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寶藏秘史

陽越在人群中瞥見一個熟悉的身影一閃而過,立刻施展輕功追了上去,跟了幾個街口,前面的人在一個安靜的小巷中停下了腳步,慢慢轉過身來。

“古雲,真的是你!”

古雲神情自若,目光清澈:

“沒想到會遇上你。”

陽越驚道:

“你如今是朝廷要犯,各個州縣府衙都在通緝。你竟敢光天化日的出現在此地,你就當真如此輕視皇威國法嗎?”

古雲聽了陽越的話,聲色不動,緩緩道:

“皇帝陛下只是要搬倒魏侯勢力,即已成功,對我這個江湖散人的性命又何須在意。”

陽越聽出他話有蹊跷,問:

“如果當初不是你陷平城百姓和大淵安定于不顧,執意起事造反,事情又怎麽會至如此?”

古雲直視陽越,聲線平穩如始:

“當日黃角将軍帶軍進入平城,宣布了皇帝一道密旨,立即收繳魏侯兵符,壓我回帝都查辦。黃角态度嚣張跋扈,激起了平城守軍抗議,雙方兵戎已現,我不得不反。”

陽越聞言吃驚:

“怎麽會這樣?父皇他、、、”

如果是從前,陽越一定不信古雲所講,立刻為陽洙申辯,但經過了修羅一事,他清楚的看到了帝王之術的可怕,此時心中也不敢确定。古雲見他面現疑惑,又道:

“大淵十幾年來安治久居,百姓不懂居安思危,連軍隊裏的士兵們也都紛紛希望卸戎還家歸田,而且當初皇上初登大寶為鞏固朝基,封侯賞地,分散出去了不少權利,如今各地侯爵勢力漸漸坐大,對皇帝來說這些都是潛在的危機。借此事他不僅能拔掉了魏侯府這根長久以來的肉刺,還威懾了諸侯百官,驚醒了大淵子民。”

Advertisement

聽過古雲的分析,陽越暗暗心寒,随即追問出了深藏已久的疑問:

“外祖父,老魏侯爺的死到底是不是與父皇有關?”

古雲聽後神色微變,沉默了一會兒,幽幽開口:

“此事要從四十多年前說起,那年家父随先祖皇帝出兵征讨西北蠻夷,途中無意發現了當年東瀛璎珞公主留下的寶藏,因為正值戰事,無法立即帶走,先祖皇帝令家父繪制了寶藏的地圖。不想先祖皇帝在那次讨伐中身受重傷,不久就仙逝了,之後你祖父即位沒多久又值孟釋青專權,家父便沒敢再提寶藏一事。後來陽洙不知如何得知了此事,逃出帝都投奔平城後曾與家父商量尋回寶藏用來拓充軍備,但一直受諸事耽擱久未成行。直到兄長蓄謀造反自刎陣前,家父心灰意冷時,陽洙又來逼讨寶藏地圖,家父怕陽洙不肯真正放過魏氏一族,寧願選擇飲下毒酒,也未交出地圖。他是希望魏氏以地圖所持保全命脈沿襲。家父的死也許并不是陽洙本意,但卻是他苦苦相逼所致。”

得知陽魏兩氏之間還存在這麽一段不為人知的秘密牽連,陽越聽後震驚,沉思了一會兒,陽越問古雲:

“就因為如此真相,你無法放開心中芥蒂,一直伺機報仇?”

古雲搖頭:

“心懷仇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這麽多年來我早想放開。這次上表請陽洙親臨平城,其實是想把寶藏地圖交給他,徹底解決那段陳世舊怨。誰知偏偏遇到西檸暗謀偷襲,陽洙密旨逼反,原來命中注定的輪回,是如何抗争都逃不過的、、、”

提到命運一說,身受其害的兩人一時思緒萬千,沉默不語。

就在這時唐總管從巷尾輕身走來,看到陽越微微一怔,也未多言,附在古雲耳畔低語了幾句。古雲擡手示意唐總管先行一步,對陽越道:

“那大漠中的寶藏雖是東瀛血璎教之物,卻間接害了魏氏一族,如今它被身份不明之人奪走,我一定要查出真相。”

陽越擡頭問他:

“你有線索?”

古雲點頭。陽越見古雲态度堅決,也不多追問,只是沉聲道:

“你要保重!”

古雲又深深看了看陽越,轉身離開。

陽越随後也找到小七回了浮山,他沒有和任何人提及遇到古雲一事。

新年過後,陽洙曾下達數道手谕催促陽越返宮,陽越卻一直拖拉到三月底才動身啓程回到帝都。經過半年的調整修養,出現在衆人面前的太子殿下依然笑容可掬,風采款款。但知情人都看得出陽越已經不再是那個開朗明快,無憂無慮的少年了。

陽越雖日日早朝從未缺席,卻精神不濟态度輕散,陽洙幾次欲發作,都被應崇優攔下,他知道陽越還需要時間慢慢恢複。

風平浪靜的過了幾個月,一日楊瑞進宮來找陽越,說他遇到了上京領命的蕭敬騰。原來此時魏侯屬地已全數歸帝都直轄,蕭敬騰受楊晨保舉再次赴平城修渠築壩,治理不時發作的沁水洪災。臨行前他到丞相府答謝楊晨時撞到了楊瑞。

百僮一戰中陽越曾多得孫一嘯鼎力相助潛進百僮皇宮刺探軍情,後來他又冒險穿過西檸防線為陽越傳消息回靈城,陽越一直很是感激。當下就讓楊瑞約了二人到客雲樓,為他們擺酒踐行。

陽越與孫一嘯雖只見過一面,卻甚是投緣,兩人都是灑脫不拘之人,話題頗多。席間陽越問起孫一嘯綢緞莊的生意,孫一嘯道:

“我已經把生意暫時交予他人打理,敬騰要去平城,我當然要随他去。”

說着把目光轉向蕭敬騰,深情道:

“你一年治好水患我等你一年,十年治好水患我便等你十年。到你完成心願以後,餘下的時間可就要全數歸我了。”

羞赧的蕭敬騰紅着臉對他點點頭。

見兩人含情脈脈的對視,陽越心裏一陣抽搐,曾經也有個人說過要放棄一切帶他遠走高飛,有他的地方就是天下。可自己終究負了他,害了他。雖事隔已久,修羅執着的眼神陽越仍歷歷在目,何時何地都讓他痛徹心扉。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