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鄒知言還有錢, 姜梅麗放心了,如果他把所有存款都給她,她會在接下來半個小時內過意不去, 良心不安。
半小時過後該睡覺就睡覺,明天醒來神清氣爽。
是他主動給她的壓歲錢, 又不是她逼迫他給的……好像是她逼的, 她讓他給壓歲錢。
給一千塊錢是他自願的, 這個和她沒關系。
在婆婆給她一百壓歲錢之前,她覺得鄒知言給她二十就挺好了,有婆婆的“珠玉在前”, 她把壓歲錢期待金額偷偷升到五十塊錢。
婆婆都給他一百了,他不給個五十說不過去吧。
她畢業工作後還在收壓歲錢,親爸親媽給的, 十塊錢,弟弟妹妹們都是這個數, 結婚後就沒壓歲錢了。
主要是結婚第一年沒在娘家過年, 除夕夜在娘家指定能讨到,正月初三不好說了。
到鄒知言這裏,她想要二十塊錢說得過去吧。
從最初期待的二十塊錢到實際收到的一千塊錢,大大超過預期。
姜梅麗看着已經相識半年之久的老公, 仿佛回到初次見面的時候, 怦然心動的感覺回來了。
“不用在這裏獻殷勤,回家再獻吧。”鄒知言暫時還沒辦法享受梅麗的按摩服務。
他說完以後, 姜梅麗堅持給他揉了幾分鐘才停。
她宣布:“本月我就是鄒先生的專屬按摩師傅姜師傅,鄒先生有哪裏酸痛, 姜師傅保準按摩得舒服到位。”
鄒知言抓住時間:“本月?”
“對啊, 本月, 壓歲錢又不是打工錢,我免費送你的按摩服務,下個月該幹嘛幹嘛。”
Advertisement
搞清楚了,她感動就在本月感動,下個月沒多少感覺了 。
“這個月過去一半了。”讓梅麗獻殷勤的時間太短了。
姜梅麗:“不管,你嫌棄短的話,不如取消好了。”
“別取消,半個月就半個月。”
姜梅麗:“鄒先生,恭喜你領會了知足常樂的含義。”
她躺進被窩後,不管外面炮仗聲,一心一意想着怎麽花錢。
她不是守財奴,有大筆錢肯定會想着花出去。
“之前發工資變着花樣給你補身體,賺多少吃多少,都請不了姐妹們吃貴點的東西。
如今有一大筆錢,我也不會亂花,吃飯不變,多出來的錢,我們夫妻添置幾身新衣裳,我和姐妹們出去玩,出手也能闊綽點。
溫馨結婚份子錢可以稍微多給點,你放心吧,人情世故我懂,不會打腫臉充胖子給很多錢的……我沒有抱怨的意思,花錢給你帶早飯補身體都是我自願的。”意識到前面說的補身體像在抱怨,姜梅麗在最後補充了一句。
有錢逛集市也不用光看着不是非常必要又想買的小物件了,有錢真好。
鄒知言:“我沒覺得你在抱怨,很感謝你對家裏的付出。”
姜梅麗:“等過陣子你不忙了,不給你做豐盛的晚飯,中午繼續吃炒菜飯,晚上吃粥或者面條。”
為了他,她付出多少出去玩的時間給他做飯。
他別想着每天都有那麽好的待遇。
鄒知言:“梅麗做的炒菜飯我也很愛吃。”
“算你識相。”
兩人聊了好一會兒,外頭終于安靜下來,他們也能睡覺了。
睡覺前,姜梅麗又親了幾口鄒知言,非常感謝他給她的壓歲錢。
...
