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奴想伺候世子
酉正,暮色四合,燭光映牆。
萦回的長廊映着雪色,暖紅光影錯落交疊于白牆之上,落地的花枝燈将室內映得通明,梨木圓桌上的青花纏枝香爐散着清雅淡香,偶有料峭夜風入室,攪得室內清香陣陣。
謝硯書立于花屏正前,他看着面前正費力給自己解衣帶的薛予寧,倏然輕笑出聲。
那笑聲清泠悅耳,像是碎石落入了無邊深潭,蕩開了一圈又一圈的漣漪,最後歸于平靜。
“怎麽?大小姐不會伺候人?”
“你說的不是廢話嗎?”薛予寧小臉漲得通紅,長這麽大,她何曾伺候過人?更何況還是給死對頭解衣扣?
“你瞧好了,這衣帶得這樣解。”謝硯書長手一伸,身子驟然前傾,在離薛予寧一指的距離而止。
少年藏着笑意的話音猶在耳畔,薛予寧眼色慌亂,兩頰掀起霞紅,她憤憤出聲道:“你不是自己會解嗎?還要我來做什麽?”
謝硯書好笑地看向薛予寧,嗤笑道:“薛大小姐,恐怕你還未弄清狀況吧,眼下你是落難的叛臣之妹,在國公府做了小丫鬟,而我則是國公府世子,也就是你的主子,伺候我更衣不是你該做的嗎?”
謝硯書今日認出了薛予寧後,心中陰霾便一掃而空,瞧着薛予寧吃癟的模樣,更覺暢快。
“莫說是更衣了,就是讓你做別的,你也得照做不誤。”謝硯書随手拿起置于案桌上的竹扇,向前輕輕挑起了薛予寧的下巴。
她的臉上還挂着故意塗上的灰粉,可一雙翦水秋眸卻是明亮至極。
薛予寧被迫同謝硯書對視,少年爽朗清舉,微微上挑的雙眼,綴着一雙帶有淺淡琥珀色的眸子,透如琉璃,多情似水,攝人心魄,攪得薛予寧心煩意亂,只得惶急地避開了謝硯書的眼。
而謝硯書卻像是詭計得逞一般放聲大笑。
薛予寧不耐地偏了偏頭,定了定神後莞爾一笑:“世子爺教訓的是,是奴僭越了。”薛予寧皮笑肉不笑地将謝硯書褪下的衣帶挂在了衣架之上。
可她在心底卻已将謝硯書罵了不下百遍,自打謝硯書認出她後,便故意将其提為了身邊伺候的丫鬟,故意磋磨她。
Advertisement
謝硯書渴了她得端茶送水,謝硯書換衣她得在旁伺候,謝硯書練武她便得拿着劍鞘乖乖站着。
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雖說謝硯書想盡辦法給薛予寧找麻煩,可一時半會兒薛予寧也想不出有何法子能逃離侯府。
“想什麽呢。”謝硯書見薛予寧呆愣在原地,粉面微鼓,像極了被亂了毛的小貍奴,一幅要用爪子撓花謝硯書的模樣。
“在想怎麽才能逃出去。”薛予寧冷不丁将心中話給說了出來,似是意識到自己失言,旋即又改了話頭道:“在想如我這樣愚笨的人,定是沒法讓世子爺滿意,不若世子爺換個人來房裏伺候吧。”
薛予寧笑顏如花,如同初春的朝陽映照,又似清月一輪,明光撫撩人心。
謝硯書有一瞬的怔愣,但他很快斂去了眸中意,轉而笑道:“我本就不指望你能幹好這些事兒,提你到身邊伺候也不過是為了折磨你。”
薛予寧帶着一幅“我就知道”的模樣,奮力擡腳替謝硯書褪下了外裳,右手卻故意拿起衣裳在謝硯書面前抖動,濺起的煙塵刺得謝硯書止不住得咳嗽了起來。
薛予寧早知謝硯書有咳疾,因而故意為之,本想看他難受一陣,卻不料他咳得越來越厲害。
謝硯書面色微紅,本該直挺的脊背漸漸彎了下來,他一手撐着桌面,一手指向了桌上的青瓷杯。
薛予寧本是想教訓教訓謝硯書,可不過是一點小灰塵,哪會引起這麽大的反應。
“喂,你別裝了,你那常年練武的身子怎會如此虛弱?”
