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觐見,合家歡,香菇

靠坐在平穩行駛的馬車裏,李晏将手臂支在一旁的翡翠色引枕上,懶洋洋地透過竹簾子露出的縫隙,觀察着外面街道上的情景。約莫一百多米寬的街道上這會兒人流如織,李晏沒有打出郡王的儀仗,馬車旁也只跟着五六名騎着高頭大馬、衣着普通的護衛。不過無論古代現代,能養得起這些好馬的絕不會是一般人家,所以沒有無賴乞兒敢來招惹這些人。

李晏腳旁的腳踏上坐着一個才八-九歲的小太監,拿着柄絲絹宮扇,一下接一下地替李晏扇着涼風,不過一雙杏眼卻睜得大大的,正好奇地朝窗外望。這是李晏新提拔的貼身随侍,就是昨日攔了鄭公公的那個小太監。後來李晏把人叫來問了幾個問題,看人蠻活潑伶俐,就讓他留在身邊專管衣物,今個出門也把人帶着了。況小六的性子實,适合留在家裏照看,而且李晏答應給他帶好吃的,這吃貨立馬滿足了。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這個小太監長得比較好看,杏眼桃腮,漂亮的跟個小姑娘似的,看着比較賞心悅目,李晏就無情地抛棄了相貌平常的況小六。

含笑——這個小太監之前的名字太過粗俗,李晏新給他起了個名——左顧右盼的,忽然眼睛一亮,指着窗外一家店鋪對李晏說:“爺,您看那家店門口圍了許多人,也不知是賣什麽稀罕物的。”

李晏也瞥了一眼過去,微笑道:“這店門頭上挂了個‘味多美’的招牌,想來該是個食鋪。”

含笑并不識字,聽李晏這麽一解釋,就覺得很對,不由得驚嘆:“有這麽多食客,想來賣的吃食肯定美味極了。”他張着嘴,一副很想過去嘗嘗的饞樣。還不到十歲的小孩,好吃也正常,李晏看他樣子有趣,就笑着承諾:“等進宮見過太後,回來就帶你去看看。跟小六一個兩個都是一副饞嘴,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多苛待你們。”

“是爺待下人和善,奴婢們才會這樣放肆,在人前一定收斂着。”含笑仰頭望着李晏,小模樣無比讨喜。

很快,馬車駛過禦道街,停在皇城東南邊的順天門。驗過身份,守門官急忙将李晏等人迎了進去。在內廷前換乘軟轎,侍衛自然只能候在外面,李晏便只帶了含笑随身伺候。因為李晏才十歲,倒也無需多麽避諱,一路直接去了德安太後居住的永壽宮。

進了宮室內,就見當中的紫檀木八屏羅漢榻上靠坐着一位四十多歲身穿黛紫色羅衫的婦人,一旁的紫檀木寬榻上坐着個二十多歲身穿杏黃色鸾鳥朝鳳長裙的女子,懷中還抱着個六七歲的男童。這兩人頭上身上都沒有多少飾品,但氣質端莊高貴,想來該是太後和皇後了。

李晏撩起禮服下擺,跪下行了叩拜大禮。這個時代只有祭天祭祖或初次拜見長輩時才要跪一下,其餘時候即便見皇帝也不需要跪拜,臣子也并不将自己視作君王的奴才,跟清朝那些磕頭蟲可不一樣。

德安太後見面前男童生得唇紅齒白、清秀可愛,且舉止大方,心裏就覺得喜歡,忙命宮女将李晏扶起來,又讓李晏來到跟前,攜了手細細瞧了瞧,才笑着對吳皇後說:“我看着真像個粉雕的小玉人兒,叫人一見就不由不喜歡。”又親熱的對李晏說:“想我當日還在大雍時也見過你母親,是個穩重人。你以後只管安心在昭國住下,必不會叫你受了委屈的。”

吳皇後也笑說:“原以為自家孩子都是頂好的,見了清寧小王爺才知道人外有人。大雍水土果然極養人,單看婆婆便曉得了,不論何時氣色都這般好,媳婦每每見了都羨慕得不行。”一番話說得德安太後爽朗大笑,直要身旁宮女過去堵皇後的嘴。李晏暗嘆這才叫會說話,不過長輩講話不能随便插嘴,他就在一邊淺笑不語,裝腼腆害羞。

