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乞巧

大齊的皇子在沒有正式的爵位之前,年例與公主相同,每年有二百四十兩銀子,按月支給。換算下來,每個月就是二十兩銀子。這個錢主要用于打賞之類的人情往來,而不是買東西。因為他每日吃的食物、穿的布料、用的蠟燭,皆有定例,一般來說都是夠用的。

二十兩銀子對于小皇子來說或許不多,但對于裴清殊這種普通人家出生的孩子來說,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前世裴清殊的家庭總收入,一年也不過四五十兩銀子,這還是趕在好的時候。因此一個月能得二十兩銀子,裴清殊已經覺得很感激了。

淑妃在這個時候叫人給他送錢來,不管是內務司送來的,還是當真是淑妃自掏腰包墊給他的,裴清殊都覺得十分感激。臨用晚膳之前,裴清殊就來到正殿,向淑妃謝恩。

淑妃拉起他笑道:“都是自家人,何必這樣客氣。不過你來的正好,本宮正想差人與你說。再過半年,等你開蒙了,你就要搬去慶寧宮住了。本宮尋思着,不如這剩下的幾個月,你便同本宮一起用膳,你意下如何?”

瓊華宮是配有小廚房的,只有貴嫔位以上的後妃才有資格使用小廚房,因此瓊華宮的小廚房基本上就是淑妃專用的。

以前令儀公主還住在瓊華宮的時候,內務司都是把屬于公主的那一份食材直接送到瓊華宮的小廚房,和淑妃并在一起用。到了裴清殊這裏,如果他不打算效仿令儀公主的話,也可以讓人把他的份例送到禦膳房去。只是那樣一來,他和淑妃未免顯得太過疏遠。

裴清殊一想就明白,如果他平時在自己屋裏用膳的話,可能每日只有請安的時候能見到淑妃。淑妃應該是抱着和他培養感情的目的,才提出要和他一起吃飯的。

裴清殊聞弦歌而知雅意,點頭應了下來。

雖說他現在和淑妃還不夠熟絡,還是覺得在自己的房間吃飯比較自在。不過淑妃現在待他還算不錯,裴清殊覺得自己應該給淑妃一個接近自己的機會,也應該給自己一個了解淑妃的機會。

孫媽媽卻不是怎麽想的,等他用完晚膳,從正殿出來,孫媽媽就小聲對着他說:“殿下答應了就對了,先頭淑妃娘娘問的時候,我還怕殿下怕羞,不肯應呢。淑妃娘娘這裏的夥食,可比大廚房出來的精細多了。”

裴清殊尴尬地笑了笑,很想說他不是因為好吃的才答應下來的。這個孫媽媽,還真是沒什麽心眼。

次日裴清殊又在屋裏頭歇了一日,除了去淑妃那裏請安用膳,哪裏都沒去。許是以前在冷宮的日子太過無聊,相比之下,現在他的居住條件提高了,身邊的人也多了,一點都不覺得日子難捱。

裴清殊搬來瓊華宮的第三日,傳說中的尚儀局來了人,教裴清殊宮規禮儀。

裴清殊如見救星,好好地和司儀學了幾天規矩。兩個女官領了裴清殊打賞的賞錢,臉上的笑容更加真誠了。等一套基本的宮規學完,她們離開之後,逢人就講十二皇子是多麽的聰明伶俐。

宮裏皇子雖多,可從冷宮出來的,就十二皇子這麽一個。衆人對他本就好奇,因此裴清殊的消息一傳出去,便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宮裏的大多數人就都聽說了——這位十二皇子不僅生得玉雪可愛,而且十分聰穎。

淑妃對此喜聞樂見,還不着痕跡地推波助瀾,讓人幫着說裴清殊的好話,這樣她自己也面上有光。

這日二公主又來請安的時候,淑妃叫過他們二人,說起今年乞巧節宴會的事。

裴清殊本以為七夕這種節日,只和後宮女眷有關,不關他一個皇子什麽事兒。誰知道淑妃的意思,竟是想讓二公主帶裴清殊一起去。

“皇後娘娘厭夏,将今年的乞巧宮宴交給榮貴妃準備。本宮和貴妃尋思着,殊兒從寒香殿出來不久,和其他姐妹還未正式見過,難免有些生疏。不如趁此機會見上一見,不說一下子變得多熟悉,就算只是認認人,也是好的。”

裴清殊想了想,這場宴會雖說是以女人為主的,不過對他來說的确很有幫助。現在他只見過瓊華宮的幾個妃嫔和公主,對瓊華宮之外的人一點都不了解。等他開蒙之後,可能就很難這麽無所顧忌地見到這些女眷了。趁這個時候趕緊認認人,尤其是對宮裏有地位的人多一些了解,對他将來總歸是有好處的。

裴清殊答應下來,擡頭看向二公主:“要麻煩皇姐了。”

令儀撇撇嘴:“你知道麻煩就好。”

“令儀,怎麽說話呢!”淑妃不悅地看着女兒,“你弟弟年紀小,和別人都不熟悉,等到了宮宴上,你要多照顧他一些,知道麽?”

