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洛将軍你好厲害
她話語平靜,不帶一絲寒意,幾名官員卻齊齊打了個寒顫,只覺此女行事雖亂無章法,卻陰毒無比,馬杭瞞報災情,至萬民于水火而不顧,甭管耽擱一日還是兩日,總歸水澇旱災是死了人了,豎了銅身,千萬罪孽背在他身上,兩地百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恨不得啖其肉,別說濁河邊的男子,便是天下男子,誰又會感謝他什麽。
馬杭凹陷的臉一時漲紫,一時又青白,雙目圓瞪,嘴唇哆哆嗦嗦,還能動的手指指着崔漾,顫抖不已,最後是怒極攻心,劇烈地喘息幾下,吐出一口血來,氣息弱了。
崔漾示意将人押去大牢,“看好了,別讓他死了。”
“是。”
遠處随意靠着院牆的俊秀男子嘆氣,馬大人便是此刻不死,不日也要郁悶死了,畢竟原本想将人拉下馬,不想做了墊腳石,新帝推出這麽一個朝廷要員下了獄,一則名正言順除掉一個異己,二則能平息災民怒火,避免暴/動,贏得民心。
山高皇帝遠,于百姓而言,誰做皇帝與他們有什麽幹系,頂多非議兩句,時間長了也就算了。
馬杭該把自個肺氣炸了不可。
兩名禁軍将人拖下去,崔漾讓那五六名谒者把急報呈過來,翻看完留了元呺,讓他領着一百禁軍在此處駐守,專接各處來的急件。
穿青衣的谒者是定陶府的長吏,官位低微,入京五六日,并未見過新帝,戰戰兢兢地舉着奏報,磕磕絆絆地問可是皇帝,問完連禮儀都維持不住,一下跪在了地上。
崔漾笑了,并不以為忤,讓元呺把人扶起來,“上京城要亂一陣子,不過與救災的事不耽擱,你且只管做好你的事,調配災糧需要兩日光景,你去丞相府候着,明日一早和丞相一道前往定陶。”
幾名谒者聽聞有救災糧,且是那位名滿天下的清官名臣前去救災,不由都大喜,紛紛拜倒,“謝陛下聖恩!”
崔漾喚了兩名麒麟軍護送他們去丞相府,鴻胪寺衆官員完全排不上用場,又說不出鴻胪寺不給核驗、國庫糧倉無法調配糧草的混賬話,一時坐立不安,小心縮在一旁,到那女子離開,才均會喘氣了。
“天啊,她生得好美,我都忘了要說什麽了。”
“帶着那鬼面具你說生得美?”
“樣貌怎麽樣我沒見過,我是說氣度風姿。”
大概就像那種野蠻生長的霸王花,一點束縛也不受,尊貴又自由,風流灑脫。
幾個官員沉默,不一會兒才有人提起馬杭。
“馬大人這回只怕是難脫身了,女賊可不像陛下,要尊孝道,輕易動那丹書鐵卷不得。”
“要我說,死的好,他這樣不尊母不守孝的人,早該死了……”
“也不能這麽說吧,他那是繼母,自小待他不好,不守孝也正常。”
“他爹對他也不好,怎不見他跳腳,再說繼母虐待他,關旁的女子什麽事,被他虐待死的女子又何止一人!我堂姐就是這樣上吊的。”
“是啊,每日陰鸷鸷的,看着他就渾身不舒服。”
“好歹共事過……”
“別吵了,想想我們現在怎麽辦?是要繼續鬧還是怎麽,這女子與旁的女子都不同,你看她方才一通雷霆手段,對待那些谒者,竟又溫和有禮,端的心機深沉,說到底那些世家府兵現在都守着各家,我們哪裏是女賊的對手。”
兩名年輕官員四處望望,不由問,“燕草兄呢?前幾日他就讓我們把奏疏呈上去,這會兒跑去哪裏了?”
