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傳說盤古開天辟地之後, 頭化為泰山,所以泰山又被儒道兩家認為是最接近上天的地方。

因而《史記·封禪書》中才會有“自古受命帝王,何嘗不封禪”的說法。

但也不是所以的帝王都有資格封禪的, 一般而言, 非開國帝王和盛世之君不可, 自商以來,這個世界真正在泰山舉行過封禪大典的皇帝一共只有五位, 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唐太宗李世民、武皇武則天, 可想而知, 泰山封禪所代表的意義有多大。

所以一衆文武百官當即就面面相觑起來。

畢竟承安帝顯然是沒有資格去泰山封禪的。

畢竟秦始皇統一了天下,漢武帝平定匈奴,開創了絲綢之路……,承安帝做了什麽,被權臣逼的退居後宮?沉迷修道?一年上一次朝?開創了誅十族的暴刑?

即便現在朝廷平定了蕭黨、永王和土渾, 可那不都是鎮國公和輔國公歷擎宇的功勞嗎?

但是他們也不敢直接說皇帝還不夠資格, 就怕皇帝惱羞成怒, 拿他們的腦袋洩憤。

而且這會兒鎮國公也不在……

以至于一時之間,朝堂之上直接陷入了一片寂靜之中。

方言欽笑了。

所以歷擎宇這是急不可耐了!

也是, 畢竟鎮國公眼看着就快不行了,他如今卻正權勢滔天,要是不趁熱打鐵, 都對不起這天時地利人和。

不過正好,他也有點煩了。

所以他欣然說道:“好,歷卿果然深知朕心。”

“既然如此, 欽天監何在?”

Advertisement

後方的欽天監監正當即出班拜道:“微臣在。”

方言欽笑着說道:“務必挑個黃道吉日, 朕要同文武百官一同前往泰山封禪。”

欽天監監正:“是。”

“臣等恭賀萬歲!”

歷擎宇也笑了。

他就知道皇帝拒絕不了這個誘惑。

得知皇帝的打算, 正在病中的鎮國公又坐不住了, 他強撐着病體進了宮,想要勸說皇帝,打消這個念頭,免得将來淪為後世的笑柄。

不過方言欽早有準備,他連忙将鎮國公扶了起來,只說道:“朕知道國公想說什麽,不過國公就讓朕如一回願吧,朕保證,封完禪之後,朕就不再去鑽研什麽道法了。”

聽見這話,鎮國公眼前一亮,哪裏還顧得上什麽勸誡,他激動不已:“萬歲這話可是當真?”

方言欽:“朕乃天子,自然一言九鼎。”

“好。”

鎮國公咬牙說道。

只要皇帝能因此改邪歸正,丢點臉算什麽。

有了鎮國公的支持,封禪一事的進展自然再順利不過。

而且明明今天是個滑年,也就是年景不會太好的意思,可是欽天監卻一連挑出來了十幾個黃道吉日。

而方言欽自然也如歷擎宇所願,敲定了下月十五這個最早的日子。

五天後,禦駕啓程,浩浩蕩蕩奔赴山東。

當然了,除了文武百官之外,一同前往山東的還有蕭貴妃和方言欽名義上的那位大皇子。

也因為鎮國公如今重病在床,所以負責主持封禪大典的人就成了歷擎宇。

難得出來一趟,方言欽心情很不錯,索性趁着這個機會,拉着曲修墨把沿途的名勝古跡都游覽了一遍。

連帶着隊伍的行程也慢了下來,等到禦駕抵達泰安府的時候,距離大典只剩下不到兩天的時間了。

打發走最後一批前來谒見的地方官,方言欽接過鄭聰奉上來的茶盞,喝了一口。

然後就聽見鄭聰說道:“萬歲,盧總管帶着人去巡視祭壇了。”

那本來其實應該是他的工作,不過昨天被總管太監以他有個親戚在泰安府,所以想找個時間去見見他的卑劣的借口‘搶’了過去。

方言欽頓了頓:“沒想到他最後還是走上了這條路。”

不管怎麽說,總管太監也服侍了承安帝二十多年,原本方言欽是準備放他出宮養老的。

鄭聰:“也怪奴婢……”

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不過就是當年總管太監的幹兒子強迫了他暗戀的姑娘之後還把她害死了,他去總管太監那裏讨要公道,卻被他逼着喝了一肚子洗腳水……所以一個月前,他抓住了總管太監的幹兒子的一個把柄,把他活生生地打死了,順便跑去總管太監面前耀武揚威了一番。

總管太監心裏本來就恨他恨的不行,加上皇帝越發的器重他,所以他一氣之下,居然和歷擎宇攪和到了一起。

——雖然鄭聰始終猜不透皇帝為什麽在明知道歷擎宇的狼子野心的情況下,卻依舊一點防備都沒有,但他知道皇帝絕不是蠢人,所以在歷擎宇試圖拉攏他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方言欽只說道:“看來是他沒這個命。”

而後他放下了手中的茶盞:“安歇吧。”

畢竟明天還有一場好戲要看呢。

至于曲修墨,他去照顧鎮國公去了。

只是不知道為什麽,鎮國公卻一直沒能睡着。

因為他心底突然有些不安。

明明現在邊疆已定,蕭黨和永王黨也已經伏誅,皇帝也有了迷途知返的跡象,即便他活不長了,不是還有歷擎宇嗎,相比于他,歷擎宇絕對算得上是青出于藍。

可以說,大揚朝如今一片欣欣向榮。

所以他應該覺得欣慰才對,怎麽反而會覺得不安呢?