謝硯書卻并未理會薛予寧,只擡手指向茶盞。
薛予寧看着謝硯書愈發紅的臉,亦是慌了手腳,連忙上前倒了一杯清水遞給了謝硯書。
而謝硯書端着茶盞送向唇邊的手卻一頓。
謝硯書并未繼續喝水,反是将手中的茶盞放了下來。
薛予寧疑聲道:“怎麽不喝了?你怕我在水裏下毒?”
謝硯書看着薛予寧突然湊近的臉,又輕咳了兩聲後,不自在地同其拉開了距離,随後輕笑道:“這個藥若是你下的,那才真是奇了怪了。”
薛予寧聞言暗笑,想不到除了她以外,府中還真有人想要給謝硯書下藥,想來也是,謝硯書那纨绔浪蕩子指不定在府中如何欺辱那些個丫鬟小厮的呢。
卻聽謝硯書喚來了墨塵,同其低語了幾聲後,墨塵擡頭看了薛予寧一眼後,便退了出去。
薛予寧只覺奇怪,這茶水又未經她的手送進來,難不成還真懷疑是她所為?
“要我說吧,你就是平素壞事做多了,才會惹來這災禍。”
謝硯書頭也沒擡地便回道:“想來不久前你還在府中品茗賞花,而今日卻淪落至此,也不知是誰壞事做多了。”
薛予寧氣上心頭,方欲開口,卻見墨塵開門而入,身後還跟着幾名丫鬟。
“主子,這幾日出入您房內的統共就這麽些個丫鬟,連帶着專在廚房做糕點的都給帶了來。”
謝硯書掃視了一眼地上跪着的丫鬟,個個皆是低眉順眼,好不乖順的模樣。
謝硯書斂去了方才同薛予寧言語時臉上挂着的笑,冷聲開口:“茶中的藥是誰下的?”
少年的嗓音不似平日般的清朗,而是如同冬日寒霜般冷冽。
跪于地上的幾名丫鬟卻紛紛瑟縮着,無人開口。
謝硯書冷眸凝視座下之人,他的院中極少有婢女進出,能進來的也只是送個東西,因此要想找出下藥之人并不算難事。
正當謝硯書欲再次開口時,卻見門外一名着墨綠色華服的老婦人自遠而來,目光據說,左手攏着檀香珠串,右手拄着拐棍,由旁人攙扶着進了來。
老婦人乃是謝硯書的祖母,出身鐘鳴鼎食之家,是有名的吳郡沈氏一族,膝下僅謝侯一子,而謝侯同妻子常居軍營,她這唯一的孫子眼瞧着已及弱冠之年,仍未落實婚事,心中不免着急。
沈老夫人本看上了薛家予寧,哪知謝硯書偏同人家小姑娘過不去,連皇後娘娘搭線都無果,而後薛家倒臺,小姑娘也不知所蹤,此事也只能作罷。
今日本該歇息之時,卻聞聽有人往謝硯書的茶水裏下了媚藥,沈老夫人雖盼着謝硯書早日成家,可心中也是萬萬容不下此等心術不正之人。
“祖母,你怎麽來了?”謝硯書起身走向沈老夫人,扶着她落座後才又走到了那幾個跪着的丫鬟身邊。
沈老夫人雙手扶着拐棍的頂部,語重心長地嘆道:“小書,這個事兒你可得好好查,我們侯府是絕不能容下這種一心只想攀龍附鳳的人的。”
薛予寧立于一旁,已然明了現下是個什麽情形,無非不過是有不安分的丫頭欲攀上謝硯書這棵高枝。
早年在将軍府,也有一名小丫頭想要攀上她的長兄薛景琅而下藥,奈何被薛景琅發現後,便将其趕出了将軍府。
趕出了府中......薛予寧心下一驚,自己被謝硯書這個死對頭提到了身邊想盡法子磋磨,指不定哪天惹了謝硯書不快,他還會将自己折磨得痛不欲生。
自己一人倒也罷,可她還得護住兄長遺孤,絕不能一直被謝硯書困住,可若是被他趕出了侯府,豈不是能得一線生機?
