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思量
第五十章思量
屬下們在前院等,許靖去往堂上向父親許忠請安,并說明今天雖然可以沐休,但事情沒做完,還得糾集人員忙活,許忠表示理解,讓他注意身體,叮囑洪小算和其他幾名随從要細心照顧好世子,這才放他們出府。
一行人走出大街上遇見李藝,領着大小十幾位戶部官員、太醫院的禦醫和一群侍衛軍士站在街邊路牙子上四處指指點點,李藝皺着眉繃着臉,一副不得章法的樣子,許靖看着禁不住好笑,下馬走過去。
李藝一看見許靖就指着他嚷嚷:“你給我說說,是什麽個意思?我昨夜才聽下邊人論說你們的人有防治時疫的藥丸子吃,合着你只保住自己不得病,不管我、不管皇上了?”
許靖笑道:“郡王爺,防治時疫的藥丸子可是宮裏太醫院制成,從宮裏往外發放,先盡着皇室宗親,您先吃到,然後才輪到我!”
“哼!少跟我狡辯!你另有別的好藥,竟敢不告訴我!你身邊那個姓霍的小子呢?那一顆醒酒丸吃得我到半夜還睡不着,藥效太過了吧?還有沒有?拿來我看看,讓傅太醫照着另做,少放兩味醒神的藥草!”
“這個我不懂,福郡王自問他吧!”
許靖側身往後看,示意霍改上前,對李藝說道:“皇上慧眼識英才,降此大任于福郡王,剛好我身邊有這個霍改,他知道‘時疫始發于城西,但城西沒死人’!福郡王有什麽可疑的盡管問他,或許不需大費周章,便能尋到一些消除疫情的好法子!我還有事,先得去司裏忙半日,等做完份內事,自去尋你們!”
李藝高興地笑道:“好好!将人留下,你走你的,晌午過後我教人向你報行蹤,你尋來便是!”
兩人在大街上別過,各自往一個方向走。
李藝讓霍改随侍左右,一路聽霍改說着,內心詫異不已,他和許靖一樣的想法——賈家有秘傳醫術這個可以相信,因為皇後賈圓圓就精通此道,但如果說賈素素也擅于醫術,實在不敢相信,但霍改說得不容置疑,他便決定去會會賈素素。
但他并未見到賈素素,出面迎接他的,是賈家目前的家長,賈周文。
霍改将郡王爺和一幹官員領進百香樓,将二樓全包下來,茶點小吃盡管端上,大家領了旨意出來辦事,沒敢顧着吃喝消閑,但解渴的茶水忍不住要了一壺又一壺,俱都暗自感到驚奇:這茶水奇特啊,氣息清香宜人,入口微苦,過後即有回甘,喉間自然而然生出涼爽之感,真正是滿口留香,無比清爽,這叫什麽茶葉啊,怎麽從未喝到過?
官員們當然不知道,這并非尋常的茶水,而是有防治時疫作用的藥茶,素素精心配制方子,百香樓每日熬煎,免費供應給食客飲用,到傍晚時分看着茶水還有多的,就用大桶盛裝擡到門口,發散給街坊鄰居們飲用,通街之上,無人沒喝過百香樓的藥茶。甚而每天太陽未落山,便有稍遠些的人們捧了深碗瓦缽走到百香樓門口來等着,防病的方法已經廣而告之,大家多少都懂了,但酒樓烹制的藥茶特別好喝,又不要銅錢,誰不想嘗一嘗啊?
時疫發自于城西這一片,到後來沒了聲響,倒是城東、城南疫情越來越嚴重,城北更是每天都有死人擡出城外……李藝喝着藥茶,聽着老板娘喋喋不休賣弄般的訴說,不難明白這是為什麽了。
決定見一見賈家人,李藝是經過思慮的,身邊人也勸告他需要慎重,他想起皇上說過的話:想盡一切辦法,盡快壓下疫情,任何物力人力都可以利用!
許靖為一個承諾派人守護賈素素乃至賈家安危,自己了解一下賈家人的情況又如何?
以尋求好方子解除疫情為由,事實證明賈家拿出來的防治方案比太醫院醫官們的效果好很多,京城東、南、北方向疫情嚴重,官宦勳貴人家也免不了有人患病,醫官們亂成一團壓制不下,而人家賈家只一位姑娘出手,西城疫情正逐日平息,不細看呈表不知道,看了才相信霍改所言,城西确實沒死過人,原以為是底下官員防治有功,沒想到是賈家人所為。
皇帝也不見得已完全将賈家抛諸腦後,皇後還盤桓在他心裏呢,人家傳兩句謠言他都受不了,雖然厭憎賈家緊握權柄不放,畢竟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賈家再沒有能力回複從前的顯赫強大,他要的結局平定下來了,還有什麽放不開的?
