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撐傘還能被笑話

王行自從那天看過林子安種的莊稼後一直念念不忘,裏面種的東西不僅好吃還營養豐富,只是京城裏就沒有這些,要是林子安能去京城就好了。

夜裏王行寫了封信連忙交給了小西,“你出城去尋找我們的隊伍,找到後把信交給他們,讓其中腿腳快的去送信,剩下的人帶回城來。”

“那大人你呢?”小西捏着信看着王行。

王行嘆了口氣說道:“咱倆銀子花光了,只能先給林子安打工還錢,我明天還得去上菜呢。”

小西看着委屈的王行說道:“大人放心,我一定快點找到隊伍,回來接你!”

過了幾日,有一支十分壯大的隊伍進了城,王行早早的就去城門接人。陛下說桃源城離京城太遠經常管理不到,這次他來視察趕上秋闱,一方面是為了監考,還有一方面是把人才安全的護送回京城。王行本來以為這種地方能有人才是很不容易的,可當他見到林子安和蘇念清,就覺得這倆人他勢必是要帶回去的。

蘇念清熟讀各類詩書,林子安對農業方面的造詣很高,還有許多新奇的作物。他在這兒住了這麽些時日,也大致了解了桃源城的發展狀況,就是交通閉塞,只能與邊境的人交易,與本朝商人來往甚少。到時候肯定得先修一條平坦的路,不然向他來時那樣波折,這座城也別說治理了,只怕沒有官員願意來此上任。

王行帶着隊伍包下了半個客棧的房間,自己也終于有了銀錢的來源。既然隊伍來了,聖旨也帶到了,他就得穿着官服去城主府報道了。

下午桃源城就流傳着朝廷派人下來了,那個大人已經去城主府了,包下了那邊最大的客棧。

林子安和蘇念清是在清羽居吃飯的時候聽到這件事的,蘇念清松了口氣,說道:“我還以為王大人帶的人永遠都不會到了,怎麽半個多月了才到。”

林子安看着來來往往讨論的人們說道:“可能是桃源城實在太遠了,路不好走。”

蘇念清撇了撇嘴,“本來還好,我小時候搬來這裏還沒有那麽難走,哪知道現在變成這樣了,王大人說的什麽樹林我一點兒印象都沒有。”

“可能是因為那些樹長大了,你也不要太憂愁,既然王大人都來了,肯定會想法設法的為百姓謀幸福的。”林子安安慰道。

蘇念清又吃了幾口菜,看着林子安問道:“子安哥真的要随我去京城嗎?”

“真的,念清,我不騙人。”林子安知道蘇念清放不下,只能在他詢問的時候一遍遍地告訴他,這次是真的會和他一起去。

……

Advertisement

鄉試到來的那天,蘇念清早早地就被林子安送到了考場,後才想起他以前讀過的有關鄉試的知識,貌似父母喪事未滿三年不準應試。

“念清,你爹不是才過世一年嗎?你可以參加鄉試?”

蘇念清疑惑地看向林子安,好像在說我都到考場了,當然可以考試,“父母喪事與鄉試不沖突。子安哥,你們那裏不可以嗎?”

林子安這才安下心來,看來這裏與古代的制度不完全相同,就是服喪期間也可以參加考試。

蘇念清進去考試後林子安一直靜不下心來,就好像等待孩子考試的家長一樣。考試要考三天,林子安把人送進去後就回家去了。

秋闱一共三場,每場三日,蘇念清中途不回來,林子安只得在考試正式結束那天去接他。

第一次林老師覺得時間竟然可以過得如此漫長,好像自從來到這個落後的朝代以來,蘇念清第一次離開他這麽久。不知怎的竟然有些不太習慣,一個吃飯,一個人睡覺,院子裏安靜的只剩下蟬鳴和風聲。

考試結束那日,林子安早早地就出了門,他看着外面明晃晃的太陽,怕蘇念清出來會被熱到,回清羽居做了一罐綠豆冰沙,還撐着一把傘過去。

來往的路上許多男子都在掩面輕笑,而女子都是露出羨慕的眼光。

“大男人還撐什麽傘!”

“你們男人懂什麽!這公子一看就是去接娘子的,不知道哪家的姑娘如此幸運。”

目光太多林老師也就不好忽視了,回頭看去好像是有點不太合适,整條街上好像只有他一個男人撐傘。不過這麽曬,撐傘好像不過分吧。

考試結束的時候蘇念清第一個沖出來,可能也是因為好幾天都沒有見到林子安,十分想念吧。

看着蘇念清那胸有成竹走過來的樣子,林子安就知道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他家小少爺可是一個學霸,怎麽可能被鄉試絆住腳。

林子安往前走幾步把傘撐在兩人的頭頂,又把手裏的那罐綠豆冰沙遞過去,“快喝吧,冰了後才拿出來的。”

蘇念清在衆多學子的羨慕下喝完了一整罐冰沙,王行出來的時候蘇念清已經在擦嘴了。

王行眼睛一亮,“蘇兄,你喝的什麽?還有嗎?我也想喝。”

“我喝的是綠豆冰沙,沒有!子安哥專門給我做的,你是喝不到的。”蘇念清洋洋得意下模樣,氣的王行牙癢癢。

王行:“蘇兄這般胸有成竹,這是穩了?”

