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自從鄂陽城在他的手中丢失後,不只是上懷百姓,應該有許多的穆國百姓都和上懷守将想的一樣吧,認為他是那種會為了一己私欲而放棄鄂陽城的人,想到這裏,他有些無奈的一笑。
從他成為昭平王的那一天起,就有多少事情要自己心不甘情不願的去做,就有多少事情是自己要默默去背負和承受的。
不知道明日的一切是否會順利,他的這場精心準備的計劃又是否會瞞過那位同樣出神入化的燕淩之,有些事情只有等時間來給他答案了。
第二天來的很快,黑夜轉眼便過去了,空氣中有些上懷水鄉特有的水汽,本該是一個舒适而溫柔的夜晚,此刻戰線卻已經即将拉開。清晨,天還蒙蒙亮的時候,燕軍來襲的消息便已經傳遍的軍營當中。
走上城牆,黑壓壓如同螞蟻一般密密麻麻的燕國大軍便已經兵臨城下,氣勢如虹身強力壯的燕人們口中喊着口號,手執刀戬一個接着一個,仿佛下一秒便能将這上懷城給破了。
燕淩之身着一襲黑褐色的大衣,裹得嚴嚴實實的站在人群當中,高頭大馬之上,來人的面色微微有些發白,他微微咳了兩聲,說道。
“昭平王好久不見了,本公前幾日感了風寒直到今日還沒痊愈,可惜燕王那邊快馬加鞭的催着我快快拿下上懷,直搗穆國腹地,如今本公也是實在沒有辦法,只好乘着今日天氣稍微暖和點,前來叨擾一番了。”
原來這位燕世子在鄂陽感了風寒,難怪穆焱心裏一直奇怪,這鄂陽既然拿下了本該乘勝追擊繼續進攻上懷的,為何燕淩之卻臨時收了手,在鄂陽城開始整頓起了軍需。
如今,燕淩之親口說了出來,他心裏才明白了大半分。
穆焱今日亦是打扮的十分嚴肅,一襲深紫色的大衣外罩金絲穿制的護甲,手臂和腿上皆是護甲,頭頂銀色頭盔,看起來十分沉重。
氣氛一時有些緊張,穆焱接過他的話說道:“既然燕世子身體不适,那一會便讓你早些回鄂陽歇着吧。”
一席話說的不卑不亢,城牆上的穆國士兵都看呆了。
燕軍不知,這上懷城內早已是空架子一副,除了城牆上看起來密密麻麻的三萬将士,城內已是空無一人,左将軍早已帶着八萬兵馬趕去了鄂陽一帶,而如今穆焱要做的,就是如何巧妙的帶着這區區三萬人拖住燕淩之的時間。
三萬人拼死守住上懷城最多也只能守個區區半日的時間,所以昨日左将軍離開的時候,穆焱已經交待清楚,無論如何,拼盡全力也要在今日午時之前拿下鄂陽城。
穆燕一戰的勝敗,便皆在此一舉了。
城下燕軍營中的鼓聲已經敲響,城上穆軍的旗幟也已經高高挂起。
Advertisement
“放箭!”穆焱一聲令下,數萬支箭失已經向着燕軍中飛奔而去。
“退後!”燕淩之拉緊了大衣,面色蒼白的對着燕軍吩咐道。
城牆之上,穆焱牢牢注視着燕淩之的一舉一動,很好,是真的病了,如此看來,今日這一仗燕軍已經輸了一大半了,感了風寒的燕淩之體力不支,如何帶的動二十萬大軍在這裏攻城呢?
第一輪箭攻結束,城下的燕軍已經足足退後了一百米,可是箭失有限,拉弓射箭也需要時間,很顯然燕軍即将反攻了。
果不其然,燕淩之一聲令下:“步兵沖鋒,上城強攻。”
數萬步兵聽到命令,全部身着堅硬的護甲迎着密密麻麻的箭失向着城牆的方向爬去,箭失有的擦過他們的手臂,有的擦過他們的眼睛,有的狠狠地紮在了他們的護臂上,可是燕軍絲毫沒有退縮的跡象,反而越戰越勇,已經有幾名燕人爬上了城牆,可是下一秒就被穆軍的戰士給一劍刺死了。
上城的燕人們越來越多,漸漸有些勢不可擋的趨勢,穆焱眉頭微微擰起,大聲喝道:“潑油火攻!”
幾百名士兵從城上拿來了幾百罐油桶,朝着城下的燕人們灑去,燕人們猝不及防,下一秒,染着火苗的箭失已經擦過燕人射向他們身後的油桶之中。
上懷城下只一瞬間便燃起了熊熊火焰,燒成了一片火海,火海之中有燕國士兵們撕心裂肺的慘叫,死亡在這裏,變得尋常普遍。
“昭平王,你只有這些招數了嗎?”燕淩之斜斜靠在随行的馬車邊上,再次緊了緊大衣,冷笑道。
這上懷今日已經出了些許太陽,溫度也漸漸升高,可是這身上的溫度卻怎麽總不見得升高呢,一陣微風吹來,都令他頭疼不已周身都酸乏無力。
此時的他,只想快些結束這場戰争,與其向穆焱這樣火攻箭攻,倒不如敞開大門決一死戰來的更快。
穆焱站在城牆之上,一言不發,他知道此時的燕淩之正身受風寒的痛苦,恐怕內心裏比誰都盼着能更快的解決這一場戰争,如果他再這樣繼續肆無忌憚的将戰局拖下去,燕淩之他會不會起疑心。
與燕淩之博弈的麻煩就在于,他往往不僅要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思考,還要站在那個燕淩之的立場上來思考一番。
距離午時還有整整一個時辰,不知道左将軍的八萬人馬是否已經順利拿下了鄂陽,如若此時鄂陽城傳來攻城的消息,燕淩之突然折身回保鄂陽,那左将軍連同那八萬人馬也将會遇上大麻煩吧。
所有的一切,都在時間的流逝中讓穆焱膽戰心驚。
上懷城下的火勢已經漸漸轉小,只剩下零星的一些火焰,燕淩之已經不願意再等待,将時間耗費在這裏,他對着燕軍士兵們大聲喝道:“燕軍聽令,全部攻城。”
燕人沒想到燕淩之會如此急迫,從前打仗時都是一批一批,一個陣營接着一個陣營的上,兩方對壘,往往比拼的就是誰更有耐心,見燕淩之如此直接的說全部攻城,一時都一個個呆住愣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