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解釋,救災忙,運輸

“可是,你們都還小,以後,不可能不娶妻生子,到時候若是發生龃龉,我們在昭國又沒有多少根基,哪裏能敵得過信王……”馮建功再老成也只是十幾歲的年紀,說不出多少勸誡的話,只是滿心的憂慮。

若是晏哥兒和個尋常人家的少年在一塊兒他都不會勸阻,可那信王有權有勢,萬一将來他攔着不許晏哥兒成家,或是做出什麽事來,他們都是毫無辦法的。馮建功緊鎖着眉頭,還要再說幾句,李晏已經笑着打斷了他的話。

“大表哥且放寬心,你看我像是會吃虧的人嗎?”李晏調皮地沖馮建功眨眨眼,“我不是什麽也不懂的小孩子,不會讓信王蒙騙了去的!”

李晏和馮建功原本正坐在起居室裏說話,屋裏燒了地炕,溫暖如春,高腳桌上水晶盤子裏裝着幾個黃澄澄的大橘子,在暖烘烘的屋子裏散發出淡淡的香氣。李晏早遞了一個給馮建功,他握着橘子,正沉思間,就見厚厚的毛氈門簾被人從外面掀開,一道人影大步走了進來,卻原來是程亦輝回來了。

程亦輝眼睛一掃,看到馮建功也在,就點點頭,自己動手解開玄狐皮披風挂在檀木衣架上。又有侍女送了熱水、布巾和紅糖姜水進來,程亦輝端起紅糖姜水一飲而盡,然後才開始洗手洗臉。

馮建功看到信王來了,有些不自在,起身回了禮,就向李晏告辭道:“我去外院轉轉,看看有沒有偷懶吃酒賭博的。”

“今天小年,晚上一起吃飯,陶掌櫃叫人送了狼肉來,我還請了喬長史和幾名屬官,大表哥也叫上幾個屬下,左右大家都相熟,一塊熱鬧熱鬧。”李晏笑着說。

李晏得了什麽好東西都會想着馮建功,他們也無需客氣,馮建功聞言便應下來:“好,那我也叫幾個人過來蹭飯。”

等人走了,程亦輝坐到李晏對面,一旁的小火爐上坐着壺奶茶,他就提起來給自己倒了一大杯。喝了一大口熱奶茶,程亦輝覺得整個人從內到外都暖和極了,握着熱氣缭繞的水晶杯子,他忽然笑容有些異樣,問李晏:“剛剛在外面隐約聽到幾句,說什麽我騙了你的,你跟馮建功之前在說我什麽?”

“偷聽還這麽光明正大!”李晏挑眉,“我們能說什麽,當然是說你壞話了!說你堂堂信王爺,卻用手中權勢威逼利誘我這個良家小少男,實在是令人發指。”

程亦輝一聽,頓時就明白了:馮建功是來向小晏“谏言”的!他們不知道情況,會替小晏擔憂也很正常,程亦輝自然不會跟他們計較,只是忍不住笑起來:“果然長得醜沒人權,都覺得是我欺負你,怎麽也沒人替我打抱不平!”

“這說明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李晏剛剛剝好了一個橘子,大笑着塞了一大半到程亦輝嘴裏。程亦輝被他鬧得嘴巴裏都塞滿了橘子,實在不雅觀,只好滿臉無奈地趕緊吞咽下去,但眼角一直含着笑。

不過今天程亦輝沒能在小晏這裏多待,晚上要進宮去,小年夜一家子在一起吃飯,他坐了一個多時辰便離開了。晚上,李晏帶着府裏的頭面人物在外院花廳熱熱鬧鬧地吃了頓飯,還請了樂慶班來唱小戲。侍衛、小厮和內院也各自開了幾桌,大家出門在外,就一塊過節了。

開席前,李晏尋了個機會,單獨和樂慶班班主沈芝惠說了會兒話,見對方是個機靈人,就拿出了自己寫的故事大綱和簡單的唱詞:“想必信王爺已經和你提過了,沈老板回去看看這個能不能潤色之後寫部戲出來,要求我都寫在了裏面,若是還能用,再把寫好的拿來給我看看。”

