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神仙崽崽

天色剛剛微亮, 宮中的禦膳房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昨日已經訂好了今日早膳的菜品,所以整個禦膳房的人都是有條不紊的在進行, 自打六皇子開始吃飯之後,宮中不僅僅是主子們有了一天三頓的機會,就連他們這些下人也都換成了一天三頓。

張禦廚更是在自己的專業生涯發揮了很大的能力, 畢竟以前的時候沒有見過鐵鍋,但是自打知道這鐵鍋的妙用之後,張禦廚完全不用沈青瀾交代, 輕而易舉的直接舉一反三, 做出了不少鐵鍋做的好吃的。

這是一個廚師必備的技能,他仿佛天生就知道如何去做菜。

安排着徒弟們将那些飯菜準備好了之後, 張禦廚這才來到了幾個大缸面前, 這大缸是六皇子專門安排到這裏的, 封閉不透光三天,一開始的時候裏面只是放水, 他們在上面澆上幹淨的水即可。

今日便是六皇子說好到時間了, 張禦廚小心翼翼的将這大缸上面的布掀開,然後就看到了裏面的東西, 頓時瞪大了眼睛。

只見在這大缸之中, 是許許多多嫩白的小嫩芽, 這在冬日裏面看到着實是讓人歡喜,讓張禦廚想到,六皇子說這樣制作出來的菜叫做豆芽, 是豆子生出來的嫩芽, 可以用來炒菜, 而且吃了不會讓人覺得不舒服。

這樣的冬日, 能夠有如此的菜色,着實是一件好事情。

小心翼翼的将這些豆芽弄出來,張禦廚親自按照沈青瀾的交代炒出來豆芽菜,接着還有其他的飯菜,甚至張禦廚還學會了做各種糕點,弄好了之後,分別送往各個宮殿。

皇帝沈建依舊是跟皇後葉湘雲住在一起的,這宮中如今也就只有皇後這邊有地龍,當然,前年的時候考慮到太子妃的情況,太子宮中也是有地龍的。

至于其他皇子就沒有這麽好命了,宮中都是沒有地龍的,冬日只能夠靠着炭火暖起來。

沈建看到了桌上這新鮮的豆芽,豆芽菜第一個被放在了距離帝王最近的地方,沈青瀾看到也是眼睛一亮。

“父皇,您快嘗嘗,這就是豆芽,冬天也可以吃的青菜,之前父皇總吃肉對身體不好,還是要适當吃菜的。”

古代的冬日哪有什麽青菜啊,沈青瀾倒是想着弄出來一個大棚菜來,但是父皇和母後看着都不讓自己出宮,在宮裏弄大棚菜實在是不現實,所以搞一波豆芽吃一下也行。

“哦?這就是豆子生出來的嫩芽麽?果然是白白嫩嫩的,跟昨日吃的豆腐比起來如何?”

皇後葉湘雲也是看到了這豆子弄出來的許多食物,之前是從未想到過的,想到下面已經安排今年多種植豆類植物之後,覺得也不錯。

沈建品嘗過這豆芽菜,更是覺得不錯。

Advertisement

“這冬日能夠吃到一口如此嫩的豆芽,确實是不錯,這豆子尋常百姓家中都有不少,小六,寡人以為,倒是不如将這豆芽的方子告知于百姓,讓百姓們這個冬日也有一些菜可以吃,你覺得如何?”

并不是所有兒子弄出來的東西沈建都只能看到利益,這豆子其實像是有錢人幾乎是不吃的,都是用來喂養家裏的馬匹,或者是其他的牲口。

可是老百姓不說這個啊,老百姓有些飯都吃不起了,這豆子種植起來容易,收成也不錯,所以不少百姓家中還是有豆子的,跟其他的農作物摻咋在一起吃,所以可以說不少平民百姓家裏都有豆子。

“當然好啊,父皇心系天下百姓,這些方子只是平常,給就給了。”

