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更上一層樓
阿鸾要回宮去了。
走的時候,方丈也出來送了阿鸾。
時間拿捏的剛剛好。
丈室的門打開了,師隐和阿鸾也是分開而站,規規矩矩的,絲毫沒有越禮之處。
阿鸾眼睛還看着師隐,話卻是對着方丈說的:“外面還下着雨,方丈大師,還請留步,不必送朕了。”
方丈看了一眼師隐,笑着接下話道:“那陛下慢走,老衲失禮,便不送陛下了。”
阿鸾就說:“好。”
說罷,阿鸾便往外走去,有禁衛軍過來替阿鸾撐了傘。
阿鸾又回頭看了看師隐。
這回沒再說話。
師隐卻明白阿鸾想說的是什麽。
于是,他便點了點頭。
他答應了阿鸾。
阿鸾就很高興的笑起來,轉過去走了,這次沒再回頭。
師隐站在廊下,目送阿鸾離去。
等到再也看不見了,他便也向方丈告過退,準備回精舍去了。
Advertisement
方丈叫住他:“師隐。”
師隐問:“方丈還有什麽事嗎?”
方丈定定地看着師隐,像是想要說些什麽,卻又止住了,只笑了笑,搖搖頭,說:“罷了,你去吧。”
師隐便走了。
可師隐才撐着傘,走出去沒兩步,方丈又說話了。
方丈說:“師隐,要當心啊。”
雨忽的下大了起來。
師隐撐傘站在雨裏,回首去看方丈,雨下的太大了,以至方丈的面目都被這雨弄得模糊,更看不清神情,他問:“什麽?”
方丈擺了擺手,不再說了:“你去吧。”
師隐便轉過來向方丈行了一禮,又轉回向外頭走去。
他不知道方丈要說什麽。
但既然方丈不願意說,他也無心去刨根問底。
一路走回去精舍,還沒到,師隐便遠遠的看見了歸雲歸雨。
兩個小和尚躲在門檐下,一看見了師隐,就立刻招手叫道:“師隐師兄!”
師隐笑着走過去,摸了摸他們的頭,問道:“你們怎麽站在這裏呢?”
歸雲歸雨仰起頭,說:“我們在等你呢。”
“師兄,你怎麽去了那麽久呀?”
師隐微一抿唇,沒回答,只說:“外面冷,我們進去吧。”
歸雲歸雨便跟着師隐回了精舍裏。
歸雲問道:“師兄,藥已經好了,歸雨放在那熱着呢,你現在喝不喝呀?”
師隐說:“好,就現在喝吧。”
歸雨就去将藥端過來了。
兩個小和尚眼巴巴的看着師隐,師隐便一口氣喝完了藥。
歸雲歸雨看着空了的藥碗,才放下心,說:“師兄你要好好喝藥,這樣才能快點好起來的。”
師隐說:“是啊。”
他是得快點好起來。
否則阿鸾每次都說那樣的話……
一場冬雨,連綿着下了兩三天,也就漸漸收住了。
冬月十六這日,天氣晴好,難得暖和。
桑成林與譚家小姐就在這日成婚。
婚禮辦的應當很是盛大。
就連師隐坐在精舍裏,都聽見了外頭的鞭炮鑼鼓聲。
歸雲歸雨都愛熱鬧,偷偷跑出去看了又跑回來,跟師隐說:“師隐師兄,今天外面有好多人,熱鬧極了。”
師隐道:“畢竟是皇上賜婚,熱鬧是應該的。”
歸雲歸雨疑惑的問道:“賜婚是什麽?”
師隐就告訴了他們:“賜婚,就是皇帝下旨,叫兩個人成婚。”
歸雲問:“那我們也能成婚嗎?”
這回不用師隐回答了,歸雨就推了歸雲一下,說:“你傻了嗎?我們是出家人,怎麽能成婚呀?”
師隐就笑着看着他們兩個人。
又想起來桑成林曾說過,丞相的大婚也是這個月,就在沒幾天之後的二十四那日。
只怕那天的熱鬧,不會亞于今日。
但這都與他沒有什麽關系。
他還沒有想好,要送給阿鸾什麽樣的生辰禮。
師隐想,他或許可以教會阿鸾彈那支《鶴沖霄》的曲子。
畢竟上次他聽見時,阿鸾還彈得很不成樣子。
但若想要教會阿鸾,也得要他來才行。
可阿鸾說了,這些日子都忙得很,沒有空過來,他也沒有辦法見到阿鸾。
那麽他只能送些別的東西了。
他身無長物,唯一能做到的便是為阿鸾手抄一本祈福經書。
選定了生辰禮,師隐便着手寫了起來。
他選的是一本《金光明經》。
即便他已然有了還俗的意思,可他在書寫這經書的時候,心是誠的。
心誠者,所願必有所應。
他只希望阿鸾一切都好。
一連幾日,天氣都很不錯。
這日,歸雲歸雨照常去了念佛堂,師隐一個人在精舍裏抄寫着經文。
就在這時候,有人來敲了師隐的門。
門外的人說:“師隐師兄,方丈請您過去。”
師隐聽出來了這聲音。
正是上一回時,來叫他去方丈丈室的那個僧人。
可他近來去方丈那未免太頻繁了些。
且這會兒叫他過去,又是幹什麽呢?
難道又是阿鸾來了嗎?
可阿鸾說過,近來忙得很,沒有空過來的,又怎麽會去方丈那裏?還派人來叫他呢?
師隐思索不得,便問道:“什麽事?”
門外那僧人回說:“我也不知。”
“只是方丈吩咐我過來,請師兄您過去一趟。”
師隐想了想,還是決定去了。
擱下筆,将已經寫好的經文放去一旁,用鎮紙壓好了。
打開門,師隐走出去。
那僧人看見師隐,便向他行了一禮,叫道:“師隐師兄。”
師隐應了:“嗯,走吧。”
那僧人便答道:“是。”
到方丈的丈室院前,并沒有看見上一回的那些禁衛軍。
師隐便确定了今日來的人并不是阿鸾。
丈室的門是開着的。
那僧人走到門前,又向他行了一禮,說:“師隐師兄,請進吧,方丈正在裏面等你。”
師隐便颔首,回了他一句,說:“多謝。”
進到丈室之內,師隐才察覺到這裏比之上次來時不同了。
丈室正中的地方,不知何時豎起了一塊素白潑墨的屏風。
而那屏風之後,現在正坐着一個。
光影綽約,瞧不清切。
只看出來大概是位婦人。
方丈原先坐在一旁,見師隐來了,就說:“師隐,你來了?坐下吧。”
師隐也不推辭:“是。”
等師隐坐定了,方丈又說道:“這位是白太夫人,聽說你佛法有成,今日特地趕過來,想見一見你。”
師隐便看向屏風後。
坐在屏風之後的那婦人開口問道:“你便是近來京中頗有盛名的師隐大師了嗎?”
師隐淡淡道:“貧僧就是師隐,可算不得有什麽名聲。”
畢竟他身上還有一則妖僧的流言。
即便有什麽聲名,也絕不會是好聽的。
那婦人便說:“方丈大師,有勞你。”
方丈回道:“太夫人客氣了。”
師隐聽得糊塗,完全不知道他們在打什麽啞迷。
但很快,他就明白了。
方丈竟拿出來一塊紅玉遞給了師隐。
那婦人問道:“師隐大師,你可認得這個東西嗎?”
作者有話要說:
吱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