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所以當天晚上, 某方姓皇帝就如願以償的成功爬上了某嘴上說着不要身體卻很誠實的曲姓臣子的床。
于是方言欽對金丹的藥效又有了一個更深刻的了解。
因為第二天早上他才發現,曲修墨又變成了一只熟透了的小龍蝦,只不過這一次是被他啃的。
好在第二天是休沐日, 不用上值。
至于上朝, 方言欽沿襲了前身的好習慣, 十天半個月才召開一次早朝。
而大概是破罐子破摔,又或者是為了“報複”方言欽, 這天之後, 曲修墨的膽子“大了”不少, 不僅敢當着方言欽的面指揮鄭聰他們這些內侍,甚至連方言欽都指揮起來了。
這不,剛從翰林院過來的曲修墨甚至都顧不上行禮, 直接就風風火火的爬上軟塌, 鑽進了被窩裏。
在發現被窩裏比外面還冷的時候,他理直氣壯喊道:“萬歲,快過來給微臣暖腳。”
也不知道誰才是皇帝!
方言欽沒辦法, 只好放下手中的修煉心得,走了過去。
而等到他給曲修墨掖好被角, 人已經抱着他的腰, 順便把臉埋在他的懷裏呼呼大睡了過去。
方言欽忍不住捏了捏他的臉。
所以這算不算是恃寵而驕!
當然了, 他也不會告訴曲修墨,他是故意不讓鄭聰提前暖好被窩的。
之後的日子過的悠閑而舒适。
方言欽越發不愛上朝,朝會的頻率也跟着變成了三個月一次。
Advertisement
北境, 永王終于收複了剩下的三個城池, 将土渾趕回了老家。
但被土渾鐵騎蹂躏過的北境已然民不聊生, 即便是想要恢複往日并不算繁榮的光景恐怕也需要五六年的時間。
所以北境暫時還是安全的。
而另一邊, 東南沿海, 短短不過半年的時間,歷擎宇召集的良工巧匠就根據他的思路改良出了時下最先進的火槍和火炮。
正逢倭寇卷土重來,引五十餘艘船三千餘人聚集在山東海面,伺機入侵。
于是當年十二月,歷擎宇炮轟來犯倭寇艦隊,倭寇三十多艘戰船被燒成灰燼,死傷更是無數,只是因為歷擎宇手中沒有戰船,所以無法追擊逃竄的倭寇,致使倭寇主力逃脫。
因為消息傳到京城之後,同年年底,朝廷加歷擎宇為登州衛鎮撫司鎮撫,雖然不給兵馬糧草,但允許其自行招募水師,籌備戰船。
結果兩個月後,歷擎宇便訓練出了一只強勁的水師,并于一個月後,徹底擊潰山東海面上的倭寇,朝廷因此加封他為登州衛指揮佥事。
三月,倭寇五千餘人突襲南直隸,不到半個月,南直隸五衛十二所就全都被倭寇擊潰。
朝廷當即下旨命歷擎宇率軍支援。
四月,歷擎宇與敵寇交戰于揚州府,但只用了一個時辰就結束了戰鬥,共殺敵一千餘人餘,奪回被擄民衆五千餘人,百姓因此稱歷擎宇率領的軍隊為歷家軍。
四月中旬,歷擎宇與來犯倭寇進行決戰,殲敵兩千餘人,繳獲敵船三十餘艘。
四月底,歷家軍凱旋山東。
看到了歷擎宇的能力之後,朝廷果斷決定重建山東備倭軍。
五月,朝廷升萊州為萊州府,晉歷擎宇為正四品萊州府知府,加備倭軍代指揮使,仍不給兵馬糧草,但允許歷擎宇組織官船出海,以籌措軍費。
六月,倭寇齊集兩萬大軍,突襲山東,意圖向歷擎宇複仇。
歷擎宇與倭寇在海面上斡旋了三個月之後,終于在九月下旬,全殲來犯敵寇。
朝廷因此正式去掉了歷擎宇備倭軍代指揮使裏面的代字。
此後的半年,備倭軍一直奔波于東南沿海各地,并在隔年五月,徹底肅清了東南沿海的倭寇和海盜勢力。
自此,襲擾了大揚一百餘年的倭患終于平息。
至于方言欽為什麽會了解的這麽清楚。
因為要不是他和鎮國公的“大力扶持”,歷擎宇區區一三甲同進士,便是有天大的功勞也不可能在短短不過一年半的時間裏,就從一個七品縣令做到正三品大員。
就比如備倭軍剛剛籌備的時候,以歷擎宇的資歷是遠遠當不起正三品指揮使一職的,即便他剛剛打贏了兩場大仗,更何況朝中還有一個蕭首輔千方百計地想要削弱鎮國公這個帝黨的實力。
所以為了幫助歷擎宇,方言欽和鎮國公可是和首輔黨的人吵了小半個月,要不然他連一個代指揮使都撈不着,更別說後面有了軍功之後還能轉正了。
當然了,方言欽原本是真的沒打算幫歷擎宇的。
不過就算他不幫,鎮國公也會不竭餘力地去幫歷擎宇。
畢竟随着歷擎宇的異軍突起,和原劇情裏一樣,鎮國公對歷擎宇起了栽培的心思。
所以方言欽索性也就遂了歷擎宇的願,順便賺點小錢。
比如歷擎宇想要光明正大的掌兵,方言欽就加封他為登州衛鎮撫司鎮撫。為此,鄭聰收了他兩萬兩銀子的孝敬。
而在允許他自行征兵的事情上,又加收了三萬兩。
除此之外,還有萊州府知府之位,五萬兩。
備倭軍代指揮使之位,十萬兩。
出海通商之權,十五萬兩。
……
而且歷擎宇為了表現對方言欽這個皇帝的忠心,逢年過節少不得要給方言欽送一些節禮,雖然他送的最多的是各種道家典籍和琉璃擺件這些不怎麽值錢的東西。
因為這,這一年多來,方言欽不管是修宮殿還是大肆煉丹甚至是養後宮,都沒再從國庫裏掏一分錢。
而歷擎宇為他的那些下屬請功的折子送入京城的第二天,皇帝便下旨,召歷擎宇回京述職。
但是等到歷擎宇回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是半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畢竟歷擎宇現在家大業大,琉璃廠、肥皂廠、鹽場……可都在萊州府,更別說還有備倭軍三萬大軍和兩支海貿船隊要安置。
當然了,不管是接手萊州府知府之位的人,還是下一任備倭軍指揮使都是他的手下升上去的。
所以光是為了這些,他就打點了鄭聰二十多萬兩銀子。
想到這裏,歷擎宇心裏就是一堵。
不過一想到從今往後,萊州府就是他的大本營了,他的心情就好了不少。
而且想到在其他人都在為讨好皇帝而發愁的時候,他卻能用一文不值的玻璃和經書就把他糊弄過去,他就更得意了。
最主要的是,從今天開始,再沒人敢嘲笑他是同進士如夫人不堪大用了。
所以看着眼前高大雄偉的城門,以及城門內外熙熙攘攘的人群,騎在馬上的歷擎宇勒住缰繩,意氣風發。
他身後的那些手下就更張揚了。
“終于到了!”
