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開啓學霸模式

對龔知青,佘小果始終心存感激,若不是他帶她進貨,她家不一定能蓋上房子。而且,本來說好四六分,後面的錢龔知青都沒分到。

佘小果把手上的糧票都換成全國通用的,其實也就四十斤,一起寄給了龔知青。

她在信中寫道其實應該分紅更多,只是她手上只有這麽多了,請對方見諒。

為了防止對方不自在,不肯收糧票,佘小果還在信中跟對方抱怨,若大的泠江縣找不到一本高一的英語參考書,龔知青送她的英語書簡直是雪中送炭。

自習課,佘小果把龔知青寄來的參考書拿出來認真翻看,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套對應的題,除此之外,還有一套期中的和三套期末的試題。

她把第一套習題認真抄了兩遍,就當是練習英語書法,黎琴看佘小果抄題,湊過來看,“小果,你這是幹什麽?”

佘小果哼哼,“給你加餐。等下去我那裏,我們一起做。”

黎琴頓時郁悶了,跟着佘小果一起學英語這段時間,她也意識到,學霸學英語确實有辦法,但是更多的是勤奮。

學過的英文課文,佘小果已經倒背如流,還找了學校以往的試卷來做,又自己把單詞抄在白紙做的小本子上,每天背二十個單詞。佘小果的小本本上,畫了紅勾表示已經背過的單詞已經有上千個,其中有一半是佘小果暑假忙着賣冰棒的時候背的。

黎琴反思,她暑假在幹嘛?

不得不說,天才是方法加勤奮。

黎琴這日放學後特別乖巧,佘小果讓她做英語卷,甚至從今天起,每天背三個單詞,下個月再增加,她也沒喊累。對此,佘小果很滿意,黎琴的英語有點進步,從最初的二十多分升到四十多分。

黎琴的語感不好,不說黎琴,就是整個縣一中的同學,大多說的啞巴英語,佘小果讓黎琴跟她父母說說,看能不能弄到收音機,讓黎琴多用收音機聽聽英語,培養語感。

黎琴走後,她把兩人做的試卷拿出來,把覺得好的題目圈出來,根據書本,回憶自己以前高中的知識點,她要自己弄個小資料。很多英語知識,在後世已經有了規範說法,此時卻還沒有,老師水平也很參差。

佘小果還聽過一個笑話,說有個初中缺英文老師,某位連二十六個字母都認不全的語文老師被趕鴨子上架,讓她教英語,只因為她的丈夫是英語老師。丈夫每天晚上教妻子英語書上的內容,第二天妻子再去教學生。

初聽的時候,佘小果覺得好笑,細品卻有些黯然。但凡學校有更好的英語老師,也不至于讓這位老師頂上。

佘玲回來,做好飯,叫她吃,叫了三次她才聽到。

菜就只有一盤青菜,再加上一瓶子剁辣椒,只是因為青菜放了豬油,多少算粘了葷。

佘琴給她夾了菜,“小果,你學習也別太辛苦了,注意身體。”

佘小果還在想着題目,聞言嗯了一聲,繼續想着,期間佘琴給她夾菜她就吃,不夾她就光吃白米飯。

飯後佘小果也反常的沒有主動洗碗,而是又坐在桌子前拿起了筆,甚至佘玲要睡了,佘小果還坐在桌子前面,弄得佘琴很是擔心。

隔日吃完飯,仍是如此,佘玲忍不住找佘小果談話。佘小果答應會注意休息。

正好遇上周六,羅科長答應的汽水到了,佘小果就騎着自行車出去叫賣。可惜汽水不比冰棒,一瓶汽水一毛五,買的人并不多。這個時候,也就B市那邊喝汽水的多。一天下來,也就賺了兩塊錢。

