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習慣叫卿卿
第四十三章習慣叫卿卿
弄翻了一碗雞羹的古卿一臉呆愣,傻傻地站在那兒,看着雞羹順着桌沿兒流下來。看她一臉呆樣,楚晅既好氣又好笑。若不是他身手好,及時抱着她離開了桌子,說不定這一碗熱騰騰的雞羹就灑她身上了,燙着怎麽辦?
這邊的動靜已經吸引了食客們的注意,掌櫃的也忙跑了過來。看到桌上一片狼藉,楚三爺又抱着那小娘子,忙上前去問:“三爺,您沒事吧?”
“沒事。”楚晅擺擺手,用下巴點點桌子,“收拾一下吧。”
“好嘞!”聽他說沒事,楊老頭松了口氣,扭頭喊人,“丫頭,過來收拾收拾。”
“三爺,您二位先坐這裏吧?”楊老頭指了指另一張桌子,“我再給您上一碗雞羹?”
“嗯。”楚晅點點頭,半擁着古卿坐過去。
“怎麽了?吓到了?”一直到重新坐下,古卿還是呆呆的,楚晅有些擔心。
古卿面無表情地擡頭看他一眼,方才那小姑娘把芙蓉餅先送了過來,皺着眉打量她,古卿垂下眼皮,拿起筷子沉默地吃芙蓉餅。
被她那一眼瞅的心裏發毛,楚晅摸了摸鼻子,半開玩笑道:“卿卿今日兩次投懷送抱,吾心甚喜。”
見古卿毫無反應,他又問:“怎麽樣?芙蓉餅好吃吧?”
古卿一邊吃一邊點頭,根本不看他。
“卿卿?”一聲試探。無人應。
“卿卿?”聲音大了點。仍無人應。
“卿卿——”聲音更大了點,正好被送雞羹過來的女子聽到。又是一聲響,兩人都是一怔,尋聲看去,看到無辜地躺在地上的碎碗,還有冒着熱氣的雞羹。
女子臉上的驚愕來不及褪去,有些呆怔地盯着他們。
Advertisement
他叫她“卿卿”!
“楊大娘子?”楚晅拿起折扇在她面前晃了晃。
楊大娘子瞅着這張俊臉,他眉頭微微蹙起,似乎有些不耐煩。楊大娘子猛地回過神來,一聲沒吭,提起衣裙跑遠了。
楊老頭再次過來收拾殘局。
回到做飯的地方,看到自家女兒一臉失魂落魄,不禁有些惱怒:“你咋回事?跟丢了魂兒似的。”
“阿爹——”楊大娘子抽抽噎噎,“我明明比她長得好,他找個天仙似的也就罷了,怎麽找個這樣的?”
楊老頭一懵,終于知道自家閨女咋了。自從她那次來幫忙,無意中見到楚三爺後,總是三天兩頭過來幫忙,其心思昭然若揭。這麽久,從未見楚三爺身邊有什麽女子。剛才楚三爺半抱着那女子一臉緊張的樣子,他也瞅的清清楚楚。看來自家閨女是沒戲了。這樣早早斷了相思也好。他已經打聽了,楚三爺是楚将軍的胞弟,是大戶人家的子弟,京城來的。自家是什麽身份?
“好了,你先回家吧。”楊老頭怕自家閨女待着難過,趕她回去。
“不行,我得當面問問他。”楊大娘子抹了一把淚,站起身,說着就往楚晅那邊走過去。
“哎哎……”楊老頭連聲哎着,閨女已經跑了出去。唉,罷了,随她吧。
楚晅二人正在吃飯,一片陰影籠罩,二人一起擡起頭來,看到眼圈紅紅的楊大娘子,都有些不明所以。
“楊大娘子,”開口問的自然還是楚晅,“請問有什麽事嗎?”