但他又想不明白自己為什麽會覺得不安。

所以鎮國公的思緒忍不住就放開了,他一會兒想到當年被蕭首輔和永王逼的吐血的場面,一會兒又想到歷擎宇在北境時傳出的那些流言……

很快就到了封禪大典當天。

天還未亮,皇帝便率文武百官、扈從儀仗,蕭貴妃率內外命婦,自泰安府城出發,前往泰山,随行車乘連綿數十裏。

只可惜的是,因為時間緊迫,所以趕來的藩屬國使臣并不多,僅有高麗、琉球等五個小國,當然了,也是因為如今大揚衰微,很多藩屬國都已經生了異心。

巳時,文武百官、名士百姓雲集泰山之下,皇帝先在山下祀天,而後才率領文武百官,前往泰山頂。

泰山山頂也早就布置好了一座十五長寬,三米高的祭壇。

只見方言欽獨自一人登上祭壇,行過大禮後,展開手中的祭文,便頌念了起來:“臣誠惶誠懼頓首告之于蒼天上帝與四方神靈:自臣即位以來……”①

而文武百官則悉數躬身立于祭壇之下。

當然了,鎮國公除外,皇帝特地為他準備了一個軟轎。

做臣子能做到這個份上,他這輩子也算是沒有遺憾了。

想到這裏,鎮國公不由笑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他眼角的餘光落在了一旁拱衛四方的官兵身上。

而後他臉上的笑容突然僵住了。

因為他發現四周的官兵看起來都非常眼生,而且他們的衣着也都不是禁軍的制式,再看他們手裏拿着的長槍……

“山東備倭軍?”

這樣的場合是萬萬輪不到山東備倭軍出場的。

鎮國公心底突然有些不安,而這股不安竟漸漸的和昨天晚上的那股不安重合了。

所以他驀地轉頭看向身後的武官隊伍,才發現他的手下竟然不知道什麽時候全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全都是一張張算不上陌生的面孔,因為他們全都是歷擎宇的手下。

又一想到當初歷擎宇在北境的時候傳出的那些流言,鎮國公瞬間紅了眼睛。

“萬歲——”

他失聲喊道,想要站起身,結果兩條腿卻根本使不上力,以至于最後直接摔倒在了地上,磕破了腦袋。

而與此同時,看着祭壇上的皇帝,蕭貴妃激動的渾身直發顫。

爹,大哥,我馬上就能給你們報仇了。

而歷擎宇同樣亢奮不已。

他終于等到這一天了!

皇帝肯定不知道,他腳下的祭壇裏埋着十幾斤火藥,就等着他念完祭文之後,送他歸西。

到那時,全天下的人都會知道,昏君倒行逆施,好大喜功,所以遭了天罰。

而他歷擎宇,東驅倭寇,北拒土渾,功勳卓著,正是新帝的不二人選。

想到這裏,歷擎宇的眼睛也紅了。

只不過他是激動的。

因為皇帝的祭文已經快念完了。

“……為報答上帝諸神護佑之恩, 臣等特于此舉行封禪大典,敬獻各色禮品,乞上帝與諸神共飨!”①

來了!

歷擎宇驀地握緊了雙全,兩眼死死地盯着祭壇上空。

果不其然,下一秒,只聽見晴空一聲霹靂——

然後什麽也沒有發生。

歷擎宇:“……”

不僅是他,就連他的那些手下的臉色也變了。

難道是出了什麽意外?

只是不等他們反應過來,他們耳邊突然就響起了一陣驚呼聲:“那是什麽?”

歷擎宇擡頭一看,只見天際處突然霞光萬丈

而祭壇之上,方言欽收起祭文,擡頭看着上方的雲霞,徹底放開了神識。

下一秒,天際處雲霞悉數化作鸾鳳仙鶴,發出道道仙音,緊跟着,一道耀眼的金光自東而出,直射在了方言欽身上。

随後在衆人的注視下,方言欽兩腳離地,沿着金光飄到了半空之中。

“萬歲——”

不少目瞪口呆的官員當即就跪了下去,山呼道:

“萬歲這是成仙了!”

歷擎宇呼吸一滞。

“承安二十七年五月十五,帝于泰山行過封禪大典後,霞舉飛升!”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