正月初一,姜梅麗神清氣爽起床,完全沒有在別人家睡覺的不适感。
他們睡覺的房間就是鄒知言在老家的房間,從小睡到大的。
起床後洗漱幫忙做早飯,飯吃到一半,兄嫂就帶着小朋友們來了。
是大哥大嫂最先過來的,他們家小朋友先按爸爸媽媽教的,向爺爺奶奶說吉利話,說完吉利話去找梅麗小嬸嬸玩。
姜梅麗拿到一千壓歲錢,心情大好,對小朋友們耐心十足,笑眯眯打過招呼後,問他們有沒有吃早飯。
吃了,吃過早飯才來的,這會兒就等着小嬸嬸吃完陪他們玩。
姜梅麗讓他們等等,她很快吃完早飯。
二哥家來得晚點,他們吃完早飯半個小時後才過來。
二哥家的孩子到了爺爺奶奶家,也按着爸媽教的,先跟爺爺奶奶說吉利話,說完吉利話小跑去和梅麗小嬸嬸玩。
鄒知言在邊上看着,爸媽找他,他再去幹活,別的時候都幫忙梅麗盯着小孩。
正月初一沒有昨天熱鬧,大街上的行人都少了許多,姜梅麗先開始帶着小朋友們在院子裏玩,後來轉移到院子門口,再後來轉到昨晚的小吃街上。
昨天晚上好幾個小攤,今天剩一個,慶幸還有一個在。
姜梅麗觀察過,在她眼裏,衛生過關了。
她準備帶着幾個小蘿蔔丁過去,豪氣請客。
作為丈夫的鄒知言已經猜出她的打算,及時勸阻:“梅麗,小心他們把新衣服吃髒,回去挨罵。”
正月初一,家裏有條件的,大人小孩都會換上新衣服。
瞅着小朋友們穿着和昨天不同的嶄新小棉衣,鄒知言不得不勸。
“正月初一不罵小孩,你看我們不過去,另一波小孩搶先買了,我們又要等會兒。”
另外一波小孩是大孩子帶着小孩子,今天就沒大人逛小吃攤,全是小孩子結伴出來,拿着壓歲錢買吃的。
他們帶的幾個小蘿蔔丁身上沒錢,壓歲錢全被爸媽收走了,只帶着玩具。
鄒知言最後還是同意了,等他們買好,把口袋裏的草紙拿出來,一個小孩一張,當個粗糙的圍嘴。
等前面一波小孩走了,姜梅麗沒再猶豫,帶侄子侄女們上前買吃的。
小吃攤賣的是餅,還有特色炒餅,兩樣是分開做的。
姜梅麗沒在省城吃過炒餅,自然要嘗嘗,鄒知言看她點了能當主食的炒餅,讓她別的餅不要點太多。
聽他說主食,姜梅麗表示這裏賣的餅都能當主食,一份炒餅沒關系的。
順便問他想吃什麽,餅還是炒餅,選餅的話要什麽類型的餅,雞蛋煎餅還是要正常面餅,選好餅想要什麽餡。
選擇種類太麻煩,再說還和幾個平均年齡不到五歲的小孩在一起,鄒知言選擇不吃。
姜梅麗不為難她了,問小朋友們想吃什麽餡。
攤子上餡料種類不少。
就不給他們點雞蛋煎餅了,雞蛋煎餅太軟,用料足,掉的時候餡也容易跑出來,如果抹上醬,掉了更糟糕,新衣服不幹淨了,洗幹淨非常難。
小朋友們選餡比叔叔積極多了,他們說了自己想吃的,姜梅麗記住後,問他們有什麽不吃的,确認兩遍後跟老板說好要什麽,付錢。
鄒知言說了不吃,姜梅麗依舊點了一份炒餅,一份用料實誠的雞蛋煎餅。
小朋友們是面餅,親的兄弟姐妹共吃一個餅,叫老板切好分裝在油紙袋裏。
炒餅有分炒餅絲和炒餅塊,塊就是大點的餅皮,姜梅麗選了餅塊,用竹簽子戳着吃,方便。
全好了之後,大家找了地方坐下,鄒知言給小朋友們戴上簡陋的草紙圍嘴後,坐在姜梅麗身邊。
小朋友們不用竹簽子,抱着油紙袋啃餅就好。
有點燙,姜梅麗讓他們等會兒再吃。
她先用竹簽子戳餅皮吃,嘗嘗味道。
“香,好入味,知言你來嘗嘗,我要的微辣,你不用怕辣。”姜梅麗把戳了一塊炒餅送到鄒知言嘴邊。
小朋友們都看着,鄒知言怕說不要太不“合群”,就吃下去了。
叔叔吃過,小朋友們也想嘗嘗。
姜梅麗拿着竹簽喂小朋友們,挨個喂完,讓他們可以開始吃自己手上的餅了。
冬天氣溫低,餅也涼得快。
小朋友們專心吃餅,最小的侄子離姜梅麗最近,姜梅麗自己吃的時候會稍微關注他,他暫時不會有問題,她就和鄒知言分吃炒餅和雞蛋煎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