薛予寧早就聽聞沈老夫人最厭心術不正之人,今日老夫人在此,若是薛予寧上前頂了這罪,老夫人雖氣,但卻有向佛之心,不過就是将薛予寧趕出去便罷。
思及此,薛予寧暗暗在心中又細細謀劃了一番。
而當薛予寧暗自思慮時,謝硯書卻再次開口:“今日若是承了這罪倒也無妨,可若是被我查出來,那便不會輕易放過了。”
謝硯書此話一出,跪于地上的丫鬟身子皆是一抖,而薛予寧卻注意到跪在角落裏的那名女子。
那女子縮着頭,佝偻着腰,滴溜溜的眼珠四下轉動,慌亂地掃視着四方。
不是彩雲又是誰?
想到彩雲平日所為,這個媚藥應是彩雲所下無疑。
謝硯書懶散地把玩着手中的折扇,見還無人應答,他朗笑出聲:“還不願站出......”
“是奴婢,是奴婢下的藥。”
一直立于謝硯書身後的少女垂頭而出,伏地應聲,衆人紛紛側目看向地上跪着的薛予寧。
謝硯書和沈老夫人也俱是一驚。
沈老夫人驚的不過是她早就聽聞自家孫兒提了個丫鬟在身邊伺候,本想瞧瞧這丫頭,卻始終未找着機會,沒成想竟是現下的場景相見。
而謝硯書則先是一番驚詫,後是一陣冷笑。
薛予寧給他下藥?傳出去定是定京城的一大奇事。
誰人不知他二人是死對頭?薛予寧會給他下媚藥,當真是無稽之談。
可還未等謝硯書開口,地上的薛予寧卻故作抽噎,似是極為怯懦一般。
“是奴想伺候主子,這才犯下了如此荒唐之舉,還望老夫人千萬莫要趕奴出府。”
薛予寧說話間,跪步上前,輕輕攥住了沈老夫人的衣角。
謝硯書則在心底泛起一道冷笑,原來薛予寧是想借機逃出侯府。
卻不知為何,謝硯書只覺心種似有烈火中燒,又似綿針刺紮,竟翻起一陣酸澀。
沈老夫人常年深居簡出,也就在薛予寧幼時見過,加之薛予寧此刻又在面上塗了黑粉,因而并未将其認出。
沈老夫人瞧着面前的少女,一張鵝蛋臉面,五官似是精心雕琢過的一般,眉目含情,可偏就是面上長滿了黑斑,左眼角還挂有一道紅疤。
她沉吟良久,長嘆一聲。
想來薛家還未失勢時,皇後娘娘曾給兩家搭紅線,沈老夫人也中意薛予寧,聽聞其嬌美可人,雖說生活上喜歡挑三揀四的,可侯府又不是拿不出這銀子。
哪知道這兩小輩卻互相不對付,連薛予寧那般的佳人謝硯書都沒瞧上,竟是瞧上了眼前的小丫頭,雖說模樣差了些,可也證明了自家孫兒并非膚淺之人。
奈何這丫頭偏偏又做出了這等事,只是......
沈老夫人複雜地看了一眼謝硯書,卻見謝硯書貌似不經意,可一雙眼全落在了薛予寧身上。
自家孫兒的性子她能不知道嗎?何曾這般對一個人上心?想來今日這小寧所為也只當是閨房之樂。
聽着沈老夫人的長嘆,薛予寧嘴角不自覺便揚起了一個小弧。
“想伺候小書呀......”沈老夫人捏着珠串的手微滞,她頓了片刻後,轉眼對上薛予寧的一雙清眸。
“那今晚你就好生伺候吧。”
“是,奴婢這就收拾出......什麽?”薛予寧含笑應聲,正欲起身告謝時,面上的笑容瞬間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