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墨墨給我扔了兩個地雷,也謝謝柒柒扔了一個地雷~~
麽麽噠~愛你們吔~
PS:由于《當裴東來穿成約翰華生》那篇文已經完結,所以特此在這裏提一句——謝謝sdf給我扔了兩個地雷,我也愛你~
不過幾日,出征東夷的大軍就回到了朝歌。
将士們經過長途跋涉,已然是滿面風塵,一臉的疲乏,但身為将軍的黃飛虎倒還是精神奕奕,騎着他的五彩神牛,看起來就如同天神一般威武,再加上他的戰績,着實讓在周圍看熱鬧的百姓們忍不住對他投以熱烈的眼神。
黃飛虎的兩個兄弟黃飛彪和黃飛豹騎着馬在他的身後不遠處,而他身邊的卻是在這次征戰東夷時大放光彩的李哪吒。
李哪吒如今才不過十八歲,年紀輕輕,少年英才。黃飛虎向來把他當成親子,對他愛護有加,現見他這般有出息,自然是與有榮焉,便讓他僅差自己一個馬身,也讓朝歌的百姓們看看大商未來的棟梁。
而李哪吒聽到了四周百姓們的歡呼聲,心中早已是雀躍難耐。他本就是少年心性,再加上黃飛虎的溺愛縱容,便在馬背上不停的朝着圍在街道兩旁的百姓們揮手,那意氣風發的模樣,真真的吸人眼球。
尤其吸引其個人的眼球,而那個人正是李哪吒的生母殷十娘。
自從十五年前,李靖背着殷十娘偷偷的把哪吒給扔到了飛虎澗後,殷十娘便不停的逼問他自己的孩子在哪裏。而當好幾日過去,李靖覺得自己這個妖孽般的小兒子應該已經或餓死或死在那些虎豹口中之時,才終于松了口,告訴自己的結發妻子哪吒在飛虎澗。
那飛虎澗是個什麽地方,殷十娘當然知道。她畢竟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而是自嫁進李家起,就與其丈夫李靖共同出生打仗,少有落下的時候,自然也算得上見多識廣。
甫一聽聞自己的幼子被自己的丈夫丢棄在了飛虎澗,再細數數已經過去了七八天的時間,饒是一向堅強的殷十娘也差點闕了過去。
索性她還是強自撐住了。
雖說已經過去了七八天的時間,可是殷十娘想到自己的幼子哪吒好歹一出生就頗為奇異,又有自己自娘家帶來渾天绫護身,想必還有一絲生還的希望。
殷十娘既然心存了希望,哪裏還顧得上其他,當即便要趕往飛虎澗,尋一尋她那可憐的幼子。
李靖看出了殷十娘的打算,雖說他覺得哪吒很可能死了,怕連屍骨都被野獸給吃掉了,便是殷十娘去了也無濟于事,可是看到殷十娘那急切的模樣,卻一時氣不打一出來,怒聲便把對方給喊住了,只勒令殷十娘不許再尋哪吒。
Advertisement
在李靖看來,若是哪吒尋了回來,必定會越發恨自己這個扔了他的父親,到時候在外人面前哪吒越發不會給自己留了臉面。而若是哪吒已經葬身野獸之口,殷十娘去尋了,到時候夫妻離心是其一,怕自己也難免被傳揚了不慈的名聲。
而現在不再去尋哪吒的話,好歹還能自欺欺人的說哪吒還活着,只是不再養在李家罷了。
殷十娘與李靖夫妻幾十年,又生育了金吒、木吒和哪吒三個兒子,哪裏會不曉得李靖在想什麽。可是就因為知道,她才覺得遍體生寒。
即使哪吒有再多的不是,那也是李靖的兒子啊!
虎毒尚且不食子,難道李靖果真就比虎還毒?!
可是李靖能不顧哪吒的死活,殷十娘又怎麽能不顧,所以她見李靖實在不願讓自己走,便也就不理會對方的□□,即使李靖讓幾名家丁圍着殷十娘,又怎麽可能攔得住殷十娘的腳步呢?
