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七十章
本來胤祯是急着出宮求見雍正的,但在自家府上就被元始天尊給攔了下來,難免有些錯愕,同時也有些心虛。畢竟他前日晚上才偷偷潛進了天牢,殺了本該天命所歸的大周王姬昌,昨兒個就不太敢見自家師尊,免得被發現了端倪,可誰知今天還沒來得及躲出去,就被師尊給攔住了。
胤祯倒也不是個敢做不敢當的人,既然已經被攔下來了,他索性也就破罐子破摔。反正姬昌已經死了,封神榜也還在胤祯的手裏,所以他相信,元始天尊頂多對自己也就是斥責一頓出出氣,大不了就受上幾掌,總不能把自己帶回昆侖山的。
只是他這副死魚不怕開水燙的模樣,着實讓元始天尊氣不打一處來。要不是元始天尊是聖人,總不至于讓氣性壓過他的理智,否則他都要狠下心腸來為闡教除害了。
可是對着他這副德性,要讓自己對他擺明事實并講清道理,也實在是太過為難了自己,所以他也就先冷着臉問胤祯到底做了什麽,才使得自己怨氣纏身的。
胤祯并不在元始天尊的面前說謊,因為他知道不管多麽天衣無縫的謊言,在師尊的面前都會變得破綻百出,那還不如直接就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說出來,免得浪費了雙方的時間。反正無論如何,師尊也總會知道的,而殺了姬昌一事,在胤祯眼裏,也并非定要瞞着師尊。
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元始天尊在聽說他之所以怨氣纏身是因為殺了姬昌之故之事,竟是神色稍松,比起說他生氣,倒不如說更像是松了一口氣。
胤祯心中存了疑,難免就對元始天尊到朝歌來的真正原因也存了疑。
幸而元始天尊也沒想着要瞞他,只是他也沒想過就要盡數的告訴胤祯,只習慣性的裝作一副似是而非的模樣,讓人覺得他莫測高深罷了。
不過,元始天尊是聖人,而聖人最貼近天道,本來就是真的莫測高深。
胤祯唯一能從元始天尊口中打探出來的,而且還能确定的一點就是師尊對四哥并無惡意,也沒有助姬昌推翻大商的想法。
胤祯身為元始天尊的徒弟之一,自然也知道師尊的性子高傲,不屑于說謊,也就相信了對方的說法。
又眼見着時間已至申時,忙應承了元始天尊再不膽大妄為的私自行事之後,終于得以脫身進宮,求見四哥了。
而且,聖人不再插手大商的一應事宜這件大喜事,若是告訴了四哥,想必四哥也會非常高興的。
懷揣着美好的前景,胤祯喜氣洋洋的進了宮,結果一見到雍正身邊照舊站着一個胤祥時,心中一涼,再仔細一看雍正和胤祥的臉上都帶着不自然的紅暈,甚至嘴角帶着不可言喻的傷口時,心中小小的希冀就消散開來,再也不見了。
雖說對于胤祥和雍正的關系早有準備,可是直面此景,難免還是心中不爽。即使胤祯早就在心中決意只要能呆在雍正的身邊就好,可是有時候還是忍不住會想入非非。
Advertisement
不過,此刻的胤祯終于還是能死心了。最起碼,他不能害了雍正失去他好不容易才得來的幸福。胤祯想起前世胤祥死時,雍正越發活得無甚樂趣的模樣,胤祯自是百感交集,不忍再傷了雍正的心。
即使心中恹恹,胤祯還是把元始天尊不欲與大商為敵的意思表達了出來,而且為了讓雍正能開懷些,還把元始天尊的姿态放得很低。
到底是多年的兄弟,對于如何取信雍正還是很有一套的,只是他前世不願意做罷了。而今生他願意讨好雍正了,卻再也不能實現心底的那一絲绮夢。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雍正願意相信自己,并且重用自己,這已經足以讓胤祯聊以□了。
雍正當然願意相信胤祯,同樣是兄弟多年,雍正當然也能分辨得出對方說的話是屬于真心還是假意,也明白元始天尊貴為聖人,總不至于會為了推翻大商而說謊讓人分心懈怠,況且胤祯也說了姬昌已死是他親手所殺,雍正也就別無說法了。
姬昌的死本就是雍正之願,雍正自然不願拿着此事責備胤祯,而胤祯到底是好意。只是姬昌死得太早了些,有很多計劃不得不推遲或者提早。
