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幹煎荠菜馄饨

阿俏随着寧淑來到位于省城的阮家大院,已是第二天晚間。華燈初上,阿俏再一次立在阮家大院跟前,望着這座燈火輝煌的大宅,心中思緒起伏。

阮家的大宅子是前朝留下的宅院,在祖父阮正源手上又擴建翻新過一次,力求盡善盡美。如今的大宅布局規整,一雕一琢俱典雅精美,雖然不是新派的花園洋房,卻顯得底蘊深厚,非常符合阮家的身份。

阮家的仆人見到寧淑回來,趕緊迎出來,提了行李等物,将寧淑與阿俏迎進了門。其中一名年紀較長的仆婦一直指揮着幾名仆從,将兩人的東西一直送到西進頭裏。

這名年長的仆婦見到寧淑母女二人在西進先安頓下來,便笑嘻嘻地黏在寧淑身旁,似乎在等着她的指示。

這時候阿俏就笑着說:“這位嬸子,我從老家帶了些我親手做的桔紅糕,味道還算不錯。今天大家都辛苦了,嬸子替我将東西分給大家夥兒嘗嘗,算是我的一點小小心意。”

那名仆婦望着阿俏手中提着的一只竹篾籃子裏盛着一個個包得整整齊齊的油紙包,忍不住就笑了:“哎喲,這位是三小姐——是吧?”

她特意将“三小姐”這稱呼的聲音拖長,阿俏聽了,忍不住一挑眉,沖她臉上看去。

“啧啧啧,這桔紅糕真是我們見也沒見過的好——東西,我代大家夥兒先謝過了。三小姐先将東西放在這裏,回頭我讓大家夥兒來取了嘗嘗。”

——甚至連籃子都不肯上前接一接。

寧淑無奈地看着這名仆婦,心裏嘆了口氣,臉上卻堆出笑,溫言道:“常嬸兒,我從浔鎮帶了兩幅上好的綢布,在我行李裏,一會兒拆出來你上我這兒取。這是三小姐阿俏,她初來乍到的,還要靠常嬸兒多照應。”

這姓常的仆婦聽說還有兩幅上等綢,臉上立即堆出笑來,拉着阿俏的手,上下打量了,笑着說:“果然是三小姐!哎呀,二太太,三小姐是主家小姐,照顧她是我們分內的事兒,二太太難道還為這個擔心不成?”

阿俏就這麽冷眼看着常嬸兒變臉,短短片刻,來回變了兩三回。

這常嬸兒在阮家算是老人兒,上輩子阿俏初到阮家,沒少受這起好吃懶做的仆婦們明裏揶揄、暗裏克扣。加上寧淑是繼室,有些事不得不容讓三分,也越發慣得這些仆婦無法無天,對主家并無多少尊敬之心,反而整日惦記着撈油水。

“阿俏,趕了兩天的路,你也累了。先去歇歇,家裏人……你明天再見吧!”

阿俏朝堂屋一角擺着的座鐘看了一眼——才七點!

阿俏轉臉望望母親,見寧淑臉上多少有些愧色:阿俏到家,阮家上下,沒有一人出面相迎,她就像是一名仆從一樣,無聲無息地被帶到這個宅院裏。

Advertisement

“你姐姐時常十點以後才回家,你弟弟最近要考試了,忙着溫書……”寧淑見到阿俏的神色,忍不住開口向她解釋。

“祖父年紀大,我猜他是習慣早睡吧?父親公務繁忙,晚上又時不時地要應酬,是不是?”阿俏沖母親天真無邪地一笑,“明日見就明日見,母親也勞累了,您也早些歇着。這裏阿俏自己慢慢收拾就行……”

寧淑見到阿俏的笑容,心想,這孩子到底是個性子寬和懂事的,她心裏稍稍感到些安慰。

豈料阿俏接着說:“反正大老遠地來了一趟,我總要将親戚們都見着了再回去的。”

寧淑的臉色一下子就好看起來:啊?這孩子還真當是走親戚那!

鐘敲十一點的時候,阿俏正将清洗幹淨的長發一點點梳開、晾幹。她從自己住着的閣樓上探頭望出去,只見阮家大院門前停着一部車子,有男男女女的聲音在遠處喧嘩着告別。

阿俏就知道自己的姐姐阮清瑤回來了。阮清瑤大她三歲,今年已經十八歲,是省城裏一個“黎明沙龍”的成員,所以時常玩到很晚才回家。寧淑是她繼母,有時不大好管,家裏其餘人則不怎麽管她,由着她胡鬧。

阿俏不理會阮清瑤,自管自晾幹頭發就去睡了。

而她早先留在堂屋的那只竹籃,和竹籃裏盛着的桔紅糕,依舊留在堂屋裏。

阮家二小姐阮清瑤回來,只随意瞥了一眼,心想:什麽東西?又是哪裏來了遠房親戚要打抽風麽?她也沒放在心上,自管自回去了。

待到夜深人靜,阮家上下人等俱已歇下的時候,反倒是有個身影出現在堂屋裏,望着月影下的那只竹籃,不免有些好奇,一伸手,拈了一只油紙包出來,掂了掂,從裏面取了一枚小巧的桔紅糕出來,放入口中嚼嚼,随即點點頭,将這油紙包整個兒揣進了懷裏,轉身從堂屋裏離開。

第二天阿俏起了個大早,将周身上下收拾齊整,就趕到廚房去。

廚房裏竈火已經生了起來,生火的小厮見到阿俏一愣,這才認出這是昨兒剛到的“三小姐”。他随意指點,“那邊是老太爺早起要喝的豆漿,這壺裏是二老爺的咖啡,就這兩件,您可千萬別動啊!”