楊大娘子揪着衣服,猶豫了好久,才鼓起勇氣開口:“楚三爺,我有話和您說。”
她語氣中還帶着哭音,楚晅和古卿對視一眼。楊大娘子也看了看古卿,抿緊了不說話。
古卿好像有些明白了,楊大娘子的神色太像一個被始亂終棄的哀怨女子了。古卿看向楚晅的眼神帶了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楚晅頓覺不妙。
“楊大娘子請講。”楚晅坐的離古卿又近了一點兒,語氣更加疏離淡漠。
“楚三爺,能單獨和您談談嗎?”楊大娘子有些局促不安。
“不必了。”話是說給楊大娘子聽,楚晅的眼睛卻一直盯着古卿,“卿卿不是外人,我沒什麽好瞞卿卿的。”
楊大娘子咬緊了下唇,過了好久,确定他确實不打算和她單獨談談,又看了看神色自若的古卿,一扭頭又走了。古卿有些不解。
“她是聰明人。”楚晅看着她,嘴角痞笑,“看出來我對卿卿情深不渝,知難而退了。”
他總是刷新他在她這裏的厚臉皮程度,古卿已經懶得做出反應了,方才就失态了。這個在京城以風流出名的楚三爺,到底有多少個紅粉知己,她也不想知道,只要知道他是個無賴就好了。無賴麽,這些情啊愛啊的,可不就挂在嘴邊嗎,輕易就能說出口。她就當是在邊關,沒人和他談情說愛,他憋得慌吧。等回了京城就好了。
兩人吃了飯,楚晅帶她到一家茶館小坐。
“這裏沒什麽好茶,若是渴了,就随便喝點兒解解渴。”店小二上了茶,楚晅親自給她倒茶。“這種地方也沒什麽茶博士,能有茶葉就算不錯了,将就着用些。”
其實楚晅說的有些誇張了,雖然沒有什麽好茶葉,也沒有人懂得沏茶,可這種地方的擂茶自有自己的一番味道。古卿曾經風餐露宿,不像他那般挑剔。
“茶葉運到這裏,極其不易。”楚晅看着碗裏漂浮着的茶葉,慢慢解釋,“黨項和契丹都屬于游牧民族,逐水而居,肉為主食,不易克化。而茶葉卻能幫助他們,減少他們因食肉過多而引發的疾病。”說到這裏,他看了看古卿,笑道,“你是大夫,茶的功效,你應當比我清楚。”
古卿點頭。
“我們把茶葉賣給黨項或者契丹,可以得到巨額利潤。”楚晅繼續說,“當然了,他們不想永遠都受此牽制,只要他們打敗我們,入主中原,自然可以不再這般被動。”
古卿自幼生活在蜀地,知道蜀地盛産茶葉,那裏的許多老百姓也都以茶為生。但是經過層層剝削,茶農獲得的利潤少之又少。
“茶葉對帝國來說,是很重要的戰備物資。”楚晅似乎漫不經心地說着,喝了一口茶,皺了皺眉,又放下。
老百姓并不希望打仗,尤其是處在戰亂之地的百姓。其實對于百姓來說,根本不在乎哪家做了皇帝,他們只想能生活的安穩,不想流離失所。
“黨項和契丹兩族民風剽悍,又非我族類,若是鐵騎踏入帝國疆土,百姓必當受苦。”楚晅一眼看出她的想法,“最重要的是,一統中原不易,又如何舍得拱手相讓?自古以來,異族侵略,不僅僅是因為疆土。”
古卿不置可否,只一口一口地抿茶。她只知道,去年的民變是老百姓對政府的不滿,對連年征戰的不滿。
兩人在茶館坐了沒多久,楚晅提議出去逛逛。看着外面烈日炎炎,古卿有些不想去。
“這幾日荷花開的正盛,我們去清河池塘賞荷花。”楚晅笑道,“要叫一輛馬車嗎?”
古卿搖頭,清河池塘不遠,就在西門外,沒必要坐馬車。
清河邊有專門供人乘涼的亭子,可這個時候,乘涼的人很多,楚晅不想帶她去擠,就找到一棵大樹。樹蔭下,涼風習習。兩人也沒太講究,席地而坐。
“怎麽樣?”滿池荷花盛開,景色怡人,看到她眼神明亮,楚晅臉上也帶了笑,“整個夏州城,這裏的荷花開的最好。”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1]
撲面而來的荷花清香,确實令人心曠神怡。
“我想為卿卿吹一曲,可惜人太多。這裏不是京城,不可太過招搖。”楚晅滿臉遺憾。
古卿撇嘴,他長成這樣,什麽不用做,都夠招搖了。
“卿卿不必着惱。”楚晅忍笑,“待回了京城,我必為卿卿吹曲。”
兩人一直到了午時,古卿都有些昏昏欲睡了。無奈肚子開始叫嚣,只得尴尬地瞅着楚晅。
“卿卿餓了?”楚晅感受到她的眼神,緩緩睜開眼。
古卿點頭。
“稍等片刻,清風馬上就來。”楚晅直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落葉。
果然,楚晅話音剛落,她就聽到了清風的聲音。古卿有些詫異地挑了挑眉。
清風帶了熱乎乎的點心,滿頭大汗地跑過來。“爺,古大夫。”
更讓古卿詫異的事,還有兩碗冰雪涼水。清風解釋:“今天人多了些,等的久了些。”
“先吃些東西。”楚晅打開油紙包,遞給古卿一個小餅。
清風拿出一張麻布鋪在地上,又把帶來的吃的擺好,遞給兩人一人一碗冰雪涼水。
“爺,我回去了。”清風做完這些後,就準備離開。
古卿扯了扯清風的袖子,惹得楚晅皺眉。古卿指指太陽,表示天太熱,又掏出帕子,要遞給清風。楚晅先接過帕子,不滿道:“他自己有。”
清風暗自叫苦,心想爺這要是記仇了可怎麽辦?
“現在正熱,你找個地方乘涼吧,待會兒再回去。”楚晅順手把帕子收進懷裏,看也不看清風,吩咐了一句。清風如蒙大赦,趕緊找了一棵樹,乖乖乘涼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注釋:[1]摘自孟浩然(唐)《夏日南亭懷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寫一點兒他們相處的事兒,也埋一條不怎麽重要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