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雍正原先還以為胤祥仍在潞西一帶,即使是打仗勝了,可是自己的旨意才頒下去,要等到他回來,總還要好些時候,卻沒曾想,下一刻,就看到胤祥站在了自己的面前。
本來雍正是不耐煩整日呆在禦書房內批閱奏折的,即使他再如何責任重大,可是整日不見天日總還是有些不現實的,即使因為修道,身體比以往好了許多,可是這一回不比大清,雍正學會了适時的放權,而不是每一樣都親歷親為,倒比在大清時更清閑了一點。
說起來,前一世之所以會這麽忙忙碌碌,沒個偷閑的時候,也都是因為八爺黨時常的找事給自己做,否則自己何必什麽事都放在心上,不敢稍有懈怠呢?
就怕老八他們有了鑽空子的時候。
而在禦花園裏走上一走,已經成了雍正的例行公事了。
雍正真的是又驚又喜,若不是還記得這四周并非只有他與胤祥二人,怕早就跑過去與對方相擁在一起了。
只是,雍正也知道,胤祥還沒等到自己的旨意确實的下發,就擅自跑回了朝歌肯定不能算是好事,所以即使心中再高興,也要想辦法先打好草稿,不能讓那麽臣子們知道之後為難于他。
揮退了衆人,讓這群宮人們守在外圍,不讓不長眼的人冒冒然的闖進來打擾了兩人的相會,雍正這才走進涼亭,與胤祥含情脈脈的對視了半晌。
“你黑了,也瘦了。”雍正嘆了口氣,雖然十分的不舍,可是責任擺在那裏,該讓胤祥去辦的事終究需要對方去辦,總不能把人日日放在身邊,只供自己看着罷。
自認為胤祥也有着每一個男人都有的報負之心,雍正當然要讓對方得以建功立業了。
只是他卻不知道,胤祥當然有報負之心,只是那僅限于前世而已。這一輩子,胤祥唯一的心願,那就是呆在雍正的身邊,直至天荒地老,也再不要分開。
愛新覺羅胤禛,早就成了胤祥心中的執念,更是他唯一的結。
兩人的相處之道早就擺在那裏,即使才才兩情相悅,但在一起這幾十年,早已經将對彼此之間的感情融進了靈魂之中。
不管這感情是源自于親情,還是滋生自愛情。
兩人并沒有互訴衷腸,傾洩相思之情,而只是如同胤祥一直沒有離開一般,仍是該做什麽就做什麽。兩人本是兄弟,如今成了戀人,相處的模式也不過是從默契的兄弟,變成了心有靈犀的老夫老妻了。
Advertisement
雍正問了幾句可曾吃了什麽苦?
胤祥問了幾句可曾遇着什麽難事?
然後再無二話。
并不是說二人之間感情淡泊到無話可說,而是因為感情太深,所以即使不說,也足以讓他們了解彼此,因此,說不說,又有多大的區別?
只要兩人在一起,就算是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但只要期間兩人偶爾的對視,偶爾的對彼此會心一笑,讓那淡淡的溫馨之情彌漫在一室之內,那麽,這就是愛情。
胤祥回來之後,雍正總算從思念之中解放了出來,對着胤祥說起了楊戬一事。然後随着楊戬一事,胤祥也難免說起自己在歸來途中遇到比幹的手下火宵,然後順便救了火宵一命,并助其調查事實的經過,說得雍正連連點頭。
“雖說我早就猜到那秦蜀侯平鑫壽的底子不幹淨,卻沒曾想到他竟然這般蠢笨。我本就在四處征讨那些有異心的諸侯,而其餘人等即使覺得自己不會被遷連,可這段時間怎麽說都得暫時夾着尾巴做人的。可偏他就反其道而行,還勾結惡蛟龍和妖道,這可真是明目張膽,變着法子的把把柄送到我手上,還真是壽星公上吊——活得不耐煩了。”
“倒不能這麽說,畢竟若不是那楊戬幾分運氣,再加上幾分的能耐,想必這平鑫壽已經成了事了。到那時,平鑫壽把楊天佑除了,随後再上個折子請罪,我們也沒辦法為了一個已死的人再過多的怪罪他,不是嗎?頂多就下個旨意責備一番,但再多的卻不能做了。因為其他的諸侯界內都早就沒有所謂的郡守之流了,而這些諸侯也認為,這平鑫壽容忍了楊天佑這麽多年,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胤祥的話倒讓雍正一陣的深思。
這說法雖然有些強詞奪理,但不得不說的是,那些諸侯們肯定是如此想的。那麽,為了不讓剩餘的諸侯不至于過分反彈,也許也該給平鑫壽另外安上一些罪名才好。
雍正盤算着該安些怎麽樣的罪名,胤祥倒是給了他一點提示:“我記得,那平鑫壽原先是姬昌的女婿?後來他見姬昌被咱們彈壓,就把他那元配給休了,又另外娶了一個?”
