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蘇先生(五)
更新時間2013-3-10 18:50:20 字數:2128
林先生和蘇嘉易在一邊攀談着,林杳苑則在一邊逗王葉。
看着兩鬓斑白的林先生,又看了看青春俏麗的林杳苑。晚年得女,林先生對林杳苑很是疼愛,而且,林杳苑也的确招人疼。
平時在學堂,飯菜都是林杳苑做的,能把大鍋菜做的那麽好吃,只能說,林杳苑的廚藝真的是太好了。
“杳杳,你帶蘇先生還有小丫頭去後面學堂轉轉。”林先生忽然對林杳苑說道。
“啊。”林杳苑擡頭,明亮的眼睛直望着林先生道:“不就是修繕了下嗎,有什麽好看的。”說完,她忽然意識到這還有其他人,這麽說話是很不妥當的。她低下頭,自我反省着。
“不用不用。”蘇嘉易連忙揮手道:“怎麽好意思麻煩林小姐,我自己去看就行了。”
“咳。”林先生假裝咳嗽了聲。
林杳苑站起來望着蘇嘉易道:“蘇先生,您是客人,怎麽能讓您一個人走呢。還是我帶你去吧。”
大概是剛才的情緒還未完全褪下。她臉上泛着淡淡紅暈,顯得更加明豔嬌媚。
林杳苑帶着王葉往學堂那兒走去,她邊走邊對後面的人道:“其實學堂也沒怎麽變,就是把學堂裏壞了的桌椅換了新的,牆兩邊貼了字畫,随便布置了下。”
蘇嘉易跟在林杳苑身後,靜靜的走着。
“也不知這裏有什麽好看的。”林杳苑走進學堂,不無抱怨的說道:“還值得專門跑一趟。”
蘇嘉易走到牆邊去看,過了會兒,他才走回到林杳苑身邊問道:“這些,都是林先生的字畫?”
林杳苑點頭,看着那些字畫道:“這都是他的寶貝,千挑萬選才貼到這的。”
王葉瞧了幾眼,牆左右兩邊分別貼着“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這幾個橫幅大字。兩邊還挂着不同的畫,分別有不同的寓意。
Advertisement
一個男娃坐在牛背上看書,旁邊大人在呵斥他,他依舊握住書不放。應該是告訴學生,別人在艱苦的環境中依舊向上,孜孜不倦的學習,希望孩子們珍惜現有的環境,努力學習。
一副狂風吹襲竹林圖,更是希望孩子們學習狂風中的竹子,屹立不倒,而且,竹子向來是喻君子的,虛心有節,清高自立。
還有一幅圖,是一個孩童秉燭夜讀,在窗外挂着的,則是一輪大大的明月。畫旁邊還寫着兩行小字:若登高必自卑,若涉遠必自迩。
王葉原以為這是鼓勵學生夜間苦讀的,現在想來,很有可能是将孩童的學問比作燭火之光,将真有學問的人比作那輪明月。大概意思就是,別人徹夜苦讀與有學問的人比起,也還是螢火較之明月,你們怎麽好意思窩在被窩裏還覺得自己很有學問?
還有一副,是在太陽下,一塊石頭被水滴穿的畫。滴水穿石的道理很是實在,只是這太陽畫出來是做什麽的?王葉想了想,也許是用來照明的,白天才能看見水穿石滴吧。
王葉見蘇嘉易對着這些畫發呆,忍不住拉了拉他的衣服道:“姨夫,還沒看完嗎?”
“這些畫,實在是……”蘇嘉易看着這些畫,目光很是飄渺,走路的時候,王葉都覺得他腳步有些虛浮。
“林姐姐,你多大了?”王葉随口問道。
“十五了。”林杳苑笑着答道。
“唔,可以嫁人了。”王葉調侃着,目光無意間瞟向蘇嘉易。卻見他神思恍惚,不知在想些什麽。
再回去拜見林先生時,林先生笑眯眯的望着蘇嘉易道:“那些畫怎麽樣?”
“很好。”蘇嘉易朝林先生鞠了一躬,道:“學生受益匪淺。”
“小花,過來。”林先生朝王葉招了招手。王葉疑惑的看着他,他是在叫自己嗎,可她叫王葉,不叫小花。
“爹,她叫王葉。”林杳苑道:“你應該叫她小葉,不是小花。”
“女娃娃,不都是花嗎?”林先生笑呵呵的說着:“更何況,她穿紅着綠的,就像朵盛開的花兒似的。”
王葉在心裏安慰自己,這是誇獎,這是贊賞,紅配綠好啊,鮮豔!
硬着頭皮湊到林先生身邊,林先生和藹的問王葉:“你看那些畫怎麽樣啊?”
“好。”
“怎麽個好法?”
王葉把自己原先的想法說了邊,林先生笑道:“說的不錯,這些畫,也可以這麽看。”
“什麽意思?”王葉不解,一幅畫還有幾種看法?
“放牛圖,畫自我初入官場之時。”林先生望着蘇嘉易,道:“狂風襲竹圖,則畫自我為官三年之時。”
“畫孩童夜讀圖時,我已經當了十幾年的官了。畫水滴石穿圖時,我決定辭官還鄉。”
“畫這些畫時,你都遇上些什麽了?”王葉脫口而問,卻見蘇嘉易和林杳苑也急于得到答案般望着林先生。
林先生笑了笑,他低頭撫平了自己的衣服,才開口道:“不如,我和你們說說那時我畫那些畫的想法。”
“孩童好學,放牛仍不忘學習,然而,對他來說,放牛才是正業。故有大人呵斥,無奈孩子任不肯放下手中的書。”林先生搖了搖頭,道:“就像當官一樣,讓百姓安居樂業才是他應該做的,若整天想着旁門左道,必為人所不容之。”
“只是。”林先生話鋒忽然一轉,語速加快道:“你覺得你自己做個清官是對的,但在有些人眼裏,你就像這冥頑不靈的孩童一樣。若這孩子繼續再看自己手中的書,會有什麽樣的後果。”
見在場的人包括這個小娃娃都沉默了,林先生繼續說道:“木秀必摧于林,只有這些竹子集在一起,才可以更好的擋住這些狂風。只是,做竹子太顯眼了,也許,只有這些竹子才招風。”
“螢燭之光較之明月必自慚,為官多年方知有可為,亦有不可為之之事。月亮能出來,也是太陽允許了的。很多年積下來的習慣,并不是一兩個人就能改變的,事物存在必有其道理。”
林先生說的話太多,他喝了口茶,才繼續說道:“滴水終能穿石,只是,這滴水,也會被太陽灼幹。”
末了,林先生補充道:“那滴水的下場,在它還是一棵竹子時,就應該料到。”
王葉雖不聰明,但林先生說的這樣直白露骨,她也明白了。在朝為官,若結成黨派,必為掌權者所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