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見面

第五十二章 見面

李泰見李藝沉默,又說:“瘟疫無情,勢如水火,按照太醫院和坊間藥堂這般作為,仍控制不住疫情,阻止不了死亡——人命關天,既然都認定賈家藥方,那你看着辦吧!朕只問一句:要多長時間才能消除疫情!”

“臣遵旨!臣明早即與衆官去往城西賈家,引領賈素素巡視整個京城,了解全城疫情,要她明确回話!”

李泰欲言又止,最後只是點了點頭,李藝即行禮告退出宮。

馮貴從右側殿門進來,手上捧着個托盤,上邊金盞盛着溫開水,銀碟子裏是一顆花生粒大小的黑色藥丸,躬身對李泰說道:

“皇上請用藥丸!”

李泰看看銀碟子裏的藥丸,想起那又苦又澀的味道就禁不住頭皮發麻,皺眉道:

“晚膳時不是試着吃過一顆了麽?難道說太醫院的藥丸真的不頂用?凡太醫從此就專讓朕吃賈家的藥丸?這藥丸到底是什麽東西做的,也太難吃了!”

馮貴說:“回皇上,一日三粒,睡前要吃一粒的!凡太醫說為慎重起見,還是吃賈家免費發放的預防藥丸子為好!因宮中喜嫔天天吃太醫院配制的藥丸也不幸染病,另有別的宗親世家府裏也有人病了,怕太醫院這批藥不大妥當!賈家的藥丸子因是大批量配制,受人力物力財力所限,有粗制濫造之嫌,只講究藥效,不求适口,但确實很有效!凡太醫說如能加入些蜂蜜、紅棗之類的才好發給宮裏娘娘和皇子、公主們服用。”

“養着一批沒用的東西!太醫院要金得金要銀給銀,守着十幾個大藥庫,竟不及一個賈素素!那丫頭哪有耐煩心精制細作,她又不是圓圓……就這樣随意出城摘幾片葉子回來,揉碎了制成藥丸子給人吃,奈何它也能防病!”

李泰嘀咕着,把藥丸放進口中用力咽下,将金盞裏的水喝光,嘴裏仍有苦尾,他的臉都皺起來:

“既是免費發放,街坊上那麽多的人,自然不能做得太好……福郡王也拿來兩瓶藥丸子,一并交給秦貴妃去,讓她敦促太後和幾位皇子、公主及身邊人服用,不要怕苦,宮裏已出現疫情,不服藥若是染上瘟病後悔莫及!咱們宮裏專用的防病藥丸,也要讓凡太醫他們按照賈家這個方子趕緊配制出來,多加蜂蜜紅棗等調口的東西……別忘了送藥去城外皇莊,朕剛才沒記得提醒李藝,讓他帶賈素素往皇莊去看看喜嫔,李諾雖然任性吵鬧,他畢竟也才三歲,什麽都不懂,秦貴妃一味縱容着他這不對,別不小心染了病——你記着此事!”

“奴婢記住了!”

馮貴俯下頭:“時辰不早,請皇上回寝宮歇下罷!”

李泰沒動,還在把玩着李藝拿來的藥瓶子:“凡太醫不是說賈素素發放的藥丸子是一大缸一大缸裝着的麽?福郡王這盛藥的白瓷瓶子倒不粗糙!”

馮貴笑着說:“凡太醫也是用糙黃紙包了藥回來,自己尋瓷瓶裝好的,福郡王這個想來也如此。”

李泰沉吟着:“賈素素?能做到這般,也算難得!奇怪的是同在一城之中,受瘟疫之害,城西百姓得了好處,城東、城南卻極少有人知道,這卻是為何?”

“皇上,王院使和凡太醫方才也說過:邪風引來瘟疫,不過一個月之間,疫情迅猛,人人自危,城東、城南多為達官貴人及富豪居所,有什麽動靜官衙首先注意的也只在這片區,比如太醫院有針對疫病的方子、藥物發放也先盡着城東城南,完了再往城西和城北……而城西民衆也存有私心,就是見着賈九姑娘忙前忙後,憑一己之力看護住城西這片,又得不到官府財力物力相助,她纖纖弱質,力氣有限,若再被城東、城南的人知道拉了去,城西豈不是無人看管?因而城西人有意無意間,竟是無人向外透露順義巷有醫有藥之事,瘟疫期間人們為避邪氣不常外出,這也是消息閉塞不通的另一個原因。”

李泰緩緩地點了點頭,揉揉眉心道:“這突如其來的瘟疫,弄得朕頭大如鬥,心神俱疲!朕為何不避疫病,穩如磐石坐定京城,這其中原由你也知道……但願李藝帶着賈素素能将這一樁平息下去!”

“皇上洪福齊天,有福郡王出馬,有九姑娘的好方子,瘟疫必将很快消散,京城不日還複澄明晴空!”

馮貴話音剛落,就見另一位大太監黃典走進來禀報:“貴妃娘娘熬制好滋補的魚羹親自送來,在殿外求見!”