沈青瀾可沒想着要将這些方子留着自己用的,所以父皇給誰都行。

沈建早就知道自己會聽到這麽一句話,頓時也笑了起來,一旁的皇後也是沒忍住笑起來,一家和樂。

與此同時,其他幾個宮殿中,衆人也看到了豆芽菜。

“這就是六弟專門用大豆做出來的豆芽菜?”太子妃看着桌上的豆芽,只覺得好奇的很,沈嘉和則是看看坐在那裏眼睛直勾勾盯着豆芽菜的兒子,随後笑起來。

“對,看來是六弟特地安排好送來的,禦膳房應該也有不少,太子妃可安排一些送于家中品嘗。”

沈嘉和跟弟弟關系好,跟妻子關系也好,所以這會兒直接給自家兒子夾了菜,看到兒子傻乎乎的就知道吃東西,也是無奈的很。

明明自家兒子如今也已經開始學習各種東西了,怎麽看着就是沒有六弟聰明呢?

其他宮中的皇子們更是将這些豆芽菜一掃而光,畢竟大家都是天生神力,本來就吃得多,以前兩頓的時候,大家吃的不少,下午還要吃茶,現在一天三頓了,倒是不用吃茶了,但是吃的也依舊不少。

沈建這個皇帝說做就做,當天上朝,便将大豆可以做成豆芽菜的事情告訴了文武百官,并且告知百官,讓下面的人通知百姓,讓百姓們也可以在這樣的冬日吃上小菜。

一聽這是六皇子弄出來的方子,而且免費要告訴所有人,文武百官自然是一頓誇贊。

這一年的時間裏面六皇子搞出來了一大堆東西,他們朝堂上也因着這些忙碌了不少,所以自然是對這個六皇子感官不錯,無論是海鹽還是鐵劍,反正是都支持的很。

随後官員們下朝之後,關于豆芽菜如何制作的方法就開始通知百姓們,相信不過七天的時間,在官員的忙碌下,百姓們都可以吃上新鮮的豆芽菜。

有不少孟州神都的百姓們知道了這個方子之後回去就做了,三天之後看到那白白嫩嫩的豆芽菜,簡直是不敢相信,只能夠先拜一拜自家神仙投胎的六皇子,然後繼續才敢開始食用。

而這七天的時間,四皇子沈元明就已經将沈青瀾所說的水泥給弄了出來,當沈青瀾看到水泥的時候,心說這古代人的智商就是不錯,只需要交代一下,就可以弄出來。

沈青瀾告訴了自家四哥這水泥是用來鋪路的之後,倒是讓沈建也很感興趣,于是決定讓人冬日裏面就開始燒水泥,等春日之後開始在神都鋪路。

至于馬具的事情,宮中的馬匹已經是全部整裝待發,套上了馬具和馬鞍,甚至鑲嵌上的了馬蹄鐵的馬兒更是在宮中的馬場健步如飛!別說是幾個皇子,就是皇帝沈建,也在宮中的馬場騎着自己的愛馬跑了幾圈,可以說對這個馬鞍喜歡的不行,着二皇子處理此事,将戰馬全部按上馬鞍和馬蹄鐵。

大豆榨油的事情皇帝沈建也知道了,更是明白這豆子炸出來的油更多,也更加鮮香,到時候對民生是極大的好處,所以将這件事情重新分配,交給了比較穩重的三皇子沈雲錦來負責,由五皇子沈安河從中幫忙。

這個大豆油是要在明年春日便開始在大雍各地售賣,價格上肯定要便宜,所以最近沈元明和沈安河又是忙碌了起來。

這些皇子們自打回宮之後可是分外忙碌,早上要跟着上早朝,中午吃完飯之後就要做自己的事情,有了筆墨紙硯,每個皇子都必須重新練字,就跟皇帝沈建和其他大臣一樣,接着還有自己需要辦理的差事,簡直是恨不得一個人分成好幾個用。

除了一開始幾個人還在沈青瀾面前争寵之外,後來大家都忙碌了起來,沈青瀾這才算是松了一口氣。

臨近沈青瀾生辰的時候還沒有下雪,但是天色已經是極其冷了,太子妃和二皇子妃都在母後葉湘雲宮中一起為沈青瀾縫制小衣。

對于這件事情,沈青瀾曾經抗議過,覺得給宮中繡女做就行了,結果別說是皇後不答應,就說是太子妃和二皇子妃都不答應。

用她們的話說,在宮中除了處理一些賬本之外,也無甚其他事情可做,給沈青瀾做衣服,還能夠鞏固一下自己的女紅。

當然,表面上是這樣,但是實際上要是給六皇子做衣服,都是要來皇後宮中的,作為兒媳婦,太子妃和二皇子妃都是希望得到母後歡心的,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況且她們在給神仙投生的六弟做衣服好麽?這不是誰都有機會的好麽?