蘇念清眉梢一揚,“那是自然。”

“咱們幾個今晚聚聚,我有事和你們說。”王行說道。

林子安點點頭,說道:“把張叔他們叫上沒事吧,念清剛考完一起吃飯慶賀一下。”

“當然可以,不用避諱。只是……”王行頓了一下,“我看到經常和你們一起的那位公子興致不高,估摸着沒考好。”

“李延畢竟才剛開始學習沒多久,他之前考上秀才說是自己僥幸,這次鄉試肯定要難許多,考不上也不打緊,明年繼續。今晚我們也不要提鄉試,希望他能振作起來。”林老師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上,太清楚李延了。

李延就像是他班上大多數的學生一樣,腦子很聰明,所以對學習的态度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直到要考試了才挑燈夜讀,想着自己着幾天多學一下,然後就想超過那些努力學習一個學期的同學。然而結果往往都是混個及格,世上哪有這麽簡單的事。

蘇念清和林子安走在回家的路上,蘇念清好奇的問道:“子安哥怎麽知道李延一定考不過,萬一他不開心是因為其他原因呢?”

“李延平時一直在店裏,我讓他回去看書他也不去,夜裏我每次看完作物回屋的時候都發現他家的燈早就熄了。不努力自然就考不好,或許我的話很傷人,但是道理總歸沒錯。念清,你以後也不能松懈自己。”林子安說話很嚴肅,好像找回了自己上課時的風範一般。

蘇念清看他一本正經的樣子咯咯笑出聲來,“子安哥,你比周夫子看着還像夫子,大道理還挺多。我一定不懈怠,畢竟我是要考狀元的人。”

說到考狀元,林子安就想到今年他們得去京城了,蘇念清鄉試中舉就得去京城會試,次年二月開始。看來秋收過就得趕緊去京城了。

“念清,今年我們就不在這兒過冬了。”林子安說道,語氣似是有些迷茫。

“子安哥,怎麽了?”蘇念清倒是第一次見林子安如此心慌沒底的樣子。

“春闱在二月吧,我們看到得早點出發去京城,要是去晚了人生地不熟的,影響你發揮怎麽辦。”林老師長嘆一口氣,他其實是一個不太喜歡到處亂跑的人,其他老師在假期的時候喜歡去旅游,而他更喜歡待在自己生活的那個城市,出門吃吃飯、遛遛彎就好了,不喜歡長途跋涉的車程。更何況在古代又沒有火車和飛機,京城路遠,據王行所說怕是路上就得一個月吧。

蘇念清眉眼彎彎地看着林子安,伸手牽住林子安說道:“誰說人生地不熟了,我們不是還有周衡嗎,我家在京城有基業,也不用那麽憂愁。”

“嗯。”林老師還是悶悶不樂的,一個月都得在路上,還得坐馬車,這日子怕是只有沒體會過現代便利交通的古人才能習慣了。

今日清羽居早早地就關了門,大家夥都去了小清羽居,去給蘇念清和李延慶賀。林子安他們來得晚,店裏就只有李延和張叔他們忙碌着。今天的這頓火鍋可是比較豐盛的,以前就只有什麽牛肉、羊肉和蔬菜,這次林子安花大價錢買了好多螃蟹和蝦,就連平時比較稀罕的水果都拿了出來讓大家一飽口福。

劉駿感嘆道:“還得是老板娘才能讓老板如此破費啊,要是放在平常,我們哪有機會去吃這些。”

張叔笑着打了劉駿一下,“別瞎說,林娃還沒和蘇少爺在一起呢,你這樣他倆得多不好意思。”

趙家大哥笑道:“張叔,他倆以後肯定會在一起,你看每次老板在的時候,蘇公子眼睛都離不開了。”

廚房裏的人打打鬧鬧,而李延卻心裏很是不舒服,他也是一顆心撲在林子安身上,怎麽就沒人發現他也喜歡林子安呢。蘇念清只不過仗着自己剛開始給林子安借的那麽多錢才被如此對待的,就算換一個人林子安也肯定會對那個人一樣好。而他就不一樣了,他們是一起經歷過生活悲痛的人,哪是蘇念清這種小少爺能夠理解的。

若是林老師知道李延這樣想,恐怕會吐槽一句,其實我也沒有經歷過多少悲慘的生活,畢竟我也算是一個有五險一金、每周兩天休假的有錢人士。

林子安和蘇念清來的時候大家夥都把東西準備好了,一張桌子上擺滿了各種菜品,王行早就躍躍欲試地拿着筷子了,見林子安姍姍來遲抱怨道:“你們也太慢了吧,我一個公職人員都比你們到的早。”

林子安無奈地笑道:“好了,快吃吧。”

--------------------

作者有話要說:

路人:“跟女人似的還撐傘!”

林老師:“雖然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是真的很曬。這傘我必須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