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貴人駕到
岑家。
寐寤院。
日頭照耀,清空萬裏。
院子裏的石桌旁,南萦和木萦兩個相對而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各自嘆了口氣,一起趴到了石桌上。
兩張嬌俏的面龐不約對着不遠處緊閉的房門。
“小姐自從回來之後就關在書房裏擺弄着那些書,也不知道在幹嘛?”木萦道。
“是啊,都已經三天了!”南萦道。
“唐家和任家都遞了帖子過來,再加上先前不怎麽和小姐相識的,算起來已經七八份兒了!”木萦道。
“小姐早就有了安排,便是過幾日也不至于忙亂!”南萦道。
“可小姐什麽時候出來啊!”木萦道。
“應該快了!”南萦道。
“……”
片刻的寂靜之後,兩個人不約又嘆了口氣。
這時候,門外低呼傳來。
“兩位姐姐,有帖子!”
又有帖子!
木萦南萦暗自哀嚎,彼此看了眼對方。
“來了!”木萦應聲。
就在木萦出去拿帖子的時候,緊閉的房門開了。
“小姐——”
點點香氣萦繞,桌上的镂空熏香臺安立兩側。
屋外蟬聲頓起。
岑寐寤靠在身後的軟墊上,扶額閉目。
南萦木萦小心的把這幾日收到的帖子放到了桌上,等着小姐醒來再看。
岑寐寤并沒有睡,也睡不着。因為整整三日,她都沒能氣和安心下來。
五百年了,日月變遷,鬥轉星移,舊人早化作了一缽黃土不見沙塵。她不再是姜晏淇,也不再是曾經那個大燕的短命女皇,可在看到那張熟悉的面容之後,她還是忍不住的想要知道的更多,只是怎麽也沒想到如今這大齊竟是他的後人。
淳于珞,八歲那年被外出游玩的她救下,後憑着天資聰穎,十六歲成了大燕最年輕的狀元。她繼位女皇後,淳于珞短短五年間便升為了左都禦史,成為她在朝中的左膀右臂,那時候淳于珞二十一歲。
位高權重,又是如斯的年輕俊美,如何不會讓倜傥風流的大燕女子喜歡?只是她早已經喜歡了他,又怎麽會允旁人染指!于是她表明了心意,還想好了若是他不從,哪怕把他困起來也要他從了自己。卻沒想他也喜歡她。
深宮重重,見多了薄情寡淡,看慣了虛情假意,這般的兩情相悅又如何不讓她癡!她與他私會,宮外樓閣,左都禦史府,甚至在行宮的寝宮之下,她都安置了密室。兩人幾次相見,均都依依不舍惜別。可世上終難有不透風的牆,傳聞疊出,為了他的聲名,為了姜家的大燕江山,她只能給他賜婚。而她,在朝臣的逼壓之下,後宮也有了男妃。可他只把府中的正妻當個擺設,她也未曾入後宮一步……
年華易老,眼看着他的苦,嘗着心裏的酸,情意勝過了肩頭的責任,最終她決意要把皇位傳給她的弟弟。可就在她打算把傳位的念頭告訴自己的親弟弟,也就是在她二十二歲生辰的那天,她的親弟弟哄她去了崇恩寺,親手把她推下了水。
父母雙亡,在位十年,自認沒有任何地方對不起她的親弟弟,他又怎麽能下此狠手!
驚愕痛恨也罷,悔之不疊也好,不過前塵如夢。若非是這回搜刮來的野史雜談,她根本不知道後面發生了什麽,據說她的弟弟繼位後,朝中政務沿襲于她,不止沒有大規模的裁遣官員,政務大都還是在淳于珞的手中——要知道因為當初淳于珞和她的關系,弟弟極其不喜,幾次說要殺了他。
難道說是後來弟弟得到了她親手寫下的傳位诏書的緣故?
她不知道。
而淳于珞也一改原來在朝中的溫和手段,幾次雷霆,斬殺了多名官員。那幾名官員的名字,她還模糊的記得,是弟弟的心腹,她曾幾次對弟弟說過要遠離他們,可似乎收效甚微。
淳于珞一直手握權柄,為大燕的興盛立下了赫赫之功,淳于家也便在淳于珞手中興盛。再後來淳于珞八十命隕,留下三子,均在朝中位極人臣。大燕三代帝後,因帝畏淳于一家的權勢,試圖以謀逆罪論處,幸淳于家先一步得到消息,揭竿而起,自此立下了大齊。
現在大齊和大燕隔山而治,邕城,這個曾經大燕的陪都也成了大齊的一個城池。
當中種種都是野史雜談上看到的,旁人或只是看個樂呵,她卻是知道這最不能相信的就是各朝編纂的正史,反而是這些野史更可靠一些。
所以這到頭來,竟是她親手把大齊的先祖撿起來的!
岑寐寤睜開眼睛,眼底的迷離情殇種種交錯散盡,最後又是清明如水。
——如此說來,先前她在知州府邸看到的那個人就是淳于家的後人。也就是會賓樓內那個沾了她那四道菜便宜的貴人了!
若非是皇室宗親,又怎麽會有暗衛守護!
不過他長的還真是和他幾乎一模一樣。
心微動,岑寐寤不由彎起唇角,目光也瞥向桌上擺着的那十多張的帖子。
帖子的四角大都寫着來人何處,有唐家,任家還有連岑寐寤都不怎麽記得的邕城大戶。
原來的岑寐寤只是商女,連自己的婚嫁也做不得主,而現在的岑寐寤卻是足以撐立在岑家,不畏任何人。。
沒一會兒,岑寐寤眸光一凝,擡手在那十多張帖子上一弗,一張帖子便從那十多張帖子當中拿了出來。
這個帖子熨金而成,上面寫着一個“岑”字。
是岑家發出去的,也是她親手寫的唯一的一張帖子。
岑寐寤的眼前閃過那張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面容,清明的眼中都不由泛起微波。
南萦瞧到自家小姐的異樣,“小姐,這是今兒送來的。”
“來人可說了什麽?”岑寐寤道。
南萦知道小姐最在意的應該就是這張小姐親手發出去的帖子,道:“說是明日巳時來府拜訪小姐!”
岑寐寤颌首,“明日大開中門!”
“是!”
************
邕城,有四方古城之說。而四方古城則是來源于曾是大燕朝廷的陪都,當時還是陪都的邕城便在這四方古城之內,後歸屬大齊,又在四方古城之外擴建,變成了現在的邕城。
如果說知州府邸在四方古城之東,那岑家就是在四方古城之西,偌大的宅院此起彼落,如同岑家數百年來起伏有落,到現在雖然只是一商戶,卻是有着即便是官宦之家也不曾有的五進五出宅邸。
豔麗的陽光普照,邕城的街頭一如既往,熱鬧喧騰。
有着邕城知州标志的車馬行駛到岑家所在的院巷外時,岑家的大門就已經打了開。
大紅的宅門四開,岑家的兩位老爺和岑寐寤立在宅門之外,岑家的子女等人則是在宅門內等候。
今日岑家有貴客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