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商議晉江文學城獨發……
許夫人問:“你就拿筐菜去?”
那是安王府,不是別處,拿筐菜過去像什麽樣子。
安定侯道:“讓你拿你便拿,有些事你不懂,婦道人家別管。”
許夫人翻了個白眼,她讓丫鬟去廚房拿菜,反正她話已經到了,要是他被安王趕出來,可別怪她沒提醒。
安定侯心裏也拿不準,但他隐約摸着幾分,若是這事兒真成了,那可就是利國利民。
安王府在城北朱雀街,安王乃當今聖上親弟,一母同胞,武藝高強,手握重兵,一年有七八個月在西北,剩下時間才回盛京小住。
安定侯在邊關時,曾和安王共事,安王心系百姓,心懷天下,如今四海升平國泰民安,卻依舊常駐西北,不懼吃苦受寒。
他常與士兵同吃同住,從未因為自己身份高人一等就開小竈,為邊疆将士做了不少事。
九月初,安王回京,留了十多天了,過幾日就要啓程回西北。
安定侯怕趕不上,他帶着菜進了安王府,“王爺,下官有一事要秉。”
安王雖比當今聖上小幾歲,可看着卻沒有聖上年輕,“什麽事,說吧。”
安定侯把小白菜放書桌上,裴家的菜幹淨,根上連土都沒有,倒也不必擔心污了安王府的桌子。
安王看着小白菜,面上露出幾分詫異,“南方來的?”
“不是,是盛京一家種出來的。”安定侯眉頭擰緊,話在心裏略斟酌一番,道:“這家菜已經種了好幾個月了,眼看入秋了,種出的菜還如開春時長的那般,既然有如此本事,不應該荒廢在種菜上。”
邊關将士不僅缺菜,更缺糧食。
安王目光微沉,他拿了一小顆白菜,竟然不見蟲眼,折一下,有汁水滲出來,可見生嫩清脆,安定侯想到的,他也能想到。
Advertisement
邊關将士苦,吃的不好,挨餓受凍,若是能吃的好一點,自然再好不過。
可是……
安王問:“這菜多少錢一斤?想必不便宜吧。”
物以稀為貴,別人都沒有的只有他有,怎麽可能便宜。
邊關将士冬天吃白菜蘿蔔,他們就不想吃小白菜嗎。
安定侯道:“小白菜是二十文一斤,其他菜價錢差不多,下官明白王爺的意思,但是,這條路未見得行不通。”
“種菜的是裴殊,原來的英國公世子,因為太過頑劣廢除了世子之位,成親沒多久,就帶着媳婦離開國公府了,現在在莊子裏種菜,賺點小錢花。”安定侯咂咂嘴,“他做了十幾年的世子,突然間成了莊稼漢,賣個東西都得小心翼翼的,連個靠山都沒有。”
安王靜靜聽着,安定侯說的有些他知道,有些不知道,按他的說法,從前裴殊不學無術,廢世子情有可原,現在改了,擺攤賣藝,賺點辛苦錢。
靠山。
怎就能斷定裴殊要靠山呢,萬一他就想過小日子,賺小錢呢,他們就算把他綁來,他也不聽話,那怎麽辦。
裴殊一個人,能種多少,怎麽夠邊關吃。當裴殊的靠山,裴殊能回報什麽。
安王道:“侯爺的意思不是從裴殊那裏買菜,而是讓他給咱們種菜。”
打過仗的都有點匪性,安定侯道:“王爺,咱們知道心疼百姓,但有些人不知道,就想着往自己兜裏撈錢,要是知道裴殊能種菜,那頭一個想的就是籠絡過來,趁機哄擡菜價,過冬狠狠賺一筆,裴殊要是不聽話,就把他媳婦抓過來,反正英國公不管他。”
他不是會種菜嗎,抓過來種。
安王斥了句胡鬧。
安定侯道:“但咱們不一樣,咱們找人,幫裴殊種菜,然後他該賣他的,狠狠賺有錢人的錢,給将士吃是給将士吃的,兩個分開,怎麽方便怎麽來,賺了錢,就不愁買不起種子了。”
裴殊缺的是權和錢,而他們缺的是糧食和菜。
安王沒說話,他有些猶豫。
安定侯道:“唉,咱們就是請裴殊幫幫忙,以後還給他撐腰,王爺,您想想邊關的将士。”
從小離家,幾年沒回過家,就吃白菜蘿蔔,日子苦啊。
安王道:“你先別想這麽多,冬天天冷,家家戶戶都沒菜吃,送邊關的更少,裴殊也未見得種出來,本王明白你為将士着想的心,但此事還得觀望。如你所言,裴殊若是能為邊關将士做些事,為百姓做些事,本王護着有又何妨。”
“一個世子之位,沒了就沒了,他自己有本事,何愁以後沒有出路。”
安定侯嘿嘿一笑,“這事兒交給屬下就行了。”
事不宜遲,安定侯趕緊去莊子上,這條路陳管事熟,有他帶路不怕找不着地方。
這是真正的鄉野農間,秋收一過,地裏都幹巴巴的,玉米杆子,秧子堆了一地,剛下過雨,還有積水,過來的時候經過好幾個莊子,裴家這個竟然是最小的。
安定侯見了裴殊,言明來意,“裴公子幫忙種菜,其他的事可以交給我們。”
裴殊問:“種子你們出,人力你們出,且不管我自己種菜,你們的菜确定運到邊關?”
