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何言主弱臣為強
趙承覺得剛才群臣跟他打馬虎眼撂挑子的時候,他都沒有現在這麽生氣。紀桓話音未落,趙承就變了臉色,他言簡意赅地說道:“不行。”
群臣心中疑惑,不過在這麽關鍵的時候自然不能當出頭鳥,一個個都十分默契地眼觀鼻鼻觀心。
紀桓早習慣了時而變得不可理喻的趙承,也不知道有多少次好心被當了驢肝肺。他面色不變,再次說道:“臣願前往。”
趙承正欲發作,便聽禦史大夫說道:“紀侍中年輕有為,堪做棟梁。臣附議。”
這頭一開,附議之聲一片。紀桓感激地對禦史大夫微微颔首示意,看得趙承立時黑了臉,竟直接拂袖而去。
“反了,反了!你們眼裏還有沒有朕!”清涼殿此時一點也不清涼,趙承的怒吼在諾大的宮室裏回蕩,手邊的器物全都遭了殃。
紀桓一臉坦然地在這惡劣的環境裏坐着,周遭的一切好像都與他無關似的。
趙承偷眼暼了紀桓一眼,然後氣的更厲害了。
直到趙承嚷累了自暴自棄地坐在一邊喘粗氣,紀桓才耐心地開口道:“陛下幹嘛這麽大火氣?”
趙承一回頭對上紀桓無辜的小眼神,真想把案子掀了——他手邊實在是沒什麽可摔的東西了。
在紀桓眼裏,趙承還是個時常無理取鬧的孩子,他嘆了口氣,無奈地說道:“适才陛下殿內諸公俱已年高,彭陽城山高水遠,自然是臣這種年輕人去合适。”紀桓認為話說到這個份上大概就可以了,難道非叫他明白指責大周的公卿大臣全是孬種麽?
哪知趙承并不買賬。他想起內鬥起來老當益壯的禦史大夫,以及真正年富力強的大行令,忍不住冷笑道:“年事已高?好,朕明日就叫他們都告老還鄉!”
趙承說一不二慣了,哪受的了這種怠慢。這幫老頑固不買賬他就再換一批,泱泱中國,兩條腿的活人還不有的是?趙承心中冷笑,不過是一群食古不化的草包,給他用他還嫌不趁手!
然後他眯着眼看向紀桓,頭疼地想道,這才是大麻煩啊。
而紀桓毫無知覺地認為自己可以再争取一下。他略一思忖,說道:“陛下,現在不是賭氣的時候,派個使者去同彭城的匈奴人談判的确很有必要,不然真要等他們兵臨城下麽?臣自問略善言辭,區區此行還是可以勝任的。”
趙承堅決不同意:“不行。長卿,我跟你明白說吧,此去彭城旅途勞頓都在其次,但匈奴人野蠻,可不見得懂什麽‘不斬來使’的規矩。你若是出了事,如意怎麽辦?”
Advertisement
紀桓下意識地脫口而出:“臣若是殉了國,陛下還能不管如意嗎?”
趙承怒極反笑:“卿倒是很懂得舍生取義啊!好,好得很!”
于是最後的結果只能是不歡而散,因為他們誰也沒法說服對方。
趙承前日裏氣得都累了,第二天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孤零零地躺在寝殿裏,不禁回想起前世茕茕孑立的後半生,不自覺地就打了個寒顫。他真想立刻就見到紀桓:這宣室殿熟悉得可怕,安靜得令人窒息,總讓他覺得這幾個月的時光都不過是黃粱一夢。
可他昨天一氣之下把人趕走了,現在實在是拉不下這個臉。左思右想,趙承突然想起昨天光祿勳說的紀相病重,他揉了揉太陽穴,吩咐道:“備車,朕要去看看丞相。”
丞相為百官之首,地位很高,皇帝向來禮遇有加。平日裏議完事都要親自送至殿門,更別說生病這麽大的事,他是一定要親自探望的。
擇日不如撞日,今天去見見紀平,也好。
說來紀平幾朝老臣,向來兢兢業業,最後卻讓趙景怨恨至死,想來也頗令人唏噓。大權旁落非先帝所願,大概也非紀平所願。為人臣者若是沒有卻而代之的心思,誰又願意主弱臣強呢?
可這些年紀家的權勢膨脹得已經不像樣了,趙承雖然可以理解,但絕對不會任其發展下去。
若是能有個皆大歡喜的結局,自然最好不過。否則……趙承心中冷笑,別說紀家後繼無人,假以時日等他身邊培養出自己人,就是紀平也未必是他的對手。
胡思亂想着,天子車駕就到了紀府門前。
紀平居所尚是紀穆當年在尚冠裏置辦的。趙景怨恨他們兄妹至死不休,自然也吝惜北闕甲第那寸土寸金之地的一處宅邸;他甚至連提都沒有提過。趙承略一皺眉,心想先帝此舉未免太過小氣。尚冠裏雖然住的都是貴人,但紀平是何等顯赫的身份,還配不起北闕甲第的榮耀麽?別說丞相臉上無光,就是他趙景,難道就好看到哪去了麽?
紀府門前早有紀夫人率府中諸人在此相侯。相互見過禮後,紀夫人便引着趙承向紀平寝室走去。路上趙承問道:“丞相的病如何了?”
紀夫人連日裏愁眉不展,聽見天子問話,強顏歡笑道:“勞煩陛下記挂,丞相……唉,聽太醫說,他的病恐怕不好。”
趙承點了點頭,又仔細詢問了紀平的飲食起居,用什麽藥,禮數做足了十成。正在這時,紀平身邊的侍女從內室出來,面露喜色:“陛下,夫人,丞相醒來了。”
榻上的紀平臉色蒼白,見趙承進來,還掙紮着要起身行禮。趙承連忙攔住他:“丞相不必多禮。”
這是君臣二人第一次會面。趙承言行得體,紀平頻頻暗贊,心道新君雖然年少,可好在氣度不凡,他日成就必然遠邁乃父。想到這裏,紀平便欣慰地笑了。
趙承對他父親口中的“亂臣賊子”居然生出了好感,深感自己不孝。不過他絲毫沒有負罪感。寒暄之後,趙承便把剛才在紀府門前打算好的事說了出來:“丞相可覺府邸年久狹小?北闕甲第緊鄰未央宮北門的位置剛好空出一塊地方,朕欲将其賜予丞相,以賀丞相病愈。”
紀平一怔,似乎沒有想到趙承會提到這麽件事。他心中一暖,而後搖了搖頭:“臣謝過陛下。只是故居雖小,卻是住慣得好。陛下容臣多句嘴,那塊好地方,您若暫且用不到,不如留給阿桓做新居。阿桓天資過人,前途無量,也許過不了許多年,他便能用得到了。”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