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第六十章
話說,玉鼎真人某一天覺得天道所預示的某些事情隐隐有所改變,又見徒弟楊戬雖然還沒有修到大成,可是卻似乎有機緣在身……他望觀星辰軌跡,又掐指一算,便讓楊戬下了山,告訴他楊天佑有難,正該他去救助。
同時,玉鼎真人還告訴楊戬,在救出他的父親之前,他不能回昆侖山見自己。
楊戬自幼跟在父親身邊,學得都是尊老愛幼,尊師重道的學問,自然也就懂得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道理,對着他的師父從來都是言聽計從。
如今,師父說父親有難,楊戬當然相信父親是真的有難,而且他也相信,師父讓自己前去,必是認定了此事自己能解決,或者凡間有貴人能助自己一臂之力,所以收拾了一下東西,很快就往家鄉去了。
昆侖山上山難下山也難,所以楊戬學得最為純熟的就是筋鬥雲,而昆侖離秦蜀還不到十萬八千裏那麽遠,所以連跟頭都不用翻,不過一會兒,就回到了家門口。
此時,楊天佑已經被平鑫壽派人捉走有兩天了,平鑫壽還一心想撬開楊天佑的嘴,讓他承認惡蛟龍是他引來的,所以也還沒有心思将他府中的家下人都驅散,倒讓歸家的楊戬得以從家下人口中得知經過。
只是,楊戬腳踏五彩祥雲從天而降的動靜實在是有些大,倒讓侯府中的狗腿子察覺到了,那些深知楊天佑有個兒子在闡教修道的下人們趕緊就禀報了自家侯爺,好讓侯爺派人去楊家查探一番。
若不是楊戬回來倒還好,他們可以趁機去楊家順手牽羊的發點小財。若是楊戬回來了,提早告訴自家侯爺,也算是小功一件了。
而查探出來的結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因為已經知道了消息,平鑫壽趕緊就去找妻子陳吉商量。
陳吉對此,只是笑了笑,道:“不若去找龍兄說說此事?”
平鑫壽得了陳吉的主意,如獲至寶,立刻趁着楊戬沒來,去玉壘河邊找惡蛟龍說起此事。
惡蛟龍住在玉壘河中頗為自在,自然不願意被人趕走,他知道,若是楊天佑出來,必是要除掉自己,而且如今又聽平鑫壽說楊天佑的二兒子楊戬是元始天尊的徒孫,為怕他此行為除自己,而帶了什麽法寶,便不敢硬拼,索性就去求了友人幫忙。
所謂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那惡蛟龍的友人自然也不會是什麽好人,而是一個妖道。
惡蛟龍求他除掉楊戬,免得他見除不成自己,又返回昆侖求援,為此還答應送他避水珠,妖道自無不應之理。況且這個妖道靠害人性命吸人精血修煉,而楊戬是修道之人,妖道覺得,若是吸了他的精血,想必能更進一步。
Advertisement
随即,妖道便跟着惡蛟龍到了玉壘河,再随着平鑫壽到了秦蜀侯府,在府中布下天羅地網,等着楊戬自找死路。
那妖道果然是有些手段,可是楊戬也不是什麽省油的燈,拼着斷臂的危險逃出了侯府,雖然僥幸無性命之倏,卻還是因為暗算,變成了如今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
而這,也是因為妖道發現自己無法殺掉楊戬,便索性施法讓他成了一個怪物的模樣,如此一來,也就一時不能回昆侖山向人求助了。
只是妖道和惡蛟龍都不知道,楊戬本就不可能回昆侖山求救。
楊戬逃出了秦蜀侯府之後,檢查了自己手臂的傷勢,發現并沒有大礙之後,不由得嘆了口氣。
此時楊戬的模樣使得他不能白日裏在人前現身,只是窩在深山老林之中長籲短嘆。
