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劈波

第68章劈波斬浪

如果說, 高原訓練就好像讓馬拉松運動員綁着鉛塊跑步,等俞宇再次回到平原,四肢上的鉛塊全解了下來,身體輕盈得好像要起飛一樣。在高原上, 俞宇只是從血檢報告單上模模糊糊地知道自己“進步”了, 可現在,他切身地意識到, 自己缺氧狀态沖刺的能力強了不止一點。

游泳馬拉松最重要的是節奏。俞宇很早就意識到, 自己前8000m不能超過一個速度, 要不然, 他最後2000m很有可能翻車。那種重點在前, 眼看着對手一個個超過自己, 卻力不從心的感覺, 心肺撕裂一般, 是身體的極限。而如今, 他這個極限阈值直接往上跳了一個臺階。

這個變化讓俞宇倍感驚喜。

去年世界杯結束的時候, 俞宇還惴惴不安地擔心自己最好發揮可能就這樣了,可人的身體就是那麽神奇——把肌肉撕裂了它會長出更多的肌肉, 把人放在一個缺氧的環境裏骨髓就會生長出更多運載氧氣的血紅細胞。

這種改變無關一個人的主觀意志。俞宇意識到, 它是一種本能——生命的本能——在逆境裏,生命用盡自己能掌控的一切資源克服困難, 只為了更好地活下去。俞宇坐在池邊,柔軟的腳踝在水中像魚尾巴似的擺了擺, 他認真盯着自己的身體,突然感到一種被賦予的力量。在他理性思考無法觸及的地方,這種戰勝困難的力量,就刻在他的基因裏。

或許, 正是靠着這股力量,單細胞生物從海洋走向陸地,人類又從非洲走向五洲四海,再次回到海洋。這種力量讓俞宇感到安定,以及無窮的勇氣,去探索自己下一個極限。

“對高原訓練反應好是好事啊,以後有機會多去去。”閻正頗為感慨,“德國隊吧,他們那邊的教練特別看重這個。德國國家隊,一年能參加3-4次高原訓練。”

俞宇好奇:“他們為什麽一年去那麽多次?”

“你這個紅細胞增益效果又不是永久的。你的小紅120天差不多就代謝沒了。”閻正咂咂嘴,“等你高原上産生的紅細胞死光了,回到平原上,不需要那麽多,身體不需要就不會造,整體紅細胞數就會往下掉。這個高原效果的持續時長因人而異吧,最多就一個半月。”

俞宇算了算日期,頓時感覺胸口一錘子重擊:“那我豈不是……”

一般來說,教練會把高原訓練結束時間定在大賽前一個月,國家隊的冬訓常年安排在1-2月份,主要是為了三月份的全國游泳冠軍賽。可是,考慮到天氣因素,全國游泳馬拉松冠軍賽一般在五六月舉行。今年由于亞運選拔,馬拉松冠軍賽已經比往年早了,定在五月初——可無論如何,等到那時候,俞宇的“高原增益”早就失效了。

很多參加游泳馬拉松的職業選手會參加一些泳池項目,可對于俞宇來說,他是趕不上了。他嘴角一拉,生無可戀:“……練了個寂寞。”

閻正哈哈大笑:“不能這麽說嘛!你之前起點太低了,說不定漲上去30%,跌下來25%,你還多了5%呢!”

俞宇:“……”

他覺得自己好像游戲裏的角色,意外獲得了一個名叫“高原”的增益buff,沒準能讓他越級擊倒boss。可是,這個“buff”圖标下還有一個倒計時,一閃一閃的,提醒他buff随時都可能消失。

Advertisement

紅細胞還沒走,俞宇的心就已經開始痛了:“那——那我就沒辦法保留這些紅細胞嗎?”

最起碼持續到五月吧!