雍正眼睛一亮,立時就知道自己該如何做了。
平鑫壽的為人,相信沒有一個諸侯能看得上的,尤其他原就是庶子,本沒有繼承父位的可能,而且就算繼承了也該是秦蜀甸,而非秦蜀侯。
因此,能有今時今日的地位,實乃拜了姬昌所賜。
可這個人,說翻臉就翻臉,那醜惡的小人模樣,實在讓人所不屑。
而雍正,就是看準了平鑫壽的不得人心,便決定從這一點上着手,讓平鑫壽被民所返。
因着火宵還沒帶着人證回來,所以雍正先把證據擺在一邊,不打算立刻就下旨令平鑫壽放了楊天佑,而是讓胤祥令他手下的妖精到秦蜀一帶散播謠言,敗壞他的名聲。
其實,也不算是謠言,不過是說說他平日裏的為人,又言及他那背信棄義的事跡,還有與惡蛟龍以及妖道勾結,禍害百姓的種種事宜。
當然,這并算不得什麽,因為百姓向來都是很會忍耐的,只要有吃的有穿的有住的地方,為官的再惡,他們頂多就有點怨言,而不敢有絲毫的動作。
可是,若是雍正使了點法子,來了個官逼民反呢?
大商有四百諸侯,這些諸侯的為人參差不齊,有的賢明,有的昏庸,自然也少不了如同平鑫壽這般個真小人的,可是,能逼到治下的百姓造反,那可就是前無古人,後怕也無來者了。
雍正做的實在不多,只不過是讓胤祥底下的小妖們迷惑了秦蜀侯府內的小人,讓他們做盡了惡事,也煽風點火,給百姓們制造恐慌的情緒,再在最後,告訴他們,其實遠在朝歌的陛下聽聞了平鑫壽所做的惡事之後,也是多有不滿,只是少了個借口處置罷了。
而若是,他們把事情鬧得越來越大,讓陛下有了借口插手的話,再讓楊天佑繼續做秦蜀的郡守,大家可不就有好日子過了嗎?
百姓總是無知的,雖說利用他們實非大丈夫所為,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而且雍正自然也不會讓百姓白白的出力,只要到時候讓楊天佑繼續做了秦蜀郡守,再免了那裏一年的賦稅,也算是一種慰藉了。
相信,百姓也會很滿意的。
更何況,平鑫壽勾結惡蛟龍一事可是真的,與妖道有關系也是真的,陷害秦蜀郡守楊天佑一事更是真的,手下做下的惡事也同樣該算到他的頭上,所以,除掉他也是為民除害,很該理直氣壯才對。
而熾法侯,別說他是平鑫壽的岳父,即便他不是,憑着他原先縱容惡蛟龍為禍百姓,後頭又讓平鑫壽收容這只惡蛟龍,也不算什麽無辜之人,雍正自能也趁機收拾了他。
至于那惡蛟龍和妖道,胤祥也不是吃素的,即使是他手下的小妖們,相信也能找出好些足以消滅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