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第92章

禮部的官員也不是傻子,?一聽說齊帝要親自檢閱核對申屠川認祖歸宗的事宜,慌忙派人去通知了皇後。

鄧皇後聽到消息,?氣的直接碎了一套茶具。

自從申屠軒回來之後,鄧皇後覺得她簡直就沒一天順心日子,可等她反應過來的時候,再想将其外調,或者除掉已然來不及。

皇帝對她寵信大不如前不說,現如今天下動蕩,外憂內患,?作為曾經平叛有功的申屠軒很是得皇帝看重,?根本不是她能動的。

可這也就罷了,?本來她也依仗着申屠軒,?想要靠他幫她穩定江山的,?畢竟申屠軒他就是再得皇帝看重,?皇帝也不可能将皇位傳給他,勢必還是會将皇位傳給她兒子的。

卻沒想到申屠軒竟然還有一招釜底抽薪,?一直私藏着申屠川那個小雜種,可恨的是這兩年她為了跟申屠軒鬥,一步步的在申屠川的事情上做出了讓步,?洗清了他當初那些罪名。

現在想想分明是申屠軒一早設計好的,?鄧皇後如何能不氣,?她現在都快氣死了。

本來打算在申屠川認祖歸宗典禮上動手腳,?盡可能的降低了申屠川那小雜種的地位,以确保群臣會站在她這邊擁立她的孩子登基。

如今計劃也被破壞。

鄧皇後簡直是氣到頭疼,?摔完杯子後問:“到底怎麽回事兒?皇上怎麽會親自過問?他還有那精力嗎?”

來傳信的人,慌忙小聲将事情的來龍去脈跟鄧皇後說了遍。

鄧皇後聞言一排桌子,怒說:“好啊,?當真是好,就連一個三四歲的孩子都來跟本宮做對。”

她旁邊的親信慌忙上前排馬屁出主意:“娘娘,那孩子現如今在宮裏,他可是寧王的心頭寶,還有那個雙兒也是,我們要不要?”

說着那親信做了個抹脖子的姿勢。

鄧皇後聞言反手“啪”的一個巴掌就狠狠扇了上去。

Advertisement

“你是嫌本宮死的不夠快是嗎?申屠軒那厮自從進京之後表現的就對這一對父子極為在意,堪稱他的命根子,莫說本宮,便是皇帝他都不敢動。你慫恿本宮動手,若是沒本發現還好,若真是那兩人真有個三長兩端,還被申屠軒那厮抓到了本宮的把柄,你信不信他能逼着皇帝殺了本宮給那兩個賤民償命。”

那親信一巴掌直接被扇掉在地,一陣頭暈目眩,反應過來慌忙爬起來跪地哭喊:“是奴婢思慮不周,娘娘息怒,娘娘饒命。”

鄧皇後懶得再理會她,陰沉着一張臉坐在榻上,若有所思的喃喃自語。

“申屠軒既然将那兩個賤民送到了宮裏,必然是明着暗着布置了不知道多少防守的,若真要動手,不知纰漏就出現在了什麽地方。搞不好就會偷雞不成蝕把米,得不償失。本宮本來還想看看能不能找機會解決那小雜種。現在看來卻也不便動手了。”

既然那小雜種動不了,那麽以防夜長夢多,就只能動老的了。

後半句鄧皇後沒說出來,她如今唯一能得皇帝十足信任的只剩那丹師了,所有人都以為皇帝進來身體頻頻不适,是因為勞累過度,再加上受到了驚吓所致,卻不知是她偷偷讓丹師在丹藥中動了手腳。誰讓那臭男人竟然敢不信她,那就去死吧,她不介意換個皇帝傀儡。

只是如今看來可能還得加大藥量,盡快解決了他,然後好扶持他兒子登基。

鄧皇後這麽想着,擡頭問她的另一個大宮女:“瑞王呢?最近有什麽動靜?”