說着,這小厮就打着呵欠走了,将阿俏一個人留在廚房裏。

阮家人似乎沒有吃早點的習慣,阮老爺子養生,晨起會喝一碗豆漿或是牛乳。阿俏的母親寧淑與姐姐阮清瑤在家都是過了十點才會起的,多半折騰到十二點才梳洗好穿好衣服下樓,直接吃午飯。父親阮茂學和弟弟阮浩宇要上班上學,大多看有什麽就随便吃些,但是阮茂學一杯咖啡卻是少不了的,這是他從留洋歸來的大伯阮茂才那裏學來的習慣。

阿俏望着阮家大宅的廚房,雖然她只孤零零的一個人,可在這一刻她卻突然想要笑出聲來:

——這可是她的戰場啊,她回來了。

這間廚房,甚至比尋常人家的堂屋還要大些。雖然這只是阮家私廚,卻足以與酒樓的後廚相媲美,甚至分成了切配、紅案、白案等幾個區域,各種廚具應有盡有。阿俏過去拉開櫃門,只見各色食材、輔料也整整齊齊地擺放着。

阿俏取了一片磨刀石來,擦擦擦地将刀磨亮,心裏想,這一大早的,吃點兒什麽好呢?

她去檢視了裝着新鮮菜蔬的箱籠,今日新鮮的蔬菜大約還未采買來,櫃底除了一小把荠菜、幾顆冬筍之外,沒什麽旁的了。

阿俏想了想,去削了小小的一片五花肉,細細地跺成肉餡兒,然後将荠菜焯熟剁碎,與肉餡和做一處。她又和了一小把面,擀成面皮,将調過味道的餡兒填進面皮包成元寶形的馄饨。

阿俏本想将這五六只荠菜肉餡兒的大馄饨煮來吃的,想了想,還是臨時改了主意,去尋了一只平底鍋出來,将包好的馄饨擺在鍋裏幹煎,看看底面煎至金黃,阿俏便淋了一碗水進去,扣上鍋蓋,讓這馄饨悶熟。

這種做法,做出來的馄饨賣相與口感俱佳,而且油煎之後,廚房裏會彌漫着濃郁的香氣。果然,阿俏揭開蓋子的那一刻,荠菜肉餡兒的香味兒一下子就沖了出來。阿俏看看水燒得漸幹,就将鍋從竈上挪開,随手撒一點芝麻與小蔥,将她做的這道幹煎荠菜大馄饨給盛在碟裏。

阿俏挾了一只,然後咬了一口,燙,燙舌頭了!可是雖然燙,這幹煎的馄饨又香又脆又鮮,滋味爽快到再燙也教人不忍心停住口。

正在這時,廚房門外轉進來一個人,伸手擡擡架在鼻梁上的金絲邊眼睛,問:“你是誰?廚房裏新來的?”

阿俏一瞥眼,只見進來的人一身西裝,正伸手去從咖啡壺裏倒咖啡。這不是她的親爹阮茂學麽?

阿俏當即脆生生地回答:“不是啊!我是這家裏的三小姐,我從老家出來,到省城裏來看看的啊!”

阮茂學立即想起昨夜寧淑向他提過這茬兒。

“阿俏?”阮茂學心裏這麽想着,扭頭去看他這久未謀面的親女。

眼前這出落得亭亭玉立,手腳麻利,在竈上快活地忙碌着的大姑娘,就是十五年前,他親手抱過的那個小小女嬰?

阮茂學一顆心頓時柔軟起來,開口正準備招呼阿俏:我是你爹——

豈料阿俏扭過頭望着他,開口就問:“你也是在這阮家做事的麽?”

阮茂學:……

他心中陡然生出愧疚,十五年了,他的親生女兒,竟然根本認不得他這個爹。

“阿俏……”

豈料阿俏語氣輕快地打斷了他的話,抱怨着說:“這阮家也真奇怪,這麽大的廚房,竟然都不準備早餐,要人自己動手。”

她沖阮茂學一笑:“你是不是也要用爐竈做早餐啊?我已經用完了,你用吧!”

說着她就将身後剛剛收拾清爽的竈臺讓了出來,然後自己捧着那碟新鮮出爐的幹煎荠菜大馄饨,施施然地斜倚在廚房的窗臺旁邊,準備開始享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