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長兄心思

孔敏華是個十分聰明的人,他自小在那樣複雜的大家族長大,自問什麽樣的人都見過,可如今卻叫他碰到棘手事。眼前這一位小叔,總是端着一副可憐兮兮的表情瞅人,說出來的話卻每每都能掐中心窩,孔敏華看不透他,總覺得他不會輕易被他們擺布。

可事到如今,就算他不願意,也由不得他了。

孔敏華定了定心神,臉上的笑容更深:“弟弟,怎麽想着見你那兩個侄兒?”

楊中元似乎被他看得害怕,卻還是道:“我聽下人說兩位侄兒都很聰慧,是頂好的孩子。我這些年在宮裏讨生活,最想的就是家中一切,早先主子打賞了些零碎物件,雖說并不名貴,但到底是宮中之物,便想着給兩個侄兒一人一個。”

他這一番話說得也算合情合理,孔敏華和楊中善從未離開過洛郡,但帝京的情況還是多少知道一些。就連楊家裏打賞下人也慣會用些玉佩發簪,宮裏肯定更是這樣。

“那可是了不得,弟弟可得好好放起來,別丢了就不好了。”孔敏華關心地道。

楊中元搖搖頭,手裏緊緊攥住衣袖:“不會的,我歸家的這一路上也擔驚受怕,所以都藏在中衣裏貼身帶着,坤兄您放心。”

難怪之前派人也沒搜到呢,孔敏華點點頭,狀似煩悶道:“你兩個侄兒如今都在學堂讀書,晚上也不着家呢,這樣吧,坤兄明個派人去學堂問問,後日就叫他們歸家,給你這位小叔叔接風洗塵,如何?”

聽了孔敏華的話,楊中元心中多少有些詫異,他原本以為孔敏華和楊中善是不會讓他見兩個孩子的,沒想到居然還要給他辦個家宴,這倒有些匪夷所思。

“好,謝謝坤兄。”心裏雖然犯了嘀咕,可楊中元面上卻好似十分開心,白皙的臉蛋都跟着紅成了熟透的桃子,看起來倒也算清秀端正。

孔敏華見他這樣,心中不由動了別的心思,等他和楊中善回到自己的卧房,他才慢悠悠道:“中善,你弟弟是今年剛滿了歲數出宮的,按理說,應該二十四了吧。”

楊中善脫掉外袍,躺靠在窗邊的榻上,含糊嗯了一聲。今日讓楊中元這麽一鬧,他也沒心思再去書房看賬,索性早早回房歇下。

孔敏華幫他把外袍挂好,走到他身邊挨着他坐下,伸手幫他正了正靠枕。

“你想說什麽?”楊中善伸手環住他的細瘦的腰,聲音也随之溫和下來。

無論對外人如何,他們的感情是一直很好的,兩個人少時結親,許多年都一起經營家庭事業,如今也養大了兩個孩子,就算滿丹洛城人都說他們兩個摳門小氣,卻也有人羨慕他們舉案齊眉。

對于這事,孔敏華和楊中善是從來都不放在心上的。

Advertisement

在他們兩個看來,真金白銀握在手裏才是最重要的,沒有銀子就別亂嚼舌根,就算嚼了,與他們又有什麽影響呢?

“相公,你看弟弟已經到了這樣年紀,可還沒有伴侶……”孔敏華低聲說。

楊中善一愣,他默默看着夫君好一會兒,卻沒講話。

說實話,對于這個弟弟,就算他再不喜歡,也到底是血親。就算這麽些年過去他突然歸家,他一開始不想讓他進家門,可如今既然進來了,怎麽面子上也要過得去。

無論是想讓他放棄父親留給他的東西,還是冷着他讓他知難而退,這不過是為了達到目的的權宜之計,歸根結底,楊中善也并沒有想要害他。

就算是沖着亡父的面子,就算将來把楊中元趕出家門,他也到底會給點銀錢,不至于叫他餓死在接頭。

孔敏華是知道他如何想的,所以他面子上也一慣都過得去,可卻還是覺得楊中善的心思有些太矛盾了些。可他十分聰明,這些天來,也一絲一毫都未曾點破。

就讓他這樣順着自己心意就好了,楊中善既然自欺欺人想讓自己看上去有點人情味,好讓自己心裏好過舒坦。他也萬萬不會做那個惡人,否則便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中善,弟弟已經這樣大了,我們不為他打算,那他将來豈不是要一個人生活?”對于這一點上,孔敏華到沒有什麽壞心思。

他不是楊中善,除去這幾次見面,他以前壓根就沒怎麽想過楊中元這個人。

他結親到了楊家,來了那麽多年楊家也從來沒人提及楊中元,那位泉老太爺常年在佛堂裏了吃齋念佛,也幾乎沒跟他說過話。就連楊中元的親生父親,也只有臨死之前才好似悔悟過來,匆忙立了另一份遺囑。