索性雖然匆忙了些,但也并非不可行就是了。
雖說事關國家之事,雍正現在最該做的是跟胤祯商量與元始天尊見上一面,試探一下對方。可是他才因為跟着胤祯颠龍倒鳳而身心疲憊,而且因為之前的情事之激烈使得他下、體的私密之處到現在都不甚舒爽,實在不太能夠心無旁骛的與胤祯對話。
胤祥也知曉這一點,也算得上體貼的包攬了雍正該做的事情,只說要先行告退去拜見一下許久未見的師尊。
雍正欣然允之。
只是等到胤祥和胤祯走了,雍正仍然等不到休息,因為皇後姜氏求見。
姜皇後是賢後,雍正也不願意給她沒臉,更何況她還為商王生下了殷郊和殷洪這兩個嫡子,使得雍正成了商王之後不至于斷了後,所以基本上她但凡有所求,雍正也少有不允的時候。
姜皇後知道陛下的性子自女娲宮回來之後就日漸冷清,所以也就養成了無事不登三寶殿的習慣,免得擾了雍正的清淨。所以,她這一回求見,顯然是有要事,否則的話,只要打發一個宮人來說上一聲也就罷了。
為此,雍正便是身不再不舒爽,也要見上姜皇後一面,看看到底有什麽要事,竟是使得姜皇後親自出馬。
姜皇後算不上多麽的漂亮美麗,但卻是個溫柔的女人,典型的賢妻良母,而禦下的手段也是極溫和的。不過,再怎麽溫和的女性,在她從小到大的教養之中就深刻骨髓的明白一點,那就是伺候的仆從都是奴隸,不需要顧惜他們的性命。
而今,有一個奴隸竟然想要施手段勾引自己的兒子,這是任何一個做母親的都不能忍的。畢竟殷郊的年紀還算不上大,他的第一個女人自然該由姜皇後精挑細選着來,怎麽能容一個賤婢亂來!
況且,殷郊是大商未來的帝皇,他碰過的女人自然該填進後宮,而且為免他對女色食髓知味,自該尋一個不狐媚妖道的勾着他壞了身子。
一個奴隸竟然想爬上主子的床,自然就不能得姜皇後的意,索性姜皇後是個不容易被蒙混的,而且殷郊在一向嚴謹自律的雍正的教導下,自然不是個會沉迷于女色的昏人,在被一個宮人得逞之後,他不是将錯就錯的收了那個宮人,而是處置了她。
這一點,在得知了殷郊處置宮人的緣故之後,姜皇後很是欣慰。
可是再欣慰也不能縱容!
能在宮中伺候的都是在民間選進來的,出身清白的女子,她們自進了宮之後即使熬成了白頭,也沒有出宮的機會,即使是名義上的,她們都已經算是帝皇的女人了。除非帝皇有心,接着宮人拉攏群臣。
不過,這也是昏君才會做的,因為這意味着綠帽子,也意味着這個帝皇本身并無手段,才須要利用女人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當然,自己的兒子又是另一回事了。但是,身為皇子也不是随意就能拉着一個宮人進房伺候的,因為她們再卑賤也是有着帝皇的女人的名號,除非帝皇點頭賜下這個宮人給皇子,否則就是穢亂宮闱,便是皇子也不能輕饒。
如今一個宮人就該對主子施手段,姜皇後就該擔責任,因為她失了職。
姜皇後當然不認為一個宮人有這般的膽量,八成是後宮的那些嫔妃出的妖蛾子。可是姜皇後要處理宮務,不可能一直盯着殷郊這般的情況,即使有宮人随時的彙報,但在發生了這種事情之後也難免讓人憂心,所以,姜皇後便來找雍正請罪了。
姜皇後先是把殷郊的事情一說,然後嘆了口氣,盡顯慈母風範。“我雖認為殷郊是被陷害的,可是到底還是碰了宮人,有穢亂後宮之嫌,自該擔罪。可是我到底是殷郊的母親,即使知道他罪有應得,還是忍不住想求陛下網開一面,我也能保證,絕不讓殷郊再犯。”
對于姜皇後的說法,雍正不置可否,只問道:“你如何保證?”
不過,在大清時伺候自己的宮女爬上床倒不算是什麽罪大惡極的事情,後宮伺候的宮人都是帝皇的女人這點雖然異曲同工,但分派到各皇子身邊的宮人就是默認為皇子的女人,所以雍正倒不太在意。但是,面子上該做的還是要做。
姜皇後笑了笑,道出了自己實際上的來意:“我雖不能日日盯着洪兒,可是若能為洪兒娶一個正妻,有個人顧着他,可不就不用發愁了嗎?”
雍正恍然,終于明白了姜皇後并不是真的來請罪,而是來為子求婚的。
不過,照着殷郊如今的歲數,也确實到了該娶妻的年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