家臣上前,宴歸懷吩咐,“你去回禀沈先生,說新帝已經處理了馬杭,指派王铮前往定陶兩地赈災,另外讓人通知各山莊,暫時不必籌備救災糧。”
家臣應了一聲,帶着暗處幾名護衛一道隐去,宴歸懷看着那離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鴻胪寺衆官員轉頭見那年輕男子叼着根狗尾巴草走來,不由大喜,一齊圍上去,“燕草兄,你說眼下我們怎麽辦?”
宴歸懷跨步進了鴻胪寺,停一停,伸手去擡翻了的案桌,“還能怎麽辦,想被鑄一銅身送去濁河邊,受萬人唾罵,遺臭萬年麽?”
官員們忙進來幫忙,那麒麟軍立在門側,肌肉虬結,卻無人敢請他們幫忙,幾個年輕文官收拾完中庭,已累出一身臭汗,“那再遇見新帝,我們拜是不拜?”
衆人都看向宴歸懷,見他只慢吞吞整理着文書,不由都急了,“燕草兄,你倒是拿個主意啊,我們都聽你的。”
宴歸懷唔了一聲,“不急,眼下內憂外患,對洛将軍來說,比天塹還難,等等再看,姑且只先做好鴻胪寺職責便可。”
見衆人依舊望着他,不說不肯走,便又多說了一些,“從漠北運糧到定陶,需要經過蕭王的地界,調令也來不及傳送,北邊糧倉先前平叛已經調用空,洛将軍要麽從京城調糧,要麽從荊州轉運,無論從哪裏,都需要至少六七千精兵護送糧隊,她留駐中京兵八千,分撥出去押送糧草,京中便徹底沒了防守。”
“介時還不還朝司馬氏,也由不得她了。”
衆官員聽了欣喜若狂,“這回看這女賊還怎樣翻身!”
宴歸懷頓住,又道,“洛将軍未必不知其中首尾,明知如此,還要救災,不正說明她有君王之相麽?”且洛麒麟以一女子之身,擁兵十萬,殺到上京城,掌三十萬大軍,豈是簡單的,否則也不會驚動沈恪。
衆官員卻很不屑,“她一女子有什麽君王之相,咱們就盼望着那些拿實權的大官能争氣些,早日把竊國女賊拉下馬,弘揚男兒氣概,以正天地之清氣!”
群情激奮,好似已經打贏勝仗了一般,興匆匆地議論着,口誅筆伐。
宴歸懷沉默,繼續理着文書,何至于到這等地步,男子女子,不都是人麽?何以因為體格不同,便分出這樣界限分明的高低貴賤。
身為臣子,要看的是君主有無君王之能,值不值得追随,至于是男是女,是何出生,又有何分別。
除開糧庫和武庫,崔漾手中也有些餘糧,調配應急三五月不成問題,關鍵是押送糧草的隊伍,為防匪寇,少于五六千人難辦,若是碰上匪寇還好,假若是其它叛軍率軍半道劫掠,情況就更糟了。
打仗的時候無人會講道義,世道太亂,不是餓死別人,就是餓死自己,這批救災糧若是沒有人護送,勢必是送不到濮陽的。
崔漾折扇慢敲着掌心緩緩踱步,穿街過巷走得漫不經心,看老中丞急得幾乎打轉,也不瞞他,好笑道,“不用調兵護送糧草,只需五六百人即可。”
于節吃驚,更急了,“陛下萬萬不可,為人君者,若置萬民于不顧,那與賊寇有何區別!”