坤寧宮裏面,太子妃和二皇子妃正在跟皇後葉湘雲拉家常。

“昨日臣妾回家了一趟,家中的丫鬟偷懶,竟然是沒有收拾好窗戶,讓臣妾的父親和母親晨起的時候頭暈,好似是中了煤炭之毒,還好陛下命禦醫去看了無事,不然臣妾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二皇子妃家中只有父母,她父親是一個将軍,當初也是跟着沈建打仗的,母親也是女将,在所有人都在打仗的時候,是不分男女的,後來沈建稱帝之後,這些女将們其實也有職位,只是不上朝而已。

“竟有此事?昨日為何沒有人來通報于我?”葉湘雲也吓了一跳,這煤炭之毒可是要命的,此時顧不上自稱了,着急的看向二皇子妃。

“母後,此事父皇已經知曉,昨日的時候還是父皇命臣妾回家中探望父母,因此今日才跟您說的,父皇怕您擔心。”

二皇子妃其實也是有些擔心母後會生氣,今日才過來報備,因為尋常人家的女子若是嫁人之後,是少有回家探望的,像是她才嫁過來多久,便可以得到父皇恩準回去,所以心中自然是有些擔憂。

“這樣重要的事情你着急也是正常,今日我讓奶娘準備一些藥材送回去,你父母情況還好吧?”

二皇子妃看到母後沒有怪責,而且還要幫忙準備藥材,頓時感激的不行,立刻表示自家父母沒事了。

而一旁的沈青瀾聽着,才明白了,原來只有皇宮有地龍,其他人冬天還在燒炭?

他怎麽之前也沒見過啊?

想到如此,沈青瀾跟自家母後說一下,便帶着人出去了,目的地不是別的地方,而是自家五哥的宮殿。

五個皇子的宮殿都是不在一處的,太子哥哥和二哥哥已經娶了老婆,沈青瀾不方便過去,就直接去了沈安河宮中。

果然,一來到了五哥宮中,這邊就冷得要命,完全不似母後那邊的暖和。

“五哥宮中可有炭火?”

叫來了五哥宮中的人,這給五皇子沈安河管理內殿的不是別人,正是沈安河的乳娘倩娘,沈青瀾見過幾次的。

倩娘也是沒了父母,孩子丈夫都死在了戰争裏面,所以如今在宮中伺候沈安河。

“自然是有的,六殿下,您是在找炭火麽?”

知道這位六殿下是個好奇的,所以宮中的人只要是被六殿下問到的,都是會說的清楚明白。

“恩,我想看看炭火。”

這古代的煤炭跟現代的一樣麽?沈青瀾見過現代燒火,比如說蜂窩煤,但是其他的倒是少見。

很快,太監便将裝着炭火的盆子推了過來,沈青瀾這才發現,自己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啊!

這炭火竟然是用木頭做了一個小推車,盆子是石頭做的在裏面,然後在最裏面放着碳。

這炭火燃燒着,沈青瀾卻看出來了,這碳就是沒處理過的碳,燃燒的話會産生一定的毒素,怪不得會讓人中毒。

“外面的人冬日都是燒炭過冬的麽?”

沈青瀾好奇的詢問着,讓聽到這話的倩娘哭笑不得。

“六殿下,這普通的百姓們是燒不起炭火的,冬日若是下了雪,便是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在家中窩着就好。這炭火是只有有錢的人才能燒得起的,分別分為好幾種炭火,這宮中的銀絲炭已經是炭火中最好的了。”

像是皇後娘娘宮中的地龍,那可不是人人都能燒得起的。

就連宮中,也是只有皇後娘娘宮中和太子宮中有地龍,皇帝沈建的乾元殿都沒有的。

“那這個銀絲炭會中毒麽?”

