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偷聽
綠袖這麽一開口,自然也暴露了裴清殊躲在門口的事實。
俪妃立即停止了話頭,用沉靜的目光看向裴清殊,看得他後背一涼。
“你怎麽過來了?還不快回去。”
面對威嚴中透着一絲冷漠的母親,裴清殊雙腿發軟,明明想要往回走,卻怎麽都邁不動步子。
他也不知道自己哪裏冒出來的勇氣,竟然開口說:“我想和母妃睡。”
今天要是不把她們的話聽全了,裴清殊非得失眠不可。
好在俪妃聞言只是一怔,并沒有立即拒絕。
恩嫔見了,連忙将裴清殊拉了進來。
“姐姐!”俪妃皺眉。
恩嫔知道俪妃性子孤高冷傲,最不喜歡別人替她做主。可她覺得俪妃之所以不肯想辦法幫裴清殊離開冷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對這個兒子的感情淡薄。要是母子二人多相處一陣子的話,保不齊俪妃就會心軟了。所以裴清殊要留下,恩嫔簡直求之不得。
“殊兒這麽小,病還沒好全呢,妹妹忍心拒絕他嗎?”
俪妃看了看裴清殊仍然有些蒼白的小臉兒,長長地嘆了口氣:“罷了。”
這就是同意了的意思了。
恩嫔大喜,連忙叫綠袖和孫媽媽過來幫忙。三人合力把裴清殊洗的香噴噴的,送到鋪好的床上。
這般忙活了一陣之後,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為了偷聽,明明毫無困意的裴清殊熟練地啓動裝睡大法。
看着在床上縮成一團的小兒子,俪妃心中一軟,對恩嫔低聲道:“姐姐,送殊兒出去這話,以後就不要再提了。你又不是不知道,這些年我和殊兒同食,就是怕他會在飯菜中下毒……”
恩嫔沉默,隔了好久才說:“是我對不住你們母子。當年陛下那麽寵愛你,若不是為了我……你和殊兒也不會淪落至此。”
俪妃淡淡地說:“姐姐說這話就見外了。你我都姓林,你出了事,林家也脫不了幹系。我幫你,就等于幫自己。”
“可是殊兒是無辜的呀!妹妹你不知道,自打殊兒落地之後,我每一天都在後悔,當年為什麽要同意你幫我頂罪?不如就讓皇上把我殺了,一了百了,也省得拖累你們。”
“這又是何必呢。姐姐也說了,那人對我有幾分寵愛。若犯錯的是我,他總不會殺了我。這樣既能救了姐姐性命,又能還我清淨,豈不是兩全其美。”
恩嫔說着說着,竟然掉起了眼淚:“可與表哥有私情的明明是我,妹妹你是清白的呀……就算你不想與陛下親近,可殊兒的的确确是陛下的親骨肉,如今卻叫陛下誤會……這可如何是好!”
裴清殊剛開始還聽得雲裏霧裏的,後來他結合俪妃和恩嫔的話,在自己的腦補下,大致猜出了林氏姐妹倆被打入冷宮的原因。
若要完整地還原事情的真相,還得從六年前說起。
延和六年的春天,恩嫔選秀入宮。根據大齊制度,凡是六品以上官員所在的家族,都要送一個女孩兒入宮選秀,林家報的就是恩嫔的名字。
恩嫔與她表哥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本是不願意進宮的。可她性格溫順,從來不敢違逆父母的意願。即使心不甘情不願,還是入宮做了皇帝的女人。
恩嫔能夠被選中、冊封,說明她還是有些姿色的。只可惜在後宮這樣的地方,從來都不缺美人,尤其是恩嫔這樣端莊秀麗,卻又沒什麽特點的美人。
風流成性的皇帝很快就把她忘到了一邊。
直到有一天,皇帝散步時路過恩嫔的寝宮,去她屋裏歇腳,正巧遇到恩嫔在看書。
讓皇帝奇怪的是,恩嫔一見他進來,就把手裏的書往身後藏。
她不藏還好,這一藏,皇帝就忍不住開始好奇。
他硬是要看,恩嫔哪裏拗得過他。才将手裏的書遞出去,恩嫔就跪在地上請罪了。
讓她沒想到的是,皇帝不僅沒有發怒,反而看得津津有味。恩嫔的腿都跪麻了,皇帝才想起她來,連忙讓她起來。
“沒想到你看着老實,還喜歡看這種書,怪有意思的。”
恩嫔知道,身為後妃還看這種話本小說,于禮法不合。她哪敢起來,只是跪在地上一個勁地磕頭:”皇上恕罪,妾身再也不敢了……”
皇帝聽了只覺得無趣,擺擺手,将那本書遞給身邊的總管太監。
“這是做什麽,朕又沒有怪罪你的意思。放心,朕不會告訴其他人的。不過這本書朕瞧着有趣,沒收了。”
恩嫔哪敢說個不字,連忙磕頭謝恩。
她本以為這件事情就到此為止了,沒想到皇帝看着看着,竟然看上了瘾,不僅成了那話本作者的書迷,還跑到宮外發行這本書的書社去,瘋狂地打賞作者。
這樣不算吧,皇帝還非要打聽作者本人的情況,這可叫恩嫔為難極了。