“有是有。有個東西,叫低壓氧艙,裏面可以模拟高原環境,他們醫院啊,航空什麽的,都有用,但這玩意兒建起來成本比較高,咱們隊裏沒有。”閻正嘆了口氣,“以前寧體大有團隊拿這個做過研究,紅細胞數量是能提上去,但對具體成績的提高嘛……就那樣,感覺性價比不是特別高,所以隊裏就沒整。”

俞宇想了想,自己不可能去醫院借用低壓氧艙,不可能在五月賽前再去一次高原,頓時有些悶悶不樂:“……”

“別想那麽多有的沒的。”閻正摸了摸他腦袋,“訓練本身還是在第一位的,高原增益,那都是錦上添花。”

俞宇嘗到了高原訓練的甜頭,卻不能用在自己比賽上,自然很不甘心。低壓氧艙的使用成本不小,就算是科研用途,需要有科研經費的支持。俞宇找陶澤波打聽了一圈,寧港最近沒有老師在研究這個,他只好作罷。

蘇燎拿起一顆草莓放進嘴裏,點了點頭:“所以,你的核心訴求就是缺氧。”說完他往俞宇嘴裏塞了一顆。

小虎鯨順便“啊嗚”一口咬住了他的手指,眼底滿是狡黠的光。

蘇燎:“……”這真是影響人學習。

二中高三初八就開學了,俞宇回學校後,補了上學期的期末考,沒過多久,又參加了鹽省一模。原本,俞宇今晚是來找蘇燎分析一模的,卷子沒講多少,聊着聊着就又聊到了低氧訓練這件事上。

蘇燎刷着手機,給俞宇看了張圖:“你看看這個,運動低氧訓練面罩。”

“我問過閻頭兒了,”俞宇一撇嘴,“他說這個東西并沒有科學研究證明有效,無法量化氧氣的進出量,很不靠譜。而且,這個面罩跑步可以,水下不行。”

蘇燎看着gg圖裏帶着口罩上跑步機的外國人,點了點頭。他一邊吃草莓,一邊又刷着資料:“還搜到一個,說是訓練的時候憋氣游泳,來創造一個缺氧的狀态。”

“這個之前和閻頭兒讨論過。他說這個還是無法科學地量化我缺氧的狀态,還可能改變我的游泳習慣,他不建議我這麽做。”

蘇燎想了想,說明白了,閻正要求可以量化的低氧訓練,但又不能太花錢。

“嗐。”

眼看着時間不早,蘇燎把桌面收拾了一下,拿出卷子:“我再想想,還是先講卷子。”

……

蘇燎真的有在思考。

如果不借助低壓氧艙,如何在平原創造一個模拟高原運動的環境呢?

某天晚上,蘇燎刷着朋友圈,意外看到那個名叫“小妹”的潛店老板娘發了一組最新的水下攝影樣片gg:藍色的背景裏有一輛自行車,主角打扮得頗為嘻哈,在水中跨坐在自行車上,人與車都帶着一種失重的“飄逸感”。

低氧訓練,潛水,水下自行車——幾個零星的關鍵詞突然在蘇燎腦中連成了線。

寧港不少游泳館都開設了一個團操課叫“水下動感單車”,基本就是把動感單車搬到游泳池裏,據說燃脂效果比陸上的動感單車要多一倍。王小胖減肥那會兒就上過這個課。不過,這個課,學生只有踏單車的下半身浸在水池裏,上半身是在水面上正常呼吸的。如果,就像那個客片一樣,人和單車都在水裏呢?

俞宇可以在水下踩單車,然後通過潛水的水肺裝置呼吸。

潛水員背後有個氣瓶,很多人誤把它叫成“氧氣瓶”,但其實氣瓶裏面裝的是壓縮空氣,氮、氧比例和正常空氣是完全一樣的。正常情況下,潛水員會“先擰一圈,再回半圈”來正常排氣,但他可以通過操控排氣閥來減少排出的氣體量,以模拟高原的“缺氧”環境。

高原上之所以缺氧,并不是因為空氣裏氧氣組成發生了變化,而是因為大氣層是被地球引力“吸”在表面的,海拔越高的地方,空氣越少,所以氧氣自然跟着少了。在俞宇高原訓練的那個高度,氧氣比平原少了大概2-30%,所以他只需要減少排氣閥2-30%的排氣量。

這樣,他就可以創造一個經濟環保、可量化、模拟高原的低氧環境讓俞宇進行有氧訓練了。

蘇燎突然興奮起來。他先是咨詢了閻正和潛店潛水教練,确定這個事的可行性,然後又去少體校對外開放的公共游泳館借了一輛不鏽鋼水下單車。

潛水點老板娘“小妹”兩年前請俞宇當了美人魚模特後,就特別喜歡這個孩子。一聽蘇燎說俞宇為了準備全國大賽需要氣瓶,大手一揮,全部免費,當然氣瓶本來不貴。她還讓工作人員一周送七個氣瓶去游泳館,一分錢都不要。如果她圖什麽,就圖俞宇有空了,再回去拍一組美人魚的照片。

蘇燎替某個人直接一口應下了。

他一直瞞着俞宇,花了大概一個多禮拜,聯系好單車與氣瓶。那天俞宇走出更衣室,看着池子邊的裝備給愣住了。蘇燎笑着對他招招手,眸子亮得像星星:“快來試試我給你設計的低氧訓練設備!”