沈青瀾好奇古代的這種工藝可以做到什麽程度,至少他發現,在這個所謂架空的時代中,母後的衣服穿的也沒有那麽好,雖然是錦緞,但是冬日也是極冷的,需要用動物的毛發來保暖。

“用炭火的話需要在房間裏面留下出氣的孔,這樣的話就可以防止炭火中毒。”倩娘耐心的解釋着給六皇子聽,沈青瀾聽罷,也知道這玩意不但有毒,而且燒起來也不容易。

接下來的詢問中,沈青瀾更是知道,這炭火用的也很費,開采不容易,總之消耗大,但是也不是很熱。

想了想,沈青瀾回到了自家幕後的宮殿,然後将制作蜂窩煤的器具畫了出來,然後交給了自己的侍衛,直接讓侍衛找外公永安侯制作,相信外公一定明白他的意思。

這會兒都十月份了,沈青瀾做好這些之後,又打算鹹魚躺。

可是命運偏偏不是如此,等皇帝沈建下朝之後,帶着兒子們一起吃了午飯,皇太子沈嘉和才想起,半個月之前,在永州那邊有官員進獻了一種特殊的花卉過來,所以皇太子打算帶着自家弟弟看。

這種花卉柔軟無比,而且看起來如同白雲一般,被命名為白雲花,也是想送到宮中給神仙六皇子命名的。

沈青瀾不知道這冬天還能看到什麽花,結果在自家太子哥哥宮殿中看到了棉花的時候,整個人都震驚了!

“這不是棉花?”

沒錯,那放在盆裏被精心養殖的,此時還綻放着柔軟白色花朵的,不是別的東西,竟然是棉花!

之前沈青瀾就發現這個時代還沒有棉布,所以就以為棉花暫時沒有被發現,沒想到棉花是在的,但是人家現在是真的花,不是棉。

“棉花?”太子沈嘉和聽到這個稱呼,随後看向那白嫩嫩的花朵,覺得只要是自家神仙弟弟認識的,就一定是好東西。

“六弟,你可知這棉花是作何用的?”

總歸不會像是觀賞性植物吧?

不然也不會被自家弟弟記住啊!

沈青瀾此時也是覺得命運很神奇,伸出小手撫摸這柔軟的棉花道。

“這是棉花,是用來做衣服保暖用的,可以做很多東西,棉衣,棉被,而且生長要求很低,在很多土地貧瘠的地方都可以生長,如果有了它,百姓們冬日就可以出門了。”

知道百姓們冬天不出門的事情之後,沈青瀾知道,一定是因為天太冷了,衣服不夠保暖,可是若是有了這棉花,只做了棉布,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

“六弟說這個會做衣服?”

沈嘉和眼睛一亮,沒想到這柔軟的花朵竟然還有這般作用,于是詢問身側的太子妃。

“太子妃,這白雲花可是有多少?”

下面的人進貢,自然是不能只進貢一盆的。

“回殿下,自然是有許多,都被安排在宮外的小宅裏了,若是殿下需要,臣妾這就安排人将這些白雲花送進宮中來。”

太子妃也看不出這軟綿綿的白雲花怎麽變成衣服,好奇的很。

棉花最晚的地方是九月份開的,而如今都已經十月份了,這棉花花開這,證明古代的天氣跟現代的還是有一定區別,沈青瀾立刻點點頭,讓太子妃安排人将棉花摘下來送進宮。

接下來的一個下午,在棉花別送入宮中之後,太子和太子妃兩人便看到了自家六弟指揮着繡娘将這棉花處理好,弄的松軟膨脹,做出了一個可愛柔軟的枕頭。

“母後最近一直脖子疼,若是能夠枕着抱枕睡覺,便可以緩解疼痛。”

沈青瀾抱着柔軟的抱枕美滋滋,然後再看看一旁繡娘竟然已經将棉花搓成了棉線,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棉布的時候,不得不再次感嘆這些女子的心靈手巧。

不過……棉花有了,還缺了什麽來着?

