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撐着油紙傘一路往着山下走去,寒風拂着面吹來,每每身披着的狐白裘掀開一道縫,就會有風猛地灌進去,遍體生寒。

兩人走在不算寬闊的山路上,道路兩側的岩石與枯草都被堆雪掩埋了大半,只露出殘半的顏色,在白雪中很是別有生趣。

“公子為何偏偏要尋到此人?”阿徵一手撐着油紙傘走在顧明珩的身側,看着他半掩在狐裘織錦中的精致側臉,有些疑惑。天下間如此多的商人,比朔州寧家更加悠久而實力強大的家族也不是沒有,況且如今寧家已經衰敗。

他記得早在建章十三年,公子便提到過“寧無怿”這個名字了。

“我也說不清。”顧明珩搖了搖頭,籠在臉側的白色錦毛令他的皮膚有些輕癢,“我亦有些不能确定,但是今日一見,令我的信心又多了幾分。”他注目着腳下的山路,每一步都走地很是仔細。

上一世寧無怿未過而立之年,便已經成為了大雍與西涼國之間首屈一指的行商,最為重要的是,他曾幫助穆德鈞将軍繪出了西涼國多個城池的詳細路線圖——并非每一個商人都有這樣的心思,來參與到家國戰争之中。

他們總是将其中的利益分析地過于清楚,因此總是多了許多的顧慮。這一點有如政客。

“我大雍可是要與西涼國開戰?”阿徵頓了頓,突然問道。他雙目灼灼地看着顧明珩,一向沉斂的氣息霎時翻騰起來。

“阿徵覺得呢?”顧明珩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停下腳步詢問道。山岳如背景一般落在他的身後,令得他如欲騰雲而去。

“今上所求為國泰民安,于青史上留下盛世太平的一筆。”他言到即止,沒有說完的是,在今上在位期間,雖是國富民豐,但對于屢屢侵犯邊疆的西涼國從來都是使用安撫的政策,必定不會主動朝西涼國出兵。

穆家雖然鎮守邊疆,但是多數時候都是以防禦為主。若要等到開戰,或許只能等到太子繼位才有可能了。

顧明珩理解他的意思,看着站在身前的阿徵,他勾唇一笑,精致的下颌掩在白色的皮毛間,多了幾分莫測,“若是西涼國主動出兵呢?”他的語調平緩,說出的卻是令人震驚之語。

——那便是不得不戰了。

阿徵看着他的雙眼猛地一亮,驀地單膝跪地,膝蓋與雪地相接的摩擦聲很是清晰,只聽他堅定地道,“若有一日我大雍與西涼開戰,望公子許我上戰場!”

勁風陣陣,雪下得愈發大了。群山都被大雪所掩埋,留下淡淡的輪廓。

顧明珩看着跪在雪地上脊背挺直的阿徵,伸手将他扶了起來,肅然道,“當日在西後山我便說過,你是顧徵戈,唯望終有一日你能真正做到止幹戈以衛社稷。否則你這一身的本事,不是白白浪費了?”

Advertisement

“公子……”

“不過多久,穆家穆将軍以及阿木的兩位兄長就會入京了,那時候你便跟着穆寒瑛将軍去燕雲吧。”顧明珩說着轉了身,有紛揚的大雪落在他的身上,覆上了淺淺的一層。他的墨發直直垂落,與狐白裘相互映襯顯得很是分明。

“我在京中等你歸來。”說着便邁開了步子。寒風吹動他的發梢,阿徵站在原地,看着顧明珩似要與天地融為一色的背影,眼神變得堅韌。

唯有自身擁有了強大的力量,方能無所畏懼。若公子您一生都無法脫離這權利的漩渦與朝堂的争鬥,那便讓我成為您手中最為鋒利的金戈與最堅韌的盾。

建章二十年的春日,雍河水暖,着春衫的百姓踏歌而行,于草木新綠間感受春的氣息。

典儀司自年初便忙碌起來,春末之時,一品護國公穆德鈞即将回京謝恩,感念穆氏一門鎮守邊關的卓然功勳,今上于大朝之上令典儀司以最高規格迎一品護國公入京。

東宮。

謝昀泓與顧明珩坐在練武場旁的蔭涼下,看着場中兩人比拼,兵器相碰的聲音不斷傳來,帶着濃烈的戰意。

謝昀泓坐在石桌旁把玩着手中的折扇,看了一眼都過了半個時辰還不顯疲憊的穆寒江,“阿珩,阿木這兩日可是犯了急症?日日拉着殿下比武。”

一邊說着,雙眼卻緊緊盯着場中兩人的動作,每每陸承寧手中的長槍打在穆寒江身上的時候,他的瞳孔便會微微一縮,把玩折扇的手也會頓下。

顧明珩看了一眼謝昀泓,點了點頭,“阿木如此興奮也是正常的,畢竟他久離燕雲,如今數年未見的父親與兄長都要如今,自然難以抑制。”

