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謝謝遺忘落寞給我扔了兩個地雷~

也謝謝瞎萌給《當裴東來穿成約翰華生》扔了一個地雷~

挨個麽麽噠~~~~

雍正向來說到就做到,第二天早朝的時候,他便把聖旨頒下,給伯邑考和蘇妲己賜了婚。

因為事先并不知曉此事,西伯侯姬昌接旨愣了一下,然後看向了蘇護,見他臉上并無詫異之色,便明白對方早已知曉了此事。

西伯侯心中一沉,因為這與他之前用金錢蔔卦之法所占出來的未來不同。

“西伯侯,你還不接旨,可是對這樁婚事不滿意?”

雍正低沉的嗓音從上座傳來,西伯侯頓時警醒過來,伏倒在地,口中畢恭畢敬的道:“臣不敢,臣謝陛下之恩典。陛下仁義英明,澤被蒼生,臣得此恩典,自願為陛下馬首是瞻,護衛大商千秋萬載。”

“好了,你我君臣之間,何必說這些虛話。”雍正在前世時這番拍馬屁的話就是聽慣了的,但卻沒想到未來的周文王竟然也會這一套,忍不住就抽了抽嘴角,不讓姬昌繼續說下去了,“孤素聞西伯侯的先天八卦之神奇,便也不欲派人幫你們兩家擇定吉日了,免得往後有些小夫妻之間磕磕碰碰的,倒落下個埋怨了。”

若不是雍正說這番話的時候語氣是帶着些許的調侃,姬昌的冷汗怕都要流下來了。可饒是如此,他還是戰戰兢兢的道:“臣不敢!”

“好啦,知道你是不敢的,畢竟你向來是個謹小慎微,孤也就不引你了,起磕吧。”

姬昌這才緩緩地從地上爬了起來。

見姬昌低眉順眼的站在一旁,雍正卻不敢對他太過大意,一時間又與其他臣子商議了戰事。

之前纣王帝辛在時很是重視農桑,所以如今國力昌盛。在雍正來之前,帝辛便派人攻打東夷,昨天晚上有捷報傳來,說是打退了東夷,如今東夷想要議和,為此還特特兒的派了使臣前來,不日便到。

雍正把此事說與衆臣子聽,問道:“各位卿覺得如何?這東夷是戰,還是該和?”

其實,此事雍正乾綱獨斷也是無礙的,畢竟此時是商朝而非清朝,而一國之帝皇乃是天之子,君權神授,所以當雍正言明了要戰,那麽底下臣子們必不敢言和,而雍正言明了要和,那麽底下臣子們必不敢言戰。

Advertisement

更何況前些時日雍正得了女娲娘娘的青眼,更是堅固了他的皇位,等閑不與人同。

而雍正把東夷一事擺到臺面上,不過是想看看衆臣子的态度罷了,尤其是那八百諸侯中,那領頭的四大諸侯的态度。

比如說從看他們主戰還是主和,甚至是中立,就能曉得他們的性情如何,比如猜測他們之所以選擇戰,或者和是否別有深意,再比如,從他們一慣為人處事的态度,再結合其中的深意,可以判斷他們外在表現出的是真性情,還是假面具。

然後,再從此中決定該重視哪一個,注意哪一個,拉攏哪一個,敵視哪一個。

當然,西伯侯不用再試探,雍正一早就決定要注意此人,以免被人得了可乘之機。

雖說雍正曾經看過《封神》一書,但盡信書不如無書,而且因為此書乃是他幼時所閱,如今也只能記個大概,哪裏還能曉得那些細節,哪裏還能從書中得知誰能用,誰又不能用呢。

最起碼,雍正必須知道,有哪些人是他原就可以拉攏過來的,哪些人即使收賣人心也無不過是做了無用功罷。

不過,東夷一直霍亂大商,但凡有些遠見,有些良知之人都不會因為那罪惡罄竹難書的東夷一時的求和就以為他們被打得沒脾氣了,而是知道,他們只是想要休養生息,以圖日後雪恥。

所以,雍正一開始就已經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打得東夷潰不成軍,即使不能滅了他們滿族,最起碼也要讓他們在自己在位的幾十年裏,再無再戰之力,只能仰大商鼻息,茍延殘喘的活着。