安定侯其實很早就有這個想法,但不好辦,糧草都是國庫批的,老百姓交稅,稅充入國庫,但是國庫的銀子不止給将士吃,還得修水庫,建城牆。
所以只能自己想辦法,他剛看了裴殊種的菜。奇也怪也,不用土,一間屋子能種比屋子大五倍六倍的地。
這不用開荒,不用土地,只用種子就好了,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于江山社稷大有裨益。
裴殊讓安定侯進屋,是怕惹事,話都能聽明白,不過……“侯爺先坐,這事兒我說了不算,得問過我夫人。”
安定侯:“……”
裴殊去找顧筠了,陳家總來拿菜,她也沒當回事兒,而且顧筠也不認識安定侯,“來買菜的?”
裴殊點了點頭,“算是,不過他想做更大的生意,來的是安定侯。”
顧筠:“安定侯?”
買菜一個管事還不夠,侯爺都來了。
裴殊道:“你先別急,安定侯也是來買菜的,他的意思是我幫忙種菜,他出人出力,且不幹涉咱們把菜賣給誰,種出來的菜一文錢一斤,全部送往西北。”
送往西北,進軍營,充做糧草。
顧筠心嘭嘭直跳,她想過等以後錢多的時候,多為百姓做點事,可從沒這麽大膽子,一下就和安定侯搭上線。
陳婷芸說她父親年紀大了告老還鄉,那也就是說不在西北了,如今駐守邊關的是安王,安王上頭是皇上。
安定侯此行,安王可知道?
顧筠拍拍胸口,“夫君,你容我捋捋。”
安定侯給他們遞了一把登天梯。
若是搭上這條線,賺錢事小,為國出力事大,就算以後有人想找茬,那也得掂量掂量。
有天大的好處。
裴殊道:“你慢慢想,不急的。”
裴殊想讓顧筠過上好日子,這是毋庸置疑的,最多就是忙點累點,若是做的好,興許給顧筠掙個诰命。
顧筠喝了一大口茶,喝完,總算靜下來了,“夫君,其實離開國公府後我就想過簡單踏實的日子,在莊子上挺好,做點小生意,賺點小錢,搭上安定侯,上頭還有安王,安王上還有皇上……”
“他們嘴上說說,看着輕松容易,可我怕,種菜的是你,辛苦的也是你……”顧筠不在乎有錢沒錢,她是怕做不好,出了事惹來殺身之禍,與其那樣,還不如不賣了,就賣包子,靠她嫁妝鋪子活着。
裴殊就是想踏實過日子,離開國公府後靠自己的雙手吃飯,要真因為這個受無妄之災……
裴殊一時不知說什麽,顧筠是真的擔心他在乎他,應下了以後肯定,安定侯嘴上說先種,他只管種菜,別的一律不用他管。
但真出了事,必然會受牽連。
現在九月,菜長的也快,能種幾茬,送過去來得及。
他一人之力微乎其微,可能十年二十年下去,還在幾個莊子裏打轉,有安定侯幫忙,甚好。
裴殊道:“你別擔心,我沒事,有你在我能出什麽事,放心,種地而已,在哪兒都是種,幫幫忙的事。”
他以前不也是做研究嗎,工資不高,就是為了讓百姓吃好一點,每天也挺累的,現在有顧筠在,他倒是不擔心。
肯定不會種不出來,既然這樣,為何不試一試。
顧筠道:“我去見一見侯爺,這不是小事,不是嘴上說說就行。”
安定侯在堂屋等着,裴家很幹淨,地上鋪着的是木頭,擦的锃亮,倒顯得他像個大老粗。
裴殊娶媳婦的個中緣由他不知道,不過女兒和裴殊夫人交好,抱怨幾次,話裏話外說裴殊配不上她的手帕交。
女人家就是麻煩,裴殊也是,這麽點事都做不了主。
安定侯灌了一大口茶,等他喝完,綠勺就給續茶,喝了三杯,裴殊和顧筠才過來。
顧筠見了禮,“勞侯爺久等,離開國公府後,以為日子就這麽平平淡淡過下去,卻不想侯爺光臨寒舍,實在惶恐,侯爺的來意夫君已經說了,但妾身和夫君都是普通百姓,只想安安穩穩過日子,這事恐難以……”
說着,顧筠嘆了口氣,不大好意思地看了安定侯一眼。
做事是做事,好處是好處,她不是裴殊,裴殊就是傻愣子,安定侯說啥是啥,白白給種地都樂意。
辛苦勞累,可別最後吃力不讨好。
安定侯有點急,“哎,裴夫人先別下定論,可能是裴公子沒說清楚,這種菜,只會送往西北,幫工定然守口如瓶,生意該是裴家的自然還是裴家的,我們絕不摻和,若生意做大了,裴公子需要幫忙,我們也只要點分成當辛苦費,賣不賣,賣給誰,還由裴公子做主。”
安定侯道:“此乃本侯肺腑之言。老夫見邊關将士受凍挨餓,于心不忍,所以才有這個不情之請,還望裴公子和夫人答應。”
顧筠道:“侯爺的難處妾身都明白,可是盛京不是侯爺的盛京……”
護得住護不住也不是嘴上說說的,就拿英國公來說,他現在看裴殊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日後未必不會把裴殊的功勞歸到英國公府,清官難斷家務事,安定侯這也會管?
“裴夫人,你信不過老夫,總能信得過安王,信得過皇上吧,若裴公子一心為百姓着想,我卻放有心之人害了裴公子,又或是眼紅,殺雞取卵,把裴家的東西據為己有,豈不是讓天下百姓心寒!”安定侯道:“夫人謹慎小心在情理之中,本侯可請人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