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112章

好在這場宮變并沒有發生什麽意外。

鄧皇後派人攻打禁宮,?試圖污蔑造謠,迷惑皇帝親兵時,陳風叛變,?臨時反口,?拆了皇後親信的臺。

齊帝的親兵瞬間堅定了立場,?雖然沒有就此安上鄧皇後要逼宮造反的罪名,?卻是立場堅定的誓死阻截,?不準許皇後的親兵進入齊帝寝宮範圍內。

申屠軒早在布置完計劃後,同時就給他留在京城外的親兵下了命令,時刻注意京城動向,一旦聽到風聲立刻舉兵入京。

若是申屠瑜站在皇後那邊,?派兵阻攔,?他的親兵或許沒那麽容易進京,?免不了一場大戰。

可現在不一樣,申屠瑜雖然沒有明确表示,?但隐隐已經站在了他們這一邊。

最終申屠軒的親兵入京,?申屠瑜的親兵不僅沒有阻攔,?甚至還成了他們的同盟。

兩王親兵聯合,?京城禁軍本就一分為二對峙着,哪裏還能阻擋的了申屠軒和申屠瑞的親兵。

兩方親兵很快入城,?跟齊帝的親兵形成合圍之勢包圍了皇後的親兵。

申屠軒的人是帶着早些時候接到旨意入宮,?走到宮門口聽說宮變,?戰戰兢兢猶疑不覺得群臣一起入的宮。

鄧皇後的人還想錘死掙紮,?倒打一耙,跟那些大臣們激烈解釋,齊帝被申屠軒聯合申屠川挾持了,他們是來救駕的。

當然不是以為那些大臣們相信他們的話,?他們就能打贏了,只不過是錘死掙紮罷了。

然而齊帝連這個錘死掙紮的機會都沒給他們。

就在申屠軒他們的親兵攻進宮之後,奄奄一息的齊帝再次迷迷糊糊的醒了過來,聽說了外面的情況,差點沒再次氣暈過去,或者急怒攻心直接氣死過去。

得虧申屠軒一早安排了太醫在旁候着,在齊帝喘不上氣來的第一時間給他施針救了回來。

Advertisement

雖然還不能确定那妖道是否跟皇後有關,但皇後的不臣之心卻是板上釘釘了。

緩過氣來的齊帝,下達的第一個命令就是廢黜皇後,對皇後的叛黨格殺勿論。

申屠軒将群臣招了進來,親自聽了齊帝的旨意,不給任何人留下污蔑他的把柄,之後才吩咐下去讓人執行齊帝的指令。

而奄奄一息的齊帝,則是在大太監的攙扶下,下達了改立太子的旨意。

接下來的幾天,皇宮裏都亂成一團,血流成河,哭聲震天,因為下完一系列旨意後,齊帝就再次暈厥了過去,而這次之後他再沒能醒過來,幾天後無力回天,皇帝駕崩了。

一國之君大行,新帝登基,還有叛黨要剿滅,各種事情擠壓在一起,怎能不亂,事情結束後,申屠軒和申屠川都沒空回寧王府去看沈英和小程安他們。

好在早在事情得到初步解決的時候,申屠軒第一時間就讓人送了消息回去。

因此宮裏雖亂,沈英他們知道申屠軒和申屠川都是安全的,倒也總算是可以放下一顆心了。

