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賣菜晉江文學城獨發……
裴湘跟着徐嬷嬷過去。
國公府依舊如往,路過的丫鬟低頭行禮,規矩極好。兄長離開之後,也就起初有人說閑話,後來大公子懲治了兩個下人,就沒人敢說了。
漸漸地,就把曾經的世子忘之腦後。
沒人記得了。
裴湘進了正院,英國公和徐氏在喝茶,這麽熱的天,坐着都嫌熱得慌,也不知道叫她來問什麽。
裴湘猜和兄長有關,果不其然,行了禮之後,英國公就開口道:“你兄長近日如何?”
裴湘不知該如何回答,更不知他們想聽的是什麽,徐氏一臉淺笑,靜靜等着裴湘說話,又好像是在确認什麽,英國公神色有些急,裴湘低着頭道:“兄長和嫂嫂住在莊子,和莊戶一起辛勤勞作,沒去過一次賭坊,我瞧着竟比在國公府的時候好多了,也不知是娶了親的原因還是因為離開這裏。”
英國公臉色微變,徐氏微微皺了皺眉,這不是她想聽的話,這都快兩個月了,她想聽的是裴殊又忍不住賭錢,身上為數不多的錢都輸光了,走投無路求到裴湘頭上。
怎麽還過的不錯,鄉下泥腿子過的能有多好,別是說大話。
徐氏道:“五姑娘,雖然三公子不在府上住,那也是裴家人,就算有什麽不得已的苦衷,日子不好過了,家裏也會幫一幫的,你不必為你兄長遮掩,你以為這是為他好,其實這是害了他。”
裴湘涼涼看了徐氏一眼,“母親也知道當初為兄長遮掩,給他還債,縱容他賭錢,養成惡習不是為了他好,而是害了他。”
只可惜她那時太小,什麽都不懂,無力阻攔,這長大不就是一夕的事兒嗎。
徐氏臉一陣紅一陣白的,在燭光下變來變去,“公爺,三公子非我親生,我如何對他都比不上親娘,故而才不知怎麽做,但妾身絕無害他之心……”
英國公:“行了,都別說了,湘兒,你兄長過的好就行,你常去看看他,對了,今日叫你過來還有一件事,為父準備請立你大哥為世子。”
裴湘身子晃了晃,她道:“家中一切全憑父親做主,無需和女兒說。”
沒說兩句,裴湘就借身體勞累,回院子了,世子誰願意當誰當,兄長能賺錢,才不稀罕這些。
Advertisement
可某一瞬間,裴湘竟想着寧願把世子之位毀了也不給裴靖,可這念頭只存在了短短一瞬。
裴靖遲早當上世子,兄長嫂子都離開國公府了,又能做什麽呢。
裴湘一晚上翻來覆去,醒了好幾次,次日一早,忙讓丫鬟去莊子,說要三雙拖鞋。
鞋子的要求,鞋底樣板一道帶過去,順道送去了不少碎布頭。
鞋子定價是一兩銀子,定金付了一半,裴湘信中寫鞋子舒适為次,但一定要好看,盛京的小姐最喜歡好看的東西了。
三日後,三雙鞋子送了過來。
裴湘打開箱子一看,真恨不得是自己的鞋碼,好給留下來自己穿。
每雙鞋子都有一個木質盒子,四角雕刻着菱形花紋,看上去雅致大方。
打開鎖扣,一雙精巧的鞋子映入眼簾,依舊是千層底,可鞋底周圍縫了雪白的兔毛,兔毛應是剪短了,看上去一點都不啰嗦,鞋面是是米白色的,上頭是夏日荷花,荷花卻不是繡的。
就像給小娃娃玩的布偶,裏頭還塞了棉花,做的憨态可掬,荷花有六片花瓣,全是塞了棉花的布團,裴湘忍不住想這樣一雙鞋子穿出去,肯定不少人羨慕,可是這般離經叛道,也只能在屋裏穿自己賞玩了。
有一個小姐要求的是涼快,所以給她的鞋子鞋底是用細軟的竹條編的,上頭圖案也好看,剩下一雙碎步縫了海棠花,鞋底上還有小花小草,也不知道嫂子怎麽想出來的。
裴湘看完鞋子,讓丫鬟依府送過去,過了半個多時辰,丫鬟帶着剩下銀子回來。
裴湘的意思是拖鞋不是人人穿的起,就這樣一雙一雙地定,那些普通樣子的倒是可以擺出去賣,就放布坊,也方便。
有人訂鞋子她就把訂單送過去,三日後再來取,裴湘也心疼顧筠做這些,但是針線活基本上是春玉她們做,顧筠頂多給出個主意罷了。
閨房穿的鞋子注定不能一傳十十傳百,頂多閨中密友知道,又或是自己穿着喜歡,想送給母親家人。
不過訂單還是肉眼可見地多了起來,訂單一多,就不能提那麽多要求了,頂多要求個顏色,大致模樣,也有人家看了樣子自己做,卻是沒有農家的千層底舒服,更是沒有春玉她們做的好看。
裴湘時不時去莊子小住,這半個月,鞋子賺的就有二十多兩銀子。
顧筠準備把鞋子的生意停停,按裴湘的說法,讓莊戶上的人做,一雙便宜賣,薄利多銷。
