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快進,樞密使,美人

元祐十三年真是個多災多難的年份。先是新年的時候連天大雪,接着皇帝病重,開春後發生瘟疫,進入夏季汛期後,全國不少地方又發生了水災。幸好因為半年來災害頻發,朝廷的赈災技能已經頗為熟練了,倒沒出什麽大亂子。

古人比較迷信,把天災當做是老天爺降下的啓示,或是皇帝品德不修的結果,所以賀琇身體剛剛有所好轉,就強撐着帶人去天壇祭天祈福。

結果回來之後就中暑了,在床上又躺了十多天,而且自此之後他就擁有了“玻璃體質”,換季的時候必會生病,稍微吹點涼風都能讓他躺上幾天,按現代的說法應該是免疫系統出了毛病。

賀琇這樣根本沒辦法在外面多待,更不用說主持國事了。從這以後,賀琇不再上朝了,一般都是大臣們讨論好了再由他來做決定。而且太子每隔五六天會去參加一次朝會,也出不了什麽大問題。國家機器一旦成熟後就會自動運轉下去,前朝還有皇帝因為和臣子們鬧翻了,幾十年都不上朝的,國家也照樣蒸蒸日上,所以昭國并沒有出什麽大亂子。

在太子參政後不久,程亦輝遞了折子請辭京營提督一職。這個時候他手裏還握着京營幾萬兵馬就太打眼了。第一道奏章被賀琇駁了回來,程亦輝又接連上了七道,最後兄弟兩人在紫宸宮密談了很久。賀琇同意讓程亦輝卸去京營提督的職務,轉頭又把他安排進了樞密院任樞密使。

樞密院就類似于咱們天-朝的中-央-軍-事-委-員-會,屬于決策機關,專管軍政。樞密使是樞密院的老大,和丞相的地位相當,只不過昭國的丞相一般都有四個,樞密使卻只有一位。

程亦輝現在不直接掌兵,只管動腦子排兵布陣,除了每日都要參加朝會外,上下班可正常多了,兩個人有了更多的時間膩在一起,所以李晏很高興他換工作。

李晏自己還是在軍器所當頭頭。他漸漸地開始改革軍器所的各項規章制度,對産品的要求非常嚴格,設置了許多标準,不達标的就要返工。而且他動不動就有些奇思妙想。他自己當然只負責出點子,動手的都是下面的工匠,雖然做好了獎金豐厚,可真的很累心,那些人現在見到他頭皮都發麻。

因為事多,李晏的學堂拖拉到十月終于建成了,還請賀琇題了“工學院”幾個字,做成匾額挂在門頭上。第一期招了一百多個小正太,大多是窮苦出身,學習都挺用功。李晏還給老師們布置了一些課題,學校出錢,讓他們帶着學生進行研究。

李晏沒事時就會去學校裏溜達一圈,時不時還坐到教室裏跟小孩子們一塊兒聽課,後來看學生們下課時也沒什麽娛樂活動,就祭出了足球(改良版蹴鞠)、槌球(簡易版高爾夫)等幾項運動。小孩子們玩沙子都能玩一天,何況是這麽有意思的東西,所以體育課當仁不讓地成為了最受歡迎的科目。

後來足球、槌球又傳到了外面。古代缺少娛樂活動,足球因為簡單方便,一下子就受到了成年人的追捧。京師有錢人多,不少土豪和貴族也愛玩,雇人一塊踢球,花起錢來一點不心疼。

李晏見了,就讓手下的鋪子發動各個商會組織了幾支球隊,又找了幾個富商一塊出錢在外城蓋了個小型的球場,讓球隊在這裏踢球比賽。

球隊從最開始的四個,發展到後來幾乎每個城區都有大大小小二三十個球隊,足球聯賽、槌球聯賽也應運而生。這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也拉動了外城的經濟。李晏光靠球場就賺了不少門票錢,而且他還組建了一支“清寧王府球隊”,還贏了一次獎金來着。

