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小産
洛陽的冬天雖不及北地寒冷,風也沒有那般冷硬,然站在外面久了還是止不住的瑟縮。長秋宮外一幹宮女太監就這麽站在冷地中,也有半個時辰了,卻是鴉雀無聲,連個大氣都不敢出。
新晉成為廣德殿總管、劉秀貼身太監的萬青瞄了殿內一眼,對着葛巾幾個搖搖頭,裏面還是沒有動靜,自那天皇後娘娘小産之後自家主子已經吃了五天的閉門羹,偏生這會兒關內戰事又不順利,眼看着主子着急上火、牙都腫了,今兒又和耿将軍因着意見不統一鬧了脾氣,後聽說娘娘又不肯吃藥,摔了筆就趕了過來,厚着臉皮進了長秋宮,到現在還不見動靜。
萬青覺得娘娘真是可憐,才一個多月沒成型的孩子就被長公主氣的小産,這長公主也是,明擺着主子不願別人在娘娘面前提及陰家小姐的事,她倒好,一早跑進宮來,寒暄都沒說一句,張嘴就來“麗華很快也要入宮了,你也該給她準備好宮室,既然長秋宮你都住了,就讓她住西宮吧,我看着那西宮也不錯”。娘娘不明所以,自然要問這麗華是誰、為何要為她準備西宮,西宮可是僅次于長秋宮的後宮宮殿。劉黃長公主以為她再敷衍,連帶不給她這個大姑姐面子,語氣就十分不好了,“可聽說過娶妻當得陰麗華,自然就是指這位,她可是先于你定給文叔的,要不是先時她生病誤了時間沒法子成親,可是輪不到你來住這長秋宮的。”見着娘娘臉色慘白,也沒停下的意思“她可是和文叔情投意合,人又最和氣大方不過,以後你可不許仗着身份欺負她,阿娘和嬸母都不在了,我便是你們長輩,文叔的事我還是管得的。”
“你說文叔早定了她?還和她情投意合?”此時娘娘已經是面無血色、嘴唇咬得青紫,不可置信地詢問。
“當然,文叔幼時便和她相識,她頂着天下第一美人的名氣到了現在不嫁,不就是在等文叔嘛,哎呀,你也不用着急,你家與我劉家有恩,又有疆兒在,文叔自然也不會虧待你的,你,你怎麽了?”
“為什麽騙我,為什麽騙我”手捂着肚子,臉上冷汗直沁,血已經染紅了衣裙下擺。
長秋宮裏全都慌了神,等禦醫到了,孩子已然保不住了,萬青是從宮人們報告給劉秀時聽得的這些。見着一盆盆血水往外端,當時主子那鐵青臉色、上戰場殺人時才露出的兇狠樣、眼睛都微微泛紅,萬青這時還是一個哆嗦,這陣子還是小心伺候為妙。那也就是主子長姐了,換個別人估計早被砍了,那長公主也傻了,不敢再叨念“誰曉得她這麽嬌弱?連個孩子都保不住的話”,在主人淡淡的目光下怏怏出了宮。
這時候殿內傳來
劉秀的低語,聽不太清楚,卻聽得出語氣很是柔和,之後又沒了動靜,萬青又是一嘆,不是他不知尊卑、妄自腹诽,實在是連他都覺得自己主子做的有些不厚道,他也聽過當年娘娘擇婿的條件,不要富貴權勢只求一顆真心,主子這分明是欺騙在先、隐瞞在後,雖說最後是用了後位和太子位彌補也就抵了之前的隐瞞,可是誰承想又出了這檔子事,孩子沒了可不是別的什麽能彌補了,只是也不能全然怪主子,孩子沒了他也傷心呢,別人不知道他這身邊伺候的人自然知道,這幾日的哺食幾乎是原封不動的端下來的,在這長秋宮吃一次閉門羹回去就得獨坐一陣子。
哎,這長公主造的什麽孽啊!話說回來,那陰家小姐真是有本事,人還沒到就能把宮裏宮外攪得天翻地覆的,若說長公主進宮說那番話沒有她在背後弄鬼,他是不信的,只這次卻弄巧成拙了,想投石問路、先來一個下馬威,卻真正犯了主子忌諱,主子三十多歲了,才得一位殿下,這正盼着孩子呢,本來對陰家有愧疚,這麽一弄,沒了,想糊弄主子哪那麽容易啊,他都能想到的事就不信主子想不到。那位以後進宮,這宮裏且是得亂着呢,他還是少粘惹為妙啊。