“京城可真是繁華啊!”
“你們說皇帝這一回會給大人封什麽官?”
“我猜至少也是個兵部侍郎!”
“這還用你猜。”
“陳先生,你覺得呢?”
歷擎宇也很好奇,皇帝接下來會給他安排什麽官職。
只是陳先生之前一直藏着捏着,說是一定要把這個好消息留到最後才行。
被稱為陳先生的中年儒生當即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須,也沒賣關子:“如果沒什麽意思我猜應該是五城兵馬司指揮使。”
五城兵馬司,負責京師治安的衙門,統兵一萬。
但是五城兵馬司指揮使僅為從三品。
也就是說歷擎宇要是當上了這個官,反而降了半級。
但是陳先生可是歷擎宇的軍師,無數次幫助歷擎宇死裏逃生,所以他做出的判定肯定不會出錯。
只聽陳先生解釋道:“五城兵馬司現在可是鎮國公在管轄。”
“自從去年,皇帝傳出來修煉有成的消息之後,就越發沉迷于修道煉丹,今年以來更是連早朝都不上了,要不是有鎮國公在朝堂上撐着,只怕……”
雖然陳先生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是衆人已然心知肚明。
只怕現在大揚朝早就改姓了蕭了。
所以陳先生繼續說道:“可是鎮國公近年來身體本就大不如從前,現在朝堂上的重擔又全都壓在了他一個人的肩上,只怕他也撐不了多久了。”
所以鎮國公必須開始培養他的接班人了,而他選中的那個人正是歷擎宇。
是了,他怎麽把這麽重要的事情給忘了。
歷擎宇眼中精光乍現。
他的那些手下更是興奮不已。
“陳先生說是,那就肯定是了。”
“恭喜大人,賀喜大人。”
“哈哈哈,有了鎮國公的幫助,二十多歲的正三品大員算什麽,便是二十多歲的超品國公之位大人恐怕也唾手可得。”
……
聽見這話,歷擎宇也越發激動。
“好,到時候咱們兄弟有福同享。”
而後他深吸一口氣,看着城門所在的方向,猛地即一夾馬腹,喝道:“走,進城。”
而歷擎宇回到京城的第一件事情,自然是觐見皇帝。
所以前面還豪氣萬丈的歷擎宇等人,轉身就都不得不老老實實地跪在了玉堂宮的大殿上。
而方言欽也懶得去猜測歷擎宇現在的心情,他躺坐在椅子上,只說道:“……東南能平定,卿等勞苦功高,朕記在心裏。”
“既然有功,那就不能不賞——”
說完,他擺了擺手。
總管太監當即展開了手中的聖旨,大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敕曰:求治在親民之吏端重循良……爾山東萊州府知府加備倭軍指揮使歷擎宇,軍功卓著,政績斐然,着遷為五城兵馬司指揮使,賞金百兩,琉璃寶器兩箱……”
成了!
聽到這兒,歷擎宇忍不住握緊了雙拳。
只是沒過多久,他臉上的笑容就又僵住了。
因為按照他們的功績,皇帝除了應該給他們加官進爵之外,自然免不了厚賞。
按照慣例,多是金銀、田宅和绫羅綢緞。
所以在來之前,他的這些手下就已經盤算開了要怎麽分配這筆賞賜了。
可是現在皇帝除了賞給了他們幾兩黃金之外,其他的全都用所謂的琉璃寶器和方言欽親筆書寫的皇室家典籍抵了。
再看總管太監命人擡出來的那十幾箱琉璃寶器,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這些分明全都是他之前送給皇帝的。
所以皇帝拿他送的東西又賜給了他們。
偏偏這些東西在外人看來全都是價值連城之物,所以即便是外人知道了這件事情,也只會覺得皇帝對他們厚待有加。
可是這些東西的真正價值歷擎宇還能不知道嗎?
尤其是在歷擎宇自覺已經将達官顯貴的消費市場榨幹了,所以準備擴建琉璃廠,降低琉璃的價格,改走平民路線的關頭上。
因而以後就算他們把這些琉璃器賣出去也賣不上什麽價錢。
所以歷擎宇頓時有種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