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二七、婁家兄妹
「匆匆一別,已有數月,羅兄近來可好?」婁珩也是世家子弟,言行舉止風度翩翩,極易讓人有好感,但目光中的熱切卻不摻假,可看出他委實是将眼前之人視作朋友。
「那日見羅兄有急事離去,不知如今可處理妥當了,若有小弟可以效勞之處,盡管吩咐。」那日忘了向羅隐提及葉盟主之事,然而一別數月,易水盟在中秋會上弄出那麽大的動靜,羅隐必然也有所耳聞,當不可再提起讓他傷懷。
羅隐看着他,卻想起了一樁往事。
那年為葉子昀尋求醫治內傷的良藥,卻總是陰差陽錯屢尋不獲,一日偶遇離家的婁珩,二人多時不見,被他拉了去喝酒。
羅隐生長在北方,酒量極好,但他為了避免誤事,已禁酒多時,見了朋友也不肯破戒。婁珩也不勉強他,一人喝得酩酊大醉,醉意朦胧中問起葉子昀的情形,聽羅隐說了尋藥之事後,随口就說起長白山有千年雪參,練武之人吃了可以增進功力,更有延年益壽之功,藥效非凡,區區內傷何足挂齒。
羅隐待要追問,然而婁珩說完後就酒醉不醒。
羅隐尋藥半載,踏遍了南方各地,多次失望而返,既得了這個消息,當即就準備遠赴長白山。他見婁珩未曾帶着家人随行,就将其送往易水盟在當地的分舵,卻不想此行卻驚聞了噩耗。
而前次相遇,正值他灰心失落之際,前塵往事盡皆在心頭淡去,也就不曾記起這個小插曲。然而也正是婁珩問及短劍,才會讓他無意中令短劍出鞘,不至錯失機緣追悔莫及,這莫非也是那道士所言冥冥之中的緣分?
婁珩不見他回應,這才停下話茬,仔細打量發覺青年的神情略微有異。羅隐為人冷峻,常年是面無表情,若非與他相交之人還真是極難分辨他的神情變化。
婁珩不知他心中所想之事,上前一步正待詢問,目光無意中掃過了他身後的馬車,心中忽的一動,正在沉吟之間,卻聽羅隐忽然道:
「婁兄,借一步說話。」
婁琬的目光一直落在那黑衣青年的臉上,卻不見他看自己一眼,心中正泛起了淡淡的哀怨,卻見他拉了兄長到一旁說話去了。
少女心中砰砰直跳,想着他明明不曾看我一眼,如今與兄長說話卻為何要避開我?他與兄長說的話,可是與我相關嗎?
婁珩與羅隐走出二十步遠後站定,未等羅隐開口,婁珩笑問道:
「羅兄行走江湖多年,可曾有過紅顏知己?」
羅隐一怔,不明白他為何有此言。
婁珩含笑道:「小妹婁琬,已到婚配之期,家父也讓小弟為她留意适宜的人選,只是天下卻難尋羅兄這般的人品。」
羅隐不想他會提及婚配之事,當下全無準備,一時回不過神來。
婁珩将他的神情看在眼中,已知他對小妹全然無意。按說江湖好友之間相互說起親事,本也是尋常之事,他原也是以輕松的姿态提及,無論成與不成都不傷彼此的顏面。然而不知怎的,話才出口,心中就有異樣的感覺掠過,此刻瞧見羅隐的神情,更是沒有不明白的。
他視線微移,又落在了那輛馬車上,他眼力過人,早已瞧出那是濟南府的吳木匠的手筆,而能入那怪人眼的天下卻無幾人,昔日的葉子昀可算是其中一位,若說他肯為羅隐造車也就不足為奇了。
羅隐素來獨來獨往,除葉子昀外,從未與人結伴而行,然而他方才感覺到馬車中另有一人,卻不知是誰,此刻不知怎的靈光乍現,猛然醒悟過來,想到莫非羅兄別後已有了家室?如此小妹這心事……
正思緒紛亂之時,耳邊聽着羅隐語調平平地答道:「婁兄錯愛,羅某并非良配。」
若是平常聽聞此言,婁珩必定還會好好說合一番,但他心中既有了猜測,不免有些尴尬,于是應了幾聲就将話頭帶過了,又道:
「不知羅兄另有何事吩咐,小弟定将竭盡所能。」
羅隐略作沉吟,才道:「昔日曾聽婁兄提及長白山千年雪參一事,不知婁兄可知雪參的下落?」
這下卻是婁珩呆了,那日酒醉後的情景他全然不記得,但細細想來,必是那次酒後失言,将千年雪參将問世的消息說出。
當日雖是無心之言,但既是羅隐相詢,他也無意隐瞞,只是忍不住又往馬車那邊看了一眼,問道:「羅兄仍在尋雪參?可是與羅兄同行之人有些幹系?」