幸好,楊戬從來都不是一個會坐以待斃的平凡人,他深信自己的師父玉鼎真人不會随口胡謅,所以一定是有辦法除掉那個妖道和惡蛟龍,所以他才會放心讓自己下山的。
楊戬知道,父親被捉,擔心的不會只有自己,還會有自己的哥哥。哥哥比自己要聰明得多,如今就在朝歌做官,要是他知道父親出了事,也許會幫自己想到什麽辦法。而且聽說朝歌裏奇人異士有很多,說不定就有哪個神通廣大的能幫自己除掉妖道和惡蛟龍,然後自己就能和哥哥一起從秦蜀侯平鑫壽的手上救回父親了。
事不宜遲,想到了這一點的楊戬很快就跑到了朝歌,尋自家兄長去了。
可是楊戬來遲了,因為楊蛟随軍出征去了。
楊蛟并非武官,事實上他雖然學了一點功夫,但實在算不得什麽,可是他很聰明,又是聞仲友人的兒子,難免也就有了一些人脈。楊蛟想要功勞,并非是想要升官,而是覺得如今這個亞服的位子實在沒辦法為百姓做些實事,而自小就被父親楊天佑潛移默化影響着的楊蛟最盼望的,就是如同父親一般,治理一方百姓,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而文官想要有功勞實在有些難,而不知道雍正有讓人舉薦人才的楊蛟,自然選擇了跟随大軍出征,等到有了功勞,才能向陛下奏請,做一個像父親一樣的官員。
楊蛟雖然功夫差勁,可是既然有人脈,自然就好辦事。即使不能上戰場殺敵,做一個軍師也是可以的,所以,他便找上了黃飛虎,跟着他走了。
所以,楊戬注定撲了個空。
楊戬找不到兄長,那就只能另外想個辦法了。
随即,他便想到那秦蜀侯平鑫壽,即使他是諸侯,可怎麽說也都是陛下的外服,那麽陛下自然就有管治他的權力了。所以,楊戬就趁着新年時人多眼雜,溜進了宮中求見商王了。
楊戬實在是個幸運的孩子,看他闖進妖道布下的天羅地網還能逃出來,看他能順利的溜進皇宮而且還很順利的見到雍正,就可以看得出來。
而且雍正是個明君,自然也願意幫楊戬洗清其父楊天佑身上的冤屈了。
事實上,當雍正知道新年那晚見到的怪物實際上是楊戬時,他也暗自慶幸自己的幸運,尤其是眼見着自己馬上能給楊戬施恩,然後把他收入麾下,更是坐實了這一點。
按捺下心中的興奮之情,雍正維持着冷靜的姿勢詢問比幹:“那麽,這件案子你查得如何了?”
“回禀陛下。”比幹答道:“因着秦蜀離朝歌并不在一處,所以臣派去的人還沒能趕回來,再加上此事需要秘密查探,所以現在也還沒有個結果。”
雍正嘴角一抽,發現了比幹話中指責自己心急的意思,也就不好再追問,只能點點頭,尋了個由頭,解釋道:“那楊天佑是父皇當年派去秦蜀的郡守,這麽多個郡守唯他一人能力,才能守住秦蜀郡守的位子。那楊天佑能得父皇的信任,孤相信他定不會惹來惡蛟龍,說不得還真是那麽秦蜀侯平鑫壽的問題。”
雍正想了想,又道:“那姬昌雖說是個罪人,可是孤從來沒有想過追究他那些嫁出去的女兒,偏生這個平鑫壽就為此休了他的元配,可見他本就立身不正。才休了妻,立時就另娶了他人,也足見他負心薄幸,因事及人,便知他不堪大用。”
比幹随之附和。
其實雍正還想說很多,畢竟他是個話唠,可是又不好在外人面前敗壞自己的形象,所以他最後還是忍了忍,囑咐一句,讓比幹好生照顧楊戬,便道乏了。
說句實在話,雍正已經好久沒有找人念叨過了,可是胤祥不在身邊,雍正又要顧及自己的形象問題,到了現在,還真有點憋不住了的感覺。
胤祥啊胤祥,你可知道我好想你……
無法話唠的雍正由衷的思念他的宇宙全能王子,親親十三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