哦!紡織機!!如果有了紡織機,一定會速度更快的!!!

皇後葉湘雲立刻得到了自家兒子孝順過來的軟綿綿的枕頭,正愛不釋手的時候,沈青瀾就已經忙碌了起來,将紡織機和一些需要處理棉花的簡單方式都寫了下來。

沈建也知道了此事,親自撫摸了那柔軟的棉布之後,更是覺得這棉布防寒極好,而且制作工藝很簡單,一時之間也是欣喜的很,得知這棉花是在永州之後,便也來不及等明年了,直接指派了原本就是永州出身的官員即刻動身去永州。

一定要看看這棉花到底是在什麽地方生長,如何留種,如何才能繼續種植,只要有了棉花,那就能夠生産出源源不絕的棉布,這樣冬日裏面百姓們就不至于餓死了!

現在百姓們穿着的大部分都是麻布之類的東西,就算是錦緞,也是只有非常有錢的人可以穿,冬日裏面大部分都是靠着動物毛皮防寒。

若是有這樣的棉布,冬日可以少凍死多少人了……

沈青瀾這般将制作紡織機和處理棉花的東西剛寫出來,就被自家父皇抱着一頓親,然後一陣又是臉頰被胡子蹭的通紅。

反正……大家都很高興就對了。

其他幾個皇子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也是高興的不行,畢竟這可是天下民生問題,百姓們好好活着,圖的不就是吃喝和穿麽?要是都解決了,那就好了。

之後大家又一次忙碌了起來,時間一晃便來到了沈青瀾四歲生辰宴,這宮中也只有沈青瀾的生辰宴會舉辦的如此盛大。

沈建和葉湘雲崇尚節儉,皇帝和皇後的生辰宴席都是簡單的辦理,其他皇子也只是跟父皇母後一起用餐而已,到了沈青瀾這裏,就是百官進寶,還有百姓送上來的東西,是讓沈青瀾每一年生日都挑花了眼。

永安侯和宣祿侯這兩個對沈青瀾寵愛有加的,今年更是因為賺的盆滿缽滿,給幾個皇子都添置了不少體己,沈青瀾這裏更是數不清的錢財。

不過四歲,沈青瀾已經感覺到了成為大雍首富的壓力。

生辰過後,日子還是要過的,大雍的冬日着實是冷的很,永安侯将各種炭火變成了煤球,也就是蜂窩煤,倒是賣的不錯,價格也便宜,讓百姓們終于可以有些用得上煤了。

今年依舊是蒸蒸日上的一年,百姓們在這一年吃上了海鹽,這是以前從來不敢想象的事情,以前光是吃苦澀的鹽就能哭了,現在吃的海鹽更是一點兒苦澀的味道都沒有,而且價格便宜,讓百姓們更加感念大雍的皇帝,還有大雍的皇子們。

這些可都是六皇子的方子弄出來的,是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親自去做出來的海鹽啊……

不僅是海鹽,還有其他的一些零零碎碎,都讓大雍的百姓日子過的更好了一些。

眼看時間來到了年末,要過年了,就算是冷,家家戶戶也都是開心的,家中的主心骨這會兒就會出去買一些年貨回來,其實一些普通的東西家家戶戶都準備好了,這會兒也是想要去永安侯的店鋪裏面看看。

那永安侯開的店鋪不一樣,可不是光招待有權有勢的人家,便是普通百姓去了,也招待的極好,所以有不少百姓都喜歡去永安侯開的店鋪。

也就是葉家商鋪。

今日飄了雪花,走在街頭的人三三兩兩,可是去葉家商鋪的人卻聞到了一種奇怪的香味。

“小二,這是什麽味道啊?這麽香?”