二公主別別扭扭地“哦”了一聲。

乞巧節宴會當天,裴清殊的新衣服已經做好了。還真別說,定做的衣裳和成衣就是不一樣。

他在玉欄和玉岫的建議下,選了一件天青色的繭綢袍子。素淨大方,穿起來又很舒服,一點都不覺得悶熱。

相比之下,卯足了勁要在姐妹當中出一番風頭的令儀公主,打扮的就要華麗許多。她身穿一件極其耀眼的石榴紅織金妝花湖綢宮裝,頭戴一頂金樹形狀的步搖冠。那步搖冠呈傘狀,每一根金樹杈之下都墜有大大小小數不清的小金葉子。令儀每稍動一下,那金冠上的枝葉便随之搖擺,華麗無比,十分吸睛。

“二姐姐今天可真好看。”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裴清殊從一個還沒讀書的小孩子的角度出發,沒用什麽華麗的詞彙,十分樸實地誇了裴令儀一句。令儀聽了,心中對他雖還有些不喜,卻忍不住勾了勾唇角,嬌俏十足地道:“還用你說!”

裴清殊無奈地一笑,心中暗暗為将來的二姐夫捏了把汗。

因為淑妃要幫着榮貴妃籌備宮宴,提前半個時辰她便去了漪蘭殿。

裴清殊自己的肩輿已經做好了,但淑妃怕他年紀小,一個人坐不穩當,早就特意囑咐令儀,讓她帶着弟弟一起走。所以令儀這回來瓊華宮,是特意接裴清殊的。

令儀今年十一歲,正處于女孩兒和少女之間的年紀。對于這個多出來的便宜弟弟,令儀心裏只覺得麻煩。奈何淑妃硬要他們姐弟搞好關系,令儀也只得從命,和裴清殊一同坐在辇上。

“才來幾天,你就胖了一圈。”令儀很不客氣地說:“離本公主遠一點,好熱!”

裴清殊已經貼着椅子邊兒坐了,他怕自己掉下去,只能雙手扶着把手。

令儀見了,突然感到心虛,還生出幾分不忍來。礙于面子,卻不好直說,只兇巴巴道:“坐好了,手放下來!尚儀局的人沒教過你規矩嗎?”

裴清殊只能弱弱地收回了手,坐得離令儀稍微近了一點。這回令儀倒是沒說什麽。

一路相安無事,總算順利抵達漪蘭殿。

今日宴會采取的是分桌制,分上、中兩種酒桌。有資格坐上桌的,只有皇帝、太後、皇後、太子和貴妃以上的後妃。

太後苦夏,一入夏就去行宮居住了。皇後身體不适,今日也不來。太子未立,目前還沒有皇子有資格坐上桌。而這種類似女兒節的宴會,皇帝來不來、來了之後能坐多久還不好說。因此今日的上桌,恐怕只有榮、全兩個貴妃能坐。裴清殊想象了一下那個畫面,都替她們感到尴尬。

除了位于正中的上桌之外,其餘的酒席就全都是中桌了。下桌是賞給宮人的,若不是有什麽天大的喜事,一般不會有主仆同宴的情況存在。

上桌之下的左右兩個中桌,左側是四妃席,右側是貴嫔席。

再往下不是嫔位的酒席,而是公主席。裴清殊根據自己目前的年例暗自推算了一下,公主的份例是低于貴嫔,但是高于嫔的。酒席的位置這樣安排,也就不足為奇了。

因為人來的還不齊,酒桌上暫時沒有上菜,只擺着些瓜果和零嘴,給早來的人先用。

公主席上目前只坐着一個信貴人所出的四公主。令儀對她沒什麽興趣,就對裴清殊說:“我要先去拜見榮貴妃,你要跟我一同去麽?”

“好呀。”裴清殊聽淑妃說起榮貴妃很多次了,還沒見過真人呢。

令儀見他答應得爽快,輕哼一聲道:“你這家夥,還真不知什麽叫做客氣啊。”

裴清殊嘿嘿一笑,裝作聽不懂的樣子,亦步亦趨地跟在二公主後面。不過他人小,腿短,走不過令儀,只好讓孫媽媽抱。等到了榮貴妃跟前,才自己下地請安。

榮貴妃一見他,便是眼前一亮,笑吟吟道:“原來這就是殊兒啊。本宮總聽淑妃妹妹念叨着你,只可惜這陣子忙着籌備宮宴,抽不出空去瞧你。對了,玉藻,快去把本宮給十二皇子準備的見面禮拿過來。”

榮貴妃送他的是一個制作精良的金項圈,項圈上墜有一個精致的雲紋金鎖,上面刻有“吉祥如意”四個大字。

項圈很漂亮,可惜和裴清殊今天的衣服不搭。裴清殊讓玉欄把錦盒收了,向榮貴妃施禮道謝。榮貴妃笑了笑,說等忙完這一陣,讓淑妃帶他去寶慈宮坐坐。

淑妃忙替裴清殊答應下來。

作者有話要說:  令儀:後宮的人是不是都瞎啦,為什麽都說你聰明?明明就是個連人家言下之意都聽不出來的大笨蛋!

裴清殊:皇姐你說什麽?喔,是呀,今天天氣不錯……

令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