“信王爺已經知會了小人,小人才知道王爺這樣風雅,竟喜歡自己動筆寫戲。”沈芝惠笑着奉承了幾句,接過來一看,冊子封面寫了《今生誤》幾個字,他就連連點頭:“既是王爺親自寫出來的,定然能用,小人一定替王爺把事辦成了,排一部好戲出來。”

李晏就微笑着點點頭。他是把《梁祝》故事改編了一下,反派的身份變成了前朝的王爺,再加上模仿了賀瑜的一些習慣,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影身寸誰的。以賀瑜親王的身份,若是真去跟個戲班子計較,肯定會招來士林非議和禦史彈劾,想來過陣子他就會大大的出名了。

Advertisement

一想到能給賀瑜添點堵,李晏的心情就變得很好,不過接下來的幾天亦輝哥都忙得不行。

因為遭受了幾十年不遇的大雪災,要安排放糧救災,又因為交通不便,調撥糧食去缺糧的州府也變得麻煩起來,程亦輝這個大将軍也要負責調遣兵将護送,就整日和賀琇待在崇政殿裏商讨各項事宜,只能抽空來看看李晏。

這天他剛坐下歇了會兒就跟李晏提起運輸困難的事:“路上冰雪太厚,根本跑不動馬車,皇上為這事幾天晚上都沒休息好,臉色更差了。”

李晏想了想,問他:“用雪橇來運糧怎麽樣?我正好找人做出了雪橇,在雪地上倒是比馬車好用,我讓他們再打輛大的給你。”後園連湖水都結上了厚厚的一層冰,李晏就畫了圖樣,讓人做了輛小雪橇,還玩鬧一般讓家裏梅花鹿拉着,體驗了一把聖誕老人的感覺。亦輝哥要是知道了肯定會攔着,他就沒跟程亦輝提。

程亦輝頓時眼睛一亮:“我也是傻了,怎麽沒想到用雪橇!那小晏你讓下面人抓緊點時間做個大的出來,看着合适我就禀告上去。”

李晏就點頭說好。他喜歡做東西,府上有各種作坊、專做木器的木工房,李晏給木匠們加了錢,幾名木匠又是做過的,一下午的工夫就打出了一輛結實的大雪橇。程亦輝試過之後,就連忙帶上進宮去呈給賀琇看。

賀琇當場讓人駕着雪橇在雪地裏行了一圈,看到這東西底下不過是幾塊木板,卻比馬車跑起來迅捷多了,連連稱奇,忙命工部着人仿造。

“清寧表弟怎麽會有這麽多奇思妙想,能想出這麽多聞所未聞的東西。”賀琇不禁感嘆道。

程亦輝就替李晏遮掩了幾句:“是他手底下能人多罷了。他就愛好這個,出手又大方,見天的獎勵那些匠人,那些個手藝人拿了銀子能不拼命做事嗎?所以總有新東西。”

“那也是他治下有方。”賀琇想了想,讓內侍拿來一個小匣子,打開來竟是塊小巧的鎏金琺琅彩懷表。“這個你回頭給清寧表弟送去,看時間方便,想來他會喜歡,多謝他又替朕解了燃眉之急。”

這樣的東西有錢也買不到,程亦輝就替李晏謝了賀琇的賞賜。

李晏又派了人前去指導,很快工部開始大量仿造雪橇,往各處調糧就方便了許多,賀琇一時心情大好。

晚上歇在皇後那裏時,賀琇就和吳皇後說道:“這個清寧王真是神童般的人物,雍皇也是昏聩了,竟把他派了來,倒讓咱們大昭撿了個便宜。不過他畢竟還是要回國的。我一想到十幾年後他不過三十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回去後不知能給雍國做出多少好東西,心裏就覺得遺憾。”

吳皇後就微微一笑:“也不是沒有皇子在別國終老的先例。再說,十弟跟清寧王爺那麽親近,怎麽會舍得讓人回去呢?”

賀琇心中微動,想想又覺得好笑:“這兩個小人倒是投緣。”十弟和清寧王都是皇室,清寧王又是質子,他們兩人交往密切些也沒什麽可忌諱的。賀琇也想着他們年紀小,愛胡鬧也是正常,只要将來留下子嗣就好。至于清寧王,這樣的人才,無論如何是要留下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