有人詢問着,小二立刻笑起來,說道。

“客官您這就問對人了,這香味啊,可是咱們大雍的神仙六皇子用新的方子制作的香油,以往咱們不是吃豬油麽?對身體也不好,六皇子說要吃這香油,身體才能一直好下去呢……”

這話自然是小二聽到掌櫃的介紹之後自己想出來的,結果客人一聽果然是眼睛一亮。

“什麽價格?我來點兒。”

六皇子弄出來的東西啊!那不就是跟海鹽一樣?到時候價格肯定不會太坑人,是能夠讓他們百姓們都能吃得上的東西啊!

果然,小二報出來的價格果然是很便宜,這客人立刻來了一竹筒的香油,随着這單生意的開張,在大雍各地,這大豆制作出來的廉價香油,也正是開始入侵百姓們的生活。

有些時候,改變永遠都是這樣悄無聲息的。

比如說永安侯得到了紡織機之後,除了尋找棉花之外,還要找木匠先提前将這些紡織機弄出來,在聽自家六皇子說着紡織機最好還是女子使用的時候,便已經開始繼續後續的安排。

新的一年到來,大雍的百姓們安居樂業。

沈青瀾少有的糾結了一下,自己這本天命之書到底是想講什麽?自己在皇宮中也沒有個機會出去,那個所謂的天命之人什麽時候出現?

通過沈青瀾的分析,他穿越的天命之書一般都是女主角比較多,想想以前閑暇的時候看到的電視劇,一般來說,穿越的女主角都會受到王侯貴公子的青睐,還有皇子們的喜歡。

這麽一想,自己有五個哥哥,大哥二哥已經結婚,三哥今年也已經二十歲了,定了親了。

四哥剛剛成年十八歲沒錯,但是身邊也沒有女人啊!

更別說掉進了錢窩裏面的五哥沈安河了,這看起來就不像是為女人神魂颠倒的模樣,他眼裏只有錢好麽?

沈青瀾仔細想了想,沒有了144,他實在是想不出來這天命之書到底是要寫什麽,自己的身份又到底是什麽。

不過通過之前的經歷推測,自己的身份一般都是不太好的,不是好人。

可大雍現在剛建立沒多久,有什麽可以讓天命之書去塑造的?

這般猜測着,沈青瀾也開始逐漸的長大了。

四歲之後,皇帝沈建給他挑選了不錯的老師給沈青瀾講古。

這位師長也是知道沈青瀾這個神仙六皇子生而知之,所以講述也是在講述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一切。

這些落入沈青瀾的耳中,才讓沈青瀾明白,哦豁……這世界也架的太空了吧?

大夏前面的幾個也完全沒有聽說過呢!

而且大夏分裂之前也不是只有大夏一個國家,只是大夏最大而已,所以現在沈青瀾這才明白了自家父皇做出了多麽厲害的事情。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沈建統一了這片土地啊!讓這片土地上只剩下了大雍一個王朝。

至于再往更遠的地方去,那就不知道了。

不過架空的好發揮啊,沈青瀾在了解了這個架空世界的背景之後,就直接放開了自我。

作為被這個世界意識寵愛的天命之子。

沈青瀾開始改變這個世界。

他五歲這一年,百姓們人人吃得上油,人人吃得上鹽,加上六皇子喜歡各種珍奇的植物,百姓們紛紛貢獻,所以在這些奇奇怪怪的植物中,沈青瀾發現了玉米,紅薯,土豆這三種抗旱能力強,而且種植容易,并且收獲高的農作物。

而且孟州神都整個全都鋪成了水泥路,沈青瀾又改進了車輛,甚至制造出了木質的自行車,一時之間倒是風靡了整個神都。

同年大雍皇帝沈建正式統一貨幣,他收繳所有青銅,鑄造銅幣,上面印有大雍元年,福壽永昌八個字。

沈青瀾六歲這一年,永安侯葉玉生已經按照皇帝的要求在大雍各地建設紡織廠,全部收取女工,在棉花産量達到的情況下,同年各大商鋪開始售賣棉布,百姓們第一次用到了這麽柔軟又防寒的棉布,并且價格優惠。