不說吧,是犯了欺君之罪。說吧……
她堂妹的閨譽可就要毀了。
就在恩嫔糾結不已的時候,神通廣大的皇帝,已經通過各種方式,得知了作者的真實身份。
原來那個筆名為恨月的作者是個女子,也就是恩嫔的堂妹林氏,後來的俪妃。
得知林氏的身份之後,皇帝二話不說,一道聖旨把人接進了宮。
皇帝原本想着,這麽有才華的姑娘,長得八成不怎麽樣。他只是想見見作者本人,求個簽名,或是請她透露透露下文。
沒想到見到林氏的第一眼,皇帝便愣住了。
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他當時的心情——驚為天人。
身為皇帝的好處之一就是,只要是他看上的女人,大多數情況下都可以得到。
林氏當時雖然已有婚約,可她只是一個五品官的女兒。不管她本人怎麽想,皇帝直接下旨冊封她為妃,還自認為深情地選擇了“伉俪情深”中的俪字來做林氏的封號。
只可惜俪妃根本就不領情。
俪妃本以為林家出了一個後妃,她就不用再進宮了。沒想到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入宮之前,俪妃想過無數辦法抗旨不遵。入宮之後,俪妃也對皇帝橫眉冷對。可是在皇權面前,俪妃的反抗在皇帝眼中不過是增添情趣的游戲之舉。不管俪妃再怎麽不樂意,皇帝還是寵幸了俪妃。
獨占聖寵的俪妃,很快就有了身孕。
自古集寵于一身,即是集怨于一身。俪妃的盛寵,不免引發了後宮妃嫔的妒忌。
可是俪妃深居簡出,又被皇帝保護的很好,她們很難抓到俪妃的把柄。于是就有人打起恩嫔的主意,企圖從恩嫔入手,讓整個林家完蛋。
偏生恩嫔有一個最大的軟肋,就是她的表哥,在太醫院當差的鐘太醫。
在不知是誰的設計之下,恩嫔“赴了約”,悄悄去見鐘太醫。若只是他們兩個被人當場捉住也就罷了,可當時俪妃不知怎麽得了消息,前去阻止,結果一并被人發現。
後宮裏出了這樣大的事情,帝後很快就趕了過來,連夜審問。
俪妃孤傲,一個字都不想解釋。恩嫔想着反正他們也沒做什麽,又不是單獨被逮住的,只是和自家親眷說幾句話而已,頂多犯一個夜間在宮中走動的宮規,出不了什麽大事。
可她忘了,鐘太醫不僅僅是她的表哥,還是俪妃進宮前的未婚夫,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
皇帝當時大發雷霆,質疑俪妃和鐘太醫的關系。
恩嫔試圖解釋,可在皇帝的眼中,她的話沒有絲毫價值。
最後皇後和兩個貴妃從俪妃寝宮搜出來的證據,統統指向俪妃和鐘太醫有私情。
俪妃心裏清楚這是怎麽回事,也知道恩嫔确實心系鐘太醫。她怕恩嫔再解釋,把她自己的命再搭進去,幹脆把事情全都攬在自己身上。她很清楚,皇帝根本不舍得殺她,不過是将她幽禁,或者打入冷宮而已。相比之下,她倒比較想去冷宮。日子雖清苦些,但起碼再也不用侍奉自己讨厭的人。
俪妃如願進了冷宮,恩嫔也因“欺君之罪”與她同行。
恩嫔心中有鬼,不敢再喊冤。俪妃心中無愧,卻是不想喊冤。
入冷宮之前,皇帝問她可還有什麽話想說。俪妃沒說一句求饒的話,只說希望能用她的嫁妝,換一些紙和筆。
其實俪妃的心中,還是有一些擔心的。皇帝心中猜忌她與其他男子有私情,自然會疑心她腹中骨肉并非皇家骨血。
俪妃不愛皇帝,根本就不想給他生孩子。可當時她懷孕已近七月,不生下來,她自己的命都很難保住。至于生下來之後,俪妃就算再不喜歡皇帝,也無法看着自己的親生骨肉去死。因此她日日與裴清殊同食,生怕皇帝給他下毒。
裴清殊聽完俪妃與恩嫔的對話,雖然仍然不清楚許多當年的細節,不過很多事情他都想通了。
他之前就覺得奇怪,一個母親,怎麽會對自己的孩子如此冷淡。現在才知道,原來是因為皇帝。被迫給不愛的男人生孩子,俪妃的心裏想來并不好過。站在俪妃的立場上想想,她的選擇似乎也無可厚非。
除此之外,裴清殊以前還想不明白一件事。俪妃犯錯進了冷宮也就罷了,為什麽他一個皇子,皇帝還對他不管不顧的。
原來皇帝是疑心自己被戴了綠帽子,把他視為“孽種”呢。
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裴清殊心裏不但不覺得輕松,反而更加沉重了。
有一個對自己不親的娘,還有一個可能想殺自己的爹……以後孫媽媽她們再說他命苦的時候,裴清殊不會再反駁了。
他是真的很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