好在比起冰棒,汽水至少不用擔心賣不完會化掉的問題,慢慢賣呗,佘小果也不急。

黎琴的媽媽聽說了此事,讓她送一箱放到她家的縫紉店門口,她免費幫着賣。佘小果哪裏能讓對方幹白幹,自己賺兩分錢一瓶,剩下的算黎媽媽的。

黎媽媽說也行,她并不看好汽水,只是感謝佘小果幫黎琴補英語,就想着幫襯一下佘小果的生意。

不僅如此,黎媽媽還弄來了兩臺收音機,一臺給黎琴,一臺給佘小果。

要知道,市面上的收音機要五十元一臺,關鍵沒票還弄不到。

佘小果很喜歡這臺收音機,忍不住摸摸,她打開收音機,聽到裏面久違的播音員的聲音,簡直想哭。

佘小果很是誠懇,“黎阿姨,這收音機我很喜歡,也确實需要,我就收下了,您找關系弄票,我就不管了,不過買收音機的錢您得收下。”

她不收收音機,黎琴的父母肯定會擔心她不用心給黎琴補課。佘小果沒有拒絕她的收音機,卻又堅持給錢,黎媽媽感嘆佘小果的懂事,收下了她的錢。

佘玲很是驚奇地看着眼前的長盒子,“這就是三轉一響的收音機?”

“沒錯。”佘小果給她調了個臺,正唱着流行歌曲。

佘玲激動得拍手,“真的會響耶!”

佘玲跟佘小果商量,她手上還有将近兩百元,想買臺縫紉機,“我覺得做衣服,還是得多用縫紉機,可是師傅那裏,因為怕我把別人的衣服做壞了,大都時候都是讓我在邊上看着,只是讓我踩踩褲腳邊之類的,這要何時才能學會做衣服。”

其實也不算黎媽媽對她苛刻,時下學做衣服,都是這樣學的。不管是縫紉機,還是布料或者線,都是精貴東西,哪裏可能盡着生手來糟蹋。

佘小果很贊成,“小姑,我覺得你的想法很好,這也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佘玲一聽佘小果贊成,她就行動起來。買縫紉機黎媽媽有門路,加上票,一共花了一百六。拿到縫紉機,佘玲直接沒放在了黎媽媽的店裏面,又買了一些配線和縫紉機油等。黎媽媽忙的時候,她也能忙着做些小配件,比如口袋之類的。

有了自己的縫紉機,佘玲學起來更快了。

黎玲有了自己的收音機,每天有空的時候就聽聽英語廣播,英語也漸漸好了起來。

她跟着佘小果一起做完了寒可鑫找來的試卷,又做完了龔知青寄來的參考上的習題,某天佘小果拿出個本子,裏面不僅總結了每一課的知識點,每課還有對應的習題。

黎玲豁然開朗,突然覺得英語也不是那麽難,甚至在班上的期中考試中,英語還出人意外的及格了。

佘小果的英語直接考了一百分,還是在她只用了一半時間考試的基礎上。

英語老師得知佘小果幫黎玲補英語,邀請這“師徒倆”分享經驗。佘小果說了八個字:多記,多說,多聽,多寫。

黎玲就把佘小果具體怎麽帶她的過程分享了出來。

黎玲每天背單詞!

黎玲每天練習說英語!

黎玲每天聽英文廣播!

黎玲每天都要做英語習題!

一時間,家裏條件好,有門路的,都讓父母買收音機。

自認跟佘小果或黎玲關系好的,來找他們借背單詞的小本子,借英語試卷,借參考書,還有佘小果自己編的小資料。

還有的人去縣裏的書店或圖書館找英語參考書,卻失望而歸。

英語老師看過佘小果寫的小資料,贊道裏面不少知識點,就是她也不知道,問佘小果能不能借給他抄一份。

佘小果當然不會拒絕,順便請英語老師幫她檢查有沒有錯誤。

作者有話說:

預收文《八零年代之誓不離婚》求收藏

袁馨穿進書中,成了書中男主杜若歌的前妻,八零年代即将回城的女知青。

女知青肚子裏有娃也不知道,回了城各種原因不得不把娃生下來,帶着娃二嫁,日子過得不如意。偶然機會,在報紙上看到了意氣風發的杜若歌,女知青對自己的生活更不滿意……

袁馨穿過來的時候,女知青正準備跟丈夫離婚。袁馨拔腿就跑,不不不,誓不離婚。

杜若歌都要被妻子弄得沒脾氣,要死要活鬧離婚的是她,現在抱着大樹不肯進民政局的也是她,不離婚可以,他得跟她約法三章。

袁馨放棄回城,日子卻越過越好,她城裏的姐弟都大老遠的投奔她。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