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陳朝真人遠遠望見左天行那邊的狀況,微微點了點頭。但等他再度将目光投向妙音寺的時候,他的臉色卻未見半點緩和。
淨涪走得實在太快了,除非妙音寺走得慢一點,再慢一點,不然結果約莫都不會有什麽區別。
他凝望着妙音寺法場中央被一衆佛光簇擁的青年比丘,久久沉默。
各方看客的心思說來話長,但其實也只在電光火石之間而已。那妙音寺法場中,淨涪的受戒還在繼續。
被淨涪一個眸光提醒,引禮師快速回過神來,一邊又取過線香燃起,捧給淨涪,一邊高聲唱道:“上來既請竟,當禮敬諸佛菩薩。”
淨涪捧香在手,向四方垂挂佛光的佛陀、諸菩薩躬身而拜。
“一心敬禮和尚釋迦牟尼佛。”
“一心敬禮文殊師利龍種上尊王佛。”
“一心敬禮當來彌勒尊佛。”
“一心敬禮十方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盡過去際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盡未來際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盡現在際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十方同學等侶諸大菩薩。”
“一心敬禮三世一切諸菩薩衆。”
Advertisement
“一心敬禮十方三世一切僧寶。”
淨涪每敬得一禮,那自各位佛陀、菩薩應身中散出的金璨佛光便開始彙聚。
華彩彙聚之際,漸有神光閃耀。法場之上的僧衆不敢直視上方虛空中越漸神異的諸位佛陀、菩薩,又不敢作聲打擾淨涪的受戒,只在心底虔誠默念諸位佛陀、菩薩法號,禮贊諸佛。
引禮師倒是前所未有的鎮定。等到淨涪一一禮拜過,将線香插入香爐中,他又恰到好處地唱道,“禮諸佛諸菩薩竟,受三皈依。”
淨涪聽得,合掌而立,應道:“弟子淨涪,願從今身盡未來際,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衆中尊。”
他連唱三遍,才又道:“弟子淨涪,從今已去,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從今已去,稱佛為師,更不皈依邪魔外道,唯願三寶慈悲攝受,慈愍故。”
聽得淨涪說完,引禮師又正色合掌,“善,當問難法。”
早已等在一旁的清源大和尚上前一步,先是合掌與上首虛空中觀禮的一衆佛陀、菩薩應身拜得三拜,然後才轉過身來,直面淨涪。
“佛子,汝從今已去,能舍離一切惡知識否?”
“能。”
淨涪端正應聲。
今日種種章條程序,其實早早就已經在淨涪眼前轉過一圈了,還是淨涪點頭,妙音寺才真正拍板确定下來的。
但就淨涪看來,妙音寺的這重問難還是相對保守拘泥了。
知識從來無善惡,陰暗的只是人心。
“佛子,汝從今已去,能常念佛,親近善知識否?”
“能。”
“佛子,汝從今已去,能……”
淨涪微微垂眼,順着上首清源大和尚的問話,一一應答。
清源大和尚聽得淨涪答完,雙掌一合,轉身向虛空上的諸位佛陀、菩薩深深一拜,朗聲道:“仰啓十方一切諸佛及地上諸菩薩僧,此佛子比丘淨涪,欲從諸佛菩薩僧,乞受菩薩戒。此佛子已是真實能生深信,成菩薩種。諸佛慈愍故,施予菩薩戒。”
聽得清源大和尚的話,一直安靜似浮雲一般懸在天中的諸佛、菩薩應身眸中一亮,轉向法場中央的淨涪。
淨涪筆直地站在原地,堅如磐石,紋絲不動。
僅僅只是過得片刻,諸佛、菩薩的應身齊齊笑了開來,合掌唱得一聲佛號。
“南無阿彌陀佛。”
清源大和尚又是深深一拜,回身對淨涪唱道:“佛子淨涪比丘,可受戒!”
淨涪遂又一拜,道:“弟子淨涪,于景浩界妙音寺受菩薩戒。”
清源大和尚道:“且先忏業。”
“我淨涪,從無始以來,至于今日,身業不善,行殺盜淫;口業不善,妄言旖語兩舌惡口;意業不善,貪嗔邪見。如是三業,多作衆罪,自作教他,無量無邊。今日慚愧,發露忏悔,願罪滅福生,見佛聞法,發菩提心。”
這忏悔三業文,淨涪極其認真地按照儀軌重複了三遍。
他聲音清朗幹淨,落地可聞,下首觀禮的那些僧衆、信衆聽得,不知為何,竟也心生觸動,跟随淨涪一道,在心底默默誦念起來。
許是因為法會上諸佛陀、菩薩應身俱在,得了這些尊者加持護佑,許也是因為淨涪那不疾不徐平靜緩和的聲音在前方指引,法場上的這些僧衆、信衆們即便是面對自己人生中有意、無意施予他人的痛苦乃至是死死纏繞在自己身上始終不去的業力與隐蔽,也都能夠坦然面對。
是的,人活一世,真的能夠時刻懷抱善意,對這世界充滿希望和耐心嗎?真的就沒有傷害到其他人,造就業果嗎?
當然不可能!
何所謂佛觀一瓢水,十萬八千蟲?人身這副皮囊長至今日,吞食了多少糧食、葷肉,耗去多少資源?這些資源來自何方,如何得來,誰曾去細究過?更何況,誰又知道,哪個時候的無意一語會在某個時刻某個角落傷害到某一個人甚至是更多?