小程安當然是想去宮裏看自家寧王爹爹和小哥哥的,不過這會兒的沈英早便冷靜了下來,自然不會讓他去給申屠軒和申屠川兩個人亂上加亂。

這會兒宮裏的亂黨還沒肅清,說不準會有狗急跳牆之徒,他們去了再出點兒什麽損傷,忙不過來的申屠軒和申屠川非得自責死。

沈英壓着小程安安安生生的在寧王府等着。

宮裏的申屠軒也想早點回去看心上人孩子,不停給手下施加壓力。

在他的一再施壓下,宮裏肅清歐亂黨的屬下勒緊了腰帶使出了十二分的力氣幹活,一刻都不敢松懈不說,就連宮外查找那妖道的手下都壓力山大,一刻都不敢停歇。

還不算太笨的妖道,知道他這一下狠手,不管最終成沒成,最終皇位花落誰家,他都不可能有好下場。

鄧皇後得逞後不會放過他,鄧皇後沒得逞,他的對家寧王肯定也不會放過他,是以在下手之後立刻借口跑路了。

可惜他到底是個半吊子妖道,不是妖也不是神,也不能長翅膀飛了,這些年在齊帝的大力看重下,更是享慣了福,體力不行,也吃不了苦。

在申屠軒手下日夜不停的追擊下,沒幾天就被逮到了。

負責追捕妖道的屬下總算送了一口氣,忙将人帶了回去交給了申屠軒。

負責審訊的屬下卻是遭殃了,繃緊了皮加緊審訊,生怕完了一刻都要惹自家王爺不高興。

好在這妖道實在不經審,他們還沒用什麽刑就都招了。

“草民不是什麽妖道,只是早先深入南疆中毒,年級輕輕白了一頭青絲,又懂些五行八卦和醫術的皮毛,才開始招搖撞騙的,之後被皇後娘娘發現,設計巧合偶遇皇上,聽從指令偷偷給皇上下毒。”

“那毒也是南疆的産物,吃了會令人精神百倍,但實則是在透支性命精氣,我這一頭白發就拜起所賜,得虧我後來誤打誤撞找到了解藥才抱住了我的一條小命。”

“研制假的仙丹給皇帝吃真的都是皇後指示我做的,皇後挾持了我的家人,我都是被逼的,侍衛大哥饒命啊,寧王殿下饒命!”

負責審訊的侍衛才不信他,或許是皇後指示的,皇後也确實挾持了他的家人,但他真要那麽在乎家人,也不會在事發之後自己一個人落跑了,根本不顧家人死活了。說白了皇後挾持他是真,他自己膽大包天想借此一步登天,獲取榮華富貴也是真。

他們可沒少聽過,這妖道這些年跟在齊帝身邊,沒少接着什麽采陰補陽的借口名正言順的禍害良家婦女,甚至就連一些宮妃他都是染指過的。

還是跟那老皇帝一起,別提多惡心了。

申屠軒聽過侍衛的禀報,自然說不上意外,不過他沒第一時間就下令處置了這妖道。

國不可一日無君,申屠川已然登基,皇後也的人也已然清除,他們共同的敵人已然不在,也就是說從這一刻起,他跟申屠川已經不在是同盟,而是對手了。

或許他現在權傾朝野,不管是什麽政事,他都可以獨自決斷,絕對沒人敢說什麽,申屠川也沒能力反駁他什麽,可他知道這狼崽子沒那麽好對付,身為人臣,他不會給申屠川留下把柄,讓他将來有機會發難于他。

