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功臣們回來了

“哥,你鬼鬼祟祟地在幹嘛呢?”

灌好食鹽的陳甜甜甩甩肩膀,幫太奶奶放好大水囊就回去了。

這個大水囊超大無比,裝進去的這麽多的鹽,省着點吃,足夠族裏人吃上一整年的。

陳甜甜覺着,這逃荒的日子應該不會太久吧,總不能運氣一直都這麽背吧!

暫且就留一年的量好了,要是繼續這麽倒黴,那就再從空間裏拿些出來好了。

再說要是放太多,沉甸甸的鹽大奶奶随身攜帶着也不方便;

而且若是被別有心思的其他逃荒的發現,他們這個小家族卻有那麽多值錢的鹽,說不定不但會被人給搶了,甚至還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所以,還是随用随取的好。

反正她空間裏放的鹽,足夠族裏這幾十人吃上一輩子的了,貨源充足。當然了,前提是不要經常腌菜啊!

陳甜甜邊想着邊往家裏那邊趕回去。

誰知這剛一出來,就發現了在太奶奶門口徘徊的陳木木了。

“是你啊小妹,沒什麽,我有悄悄話告訴你!”

眼看自家二哥鬼鬼祟祟的樣子,陳甜甜就樂了,不用猜,肯定是關于水的。

果然,陳木木對她說道:“小妹,爹娘讓我先打回來了一袋水,大家都沒怎麽舍得喝。這不,還剩了好多呢,你趕緊回去喝上幾口。”

陳甜甜心裏開心極了,也同樣悄悄地和陳木木說道:“不用了二哥,我,你還要擔心不成?剛發現水源那會,我就喝飽肚子啦。你帶回來的留着和爺奶他們喝好了。”

Advertisement

自家小妹确實再機靈不過了,這一點陳木木是了解的,所以他也不再勸了,就和陳甜甜随便逛逛了,往回走了。

“來來來,清涼涼的水來喽,大家統統讓一讓啊!可千萬別撞撒喽,這玩意金貴着呢!”

陳甜甜和陳木木正走着,族裏的兩位大功臣——陳父陳母回來了。

陳父陳母一人一邊慢慢挪動着腳步,合力端着一整鍋的清水,興高采烈地趕回來了。

“還好我心細,帶上了鍋蓋,不然路上得撒一半出去了。”

“可不是,換我去絕對想不到。”

陳春生拍着自家婆娘的馬屁,并不覺得尴尬,因為他覺得這都是實話來着。

“呀,你們夫妻兩個可真能幹!”

族裏的男男女女們一聽說找到水了,手裏的活計紛紛停下來了,都圍了過來。

“哎呀厲害了春生,在哪找到的,還有沒有了?來,大家別幹看着,出來幾個人,哥幾個過去把餘下的水都給舀回來!”

族裏的刺兒頭陳荊棘最來勁,又蹦又跳,揮舞着空水囊就想出發。

陳春生還真是被他吓了一跳,得虧之前裝鹽他不在場,不然非得嚷嚷着讓全世界的人都發現了,好險!

“沒、沒了,剛好一大鍋,差點都裝不滿,我們全給舀回來了。”

也是,做人不能太貪心,陳荊棘收回了躍躍欲試的腳步。

“夏花,你快歇着,我們來做好了。”

大功臣陳夏花被熱情的婦人們簇擁着坐下休息,壓根不讓她再動手。

“給春生舀一袋水出來,帶回去給他爹娘喝。”

太奶奶叫住了要忙活的衆人,給了陳父一個小小的獎勵。

“哎!瞧我們,歡喜過了頭,規矩都忘了。嘴太饞,想喝大骨頭湯了……”

手腳麻利的冬瓜嬸子立馬把陳夏花的水囊給加滿了,遞給陳春生,示意他帶回去。

“謝謝太奶奶了!”

夫妻二人轉身離開,深藏功與名。

“陳大夫,一路上你辛苦了,喝點水。”

他們并沒有把水帶回去,而是倒了一半出來給陳大夫。這一路上陳大夫救了好些個族人,要不是有他在,族裏人估計還得再少一半。

這一家子都是心善的,夫妻二人機靈,還總是盡自家力氣幫助族人,真是陳氏一族的福音。

陳大夫謝過他們後只喝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準備送去給太奶奶,她年紀大了更需要補充清水。

野豬昨晚就處理好了,也不清洗了,直接一鍋水倒成兩鍋,每鍋裏放上一半的豬大骨。

至于煮湯要用的柴火,到處都是枯樹枝,一撿就是一大捆。鍋子架在臨時搭好的爐竈上,添足了柴火,立馬開煮。

“太奶奶,給點鹽吧!”

“好啊……”

如今鹽巴充足,太奶奶索性就多給了些,這樣接下來的逃荒路上族人們也有力氣些,不至于渾身沒勁得慌。

“呀,您老人家給錯了吧,這麽多鹽巴,腌條豬腿都夠了呢!”

冬瓜嬸子接過鹽巴吓了一跳,還以為太奶奶眼睛又不好了,連大小多少都分不清了。

“沒給錯,從今往後,鹽巴管夠,給大家長點精氣神兒。”

“哎!太奶奶你說的太好了!”

這一路上太奶奶都是數着鹽粒兒交給每家的婦人,幾乎連一絲鹹味都吃不上。

不說別人,冬瓜嬸子兩條腿都浮腫了,聽陳大夫說這是缺鹽吃得上的病。除非鹽巴管夠,否則是好不了的。

可是一路上到處都亂了,就連他們好不容易走到的縣城,也是沒有一家鋪子開的。鹽巴更是無處可買,大家也不比她好到哪裏去,都只能忍着。

今天有水有鹽,真的是逃荒這麽久的日子以來吃得最好的一頓了,冬瓜嬸子想着口水都差點流出來了。摸摸羞紅的老臉,冬瓜嬸子趕緊忙回去了。

也不是光光的大骨頭,類似于筒子骨,多少有些肉,配上鹽那麽一煮。大火煮熟後改成小火熬,簡直香飄十裏地。

鍋上面漂浮的油星被小心撇了出去,雖說心疼,但是也不能給大家夥喝,不然吃壞了肚子可不得了。

“開飯喽!”

冬瓜嬸子拿着兩個大鍋蓋對着哐哐敲了兩下,族裏人立馬有序地排起了長隊。

先一人一碗肉湯,一旁還有鍋野菜餅。野菜是婦人們早起去挖的,摻得雜糧是各家各戶湊的。畢竟機會難得,大家夥湊一塊吃熱鬧。

“真香!”

“可不是!”

孩童們叽叽喳喳地說着,這頓飯實在是香!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