皇後又笑着推懷中的小男孩去給李晏行禮:“佑兒,這是從大雍來的清寧王爺,是祖母的外甥,也是你舅舅,往後就在我們大昭住下了,你也要多跟小舅舅親近。”元祐帝子息單薄,宮裏這些年出生的皇子皇女多數夭折了,止養活了一子三女。面前這個小男孩就是元祐帝的獨苗苗,太子賀天佑。賀天佑其實已經九歲了,但天生體弱,跟他老爹真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所以看起來比同歲的孩童小了不少。聽了母親的話,他也伸着小胳膊似模似樣地朝李晏躬身行禮,很是乖巧。

李晏忙側過身受了個半禮,彎着眉眼笑眯眯回禮說:“太子殿下不必多禮。”

德安太後就拉了小太子和李晏一起在身邊坐下,又笑着對李晏說:“說來連璟兒也對你另眼相看,聽說昨日還親自去了你府上,也不知你們兩人都聊了些什麽呀。”

李晏只感覺面前三人的眼裏都冒出了綠油油的“八卦之光”。太後涼涼,皇後涼涼,這麽八卦是不是有失身份?還有小太子,你這麽小就這樣八卦真的好嗎?李晏只好繼續羞澀笑:“信王表兄古道熱腸,怕外甥飲食上不習慣,特意送了許多鮮果點心來,倒沒說什麽特別的。”

他話音一落,就有內侍進來通傳,說信王爺在殿外求見。德安太後最寵愛這個小兒子,忙命人将王爺請進來,不一會兒,就見穿着玄紅二色流雲暗花箭袖的信王大步邁了進來。他額頭上還沾了些汗珠,一眼看見李晏好端端地坐在德安太後身旁,才朝衆人行了禮,李晏和小太子又忙站起來回禮。

Advertisement

德安太後一見到她這個壯實的小兒子就覺得高興,笑着招呼人過來,掏出手帕給信王擦汗,邊說:“今個來的倒早,是聽說清寧小王爺在我這裏吧?瞧你這一頭汗,急什麽,我愛他還來不及,可不會怠慢他。”

“母親一向寬厚,兒子并沒有擔心,只是着急來向母親請安。”信王也蠻會奉承太後,他一到,屋內氣氛更加輕松和樂。沒多會兒連元祐帝也趕了來,一屋子人說說笑笑,倒真像是一家人。

中午李晏和衆人都留在太後宮裏用膳,幾人分食而坐,李晏見食案上有道香菇炖雞,就悄悄地挪到了一邊,他最聞不得香菇的味。信王的桌子正挨着他,忽然伸手過來将那盅香菇炖雞端到自己食案上,又另拿了碗冬瓜丸子湯放到李晏面前。李晏不由得一愣,轉頭看過去,信王卻只是對他笑笑。

這一幕恰好落到太後的眼裏,德安太後不由得笑道:“璟兒,你不是也不大愛吃香菇的嗎?怎麽跟小孩子似的淘氣,偏要跟小王爺換東西吃。”

“我倒好,表弟是連香菇的氣味也不能聞,我就替他換了,免得他聞着難受。”信王這句話說的就像多年老友一般随意,李晏竟不知這人會對自己的喜好這麽了解,心頭就是一跳。

元祐帝也不由得啧啧稱奇:“十弟,你何時這麽細心了,你可知兄長愛吃什麽?”吳皇後就在一旁湊趣:“兄長都見了十多年,哪裏能比得過剛結識的表弟。陛下可莫要再跟清寧王争,否則妾身會以為您不愛甜,倒愛吃酸的了!”

一屋子人都笑了起來,連小太子也看着李晏直樂呵,李晏就只能在一旁幹笑。太後也高興,就讓元祐帝賜李晏一塊金質魚符,準他随時出入宮廷。李晏心裏郁悶,還要高高興興地謝恩。這份殊榮在一衆質子裏可是獨一份,李晏苦惱極了。他明明是想低調的,怎麽又跟漆黑夜空中的螢火蟲一樣耀眼了,果然是他太過優秀的緣故嗎?還是得怪信王。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3439076童鞋,murasaki童鞋的地雷,和小初zth童鞋的兩個地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