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郭狗蛋:多餘.jpg
估計顧澤雲回家後,順便跟村長說了他們新房的選址。
第二天,沈千嶼跟着狗蛋師父練完功回來,就看見一大夥村民們在後面那塊地修起了房子。
看着大家幹的熱火朝天,沈千嶼回屋翻出了剩下沒泡完的綠豆,“阿婆,咱們給大家熬點兒綠豆湯吧?”
“小千,你先吃飯,我來煮。”郭秀娟伸手拿過了裝着綠豆的布兜。
沈千嶼坐在石桌前,一口餅一口紅薯粥,“阿婆,上次的面粉吃完沒啊?”
“吃完了,剩的那點兒我全拿來做餅了。”郭秀娟一邊将水倒進鍋裏,一邊回答沈千嶼的問題,“那些餅夠咱們晚上再吃一頓的。”
“那我明天再去磨點兒。”
把碗洗幹淨後,沈千嶼找了個大的石缽,将之前洗幹淨的草簍放在了石缽內。
然後,沈千嶼找了一小塊布,打濕後放在草簍內。
之前泡好的綠豆吸飽水分後,個個都變得圓嘟嘟胖乎乎的,沈千嶼将它們灑在布上,又找了一塊幹淨的布蓋在了綠豆上,将布打濕。
接下來他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往上面灑點兒水,等着綠豆發芽了。
“小千,你去李家村買蠶,順便可以找他們訂喜服的布料。”郭秀娟突然想起了這茬,趕忙對沈千嶼道,“你們倆七月初七成親,等村裏人下次去鎮上買,肯定是來不及了。”
沈千嶼點了點頭,“我知道了。”
郭秀娟想了想,接着道,“阿婆等會兒給你拿點兒銅板,你看看能不能跟他們再換點兒食物,成親那天村裏的人都要來咱們這兒吃飯,我怕吃食不夠,若是實在換不了多少,咱們也只能給鄉親們一人少分點兒了。”
“不用,阿婆,我有錢。”沈千嶼笑着道,“之前咱們編的東西不是換了不少錢嗎?”
“那就好,若是錢不夠,你跟阿婆說,阿婆幫忙想法子。”郭秀娟道。
Advertisement
“放心吧阿婆,夠的。”
綠豆湯熬好後,郭秀娟将它們盛出來放在器皿裏晾着。
沈千嶼去地裏把水澆了,兌換了一袋高科技肥料,按照比例稀釋後,給小白菜施了些肥。
等那邊幹的熱火朝天的村民們休息時,沈千嶼将晾涼的綠豆湯盛到碗裏給他們端了過去,“辛苦你們了,喝點兒綠豆湯吧。”
次日,沈千嶼去了趟婉兒姐家,磨了一些面粉。
很快,就到了沈千嶼出發去李家村的日子,據狗蛋師父說,快的話當天去當天就能回來。
和阿婆道別後,沈千嶼背着小包袱往村口的方向走去。
抵達村口時,顧澤雲和郭狗蛋已經在村口等着了。
“不好意思,久等了。”沈千嶼幾步跑了過去。
“沒事兒,我跟顧大夫也剛到,我來騎騾吧。”郭狗蛋笑着道。
“我們來幫忙吧?”沈千嶼試探性的伸出手,幫忙抓住了騾子的缰繩,扭頭問顧澤雲,“這樣有用嗎?”
顧澤雲點了點頭,伸手和沈千嶼一起拽住了缰繩。
所謂一回生,二回熟,再加上這次有沈顧二人幫忙,郭狗蛋沒費多大力氣就成功騎上了騾子。
三個人朝着李家村出發了。
上次沈千嶼暈騾的事還歷歷在目,郭狗蛋有些擔心的轉頭,想問問他感覺如何,結果就見顧大夫一臉溫柔的喂沈先生吃暈騾藥。
沈先生苦的神色扭曲,顧大夫就在旁邊好聲好氣的哄他,待藥含化後,又從袖中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蜜餞……
郭狗蛋默默的擺正了腦袋,覺得自己此時腦門頂上就寫了三個字——多餘的。
“還苦嗎?”顧澤雲一邊問一邊伸手摸了摸沈千嶼的臉,“我這裏還有蜜餞,寶貝,要再吃一個嗎?”
沈千嶼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搖了搖頭,“不要了。”
顧澤雲想了想,伸手撚起一個蜜餞,放進了自己嘴裏,然後俯身吻了上去。
沈千嶼下意識的伸手摟住了顧澤雲的腰,這個吻帶着股清甜味兒,親到最後,沈千嶼沒忍住把蜜餞勾進了自己嘴裏。
沈千嶼看着自己和顧澤雲糾纏在一起的手指,慢慢嚼完了那個蜜餞。
“甜嗎?”顧澤雲笑着問道。
“甜。”沈千嶼應道。
郭狗蛋再次覺得……自己真的好多餘!!
李家村離得遠沒有鎮上遠,走了約莫兩個時辰後,他們看到了李家村的石碑。
正午的太陽有些毒辣,三人下了地,顧澤雲拿出手帕,俯身為沈千嶼擦了擦額間的汗。
“……”郭狗蛋差點沒被閃瞎眼,沒管身後那膩膩歪歪的二人,直接牽着騾子進了李家村。
沈千嶼拉着顧澤雲跟了上去。
和李家村的村長說明來意後,村長熱心的主動提出帶沈顧二人去養蠶人的家。
“顧大夫,小千,你們就先跟着村長去辦正事兒吧,我去看看我妹子。”郭狗蛋笑着道,“我妹子家是那邊那棟,你們要是辦完事兒了就來那兒尋我吧。”
沈千嶼點了點頭。
李家村的經濟狀況看上去跟郭家村比起來要好不少,郭家村的房子都是茅草頂,李家村這邊大都用的瓦片為頂,田地裏的東西看上去也比郭家村豐富不少,有些人家還養了雞和鴨。
村裏養蠶的那位,全名李黑娃。
村長帶着沈顧二人一起去了李黑娃的家,院落裏的鴨子看見來人了,‘嘎嘎嘎’的跑的飛快。
沈千嶼和李黑娃說明了來意,在聽沈千嶼說到‘定制一些喜服需要的布料’時,顧澤雲忍不住偏頭看向他。
“沈先生,布料趕制需要時間。”李黑娃一邊為二人沏茶一邊道,“估摸着需要十日左右,你看來得及嗎?你們是從郭家村來的是吧?離的倒是不遠,如果要的話,到時候我可以托人幫你們帶過去。”
沈千嶼算了算時間,應該能趕得上,“沒問題,來得及。”
主要除了在這兒買,也沒什麽別的方法了,喜服是紅色的,按這邊的習俗,除了大喜之日,幾乎用不到紅色的東西,就算去鎮上買,商家也需要時間去趕制。
“你說那種拿來做裏子的布有什麽要求嗎?”李黑娃一邊說一邊起身,從旁處的櫃子上拿了一匹布料給沈千嶼看,“你看這種可以嗎?這布是棉麻所制,如若沈先生想要絲織的布料,同樣需要時間趕制。”
“這種布料就可以。”沈千嶼買來做裏子,主要是做草簍和包包的裏子,棉麻的布料就已經足夠了。
作者有話說:
下章(明天)入v,麽麽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