他們原本都以為楊中元根本不會再回來,可這麽多年過去,他終究還是回來了。

孔敏華想不透以楊中元這樣的性子,到底是怎麽在宮中活下來的,早些年宮中可沒現在太平,就算他沒去過,也能想象出來那裏面的生活肯定不很如意。

可不管怎麽說,他既然回來了,他和楊中善就要想法子面對這一切。

楊中元現在的身份和年紀,卻也給他們留了一條看似簡單的捷徑:“中善,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能給你弟弟找一門好親事,他是宮中出來的,手裏又沒有多少錢,如果我們幫他辦了壓親,到時候再跟他說鋪子上的事情,想必他是不會拒絕的。”

雖說大梁男子成親并無特定俗約,無論在雙方原本的家裏生活,還是另外搬到新宅子居住,更有甚者誰吃朱玉丸都可以,生下來的孩子卻大多數都要繼承父親那一方的姓氏以及祖業,但也不一定都是絕對的。

只有一點,無論是平民還是貴族,也無論富貴或者貧窮,兩個人成親,是總要有壓親禮的。

沒有壓親禮,說明結親的心意不誠,就算家裏窮得叮當響,可為了未來的伴侶肯拿出家裏所有,世間卻也沒有人會嘲笑他。

雖說楊中元身上是有些銀錢的,但那到底不多,如果他們能給他辦的風風光光,不僅能漂漂亮亮辦好這件事,那楊中善心中也會更加好過。

這時正房只有他們兩個,孔敏華低聲湊在楊中善耳邊飛快說完他的想法,然後便安靜下來,等待楊中善的回答。

在兩個人相處的時候,楊中善一向都很讓着他,畢竟朱玉丸是他吃的,忍受痛苦生下孩子的也是他。就是為了這一點,當時的孔敏華毫不猶豫吃下朱玉丸,換來夫夫兩個關系更加親密,也換來了楊中善對他的真心實意。

孔敏華的話當然光挑好的講,聽在楊中善耳中卻是夫君事事為他考慮,他手上緊了緊,讓孔敏華靠近他懷中:“這雖然是個好方法,可我們不能這樣做。”

孔敏華一愣,有些疑惑地問:“為什麽?”

楊中善嘆了口氣,說:“你沒見過他小時候的樣子,飛揚跋扈,嚣張驕傲,當年他年紀小,父親哄騙他去了宮裏,卻沒告訴他将來會發生什麽。我想他當時吃了朱玉丸的時候,多少就開始慢慢懂事,他現在雖然變成這個樣子,可我覺得人不會徹底變成另外一個樣子,在他心底裏,叫他給另一個男人生孩子,想必會令他非常不高興,或許會适得其反。”

孔敏華到沒想着楊中善會這樣說,他低頭想了想,覺得倒也是,萬一以後楊中元不喜歡自己的伴侶,回來找他們麻煩,那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這樣想着,他心裏又舒服了些,笑道:“還是你懂他,那我們說好了,就後天跟他攤牌?”

楊中善點點頭:“也好,拖的時間長了卻也不好,說辭還按早先那個來講吧。”

他們是在楊中元第一日歸家時就對了說辭的,不過話裏話外大多都是糊弄楊中元,叫他聽不明白,卻會乖乖任他們擺布。

兩個人這樣一合計,就又都喜笑顏開,心裏舒坦了,自然尋覓些開心的事來,晚上紅燭宣窗,倒也十分別致。

這邊廂,險些躲過兩位兄長安排親事的楊中元卻也在輾轉反側。

十幾年了,他心中對父親的面容已經多少有些模糊,可爹爹的樣子卻時刻銘記在他心裏。

自己從小到大,人生的前十年幾乎是日日跟爹爹在一起,這個人養育了他,教會了他許多事情,雖然字認不得幾個,也沒什麽學問,卻是位相當慈祥的爹爹。

他總是盡自己所能,給孩子最好的。

楊中元不知道他爹爹到底喜不喜歡父親,因為他總是帶着楊中元過自己的日子,從來不上正院那邊湊和,也從來不對父親有過多的體貼和親昵。

他幼時并不是太明白為何自己的兩位父親感情這樣淡然,後來長大了,又進了宮中,楊中元多少有些了悟。

其實他爹是個很超脫的人,他身不由己,賣身為仆,機緣巧合下做了家主的小侍,卻也沒有自怨自艾或者邀寵攪和,他該怎麽過還是怎麽過,日子倒也平靜。

除了他被父親送走這件事情。

那些年他在宮中,最擔心爹爹為了他的事情跟家裏鬧翻,他怕爹爹無依無靠沒地方去,怕他生病苦悶沒人陪着,每每想到爹爹的時候,他都萬分期望時間快點過去,他好早點長大,早點出宮。

可如今他出來了,卻回到家裏不得見爹爹一面,心裏的着急簡直無處可說。

索性,明天便能見着了,楊中元輾轉反側,一直到後半夜才漸漸睡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