更何況,論武功,殷十娘比起李靖還更高一籌呢。
對于這個無情無義的丈夫,殷十娘的心中說不出的失望,這份失望,即使在商王将劉琵琶賜于李靖為妾,而殷十娘為顧全大局被逼答應後不曾在心中生起過;即使在李靖被劉琵琶攬住了心後,對殷十娘多有冷落時不曾在心中生起過;即使在李靖要殺初生還是肉球時的哪吒時不曾在心中生起過,但現在……
那種從心到身皆遍不寒而栗的感覺,實在是讓殷十娘恍然如夢。
只是,若真是夢的話,倒好了,最起碼,殷十娘不會為了自己兒子的死活而萬分擔憂。
想到自己在這裏多擔擱些時候,哪吒的安危就多一分危險,殷十娘也就沒那個閑心思再跟李靖打嘴仗,只用自己随手的武器把家丁們都掃開。不過,顧忌着他們也不過是聽命行事,到底沒有傷人性命,只讓他們一時是動彈不得罷了。
至于攔在自己面前的李靖,想着這幾年他越發讓人覺得陌生而狠辣的行事,又一想到生死不明的哪吒,再加上若是跟李靖纏鬥的話,時間就會被越拖越久,所以殷十娘也就沒有手下留情的意思。
她只用了幾招就把李靖的一只腳打傷,然後便毫不戀戰的沖出了李府。
卻不知被她抛在身後的李靖正滿臉陰霾的看着大門,若有所思。
也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因為在那時候,李哪吒早就被黃飛虎接回了家,收為了義子,所以殷十娘這一去沒有絲毫的收獲。
不過,因為遍尋了飛虎澗,也沒見到了新的屍骨,而且便是被野獸給吃掉了,總會留下一些布碎,殷十娘百尋不見,好歹安慰了自己一番沒有消息便是好消息,然後恹恹的回了李府。
此後幾年,殷十娘與李靖越發的面和心不和,發展到後來,連面上也沒有多少情分,李靖一年去不了殷十娘的房中一回,日日與小妾劉琵琶厮混。
在殷十娘對哪吒的牽腸挂肚之下,終于有一天,殷十娘與李靖大吵了一架,便寫下了為父不慈的狀書讓在朝歌的娘家遞到了禦前,然後在商王的主持下與李靖和離,又恃着娘家的權勢,硬是從李家帶着金吒和木吒。
也不知道是李靖的原因還是劉琵琶的緣故,這十五年來,劉琵琶的肚子一點動靜都沒有,倒讓李靖有些唏噓,心中對殷十娘越發的憤恨起來。
而殷十娘同帶着自己的兩個兒子在娘家住了下來,然後四處托人打聽自己那失蹤多年的幼子哪吒。
可惜的是,殷家派去四處打探那些有着天生神通的孩子時,因着擔心哪吒年紀小,被人收養後改了名換了信,所以那些殷家家丁都把那些可以帶回的孩子都統統帶回了殷家,卻都不是表少爺。
索性殷十娘家底豐厚,有嫁妝傍身不說,還有以前與李靖并肩作戰大勝之後商王賞賜下的錢財寶物,因此殷十娘想到這些可憐的因為生而神異卻被父母丢棄的孩子,便問了孩子們的意思,然後把不願意離開的孩子們養在了膝下,收作了義子。
只是,親生兒子沒有找到,到底成了殷十娘的一個心病。
而每每午夜夢回,她便恨自己與李靖成親十幾年,竟是沒有早早看透對方那無情薄幸的為人,才使得自己的幼子哪吒如今仍在外頭生死不知。
總算那黃天不負有心人一說并不只是個俗語而已,最起碼殷十娘确确實實地聽說了前去征戰東夷的黃飛虎有一義子與他同去,而且還立立赫赫戰功,這個義子姓李,名字正是哪吒。
如此一來,殷十娘哪裏還能在家中呆得住呢?!
她早早就派了家丁去打聽了黃飛虎一行什麽時候能回到朝歌,而到了那日,又早早的尋了街邊極近城門的位子候着,只盼着能早些見到那位李哪吒,看看是不是自己那失散多年的幼子。
殷十娘望眼欲穿,好不容易盼到了大軍歸朝,終于見到了仿佛是自己兒子的人,立時喜出望外,歡欣的淚水随即從眼眶中洶湧而出。
看着已然長大成人的幼子,依稀還能看出小時候那可愛的模樣,雖說如今也是極為英俊的,可是十五年沒有陪伴在愛子身邊,不能教他讀書寫字習武練刀的,着實有些遺憾。
不過,能看到哪吒如今平安無事的跨馬游街,還為大商立下了汗馬功勞,殷十娘由衷地感謝女娲娘娘保佑。
只是,卻不知自己冒冒然的前去認親,哪吒對自己是否還有印象,又是否願意承認自己這個母親。
可無論如何,總該尋個時間去拜會一下黃将軍夫婦,不管哪吒願不願意認自己,可是黃将軍代自己照顧了哪吒這十五年,真可謂是大恩大德,終歸是她殷十娘的大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