俞宇:“?”

又來了又來了,蘇燎專用“看小白鼠”的眼神。那一刻,俞宇又想起了生物實驗室牛蛙被蘇燎支配的恐懼。

蘇燎簡單地給俞宇介紹了一下原理,又問:“這個氣瓶和二級頭你會用吧?”

俞宇皺眉:“當然會啊。”

蘇燎興奮地給他披上背心:“咱們先正常呼吸測一次,一瓶氣,以什麽速度踩輪子,給你計時。這個時間是100%耗氧基準線。然後把排氣閥控制氣量,缺氧狀态再試一次。”

一般潛水,氣瓶只剩下50kPa的時候一定要準備上岸了,但俞宇全程腦袋就在水面下,不可能出現生命危險,可以直接把氣瓶用空。正常呼吸俞宇30分鐘就把氣瓶給用空了,在控制排氣閥的狀态下,用了40分鐘——假設氣瓶裏空氣總量不變,單車的速度不變,他确實完成了40分鐘的低氧運動。

這麽一想,俞宇又興奮起來。雖然,在全隊同學的圍觀下,穿着泳褲,背着潛水裝置,進入泳池2.2m深的深水區踩動感單車實在是人生獨一無二的體驗。

俞宇從泳池裏擡起頭,就看到蘇燎蹲在池子邊笑盈盈地看着他。俞宇實在是有些好奇:“好像還真有點高原訓練那感覺了……你從哪裏看的偏方?”

“我自己想的。下個月生日,我想不好送你什麽禮物。”蘇燎笑着說,“想來想去,你最想要的,可能還是這個——能不能通過缺氧刺激幫你維持住紅細胞我不知道,但眼下其它方法走不通,我只能搭一個低氧模拟系統送你了。”

“提前祝你生日快樂,小虎鯨。”

在呼吸受限的情況完成水下單車非常消耗,俞宇出水的時候就有點喘。這個奇怪的系統能不能讓人缺氧他不知道,不過蘇燎這句話是真的讓他有點缺氧。

蘇燎看着他的眼神水亮水亮,亮得俞宇心頭一片柔軟。正當俞宇還沉浸在“我男朋友是什麽神仙”的感動裏,蘇燎那做實驗的勁就上頭了:“親愛的,我還有個想法。”

俞宇:“?”不是。蘇燎叫他啥?同學這還在學校呢你注意一下影響!

蘇燎陷在自己的頭腦風暴裏不可自拔:“缺氧能刺激紅細胞生長的本質,是因為缺氧會讓身體發出信號——我氧氣不夠用啦你快點多生産點氧氣運輸兵吧——就是說,你擁有的氧氣,小于你所需要的氧氣。在減少氧氣的同時,你還可以故意增加氧耗,比如,寒冷的環境就會刺激身體增加耗氧量,你可以試試在冷水裏踩單車!”

俞宇有些猶豫:“……多冷?”

蘇燎眼神中的亮光愈發明亮熾熱:“你們比賽最低溫度是不是不能低于16攝氏度?你要不要試試16?”

俞宇:“?”

感動勁過了,俞宇發現蘇燎這眼神很不對勁。

作者有話要說:??平原低氧訓練原理參考:康健. 間歇性低氧訓練對游泳運動員身體機能的影響[D]. 北京體育大學,2004.

至于俞宇這個水下單車的低氧訓練操作是我根據自己對水肺裝置的理解編的,不太确定只調節排氣閥是否可以達到要求,但排氣閥不行再加一個裝置減少氧氣分壓應該也是可以的。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艾草團子 20瓶;一夢南柯 10瓶;一鹿逆瘋Lu、柒沅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