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番外 不朽的傳奇

“哎,你們看昨天晚上的熱搜了嗎?”

階梯教室中,一個帶着眼鏡的文靜女生剛坐到座位,就突然道。

離大課還有十幾分鐘,老師還沒來,周圍的座位上已經稀稀拉拉坐了不少早到的學生。

“什麽熱搜?”

旁邊一個穿着紅裙的女生好奇的問道。

“就張仕忠丞相墓出土的那個啊,熱搜第一。”

文靜女生推了推眼鏡,神神秘秘的道:“這次可有大發現,據說裏面不但出土了張丞相的日記,還有一幅蘇易的畫像。”

“蘇易?”

周圍的人聽到這個名字,也感興趣的圍了過來。

“那個大梁第一美男子?”

“啊,我記得,當初學語文的時候,《宴山亭記》裏專門花了不少字吹他的美貌。”

“對,還有《大梁新語》裏,說他如‘山間蒼鶴’,‘清俊秀雅’,‘宛若神仙中人’,我還背過那篇,吹的天上有地下無的。”

“他不是好多頭銜嗎,什麽思想家、教育家、發明家的一大串。”

“畫像曝光了嗎?給我看看……”

一邊讨論着,一邊已經有人拿出了手機開始搜圖片。

“哇,還真挺有氣質的。”

Advertisement

熱搜話題裏,第一個出現的就是一副泛黃的古畫圖片。

畫中,一個身披白色裘衣的青年打着紅傘站在雪地中,側身微笑,衣袂輕揚,眉眼清澈,氣質沉靜。

“咦,這個畫法竟然還挺寫實,能看出确實帥。”

有人認出了落款,“這是‘畫聖’葉婉心的畫,你們快看落款!”

衆人一看,果然留白處有一個楓葉狀的變形字體,這獨一無二的印記,很好認。

紅裙女聲咂舌,“原來是她,古代第一個開辟寫實派畫風的人,難怪畫的這麽傳神,這畫要賣的話得天價了吧。”

“賣什麽,這可是國寶級的文物,估計會收到帝都的博物館裏。”

有人提出疑問,“她的畫怎麽會在張仕忠的墓裏?”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戴眼鏡的文靜女生得意的科普道:“張仕忠是蘇易的弟子,關系特別親密,《大梁新語》忠孝篇寫過,‘易死後張閉門嚎哭七日,鄰裏皆為之恻然’,張仕忠也因此得了個‘哭相’的外號。

而葉婉心是蘇易的弟媳。有這層關系在,她給蘇易畫了畫,又被陪葬在張仕忠的墓裏,一點都不奇怪。”

“但這副畫不是重點!”文靜女生又道:“張仕忠的日記才是重點,甚至可以說,這個日記的內容,對于史學界來說絕對是重大突破。”

在坐的都是歷史系的學生,聽她這樣說,立馬升起了好奇心,紛紛催促她別賣關子。

文靜女生道:“這本日記,直接證實了野史上的推測,梁武帝晚年确實是為了搶功,有意淡化了蘇易在政治上的功績。

野史和大梁之後的史書說的才是真的,各王朝延續了數千年的科舉制、三省六部制、均田制,都是蘇易提出的。

還有很多別的舉措,在日記裏都有寫,可以說,是蘇易一手打造了後來的‘興梁盛世’。

有了他打好的底子,梁武帝後面才有錢有兵馬去打匈奴。”

“哇,梁武帝好心機,怪不得大梁的正史裏只有蘇易商業上的成就和美貌,政治方面功績寫的含含糊糊,反而民間流傳了很多蘇易的傳說和演義。”

紅裙女聲感嘆道:“不過,哪怕政治上的功績被淡化了,蘇易這個人也很傳奇啊,他發明的鏡子、香皂、香水等東西早了西方一千多年,還改良了造紙術。”

旁邊一個人插嘴道:“我覺得他教弟子的本事才真的厲害,大名鼎鼎的張仕忠張丞相就不說了,古代第一本農業書籍《農書》的作者也是他弟子,還有第一個改良農種搞出‘千斤稻’的賈齊,最後打入了匈奴王庭的顧飛将軍……甚至連後來的‘畫聖’葉婉心都說受過他的指點。

大梁當時在史書上留下姓名的名人,有一半多都曾是他的弟子!”

文靜女孩心有所感的道:“可能就是這個人實在太耀眼了,梁帝才容不下他吧。”

“我覺得這也正常,帝王嘛,都挺小心眼的。

這樣的話,《大梁演義》上說,蘇易死後,天降大雪七日,建安百姓自發上街送靈,送靈隊伍延綿十裏,也很有可是是真的了。

如果當時蘇易真的在民間有這麽大的威望,那引起梁武帝的嫉妒,真不奇怪,功高震主啊。”

紅裙女生道。

“可惜,就是死的早,我記得他死的時候才二十歲?”

“而且連娶妻都沒有。”

“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的天妒英才吧。”

衆人紛紛嘆息。

這事,上課鈴聲突然響起,衆人這才結束了讨論,坐回原位。

一個戴着眼鏡,文質彬彬的男老師走上講臺,比較巧的是,這位老師也姓蘇。

蘇老師面容白淨,長相很俊朗,是校園裏男神級的人物,為人親切不擺架子,上課很有趣,哪怕是講歷史也絲毫不枯燥,很受學生推崇。

他推了推眼鏡,笑道:“剛才我聽見你們在讨論蘇易是嗎?”

“是的,老師。”

“我們看了昨天的熱搜。”

他笑了笑,道:“那可真是巧,嚴格意義上來說,蘇易還是我的祖上,不過我是承安侯那支的後人,蘇易本人并沒有留下後代。”

“哇!”

“好厲害。”

“老師,你還知道蘇易別的故事嗎?”

“就是就是,老師還知道什麽八卦,說給我們聽聽吧。”

教室裏的學生紛紛興奮起來,七嘴八舌的問道。

蘇老師笑道,“可以,不過讓我們先把今天的課上完,一會課中休息的時候,我給你們講講一些只流傳在家訓中和故鄉的小故事。”

說着,他臉上露出一絲崇敬,“他的人生,可比史書和演義上寫的更傳奇。”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