哦,忘了說一件事情。

也是這一年,皇帝沈建特意公開了沈青瀾親自注寫的《養豬的一百零八種方法》以及《母豬的産後護養》這兩本養殖書籍。

因為在沈青瀾四歲那年,寵愛沈青瀾的宣祿侯養殖的一百只大豬,竟然在經過沈青瀾的養殖方法之後,每頭豬在四個月的時間裏面長到了四百斤,而且肉質更是鮮美,不像是以前那樣吃起來是臭的,所以宮中現在也開始吃豬肉了。

上行下仿,上面的皇帝做什麽,百姓們自然也是要學着,以前嫌棄豬肉髒的官員們也喜歡上了吃豬肉,什麽紅燒肉啊,紅燒豬蹄啊,涼拌豬耳朵啊,豬肉餃子,豬肉粉條,反正只要是你能想象得到的吃法,這裏都有!

所以百姓們紛紛開始養豬,準備過上致富的生活。

這兩年下來,宮中總是賜豬肉給立功的官員,不少文官武将中午在宮中陪着皇帝沈建一起吃飯,倒是兩三年下來胖了不少。

沈青瀾十歲這一年,便是大雍十一年,這十一年下來,百姓們已經真正的達到了休養生息,一個個穿上了棉衣,吃上了肉,沈青瀾還發揮自己被老天爺青睐的能力,給自家老爹找了好幾個金礦和銀礦,然後自己幾個哥哥就過去上任去了。

大雍朝頒布了很多跟大夏不同的交稅方法,還有律法。

因為沈青瀾這個神仙六皇子認為女子也能頂半邊天,于是在律法中,關于産業繼承的事情,眼前都是只有男子能夠繼承家業,如今女子也可以繼承家業。

自打紡織機和紡織廠的事情開始辦理之後,不少普通百姓家裏的女子也有了工作,甚至生下來了女子都不會直接掐死,反倒是好好的養大,期待她們能夠去紡織廠工作,現在大雍遍地都是紡織廠,女子有些時候賺的錢比男子還多一些。

除了紡織廠之外,還有一些沈青瀾要求做的服裝廠之類的,以及白澄紙的造紙坊,都是女子可以去,男子不行的。

經濟能力拉動了這個社會的活動能力,女子也可以工作的情況下,家裏人自然是不想讓她們盡快成婚,以前十二三歲結婚的都沒有了。

況且大雍皇帝說了,女子十八歲才可以嫁人,不然生了娃娃會早死的。

還有就是親緣五代內不能結親的事情,剛開始大家都反抗,畢竟這年頭都是以血緣為主要生産力的,但是聽陛下說近親生下的孩子會畸形甚至是傻子的事情之後,大家也發現自己周邊只要是近親結婚的,好像真的有傻子。

而且這可是神仙六皇子說的!你敢不聽麽?

這下年下來,女子們在大雍的地位逐漸上來了,特別是這些官員們的女子,本來也都是想要養在家裏的,但是六皇子說不行啊!

你們老子都是當官的,養一個女子家裏不識字什麽意思啊?以後要是我們這些皇子娶老婆,都不聰明怎麽辦?

所以宮中如今辦理了一個女子學堂,暫時是只教授官員們的女公子過來上學,這是沈青瀾為她們尋的第二條路。

這些年裏面大雍的百姓們過上了蒸蒸日上的生活,一個個稱贊大雍有了好皇帝,有了好的太子和皇子們,不過提起以前的日子,咒罵的自然是那些世家。

世家這些年是最不好過的,以前随便把控皇權,把所有天底下最好的一切都籠在自己手心裏,而現在皇帝根本就不看他們一眼,他們看到一些六皇子制作出來的東西,還需要花錢買,雖然說這些年也又開始休養生息,慢慢的恢複了元氣,但是總歸是比起以前不行的。

以前的時候那些所謂的賤民敢怎麽樣,打死幾個都随便了事。

可是現在你工資少發一天,人家就能把你告到衙門,讓這些世家高高在上的态度也開始慢慢接地氣。

在皇帝沈建的故意冷落下,這個世界終于達成了只有世家受傷的局面。

無論是朝堂還是百姓們都在日子過的越來越好,世家反倒是過的越來越困難。

而就在沈青瀾十三歲的時候,系統144的竟然回來了……

它的回歸自然是也帶來了此世界的天命之書……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