穿着葛布衫、腰身佝偻的賈周文由侄兒賈平原扶着走到李藝面前,匍匐在地上行禮,李藝看了微有不忍,叔侄倆都是面色青白、形容清瘦,走路還一跛一跛的,想來在天牢裏吃了不少苦頭,所謂牆倒衆人推,落井下石的事情,總是有很多人喜歡去做。
縱使已經貶為平頭百姓,畢竟曾經是國丈、翰林院大學士、已獲準入閣兼任吏部尚書,如不出意外,将來接替安國公為首輔的必定是這一位,賈周文身體被殘害得嬴弱不堪,禮儀氣度尚在,李藝不知道賈周文如果真能走到拜相那一步,是否也和安國公一樣手腕強硬,壓制得皇帝極不舒服,但如今事已至此,任何猜測都成泡影,就不必費心思瞎猜,也不好說到別的話題,請叔侄二人坐下,客套幾句,直奔主題,提到賈素素在坊間施藥救治時疫之事,
賈周文自然有一套說辭應對,早斟酌編好了的,他料到瘟疫之事重大,疫情一起,上下恐慌,而且這是發生在京城之內,若是抑制不住疫情,可以想見得到将會引起什麽樣的後果!
往小裏說可能只是死了許多人,折損銀錢財物,往大裏說是動搖根本,就算不會立時發生宮變,但底下保不定會有動亂!
不是危言聳聽,他夜裏睡不着覺時想了又想,認為極有可能!
貶為庶人驅往各地的幾位先帝皇子,不見得就沒有一點點暗力環繞,先帝駕崩時已經長大成人的大皇子和二皇子,他們各有勢力,雖然最後都被滅了,但感覺得到有漏網之魚,難保遺黨不轉投活着的三皇子、四皇子,他們都曾封王爵,有過封地食邑……如果不是賈家統纜朝權,手段高超決策果絕,當初輪不到李泰來當皇帝!
他們若趁此機會以李泰不适合當皇帝、因而天降惡疾示警為由,振臂一呼,大齊國內亂就開始了。
賈家險被滅門,賈周文對李泰不是沒有怨恨,但豈敢表現出來?歷經劫難還能保留得一點血脈在,已是拊額慶幸,且顧不得沉冤邊塞的二十幾萬賈家軍,先安頓好活着的人,免教子孫太過悲凄困苦,日後去到陰間,也有點顏面見先人。
說起來是賈家祖先積德,出了圓圓和素素這兩個好姑娘,嬌養長大的女兒,卻像男兒一般生就一副剛硬心腸,圓圓絕然自殘于宮中,素素忽然變了性情,重溫祖母傳授的技藝,克服困難,竭盡所能承擔起一大家子人的生計,生女如斯,夫複何求?這是賈家周字輩兄弟四人的驕傲,養的男兒們都不是甭種,十來個女兒中出得這樣兩個奇女子,足夠慰心了!
賈周文卧床養傷時堅持給孫兒們講學授文,身體稍微好些,自己能夠拄着拐杖到處走了,就到院子裏練練筋骨,後來發生時疫,素素救治百香樓門口突發病情暈倒的人而出名,街坊鄰居、縱橫幾條巷子的人都找上門,她因怕吵着嫂嫂們,便以影壁為界限,在大門兩側耳房接診病患,所需藥材自己出城去采集,賈周文想不到素素這孩子能有如此膽魄,要做什麽,如何做,她胸有成竹,仿佛早就存有想法在那裏,此時只需要一步步按序去做就成。
找上門的人太多,大門兩邊小耳房終究顯得太窄小,門口每天都擠滿人,最後經人提議,尋到巷子裏一個空着暫時租不出去的大院子,素素将診臺、藥材搬進去,專門在裏邊看診制藥,來看病的人也能有個落腳坐下的地方,各自安靜松活多了。
賈周文每天都要帶着孫子外出街巷去轉一圈,打聽外邊疫情,回來就去守着素素,看她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們,細心診脈、認真寫方子,耐心叮囑病人需要注意的事情,還要不時關照發放藥包的人,一定要看清楚,千萬不可弄混了。看着素素如此辛勤勞苦,賈周文又是心疼又是期待,他沒有勸素素不要攬這件事,他相信素素真有本事,太醫院都是些什麽人他清楚,這一場瘟疫沒那麽容易壓制得住,但只要素素出手,就可以!
只待相關衙司尋來,賈家的名號即便不能再次傳響于朝堂之上,只要讓滿城達官貴人、富豪商賈、平民百姓知道,賈家沉落于底層仍思報國,以微薄之力扶持國運——這就足夠了!
皇帝也知道,賈家從來不缺少忠心,但給得一塊薄面,從此後賈家子孫兒郎就算不再入仕為官争功名,也不至于讓人側目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