內室中,劉秀坐在床邊,見着臉色依然蒼白的郭聖通,那雙本應流光溢彩的大眼睛已然黯淡無光,平日裏的巧笑嫣然更是蕩然無存,換上一副木然的态度,這讓劉秀既心疼又無奈,也有自責,他要是早點說陰麗華的事也不會讓她從外人嘴裏偶然得知、無異被打了一記耳光,他要是多關心她一些、早些招了禦醫來看也不至于讓她又累又氣又傷心沒了那個孩子,他要是早和她說清楚也不至于就信了大姐的話,什麽青梅竹馬、情投意合的,大姐真是糊塗啊,陰麗華說什麽都信啊。
劉秀已經端着藥碗想喂給妻子喝,卻見妻子頭扭向了一邊,劉秀頓覺無力,可要他低頭認錯又着實傷面子,只見着妻子蒼白的小臉又是心疼,妻子又不理他,就這麽僵持着。半天聽見壓抑的嗚咽之聲,一看才發現淚珠已然從妻子眼角滾落,偏她還咬着唇硬挺着,就是不肯看他,那眼裏不是木然而換成了失望冷漠。劉秀心驚,他從未見着妻子這個樣子,在她眼中妻子還是個孩子脾氣,高興、不高興都擺在臉上,高興了會和他撒嬌分享,不高興會趴在他懷裏低泣,她的生活就是以他為中心的,何時這般冷漠陌生的對着他!他心裏隐隐的明白,若是他這次處理不好,不能撫平她心中的傷,那之前的日子、情意是都一去不複返了。
“通兒,快別咬着唇,別哭,仔細身子。”劉秀忙手忙腳亂地那帕子給她擦淚、又以手掰開
她的唇,小心着把人扶起來摟在懷裏,“禦醫說你現在身子弱,不能再有太大情緒波動,乖啊,乖,不哭了,都是我不好,是我不好。”卻見妻子依然默然垂淚、無聲地哭泣,這讓劉秀更為心疼,順着她微微抖動的後背,怎麽都覺得才幾天功夫便是瘦了很多,“是我不好,太疏忽通兒了,那孩子,終是和我們無緣……”提到那不及讓父母知曉他來到、就匆匆離去的孩子,劉秀心裏也是針紮似得疼,再說不下去,只抱着妻子輕吻她發頂,卻不想妻子聽到這句話終于哀哭出聲,把臉埋在他懷裏嗚嗚啜泣,哭聲一點點變大,終是放聲大哭。
哭出來就好,禦醫也說不能把郁氣悶在心裏,能這樣哭出來就好。
“我,只當是,嗚嗚,勞累的,嗚嗚嗚,月事晚來,也沒在意,嗚嗚嗚嗚,不知道,是孩子,咳咳咳咳咳”郭聖通邊哭邊說着,到了最後已經是嗆咳難言。
“我知道,我知道,都是我的錯,不怪你,快別哭了,你還小月子裏呢,不能哭狠了,以後你想生幾個咱們就生幾個,別哭了啊。”劉秀又是順背又是安慰,妻子終于肯開口和他說話了,“是我疏忽了,以後再不會有這樣的事,咱們的孩子都會好好的,大姐,大姐,你別怨她,都是我不好。”
低聲安撫,哭泣聲終于低緩下來,“華兒便是那陰家小姐嗎?”郭聖通離開劉秀懷裏,還帶着霧氣的眼睛直盯着劉秀,又變回了剛剛的默然。
劉秀全身一僵,在那通透的眼神注視之下有些狼狽,“是,但是通兒,不是大姐說的那樣,我是認識她哥哥,但之前也只和她見過兩面,絕對沒有什麽青梅竹馬、情投意合,只是陰識合族相投,在我困難之際肯把妹妹嫁于我,我只是感激他家,再沒別的情意”
劉秀倒豆子似得快速說完,這會兒也不管面子不面子的了,若是以後這通透美麗的眼睛不再關注與他那才是真正損失。
“後來陰家有意推脫,陰家小姐幾次生病,便只定了婚,之後我便到了北地,與你相識,我劉秀也不是什麽聖人,不能否認沒見你之前,确實是為真定兵力才答應娶你,可見了你之後便是真心求娶,那刀實打實的紮下去就是證明,後來你我雖聚少離多,但夫妻恩愛和睦,我越發不知道該怎麽開口說這事,她畢竟出身名門、又與我訂婚在前,在家等我三年,我不能不顧大義,便想着立你為後後再和你說,把她接進宮,給個貴人之位,也算對的起她家了,卻不想她在南陽之時沒少和阿姐來往,撺掇的阿姐來找你說這些,還害了咱們的孩子,我真是悔極”
郭聖通面無表情地看着劉秀,這一刻她忽然很
同情陰麗華,也同情自己,上一世她們愛上的便是這樣兩面三刀的男人,還鬥得你死我活!今時今日,若是陰麗華若是聽到劉秀之言不知道該是何種心情。