瑞王是鄧皇後得知申屠軒窩藏了申屠川之後,立刻忽悠了皇帝調遣回京的,目的就是為了制衡寧王。

好在帝王多疑心,本就不可能真的信任一個人,齊帝也不想看着申屠軒在京城一王做大,立刻便同意了調遣瑞王回京。

可瑞王并不屬于鄧皇後的勢力,确切的說他不屬于任何人的勢力,他就是個閑散王爺,整日沉迷風花雪夜,否則他們也不能放心調遣他回京。

瑞王來京後,果不其然就沉迷進了風流場地,皇帝對此倒是很滿意,可鄧皇後對此可就不滿足了,她想将瑞王拉攏為她的勢力,只有這樣将來跟申屠軒對上她才能有八成以上的把握。

她本來覺得這應該不難,因為她能許給瑞王攝政王的位置,而申屠軒勢必不能,跟誰合作對瑞王好處更多顯而易見。

可結果卻未如他所料,瑞王來京後除了面前了一次皇帝後,竟是誰的面子都沒給,直接鑽進了風流館裏,說許久未回京要好好逍遙一番,在這期間除非天塌下來否則都不要打擾他。

之後還真就鑽在自己包的花樓裏不出來了,傳什麽消息過去都直接被擋在了門外。

那大宮女聞言忙應:“回娘娘的話,瑞王還在百花樓沒出來呢。”

鄧皇後眉心一皺,想了想道:“他不是喜歡美人嗎?那就投其所好,去民間好好給本宮挑幾個美人送去,看他收不收。若是收了,就告訴她本宮這裏還有更美的,請他一聚。”

大宮女忙點頭應下了。

至于申屠川那邊,皇帝都親自過問了,明擺着不能成,皇後自然不會再自找沒趣,偷雞不成蝕把米,直接讓禮部那邊按章程來辦,若是皇帝有什麽逾越的規制,務必勸阻,雖然不能給申屠川那厮下絆子了,但他也別想在認祖歸宗的典禮上出彩,叫那些牆頭草倒向他那邊去。

另一邊齊帝對皇後還是有幾分情義在的,更何況太子也沒犯什麽錯,主要小太子還小,不過三四歲,都還沒打啓蒙的年紀,除了愛哭愛鬧之外,他也犯不出什麽大錯來。

總而言之現在的齊帝雖然對申屠川這個孩子內心有愧,但并沒有動廢了現在的太子,重新改立回申屠川為太子的心思,平日裏寵着些,多賞賜些東西少不了,在認祖歸宗的典禮上逾制,提高申屠川的地位,打壓太子地位,他根本沒想過。

故而這次認祖歸宗的章程核對的很順利,雙方都沒發生什麽争執。

事事順心的齊帝頓時更開心了,精神都比以往好了許多,過後正巧有政事來,申屠川便想帶着小程安告退。

卻是齊帝主動将他們留了下來,表示不要緊,他也可以旁聽一下,看有沒有什麽見解。

但齊帝本不過随口一說,一個八九歲的孩子,就算再聰慧懂事,學的東西多,他也不覺得他能在政事上能幫他什麽。

卻沒想到之後大臣提及的政事,申屠川還真給出了幾分見解,甚至還有個朝臣試圖對他說謊,隐瞞真正的地方起義原因,向他讨要軍隊鎮壓,還是申屠川拆穿的他,提議改外處決了那昏庸官員,以平民怒。

齊帝庸懦,最不喜歡的就是打仗,現在一聽到那裏起義了他就心慌,聞言自是一口應下,巴不得打不起來,畢竟鎮壓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結果如何呢?越鎮壓起義越多。

這期間小程安就乖巧坐在齊帝讓人給他按在案前的小椅子上,不吵不鬧,他倒是也沒閑着,扒拉了齊帝案幾上的書來看,打發時間。

是以等齊帝解決完政事,眼帶欣賞欣慰的好生誇獎了申屠川幾句,一低頭就看到了坐在他旁邊,捧着一本書,像模像樣看的很是認真的小奶娃娃。

一看他看的書頓時又笑了,那是一本兵書《便宜十六策》。

他笑呵呵問:“你看的懂嗎?小家夥。”

小程安聞言得意坐直身子,指着上面的字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艱難蹦:“治、身、之、道,務、在、養、神、治、國、之、道、務、在、舉、賢、是、以、養、神、求、生、舉、賢、求、安!”

齊帝聽他念完都驚呆了,這孩子這麽小竟然就能識字了。

申屠川聽完亦是愣了愣,他雖然聽小程安說了他現在能識字了,但也只以為他會讀幾個三字經上面的字而已,沒想到他竟然還真能将便宜十六策上的一整句話都讀下來了。

齊帝反應過來,當即驚嘆說:“你這小家夥當真好厲害啊,竟然還真識的。”

小程安得意完,又謙虛說:“還好吧,還好吧,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齊帝哈哈笑:“怎麽還世界第三呢?那第一第二誰啊?”

小程安當即說:“第一當然是皇上伯伯了,要不皇上伯伯怎麽會是皇上呢。肯定是因為厲害才會做皇上嘛,第二嘛!”