一時間,朝堂內衆人發言慷慨激昂,有人主戰,也有人主和,也如雍正所料,有人如牆頭草,兩邊倒。

而雍正最為注意的四大諸侯,以及比幹商容等人,也是各抒已見,言而有物。

其中,西伯侯姬昌言和,而與其交好的首相商容自是附意。

東伯侯姜桓楚是個膽小的,他倒是幾個人中唯一中立,并不如何言語的。

而南伯侯鄂崇禹和北伯侯崇侯虎并亞相比幹以及太師聞仲、杜元銑都是贊成出兵。

但說的最義憤填膺卻不是這些人,而是任中谏大夫的費仲和尤渾。

雖說昨兒個他二人被雍正令人拉下去打了板子,但不過是做個蘇護看的,可謂是重重的拿起,卻輕輕的放下,意思意思的打了十大板便完事了,只臀部有些疼痛,卻連走路都不防礙的。

他二人向來聰明,又擅長察顏觀色,所以自是知道雍正的意思不過是為了警醒他們,便不敢再犯下那自作主張的錯誤,只決定日後按陛下的臉色行事。

今日開了朝會,雍正拿東夷說事,看衆人的反應,而費仲和尤渾卻在看雍正的反應。只見他雖然不管聽到衆人說戰說和時都是沉着臉一語不發,但費仲和尤渾卻能看出雍正在看向那些主張派時,眼神明顯比看主和派時溫和很多,頓時心裏便有了數。

在這朝歌的地盤上,因着前頭那位纣王最是喜歡聽人奉承,所以官員中也以此種谄臣為主,而這些谄臣又以費仲和尤渾為首,見其二人都慷慨陳詞要主戰,也就紛紛附和。

而不以他二人為首的忠直官員,也是對東夷恨之入骨,自也是主張的。

見朝歌內的官員都是主張派,而那些有些良知的諸侯也是主張,其餘諸侯在這一時間也紛紛附和起來。

那西伯侯姬昌見此便知事不可違,也就轉眼跟着承認了錯誤,附和了其餘人的說法。

如此,朝堂上一片和諧之聲四起。

雍正見此,已然目的達到,便也緩和了那沉重的神色,臉上帶着微微的笑意,點了點頭,道:“衆卿的心思孤也知曉,便依了衆卿的意思吧。”

一時又吩咐道:“黃飛虎,孤命你為主将,即日點齊兵馬,明日一早,出發征戰東夷。”

黃飛虎上将,跪倒在地,悍聲道:“諾!”

如此,早朝再無事可議,雍正便令退朝。

如今,對于四大諸侯以及比幹和商容,連同司天鑒太師杜元銑的第一次考量已畢,雍正心中也已經有了初步的打算。

這東伯侯姜桓楚乃是姜皇後的父親,那麽他便不可能再擁護西伯侯姬昌,畢竟這姬昌不管能不能做上皇位,東伯侯也始終是東伯侯,不會因此而做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子,而且擁護商王的話,他還是皇後的父親,而且還是商王的岳丈,所以只要雍正不要觸及到他的利益,相信是不會反的。

南伯侯鄂崇禹與東伯侯素來交好,也算他對商王不夠忠誠,但對東伯侯倒是極好的,所以尚需要再觀察。

北伯侯崇侯虎也還算可用,因為他前兩天便偷偷的來找過商王,對雍正告之:“西伯侯積善累德,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雖然有挑撥離間之嫌,卻也由此可見,他與西伯侯之間素有龌龊,總不會向着姬昌的。

亞相比幹貴為皇叔,倒是個真正忠直的,反之那首相商容,卻以西伯侯馬首是瞻,卻是該想個法子把他從朝堂上剔除下去才好。

雍正在心裏打完了小算盤,随即看向天色,見日頭高起,突然間便起了念頭,想要出宮去走一走,看一看。

雍正向來是個雷厲風行的性子,既然已經想到了,那麽就要去做。只是帝皇不該立于危牆之下,而且如今八百諸侯都在朝歌之中,一個不慎可能會被那些有異心之人有機可乘,所以雍正不能就這麽出行。

雍正原本是想着讓太師聞仲陪同的,但又想到他與黃飛虎素來交好,而今黃飛虎要出征東夷,如今必是想要與黃飛虎好好聚一聚,畢竟日後再想相聚卻是不知何時了,所以雍正便不願打擾了聞仲。

衆人中能讓雍正相信的人,除了聞仲之外就是亞相比幹,以及費仲和尤渾了,所以他索性就把這三人都召了來,陪着自己一同微服出巡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