顧明珩錯開眼,眼中有些沉重。然謝昀泓一直注意着場中情況,未曾發現顧明珩神色的變化。

兩人比試完,持着長槍一路往着樹蔭下走來。顧明珩拿着軟錦站到陸承寧的身前,擡手将他額上與頸上的汗水一一擦淨。突然感覺一雙散發着熱氣的手環住了自己的腰,手上的動作微微一頓,随後繼續擦拭起來。只是面上有些不自然。

陸承寧雖知道他在旁人面前與他親近總是會不好意思,但是看着他仔細而專注的神色,讓他心念一動,攬住了他的腰便再不想放開了。

這時,突然聽見不遠處傳來兩人的争執聲,謝昀泓很是嫌棄穆寒江的一身臭汗,直接展了折扇掩住了口鼻。穆寒江站在他的旁邊不知道說了些什麽,就見謝昀泓的神色好了許多,眼中還帶上了笑意。

顧明珩收回視線,看向陸承寧,就見他眼中和自己一般俱是有些沉重。

四人時時在一處,這麽多年,怎會看不出兩人之間愈加不一樣的氣氛?但是就是如此,才讓顧明珩心下很是憂慮。

他與陸承寧最初是因為祈天宮的神官頒下神谕,這才舉行了大婚,得以名正言順地在一起。但是天下亦有無數人诟病這“男子之間的婚儀”,譴責因顧明珩為男子,不能為皇家誕下血脈。

這些年來也不是沒有大臣向今上進言,為太子廣納秀女,以傳承血脈延續。可這些都被擱置在案,沒有了後續。

但是公侯之家往往都有适齡的貴女待字閨中,未曾許婚,為的便是有朝一日送入東宮,誕下皇孫。

這些顧明珩都知曉,前世之時亦是如此境況。雖不願去想,但總是心有憂結。

而謝昀泓與穆寒江,怕是會更加艱難。

春晖暖人,層層疊疊的樹影之下,四人依然聚在一處,雖有不解之憂思,但是庭外依然春和景明。

暮春三月,輕寒薄暖,江岸草長,雜花生樹,群莺亂飛。臨近午時,陸承寧着九章冕服随陸澤章行至皇城北正中門——宣武門城樓。

高天之風吹得他冠上所懸之玉旒輕輕碰撞,發出低微而清脆的響聲,打落的陰影在他的面上輕晃,眸色不清。

今日,巍峨伫立的宣武門轟然大開,門上紅漆金銅鎏釘以縱九橫九排列,共有陽數八十一門釘,顯天子之無上。群臣着朝服立于兩側,左右丞相為文官之首,三公領勳貴,而二品骠騎大将軍白元鐘率武官列于另一側。

一時場面肅然,寂靜無聲。

不多時,二十二騎兵列突然遠遠行來,出現在了陸承寧的眼中。此列騎兵均冠插金纓馬配紅翎,入了宣武門範圍內,只聽一聲呼哨,便突然散開一線,馬蹄翻飛如閃電。

此為直屬帝王之天策軍騎兵,二十二騎為大軍之先鋒,前來禀報大軍将至。

陸承寧負于身後的手微握,心中似有洶湧的大浪呼嘯而來。

這時,宣武門前大道的盡頭突然傳來了震人心膽的巨大號角聲,有如驚雷重重。那是大軍列陣之時方會吹響的長角,以風袋鼓鳴,十幾裏外都能聽聞。

陸承寧只覺心中一緊,遠遠望去,就見前方突然出現了黑壓壓的一片陰影,一只龐大的軍團正在緩緩前行。前方為騎兵列陣,後方步兵随行,緩緩列開陣勢,兇殺之氣猛然一振,即将撕裂天地一般。

陸承寧只覺心下再難以抑制,雙手已經握緊到顫抖,他維持着面色的沉靜,未叫人看出分毫情緒。他看着大軍行來,只覺血脈中隐藏着的鐵馬長河之氣雄雄擴散開來。

軍團行近,戰馬踩踏大地的震動聲令人幾乎站立不住。這時,大軍突然停下腳步,執戈而立的兵士如潮水一般分湧自中央開出一條路來,一匹黑色戰馬脫群而出。

馬上端坐着一黑甲将軍,肩鑲翠玉冠帶紫金,背後玄黑的披風有如戰旗獵獵。他手執長槍,雙目如鷹,最後在大道中央停下,身形矯健地躍下馬來。

“吾皇萬歲!國祚綿長!”他高聲喝道,有如獅虎咆哮。随後軍團中的騎兵兵士一同下馬,整齊劃一,軍靴踏地之聲憾人耳膜。

此後長戈齊傾,數千戰士齊齊跪下,盔甲相撞與長戈杵地之聲令人不由一凜。有如黑雲壓城,力攜萬鈞之勢。

只聽大軍高呼,“吾皇萬歲!國祚綿長!”連呼三遍,高亢的聲音盤旋而上,震驚天際。在皇城之上不斷回響,經久不滅。

陸承寧看着大雍的戰旗迎風招展,目光瞬間一變——這一刻,他胸中鐵血似被點燃。

終有一日,我的鐵蹄将會踏遍邊塞河山,燃燼狼煙,喑嗚則山岳崩頹,叱咤則風雲變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