劉秀看郭聖通有些松動,心想他也不冤枉陰家,本來就是先時有意推脫不肯訂婚成婚,後來見他發達了,又趕着結交嫂子和阿姐,他再了解自己姐姐不過了,要不是有人撺掇,拿了高帽子給她帶,也不至于這般火急火燎沉不住氣的。
“阿姐最是直來直往的性子,她這會兒知道闖了禍,昨兒等在外面要給你賠不是,我讓人擋了回去,你什麽時候願意見她便再見吧。”
郭聖通還是不說話,仿佛那些都不是她真正關心的事情,劉秀試探着,“通兒,我知道孩子沒了你很傷心,我,我也同樣很難過,若不是我安排不周,再一年便又能聽到孩童叫我阿爹了,疆兒也會有弟弟妹妹相伴”不想一句話又說的郭聖通落淚,“咱不提這個了,別哭了,都是我的錯,別哭了,吭”的一聲悶哼,郭聖通已然張口咬在了劉秀臂膀上,咬得是那般大力,劉秀悶哼一聲由着她出氣。
咬出了一圈血印子,郭聖通擡頭臉上帶着淚珠,嘴上沾着血跡,發絲微亂,白着小臉,又別有一番風情,劉秀伸手給她抹淚,又把另一條胳膊遞出去放到她嘴邊,示意她再咬,郭聖通一下給打飛,扭身不理他。
劉秀善差人心,這會子料定妻子是出了氣了,舔着臉過去,“還氣嗎?還氣的話為夫再去給你拿把劍過來,随你砍。”
“哼”郭聖通白他一眼。
“呵呵,好了,不氣了。”
郭聖通轉過身望着劉秀,平常的聲音、柔和的語氣,卻是帶着決然與決絕,“我郭聖通一生不求名利富貴,當日看重的也只是文叔這個人,想着能伴在你身邊一生一世、為你生兒育女也是快樂的,如今你已是九五之尊,以後會有數不清的女子陪王伴駕,我便想着你心裏有我、我都能容得下她們,可如今又有了青梅竹馬的天下第一美人出現,我心慌了,不确定你是否有一天會将我抛開,與其這樣,倒不如現在就帶了疆兒離開,給你們騰了地方,也算心裏還存了份好念想……”
“你敢!你想到哪去?”劉秀騰得起身,黑臉冷硬無比,鷹眼直盯着郭聖通質問。
“是啊,我能去哪?你明知道我喜歡你,離不得你,所以你才肆無忌憚是嗎?全洛陽都知道的事情只瞞着我一個,讓別人看我笑話”郭聖通凄哀的說着,“我一心一意對你,不求你身邊只有我、但求你心裏只有我,是我太苛求了嗎?”喃喃地聲音不知是在問劉秀還是在問自己。
劉秀瞬間沒了火氣,把人又攬進懷裏,“我心裏只有你的,我發誓不管以後後宮有多少人,也只有你的。”
男人的誓言啊,世間頂頂不可靠的東西!可是女人就是愛聽。
“真的嗎”
“真的,真的,通兒相信我,大婚之前的誓言我都記得,現在也是一樣,通兒要的真心劉秀給的起”他不是十八歲的少年,還憧憬情愛甜蜜,但對上她依然脫口而出,是真心嗎?他也不知道,但他肯定,他不會放她離開,也會一直在他能給的範圍內對她好的。
見着妻子也哭累了,便抱着她安睡,郭聖通睡前還低喃着,“我昨天還夢到那個孩子了,是個很漂亮的女兒”
這世間比誓言還不可靠的東西便是美人刻意的言語了,可是男人就是心疼。
劉秀替她拭掉眼角最後一滴淚,見着人睡熟了,才起身離開。出了長秋宮,長長吐了口氣,妻子總算原諒他了,可妻子最後一句話也真的擊中他了,他昨夜也夢到了那個無緣的孩子,長的一張酷似妻子的絕麗小臉,還甜甜地叫他阿爹……
“陛下,傅俊将軍宮門外複旨,陰識将軍一同求見。”
“告訴傅俊回府休息一日便是,讓萬喜帶着陰識去陰府安置,我尚在處理軍務,改日再召見。”
“喏。”
宮門外傅俊、陰識面面相觑,按說不應該是這樣啊,傅俊抱拳回府,陰識也只能跟着萬喜去劉秀賜下的陰府。越想越不對勁,怎麽昔日的同僚故舊一個都沒見?便問着萬喜出了何事,他與萬喜也是相識的,萬喜猶豫再三,還是低聲提了兩句“宮裏娘娘小産,長公主當時恰在旁邊”
陰識聽了一驚,簡單的兩句話已然透出重要信息,劉黃把事情搞砸了,而且弄得相當糟糕。陰識笑着謝過萬喜,才安頓好家人,卻聽鄧晨來訪,便忙出來相見。他們幾年未見了,這時相見本該歡喜敘舊,卻不想鄧晨是沉着臉進來的,到了正廳,揮走下人,直接問“可是你做的?”