他說着扭頭猛地一指申屠川,噘嘴不開心說:“是哥哥,爹爹總說我笨,不如哥哥聰明,說哥哥這麽大的時候不僅能背,還都能明白這些話是什麽意思了。”

齊帝聞言愣了愣,下意識擡頭看向申屠川,他知道這孩子現在懂得多,但畢竟已經是八九歲的大孩子了,懂得多證明他學的多,一時之間倒也不會讓他聯想他有多聰明。

這會兒聽小程安一提醒,他突的想起來他這個孩子從小好像就很聰慧,三四個月上就能開口簡單發聲了,所以才會得他父皇的看重。

之後他就沒怎麽注意過了,沒想到他也是三四歲就能背出三書五經,甚至還能理解透徹了?

齊帝已經不記得自己三四歲時會不會了,他也不想去想這個,反正安安都說了他是最厲害的,那他就是最厲害的,他跟一個孩子比什麽,但現在卻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對比。

他的小太子現如今也是三四歲,別說讀書識字了,他連話都說不清,數兒都不會數,整天除了吃喝玩鬧,還是吃喝玩鬧。

本來這才是三四歲孩子正常的表現,可他面前現在出現了兩個不正常的孩子,這麽一對比,他幾乎瞬間在心裏認定了他的太子有點笨,不,确切的說是很笨。

小程安癟嘴說完之後,又緊接着不服氣說:“哼,爹爹他就是欺負人,那我笨怪我嗎?那哥哥是天下第一厲害皇上的寶寶,當然第二厲害了,安安只是普通寶寶,第三厲害已經很了不起了好吧。”

說完小程安又神秘兮兮對着齊帝說:“天下第一厲害皇上伯伯,你偷偷告訴我什麽意思?我就知道了。”

齊帝回神,下意識笑着跟他解釋說:“意思就是治國就像養身體,要想身體好就要保養精氣,要想國安就得用賢能之人。”

小程安聞言還是一臉懵懂樣。

齊帝卻是猛地一愣,看向申屠川心念一動,突然動了某個心思。

他為什麽會看這本書,正是因為他現在身體和國家都不得安寧,他有一種直覺他的命和他的國都要到頭了,他不想死,更不想亡國,否則他無顏去見他的列祖列宗,心慌加上愧疚,想要想辦法彌補自己的過失。

但齊帝也沒有立刻做出決定,畢竟這件事非同小可,申屠川才敢回來,他還得再考察考察看看。

這麽想着,齊帝對着申屠川道:“這樣,川兒我們父子兩人也好久沒見了,沒什麽事兒你以後就帶着小程安過來朕這邊讀書習字吧,有什麽不懂得也可以随時問朕。”

申屠川聞言心中一驚,不動聲色的瞥了那小家夥一眼,面上絲毫不顯,倒也沒忘提高沈英身份的事兒,當然這跟申屠軒無關,單純是他也想讓沈英身份更高一些。

“兒臣遵命,謝父皇恩典,不過父皇政務繁忙,兒臣讨教學問這點小事兒就不叨擾父皇了,沈先生學識淵博,教導兒臣綽綽有餘,若是遇到沈先生都不懂的,兒臣再來叨擾父皇。”

齊帝其實說完就心虛了,因為他突然想起他這兒子所學之廣博,有很多是連他都不曾涉獵的,沒準兒還真要給他問住,這會兒聽他這麽說面上欣慰應下的同時,忍不住在心裏嘀咕,最好你的沈先生都懂,千萬不要來問朕。

不管怎麽說,這件事就這麽定下了,之後幾天申屠川沒什麽事兒都帶着沈英和小程安來到齊帝的宮殿做學問。

齊帝或休息處理政務,或者陪小程安玩,申屠川都不受影響,自顧自學自己的,時不時去跟沈英讨教幾個問題功課。

看的齊帝連連點頭,甚是欣慰。

于此同時,這一消息也很快傳遍了朝野。

群臣議論紛紛,猜測齊帝這般看重申屠川的學問是何意?該不會像重立前太子吧?

瑞王說是沉迷風月,京城的消息确實一點沒漏的全都傳到了他耳朵裏。

他敢收下了皇後送來的美人,應允了皇後的邀請,就聽到了這消息,于此同時吏部尚書沈逸的請柬也送了過來。

他挑挑眉,道:“都應下,先去參加一下咱們這位新任吏部尚書的宴會。”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