羅隐頓了一下,點了點頭。
婁珩了然,直言相告:「羅兄可往長白山凝碧山莊一行,或有所獲。」
婁家與凝碧山莊素來交好,婁珩父子皆是凝碧山莊主人的座上賓,深知以采參之道而論,天下無出其右。
現今兩家更有聯姻之意,婁琬在家中略有所聞,才會讓他帶到江湖上游歷,暗地裏卻想纏着他往凝碧山莊一行,親眼看過未來夫婿的品行如何,怎奈途中見到羅隐之後念念不忘,卻終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他搖了搖頭,将自家小妹的心思隐去不提。
若是羅隐有意,為成全小妹的心願,他自當回去勸說父親。眼下并未提親下定,一切都有轉圜的餘地。然而他與羅隐雖不算深交,但也是為數不多與他稱兄道弟的人之一,對他的性子還是清楚的。羅隐是說一不二的人,既說了對小妹無意,就再難改變心意,也只有勸小妹收心才好。
羅隐與婁珩兩人并肩走回來時,婁琬既緊張也稍帶期許地望去,卻未從兄長的神色中看出什麽端倪,羅隐的神色更是一如平常,仍然不曾看向她一眼。她按捺不住失望之情,含憂帶怨地看向那黑衣青年。羅隐卻渾然不覺,徑直上了馬車。
婁琬一心都在羅隐身上,卻不曾留意過那輛外表看上去平平無奇的馬車。此時見羅隐坐在車夫的位置,側頭微微向着車內輕聲說着話。她心中才陡然一緊,竟是如同她的兄長一般,猜想道:這馬車中坐的是何人,難到是羅隐大哥帶着的家眷嗎?
然而隔着簾幕,卻望不見車內那人。她無意識地攥緊了衣帶,凝神望去,似乎盼着有陣風過,掀起帷幕,好讓她看看車內究竟是何人能得羅隐另眼相待。然而她自負美貌,卻無法得到羅隐青睐,若車中是位女子,必是勝過她百倍,如此一想,又有些怕看到車內之人的容顏。
君山婁家乃當今武林四大世家之一,這一代的莊主為人慷慨仗義,在武林中廣結善緣,武林各大門派多與婁家交好。
婁家兄妹想多帶兩人參加品劍大會,根本算不得難事,就是婁少爺要讓人駕輛馬車入內,也一樣無人會上前質疑。
大會的守衛對他人或可嚴加盤查,但無人會去搜查君山婁家的馬車。
而等他們一行人步入會場後,舉目望去,這才叫大開眼界,區區一輛馬車根本不會有人注意。
因人數衆多,品劍大會選在空曠之地,衆人幕天席地而坐。然而名門大派不願與他人混跡一處,而有些身份的人難免都有些怪癖,門下弟子早早趕至,此時都布置好了,各派的裝飾與選色有異,一眼望去偌大的會場就像是剛搭好的戲臺一樣,煞是熱鬧。
九大門派與四大世家的座次自是在前,一路行去,諸多門派的人紛紛站起,與婁公子抱拳寒暄。至于羅隐,九成以上的人并不認得他,把他當成了婁家的車夫,不足一成的人見了他後卻是一呆,然而見他一副生人勿近的冷淡模樣,卻也無人敢上前招呼。只在這行人走過後,心中忍不住嘀咕,羅隐羅大俠怎會悄無聲息地到了太原,又為何不與易水盟的人在一處?
九大門派已有七家到齊,唯獨少了少林武當兩家,倒也不足為奇。畢竟少林武當數百年來都有武林的泰山北鬥之稱,争名奪利之事,少見這兩家的身影,想是不願污了清名,又或是出家人,不理會紅塵之中的紛擾,更不為虛名浮利挂心。
那兩席空着,再排下來,正是飛鷹堡與易水盟。
婁家的座次稍靠後,原本不用走到那兩家跟前,但婁少莊主是個禮數周全之人,帶着小妹前去與各派尊長見禮。
羅隐并未随在他身邊,而是在婁家的坐席上停了下來,然最前方的易水盟衆人卻紛紛轉頭望來,不少人向他含笑抱拳,雖隔得甚遠,卻可想見那些人眼中的暖意。
羅隐心知那日被那鐵羽衛的展姓青年看破了行跡,但他與那青年此前未曾有過照面,按當時的情形看,那人只能覺察到他并無敵意,不至于能立時猜出他的來歷。然而眼下看來,易水盟顯然早已知悉了他的行蹤,對他在品劍大會上現身更未有半分驚訝。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