查出語詞悖逆的書信,這可是大逆不道的真贓實據。

參與搜查的禁軍一行人等全都驚呆了。

最吃驚的當然是太子赭方,他根本就不知道這些從何而來。他有理卻不知道該如何說,也不知該向誰說。

此事證據确鑿,容不得他反駁,可是太子赭方自然是不甘心的。

他要求去拜見皇帝,當面陳明緣由,并且請求他的父皇定要還他一個公道,但陳王赭瑞堅持不允許,理由是怕他會傷害皇帝。太子明顯有謀逆之心,一時之間,大家的目光都放在了陳王赭瑞身上,想要聽他的意思。

陳王赭瑞從來沒有受到過這樣的關注,此時,這些身着盔甲、護衛皇宮的铮铮男兒都以他馬首是瞻。

Advertisement

他越發覺得自己的理想是光榮的,無可匹敵的。

當然,現在還不是想這些的時候,雖然他不知道這是怎麽一回事,但絕對是扳倒皇太子的大好時機,錯過之後就不會再有。

他喝道:“太子殿下大逆不道,現在應當關到死牢中去,等候父皇回來之後聽候發落。”

太子赭方自然是不願意的,死牢是個什麽地方,他還能不知道。

進去之後被“畏罪自殺”的人實在是數都數不清。再加上裏面酷吏橫行,他見過一次之後就再也不忍心去見第二次。

他心中知道,一旦自己進去了,可就再也出不來,即便是沒罪,在那些酷吏手中,也會變成罪大惡極。

如果是這樣,他可就再也沒有翻盤的機會了。他唯一的方法便是見到皇帝陛下,當面陳清。

“孤是被冤枉的,這些壓根與孤無關,你們不要聽信讒言。沒有父皇的聖旨,孤依然還是東宮太子,你們沒有資格抓捕我。”

太子赭方侃侃而談,傲立一旁。他知道自己遇到了平生最大的危機,他并沒有表現的太過懦弱,而是據理力争。

太子的名號餘威猶在,禁軍們自然不敢将他如何,而陳王赭瑞也不敢亂來,于是事情便僵持不下。副統領劉惜诃率領的禁軍,與太子的護衛總管其炎帶領的太子近衛,雙方持劍對立。

太子無可奈何之下,向謀士馮所微請教,“還請先生教我,現在該當何如?”

馮所微便說:“歷朝歷代因巫蠱而喪命的不在少數,皇帝陛下癡迷丹藥,更是對此深信不疑。陳王出現得這樣巧合,他們母子此舉在于誣賴你,你如何能為自己辯解。為今之計,不如逮捕劉惜诃。只要陳王沒了助力,殿下的安危便無礙。”

太子卻不是這樣想,他一面派人冒死往太子府傳遞消息,讓太子妃等女眷往護國公府避難,護國公府乃是太子妃的娘家,同時也是太子最堅強的後盾。

另一方面,他卻是打算沖出皇宮去,去往雙泉宮,找皇帝陛下主持公道。

他的總管其炎帶領的太子護衛約有兩百人,如果拼一下,他還是有機會的。最關鍵的是,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對陳王充滿着恨意。

殺了老三,殺了他,快點殺了他,與其等到自己枉死後,還要背負滿身的惡名,皇帝看都不看一眼,還不如現在就殺了老三,哪怕事後受到懲罰,也比巫蠱之罪名要輕。

弑父,亦或是弑弟,他一個都不能選。

太子赭方既悲又憤,既恐且慌。最後他決定反擊。

于是,他對其炎下了死命令。其炎雖然驚訝,但還是領命,沒有任何質疑。

馮所微大驚之下,慌忙阻止,“殿下,萬萬不可啊殿下。”

太子并不理會,事已至此,馮先生的那套安定論早就不适用了。

倒是其炎憤怒地用劍指着他,“馮先生,您老是不是別人的奸細啊,總是要針對太子,現在竟然連太子的命令也要質疑,難道你有什麽好辦法?”

馮所微氣憤地翹着胡子,“太子一旦動手,便形同謀逆,這可是一條不歸路。太子拿什麽來取勝,就憑借姓其的你一個人嗎?”

其炎憤怒,卻是無話可說。

馮所微接着說道:“如果有護國公的幫助,也許還可以多些勝算。”

護國公李大将軍為朝廷立有赫赫戰功,就連六年前的桄古之戰,虞國兵敗,皇帝也并沒有怪罪于他。

但李大将軍卻是自動請辭了,現在接替他的是他的大兒子李雲,李雲陳兵邊疆,軍隊難以抵達。但憑借李老将軍的威名,還是能夠找來數千名老部下,來幫助太子到達雙泉宮。但老将軍一向耿直,恐怕并不會輕易為之。