業無處不在,無人不有。無法消去,只能渡化。
渡化之道,首在忏悔。而忏悔之要,則在誠。
僅僅是誦念得兩遍,此間僧衆、信衆有一個算一個,都覺得自己像是卸下了一層厚重的包袱一樣,整個人都松快了許多。
清源大和尚認真聽過淨涪的忏悔三業文,又是一點頭,道:“汝已忏竟,堪受菩薩戒。但于此之前,需更穩遮難方受淨戒。”
七重遮難一一問過之後,清源大和尚點點頭。
一旁另有比丘僧奉上一個條案,案上整齊疊放着一件袈裟。這件袈裟雖是青條玉色,但細看,卻還是能發現袈裟上縫制的每一片布片都是不一樣的。
看見這一件袈裟,淨涪尚且沒有什麽異樣,下方法場裏安安靜靜的信衆們卻忍不住一陣雀躍。
說是雀躍,也只是這些信衆們挺直了背脊,目光炯亮非常而已,并不是說他們就敢在這個當口上走動或是作聲喧鬧。
都是一同坐在法場裏的信衆,這些同伴的異樣,很快就吸引了旁邊其他人的目光。
迎着其他人的目光,那些歡欣雀躍的人卻什麽話都沒說,只是又将頭更昂高了幾分。
不知道了吧,那件袈裟上的布有一片是他家施舍的呢!有他家的一部分!
清源大和尚将袈裟取出,展開抖了一抖,才上前兩步,将袈裟披到淨涪身上。
袈裟披覆在身上的那一刻,淨涪似乎察覺到了些許異樣。
似乎……有一股柔和而精純的意念?
他不由得低頭多看了他身上那件材質不一的袈裟一眼。
再幫着淨涪整理了一下袈裟,清源大和尚往後退開,告誡道:“佛子,汝應起專注心發殷重心。今欲授汝等戒,若心專志,如仰完器,即有所克,……”
淨涪仔細聽完,才道:“弟子謹遵教誨。”
清源大和尚點頭,又再一次問道:“佛子,汝可知三相?”
淨涪面色一整答道,“三相者,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清源大和尚又道:“佛子谛聽,汝今于我所,求受菩薩戒。此戒是諸佛菩薩所行徑路,過去諸佛已說,未來諸佛當說,今來諸佛今說。過去一切菩薩已受已學已解已行已成,未來一切菩薩當受當學當解當行當成,現在一切菩薩今受今學今解今行今成,當來作佛。”
随後,清源大和尚一氣将律儀戒、正法戒和攝衆生戒一條條拿來問過淨涪。
淨涪一一鄭重回了。
清恒、清見及其他各寺的大和尚們聽着,也都若有所思。
清源大和尚卻不理會他們,笑着點頭,“善!”
他轉身,又對着上首虛空中央的世尊釋迦牟尼佛應身合掌一拜,朗聲唱道:“仰啓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于景浩界妙音寺處伽藍佛前,有弟子比丘淨涪,來于我所,求受菩薩戒竟,惟願諸佛為作證明。”
上首一衆沉默的諸佛陀、菩薩應身看了淨涪一眼,俱各點頭。
通天貫地一般占去整個天空的佛光在那一頃刻間,忽然彙聚,化作一道道線似的光,縫入淨涪身上披着的那件袈裟中。
淨涪只覺周身光芒大盛,晃得他眼睛有點疼。
好不容易光芒黯淡下去,淨涪才睜開眼。他不去細細打量那件袈裟,也不去理會那些一臉震撼、驚詫、羨慕猶自愣神的僧衆和信衆,上前一步,禮謝諸佛菩薩。
“志心敬禮釋迦牟尼佛。”
“志心敬禮羯磨阿阇梨龍種上尊王佛。”
“志心敬禮教授阿阇梨彌勒尊佛。”
“志心敬禮正戒尊師十方諸佛。”
“志心敬禮同學等侶十方諸大菩薩。”
被淨涪的禮謝喚回神,衆人再擡頭去看的時候,頭頂赫然一片蔚藍蒼穹,除了染着緋色的雲霞之外,哪兒還有一道佛光,一尊佛陀、菩薩金身?
竟是都散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對不起,這章是真的卡到我頭大......
儀軌資料來自弘善佛教網-禪宗思想-受菩薩戒儀軌篇。各位親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查一查。
話說回來,碼完這章之後我真的很慶幸這章是公共章,不需要親們訂閱,哈,哈哈哈......
最後,晚安啊親們,也謝謝投雷和灌營養液的親們,謝謝。
櫻花草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8-10-27 22:57:21
一醉炎黃扔了1個火箭炮投擲時間:2018-10-28 02:21:45
24853761扔了1個地雷投擲時間:2018-10-28 06:46:16
葉子扔了1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8-10-28 11:12:55
葉子扔了1個手榴彈投擲時間:2018-10-28 23:31:40
一醉炎黃扔了1個火箭炮投擲時間:2018-10-28 23:39:43
忘羨鴻湘扔了1個火箭炮投擲時間:2018-10-29 05:46:55
32227193扔了1個火箭炮投擲時間:2018-10-29 17: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