陰識莫名其妙,“什麽是我做的?”
“那洛陽城滿街的流言不是你讓人傳的?”
陰識見着鄧晨這樣,雖不知到底是什麽流言,但也猜出幾分,也拉下臉道,“兄長眼中,陰識便是這般不堪之人嗎”
鄧晨想了半響,臉色放緩,“我想着也不會是你,你還不至于如此,可長公主一事呢?你別說這也與你無關”
陰識不語,半天才道,“我實不知會傷了娘娘子嗣,只是想探探究竟而已”
鄧晨聽了心裏嘆息,“傷的也是文叔的子嗣”
“我……”
“那位姨姐我比
你了解,那性子真是……你何必用她呢。”
陰識唯有苦笑了,他又怎會不知,可劉家也沒幾個搭理他們了呀,“陛下怎麽說?”
“陛下已非昔日的文叔,我也看不透,只今日沒見你,你也該明白幾分,他是惱了。”鄧晨聲音有些低落,“明年我便會出京鎮守一方,平亂世造盛世,是你我昔日之願,我不會因任何事情改變,次伯,你以後好自為之吧。”
陰識呆呆地坐在大廳上,還想着鄧晨的話,明明是一盤好棋怎麽讓他走到了今天這個樣子?明明是他看中的劉秀怎麽到了秋天就讓人劫走了果實?他又該如何走出現在困境?
“阿兄,小妹剛剛聽到鄧将軍的話了,是小妹思慮不周,連累阿兄了。”陰麗華從後堂走出,拜倒在陰識面前。
“不是你的錯,我一時也找不到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只覺得處處受制于人,卻又找不到是何人,真真憋悶的很”陰識很懊惱,理不出頭緒,“當前形勢越發與我家不利,哎,早知今日,我又何必執意将你許給他,也不至于受今日的委屈”
“阿兄,你勸我做事絕不提後悔二字,已到今日之境地,又何必再說當日呢,況我并不後悔,一時之長短決定不了一世,日子還長着呢。”她有的便是耐心了。
陰識見着越來越淡然的妹妹揚眉一笑,“妹妹有理,你既然這樣想為兄便是放心了,那些流言既然與我等無關,咱們也不需要太過關注,自然會散去,只長公主哪裏,現在就不要她再開口為你提什麽了,不然提一次便讓他想起一次那個孩子罷了。”
“妹妹曉得”
“現在洛陽都知道他是先定了你,而郭氏小産之事內因他也不會讓外人知曉,這樣自然還得給你高位、隆重儀式,只是……”
“只是他心裏的愧疚也磨沒了,這樣也好,我就慢慢磨他争取就是,郭家倒是與他有大恩呢,天下都知道的大恩,看他如何報才能讓郭家和劉普劉揚幾個滿意?看他有一天會不會被這大恩壓得喘不過氣、恩将仇報了?”陰麗華微微低着頭柔柔的音調卻是字字誅心,“阿兄若是娶了恩家的女兒為妻當如何?”
陰識聽得笑意加深,他就知道只要妹妹肯放下那些虛榮是再聰明靈透不過了,很好。
郭聖通還在床上坐“小月子。”,自那日和劉秀和好之後,也不再冷着他,她要讓他知曉自己不是他那些随意可呼來喚去的後宮女子,她也有她的脾氣,怕是這樣在劉秀眼中才正常一些,而且也讓他明白她也不是非他不可,入了宮門雖死不出,但她可以不再“戀着他。”,果然他是在意的,只這也要有個度,不能真
把人推開了。
空間裏那株牡丹花旁,郭聖通看着上面只有一朵金色牡丹含苞欲放,摸摸小狐貍頭“疆兒今天沒來,自己去玩吧。”她根本就不曾懷孕,更不可能真拿自己孩子對付那兩個人,在她眼裏他兩也不及自己孩子一根頭發重要。她不過是勞累了,月事遲了,便想到了這個法子,索性用了藥讓月事再遲一些,平時又做出勞累、嗜睡的樣子,等劉黃進宮說那些便順勢讓月事出現,那兩個禦醫一個是随她從真定過來的,自然是她的人,一個是邯鄲時劉秀征召伺候當時有孕的她的,算是劉秀的人,只劉秀走後不久她便拿捏住了這人,現在自然她說什麽他們就做什麽,不做就死全家呗。劉秀見着自己人都那麽說,更不疑有他,只心疼孩子和她受委屈了。
這陣子雖止了血,劉秀還是很緊張,給她補這補那的,推遲了立後的時間,也再未提陰家之事,連帶着也沒見陰識,只等立後之後再說了。郭聖通很客氣的表示自己不會為難陰家小姐,讓劉秀放心便是。等做夠了半個多月月子,郭家也從真定趕來,各地的諸侯或是世子也進京都參加立後立太子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