這樣的日子過得很快,轉眼間三四年就過去了,又是一年初秋。

秋日的天空總是一碧如洗,時常能看到一排排大雁往南方飛去。在碧藍天空的映襯下,盛京城都顯得格外幹淨。一條條街道上種着高大的槐樹,這時節已開始變黃,處處透着股秋味。

寬闊的朱雀大街上,一位錦衣華服的美少年帶着二十多名身佩腰刀的護衛騎馬而過。這公子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生得眉目如畫,俊美過人,烏黑的頭發用半月形的白玉發冠束在頭頂,一雙大大的桃花眼清澈明亮,不笑時也仿佛帶着盈盈的笑意。

Advertisement

他幾乎每天都會經過這條路,就有不少女子(也經常會有些男銀)會特意等在路旁,就為見他一眼。大膽一些的會大聲叫他的名號,還有人會親手做了香囊荷包,或寫上熱情的情詩和姓名住址叫人送過來。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女子還是很奔放的。

心情好時,他也會笑吟吟地望回去,撲閃幾下桃花眼,引起更多的尖叫聲,那些小禮物也會叫手下人收着,反正他手底下這麽多年輕英武的侍衛,能借機勾搭幾個小姑娘也是好的。

不過今天他整個人明顯是烏雲罩頂,一直黑着臉。往常怕撞到人,騎馬的速度并不快,今天卻一路快跑,小姑娘們在路旁等了半天只看到個背影,各個跺腳罵道:“誰惹到咱們的清寧小王爺了,真該死!”

這美少年自然是李晏了,而惹到他的“罪魁禍首”這會兒怕是什麽都不知道呢。

等到李晏停在自己王府門口,餘光正好看到了程亦輝和他的一隊侍衛。程亦輝對李晏露出笑臉,李晏卻是“哼”了一聲,給了他一個大大的白眼,然後頭一扭,直接騎着馬進了王府,弄得程亦輝十分地摸不着頭腦。

程亦輝今年也十九了,看起來已經是成人模樣,眉目疏朗、氣質沉穩,穿着修身的玄色箭袖,顯得寬肩窄腰,十分高挑強健。

身為樞密使,和丞相等大臣都要在宮中輪值,防備着發生了大事無人做主。昨夜他在樞密院狹仄的值房窩了一覺,下朝後又處理了一些雜事,就急忙趕到小晏這兒了。

哪知道小晏似乎很不高興,程亦輝一看到小晏的白眼就在想自己是不是哪裏做錯了,趕緊一夾馬腹,匆匆追了過去。

侍從們沒有資格在王府裏騎馬,把坐騎交給馬夫們,笑嘻嘻地說着話。信王府和清寧王府兩家的侍衛幾年來基本上天天見面,早都熟悉得不行,不少人還成了好兄弟。

兩家的侍衛統領都是不愛說話的性子,不過關系倒是很好,這會兒雖然他們的頂頭上司好像發生了争執,他們也根本不在意,已經約好了晚上一塊兒喝酒。反正那兩個王爺不一會兒就能和好,他們這裏幹着急也沒用。

李晏直騎到垂花門那兒才翻身下馬,程亦輝緊跟着停在他後面,一下來就趕緊上前去拉住小晏,一面有些莫名地詢問他:“怎麽不高興了?我才散衙,誰惹了你,我替你教訓他。”

李晏似笑非笑地斜了程亦輝一眼:“哪敢勞動信王爺大駕,您還是早點回府去安排您那十個美人吧,慢待了人家可不好。”

程亦輝就更迷茫了,笑着說道:“什麽美人?不是你說不許我找漂亮小姑娘伺候,我府上的侍女從來都是挑長得不好看的,哪有什麽美人?你”

被亦輝哥這樣一說,李晏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剛剛聽到那個消息時的火氣也漸漸熄了下去。他當然不是懷疑亦輝哥會勾搭什麽美女,就是被人當面譏笑了幾句,有些生氣罷了。雖然他當時就找回了場子,還是覺得一口氣堵在胸口,就回來拿亦輝哥出氣了。

“到底發生了什麽,總要先告訴我吧,我現在還糊塗着呢。”見小晏的臉色好看多了,程亦輝就笑眯眯地拉着小晏的手,跟往常一樣哄着他。

李晏重重地“哼”了一聲:“今天一大早就有人來跟我說,太後和皇帝賜了你十個大美人,你都收下了!”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