崔漾诏楊明軒上前來,給了一塊令牌,讓他去給秋修然送信,“從中京調配糧食速度慢,秋家在北地有兩大糧倉,可應一時之需。”
秋家是商戶,雖不是大成第一首富,卻也富甲一方,崔漾和秋家合作多年,糧草多是從秋家周轉的,于節和楊明軒對此人都不陌生,只是十分遲疑。
“三百萬石糧食,秋莊主怎肯相與,便是借,只怕也借不到的。”
楊明軒也嘆氣道,“秋莊主是生意人,且锱铢必較,每次許先生與他談判,必得脫掉一層皮,不好相與。”
崔漾唔了一聲,“不是借,是換,用上京城糧倉裏的糧食,讓一點利,換北地秋家開倉放糧,秋家不損失分毫,又贏得好名聲,此舉我與秋修然共贏,想必秋家沒什麽不樂意的。”
于節楊明軒聽畢,皆是大喜,楊明軒拜道,“眼下這般情形,不開國庫,倒能省下不少麻煩事。”
國庫還是要開的,非但要開,也要這六千麒麟軍精銳護送這批糧食出城。
要讓這些世家看見麒麟軍‘北上’,将計就計,一齊收拾了這些府兵。
崔漾沉吟片刻,寫了一封信,交給暗衛,讓送去給元呺,“要親手交到元呺手上,此事需做得隐蔽,你們六個暗衛,暫時都聽元大人調遣,不必回來複命,去罷。”
暗衛領命,于節拿了調令和書信,也立時去秋家了。
崔漾看了看天色,便朝楊明軒道,“用了飯再去丞相府,有家片皮鴨不錯,領你去嘗嘗。”
不到山窮水盡時,什麽事也不會影響陛下吃飯的,楊明軒無奈,“謝陛下。”
“是那個女将軍麽?真的是女皇帝麽?”
女孩脆生生的聲音一出,當即迎來了一聲呵斥,“什麽女皇帝!我大成哪裏來的女皇帝!不過亂民賊子罷了!”
崔漾擡眸時,只見婢子掀了車簾,兩名夫人手搭着婢女,躬身從馬車上下來。
崔漾掃了一眼,旁側一府宅大院,階六級,門口一對鎮宅石獅,褐紅匾額上行書顧府二字,鎏金描邊,貴氣磅礴。
再看方才出聲喝止的夫人,一身寶藍色比甲,發髻間墜飾以同色珠翠,手腕上祥雲玉镯,拇指套着的養氣扳碧翠如葉,渾身上下無一絲不尊貴。
“怎麽停下了——”
後頭有一中年男子禦馬上前,話說道一半立刻自馬上下來,又停住腳步,呵斥府門前張望着要拜的家丁仆役,“都看什麽,回府去。”
見君不拜,楊明軒也不上前呵止,只在旁側低聲解釋來歷,“尚書右丞顧鴻軒,旁邊的是他的嫡夫人李氏,原是信陽侯嫡長女李莺,稍後一些的則是中大夫嫡妻,原是南侯幼女杜冰瑩,三人皆比陛下年長一二歲,應是故舊了。”
說完又略拱了拱手,含混補了一句,“李氏脾氣非常火爆,陛下當心,昔年一些不好的謠言好些是這李氏傳的……”楊明軒想說這女子經常與人扯頭花,但念及陛下有武功,總不至于和李氏打起來,便也不再多說是非了。
于節先前送了奏疏入宮,各要職官員的情況都裝在崔漾腦子裏,這顧鴻軒前幾日在州郡上查國庫錢糧,金銮殿上未曾見過,這會兒倒是撞上了。
雖已過了十二年,所有人都變了模樣,卻也依稀能看出些幼年時的影子。
崔漾不欲理會,搖了兩下扇子這便走,那十二三歲的粉衣小女孩卻捧着手立在一旁,嬌嫩的小臉紅撲撲的,“洛将軍你好厲害,以後我們見了你也像見了大成皇帝一樣,要喊萬歲嗎?”
小孩天真可愛,崔漾失笑,正欲回話,便聽顧鴻軒呵斥了一聲,“婉君!女子言行舉止當以貞靜娴柔為重,此時若放浪形骸,到年逾二十六,成了沒人要的老道姑老虔婆,受世人鄙薄唾罵,到時看我不請家法打死你!免得你辱沒門楣!”
崔漾聽了一這一通指桑罵槐,氣笑了,折扇壓住面紅耳赤要與這位人臣辯駁的楊明軒,低聲道,“不必理會狗吠,我們走,用膳要緊。”
“——楊明軒,你為——”
話只說了半截,就是一聲慘叫。
作者有話說:
感謝君耳,師走寶寶灌溉的營養液,感謝寶寶們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