是以申屠軒接到禀報後,又走形式的寫了折子将這事兒上禀給了申屠川。

這天還是申屠川登基以來,第一次早朝。

群臣都在看申屠軒的臉色,申屠軒反倒是畢恭畢敬的給申屠川上折子禀報政務,一點權傾朝野攝政王,目中無人看不起小皇帝的姿态都沒有。

看的群臣心思各異,老臣暗暗額首一臉贊賞,覺得這才是為臣之道,寧王沒讓他們失望。

申屠軒的親信暗暗撇嘴,不把申屠川這個小屁孩兒皇帝看在眼裏,覺得他們王爺才是老大,真正的新帝。

還有一些搖擺不定的牆頭草見狀心裏就開始犯嘀咕,有人覺得這正是寧王的高明陰險狡詐之處,不得不說這一觀點是對的。從而更加堅定的決定站到寧王這邊。

也有一些覺得寧王軟糯,如今權勢滔天竟然還對小皇帝卑躬屈膝,注定是個沒有大勢的,等小皇帝長大一點說不定都不等奪權,寧王就主動交權了。

本着越早站隊越能得到小皇帝器重的心思,在心中暗暗占了申屠川這邊,至于明面上,他們當然不敢現在就明着跟申屠軒幹啊,除非他們是活膩歪了。

申屠川見狀眸光流轉,沒說話,寒着一張酷帥的小臉兒,擺手示意人将折子拿來看。

申屠軒要演戲,他卻是懶得跟他一起煙,申屠軒不是那老皇帝,對他的了解不可謂不深,兩人私下早就撕破了臉皮,他就是裝得再純良,申屠軒也不會信,現在是目的還沒達到,自然是表現的對他畢恭畢敬,等到目的達到,時機成熟,申屠軒肯定不會放任他坐在這個位置上。

他現在要做的可不是跟申屠軒示弱,而是立威,培養自己的勢力,将來他跟申屠軒還有的鬥。

申屠川看完了折子,擡起頭來,說:“衆親覺得這該如何處置?”

群臣面面相窺,心說這還用說嘛?那勢必得殺啊,不僅皇後要賜白绫毒酒殺了,就連九族都得株連,這可是謀殺皇上的謀反大罪。

這麽想着也就有大臣上前這麽回禀了。

卻沒想到他們的小皇帝聞言扯了扯嘴角,還帶着少許稚嫩的少年音,輕飄飄地應:“哦~賜白绫毒酒自盡?朕覺得不妥。”

群臣聞言再次面面相窺,不妥?怎麽會不妥?自古以來後宮嫔妃犯下死罪,不都是賜白绫毒酒嗎?還是說他們這小皇帝覺得皇後這還不該死吧?

這不怪群臣這麽想申屠川,因為申屠川回宮之後,一衆大臣都覺得他心裏制定會對齊帝這個父皇心有怨怼,雖說設計謀害他的是鄧皇後,但無論是他母妃的死,還是他自己的多次慘遭謀害貶谪,可都是齊帝下的指令。

結果他回宮之後卻對齊帝很是孝順,一點怨怼都沒有。群臣覺得為子為臣理應如此的同時,難免也就在心中給他也打上了軟糯的标簽。

這會兒自然第一時間就往輕了想。

卻挺他們的小皇帝在之後又慢悠悠地補充道:“雖說我朝已經摒棄殉葬這一糟糠惡習多朝,但父皇和鄧皇後的情況到底特殊,朕看父皇臨去前很是不忿,像是抑氣于心,不如就讓皇後為父皇陪葬,将皇後活埋了吧,這樣父皇在西去的路上也就不孤單了,還能好好出出氣。”

群臣:……

是誰說的小皇帝軟糯?

活埋皇後給先帝陪葬,這死法多重多殘忍暫且不說,就說把謀害先帝的皇後葬在先帝旁邊,讓先帝西去的路上都得看這毒婦的嘴臉,下輩子都不得安寧,确定是想讓先帝出氣?而不是要講先帝惡心氣的變成鬼再給氣死一回?

群臣當然不可能答應,這根本就不合規矩!

群臣七嘴八舌的反駁。

申屠川:“規矩是人定的,只要想讓他可行,總有辦法規避,你們都這麽言辭激烈的反駁朕。不準朕為父皇報仇出氣,莫非都是皇後同黨?那只有皇後一個,可能不夠父皇出氣。”

群臣:!

群臣瞬間紛紛吓出一聲冷汗,撲通跪了一地,高呼:“臣等不敢,還請皇上明察饒命。”

滿朝文武只剩了申屠軒和申屠瑜兩個站着。

兩人看着龍椅上的小少年均是神情莫測,雖說立場不同,卻同時産生了一個念頭。

自此之後申屠川說話,滿朝文武再有人想反駁,只怕都得好好斟酌斟酌掂量掂量了。

開朝借勢立威,知道這時候的申屠軒還不敢動他,當真是好手段。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大家的支持,筆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