不論如何,太子赭方知道,他必須要離開皇宮才能夠進行下一步。

随着對峙的延長,天色漸漸昏暗,趁着夜色,其炎帶領的兩百近衛和禁軍展開了激烈的厮殺。

陳王赭瑞高興地忘乎所以,強行從副統領劉惜诃手中搶來指揮權。劉惜诃出自鄧陽侯府的旁支,且不說陳王尊貴又高大的皇室子弟身份,單是論起輩分來,他還是赭瑞的子侄輩,是要尊稱赭瑞一聲叔叔的,此時哪裏敢拒絕。

赭瑞是第一次領兵,哪裏是身經百戰的其炎的對手,不過三兩下,就被打得丢盔棄甲,但禁軍勝在人多,就是壓也能把近衛給壓死。

其炎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太子殿下帶離皇宮,身後是緊追不舍的禁軍們,陳王赭瑞一馬當先,一把長槍舞的是虎虎生風。

能夠和他纏鬥的只有其炎一人,但如此一來,未免要耽誤太子的行程。

馮所微一見情況如此,不得不吩咐隊伍快速行進,往護國公府趕過去。

陳王赭瑞這個時候非常的聰明,他早早就派人往雙泉宮傳遞消息,将太子大逆不道之證據言行一一交代。

皇帝陛下雖然吃驚,但并沒有感到意外,早在圍場之事時,就有人提醒過他,太子有不安定之嫌疑。現在充斥在皇帝陛下心目中的不是他預料到了先機,而是對于太子的怨恨。

害他性命者,絕對不可以饒恕。

陳王獻上的奏折中詳細揭發了太子赭方的罪狀,甚至還包括他如何跟某個妃子私通,如何用巫術詛咒皇帝陛下趕緊死掉,以便傳位于他,又如何在他常走的禦道旁,埋葬詛咒用的木偶。

等到太子赭方命令侍衛反抗的消息傳到雙泉宮時,已經變成了太子正在謀反。

這還得了,皇帝陛下氣壞了,他派了個欽差回去問個清楚,讓他将皇太子帶過來認罪。

但是,欽差受到劉妃的示意,不知跑到哪裏混了一夜多,然後回來謊報說:“太子的确已經聯合李老将軍起兵叛變,他不肯前來,反而要殺我,我只好逃回。”

皇帝很憤怒,他恨不得立即帶領隊伍打回去,讓赭方那個混小子知道,他的老子還沒有死去呢。

于是,皇帝下令逮捕太子,但是他行動不便,又不能夠讓陳翰離開他太遠,于是這人選問題就犯了難。

“父皇,兒臣願意前往。”說話的是一直安靜的赭竺。

皇帝陛下老懷大慰,不錯不錯,他的這個兒子還是不錯的。于是便将發兵的虎符交于他,命令他率領京畿衛一萬人擒住太子,維護虞城平安。

劉妃知道後,整個眼睛都亮了,她和兒子赭瑞最缺少的便是兵力了,當初偌大一個護國公府,硬是讓太子搶了先。

如今有了赭竺手中的兵力,她心中踏實多了,果然拉攏住赭竺是十分正确的選擇,只希望阿瑞能夠明白她的打算才好。

她如此地費勁心思,從多少年前就開始布局,如今終于到了收網的時候了。她擔憂阿瑞心中藏不住事,便沒有将此事對他說明,但有了她的安排,赭瑞不僅能夠除掉太子,還會成為最大的功臣。

天亮以後,打開家門的虞城百姓猛地發現道路上的血跡與鬥毆的痕跡,吓得趕緊關死大門。京城是個不安分的地兒,他們早就知道。

皇宮之中,百官忙着找太子殿下處理政務,卻是見不到人影。

最後還是皇後出面将他們打發走。

京城亂套了。

太子赭方與護國公府彙合之後,才明白情況是多麽的糟糕,李老将軍堅決不同意發兵,但同意親自護送太子去向皇帝陛下請罪。

陳王殺得興起,到了護國公府附近,竟然沒有止住,一不小心将太子的兩個親生兒子給斬于馬下,口中還呼喝着:太子謀反,論罪當誅。護國公府包庇太子,與此同罪。

李老将軍睚眦欲裂,舍身拼了過去。他們注定是和太子一條道了,此時唯有反抗,就算戰死也無所畏懼。

只希望皇帝陛下不要怪罪他遠在邊關的兒子。

赭方騎虎難下,不得不跟皇帝的士兵對抗。于是,他假傳聖旨,說是皇帝病危,奸臣作亂,奉令發兵讨伐,緊接着情況就更加複雜了。

皇帝陛下害怕軍隊失敗,就從雙泉宮返回,他病體難支,走得極慢。但是他發號施令的消息一傳出,大家便知道是太子在犯上作亂,于是追随他的人逐漸逃散,他的手下其炎重傷,馮所微不知所蹤。

太子赭方再加上一個李老将軍,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們手中無兵,實在是支撐不住,只好逃離虞城。

堂堂的護國公府卻是樹倒猢狲散,就此沒落了。即便是後來邊疆的李雲大将軍返朝,也沒能改變這個命運。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