這二十兩銀子,先去縣城租個差不多的宅子。
虎子老大不樂意,他願意回家,就算趕一個時辰的馬車也願意,家裏有冰,有好飯,能睡個好覺。
顧筠道:“每日趕車你不嫌累幾個嫂子還累呢,若是在城裏住夠了,讓春玉她們替你去。”
顧筠一早跟着車去盛京城,不到中午就把院子定下來了。
一進的院子,算上廂房有七間屋,院子裏有口井,宅子就在城南胡同裏,來往挺方便,屋裏有木架子床,帶着鋪蓋就能住進來。
租金一月二十兩,連付三個月的。
擺攤賺的錢加上賣鞋子的,全搭院子裏頭了。
欠條上的賬得先緩緩了,裴殊才還了五兩,那也比不還強。
趙家來的是老二一家,徐家來的是老大一家,顧筠看那兩個漢子挺本分的。
本分是好事。
顧筠讓綠韻跟着過來,負責調餡,做吃食生意靠得就是味道,這些人本分也得防着點。
次日,兩家人辭別爹娘,帶着鋪蓋去城裏住,心裏還有些許忐忑,裴家人有魄力,說租房子就租房子,他們可沒有,就是去城裏住還是頭一遭,那可是盛京城啊。
徐老太和白氏叮囑了好幾遍,做事勤快,本分,每天賺的錢不少,那就多做點活。
還有便是,賺的錢得一文不少地拿回來,要是讓她發現偷偷藏錢,沒他們的好果子吃。
去城裏是為了晚上也擺攤,虎子猶豫要不要支個早食攤子,多賺點錢。
顧筠道:“你們賣東西一天也不輕巧,早點攤子等生意穩定下來再說。”
在盛京雖然住的地方并沒有多好,但省了來回路上的時間,馬車也能空一陣子,就隔兩天來送香菇和小白菜。
就這麽安安穩穩賣了一個月,轉眼到七月中旬,一過立秋,天就沒那麽熱了。
地裏的莊稼果實飽滿,今年雨水少,但是莊子的地沒有幹過,因為有水車,水車将池塘裏的水引出來,水流順着溝渠流進地裏,省了擔水的力氣。
莊戶上的三家就等收秋了,都是老莊稼把式,看得出今年是個豐收年。
趙老漢坐在田埂上抽旱煙,眼睛微微眯着,徐老爺子嘿嘿直笑,他倆不像李老頭,有手藝在,一年到頭都有活計幹,他們只有春秋兩季忙。
再加上兒子媳婦能賺錢,一個月能賺十多兩,比往年一家人一年攢下的都多,糧食多,錢袋鼓,心裏就暢快。
聽說李家的媳婦跟着夫人做鞋子,也不知道賺多賺少。
不過賺多少錢跟他們沒啥關系。
他們只關心地裏莊稼長的好不好。
但是話說回來,住的近什麽都知道,裴家的夫妻倆有本事,會做生意,夫人年紀小的時候就是管家好手,莊子種啥都是她說了算的。
裴公子雖然傳聞不着調,但三個月多下來,瞅着和聽來的那個纨绔世子分明是兩個人。
弄水車,還知道養雞啥的,經常從外頭拉木頭回來,趙老漢他們也知道一些。
畢竟生意在那兒,香菇小白菜都沒瞞着,還有人過來看,眼看着地裏的菜都幹巴了,裴家竟然還能種出小白菜來,在他們的印象裏,只有天上的神仙才能在夏秋這回種青菜。
春種秋收,是從古傳下來的道理,可是裴家的青菜一直那麽大,都快入秋了還有小白菜吃,可不是神仙嗎。
對于趙老漢和徐老頭子來說,成天和地打交道,就想多種多收,裴殊有這個本事,他們就佩服,甭聽外頭說啥,要是他們也能跟着種菜就好了。
兩人口中的裴殊出門送陳家管事離開。
陳管事一副笑模樣,“裴公子請留步,三日之後小人還過來拿菜,依舊是十斤小白菜,十斤卷心菜,十斤菠菜,十斤香菇,五斤平菇。”
裴殊道:“就這麽點菜你還跑一趟,家裏隔兩天就往盛京送貨,順道的事兒。”
陳管事:“家裏老爺夫人愛吃,跑一趟也無妨。”
閑聊了兩句,陳管事帶着菜回去。
裴殊看人走遠,心裏松了口氣,他一向不理會盛京這些世家,也分不太清,是顧筠逼着他記,怕以後得罪人。
這個陳家是安定侯陳家,陳家二小姐陳婷芸是顧筠手帕交,生意當然也是顧筠拉來的。
入夏之後小青菜少,偏裴殊養得青嫩,還脆甜好吃,顧筠就送陳家兩筐嘗了嘗,然後這門生意就成了。
陳婷芸心疼顧筠,原也是幫幫忙,結果家裏人都愛吃,兩天二十多斤青菜,外祖家也在盛京,送去一半,正好夠兩家吃。
再多就沒了。
家裏地方有限,每天還得給餃子攤送去,雖然來問的多,但目前為止,只有這一家生意。
小白菜二十文一斤,卷心菜二十五文,菠菜十五,香菇平菇二十,價錢可不便宜,比肉還貴。
但對陳家來說,這些菜吃得起,就連冬天也不用擔心沒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