李泰微有意動,馮貴忽然想起醫囑,忙上前一步勸道:“皇上才服下藥丸……魚羹雖好,卻是忌口之物!”

李泰豈不知馮貴的意思?喜嫔得病,後*宮疑似有瘟疫侵入,王院使和凡太醫等如臨大敵,給皇帝列出的注意事項中赫然有“暫停寵幸後*宮”這一條,說不獨是為保元氣,也怕後*宮人多氣雜,為防犯于未然,皇帝近期不入內苑,只在養心殿住着。

黃典沒回過味來,兀自說道:“啓禀皇上:除了魚羹,還有新鮮肉粥、各樣點心!”

李泰擺了擺手,興味索然:“吃着這些藥丸子,忌這樣那樣,不得瘟疫也快悶壞了!罷了,什麽都不吃!把這些藥丸子拿去交給貴妃,讓她回吧!朕這幾天忙,只在養心殿歇着!”

秦貴妃聽得黃典回禀,咬着嘴唇在殿前空地上站了半晌,裏面的皇帝一點動靜沒有,只好悻悻然領着宮女們往回走,很不甘心忙活了半天,竟沒有回報!

也不是一點都沒有啊,秦貴妃回頭從錦兒手中拿起一只藥瓶子看了看,臉上又有了笑容:黃典說這是新出的好藥,吃了這藥鐵定不怕疫氣,別處都還沒有,皇帝先顧着拿給貴妃娘娘和大皇子用!

秦貴妃細細品味黃典的話,笑得越發愉悅甜美:皇上疼愛她,心裏只有她和大皇子!皇上雖然不允許後*宮女人過問政務,卻曾經向她透露一個信息:等大皇子再大些,懂點事了,就冊封太子!

冊封太子,皇後自然也是要封的!

別處都還沒有的藥,首先得呈獻九五之尊的皇帝,依次該是皇後和太子啊!

秦貴妃如果知道這種又苦又澀的藥丸子在城西是免費送給貧民百姓吃的,估計就高興不起來了。而僅僅兩天之後,這樣子的藥丸更是遍布全城,連街上的乞丐每天都有專人往他們的破碗裏投放一大把。

李藝第二天沒吃早飯就領着一班官員趕往城西,昨天他在百香樓坐了半天,光顧着和賈周文說話,沒吃什麽東西,反而是後來的許靖吃了幾個點心,出了門才告訴他百香樓的點心好吃,他就想着順便到百香樓吃早點,許靖說還像昨天那樣,不忙了就來尋他。

來到百香樓,見着賈周文才知道,賈素素天不亮就出城采藥去了,李藝不免有些氣惱,昨天跟賈周文說得好好的要她在家等候,怎地還要跑出去?

賈周文解釋:“請郡王爺寬恕!實在是事出突然,昨夜城東一戶人家有兩人染病,深更半夜由沈六公子領着來尋素素,原是沈家近親,而素素與沈六公子小時候就認得,因而急忙救治,素素一夜未合眼,病人此時尚在那邊藥院裏用着湯藥,其中一位生命已無虞,但另一位病情複雜,據說是‘新病引發舊疾’,瀕臨危急,需要用到一種極稀有的藥餌,別人又不認得,素素只好親自出城去采。”

李藝道:“她都這樣的麽?天沒亮就敢出城?”

賈周文看看跟在李藝身後的霍改,清了清嗓子:“有兄弟跟着去了,此次因是救的沈家親戚,自然沈家人少不得要護衛着的!”

李藝才記起許靖的人始終跟着賈素素,不由得一笑:“既如此,咱們也出城去,迎接賈九姑娘!”

李藝一行人在西山腳下遇見了準備回城的賈素素。

所有聽聞賈素素事跡的官員們都以為,一個女子,應對這麽大一攤子事,必定是恨不能生出三頭六臂,忙得不可開交,蓬頭垢面都不奇怪,真正見到賈素素其人,一幹人全部呆若木雞,難以相信眼前所見。

賈素素正站在路邊土坎上,揚手清點面前十來架堆滿了藥草的牛車、馬車,一二三四……清脆甜美的嗓音,透着一絲怡然自在,手勢輕柔優雅,仿似和着弦樂節拍。

淡綠色褙子,嫩柳黃輕衫,月白長裙,普通人家女孩兒穿的細紡布料,巧在衣裳顏色搭配清新怡人,剪裁合體,襯出她優美柔曼的身姿,更令人賞心悅目之處,是她那一頭黑亮柔順的濃密長發,如一匹閃光的綢緞,自自然然披散于纖秀的肩背,不堆發髻,便不戴金钿銀釵,只在兩鬓處往後編了兩條細細的麻花辮,以一串帶着潔白小花朵兒的不知名藤蘿随意紮在腦後,樸素得不能再樸素的裝飾,令她有如不食人間煙火的林妖花仙,那一份超凡脫俗的絕美清麗,使人見之忘語!

李藝也看得呆了半晌。

待霍改将素素引領來,李藝不确定地問:“你真是,賈素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