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等沐瑤第二天醒來,乾隆早就起身去上朝了,臨走前還交代不要吵醒她,讓李玉輕手輕腳伺候好就直接上朝了。

她沒想到自己睡得那麽沉,連乾隆走了都沒發現。

沐瑤一個人抱着被子在床榻上發呆,開始懷疑人生。

她昨天明明只想請乾隆吃晚飯,怎麽最後自然而然就侍寝了?

見沐瑤滿臉呆滞的樣子,鄧嬷嬷一臉笑容過來,還怕她累着了,小聲道:“娘娘,熱水準備好了,沐浴後再用早膳如何?”

沐瑤随意點點頭,就被鄧嬷嬷扶着去後邊浴桶,不由笑道:“我還走得動,嬷嬷不必擔心。”

鄧嬷嬷更擔心了,畢竟之前每次自家娘娘侍寝後都一副柔弱無力的樣子,怎麽這會兒還能走動,難不成昨晚皇帝沒上心也就沒盡力了?

沐瑤不知道鄧嬷嬷腦子裏想了什麽亂七八糟還帶顏色的玩意兒,确實她感覺不算很累,乾隆的技術也相當可以。

而且可能她許久沒侍寝的關系,乾隆的也比較溫柔,沒有硬來,所以身體也沒有想象中那麽難受了。

沐瑤坐進浴桶,被熱水包圍後渾身更是舒服,趴在浴桶邊上,打發周圍的人出去,只留下鄧嬷嬷才小聲問道:“嬷嬷,我綠頭牌還沒放上敬事房,皇上昨晚卻留下了,這樣是不是不合規矩,要不要派人去跟那邊說說?”

鄧嬷嬷把帕子用熱水打濕後給沐浴輕輕擦拭着後背,笑着道:“娘娘不必擔心,這事簡單得很。”

沐瑤這才知道,在後宮乾隆他就是最大的,規矩都靠邊站,哪怕沒有綠頭牌在,他想留在誰哪裏就哪裏。

不必他親口吩咐,這邊景仁宮才開始,那邊綠頭牌已經重新放上了,規矩是一點都沒差的,都不需要沐瑤再過問。

沐瑤眨眨眼沒吭聲,感覺這皇宮裏人精比地上的草還多,自己是白擔心一場。

鄧嬷嬷還怕她多想,小聲說道:“娘娘這綠頭牌早該放上去了,如今順勢放上,倒是方便。”

方便是方便,就是沐瑤感覺自己的假期啪叽一下沒了,怪可惜的。

Advertisement

她趴在浴桶邊上昏昏欲睡,被鄧嬷嬷催着起身穿好衣服,坐下後就送來了早飯,是春餅。

這春餅還是剛攤好,熱騰騰的,冒着點熱氣。

周圍是一桌子的盤子,上面都是各種材料,有切絲的黃瓜和火腿,有炒過的肉末和蔬菜,想吃什麽,讓宮女夾上一點放在春餅上,再一卷就能吃了。

若是想吃得斯文一點,還能切開一半,用筷子夾着吃。

反正沒有外人在,沐瑤就吃得豪放一點,淨手後直接手抓着吃,嗷嗚啃一口,吃得津津有味。

她剛吃飽,就聽小應子說劉銀在外頭求見。

沐瑤才恍然想起今兒要見自家大嫂,首飾該是連夜做好了,趕緊讓劉銀進來。

劉銀眼底的青影很明顯,顯然昨晚根本沒睡過。

他抱着一個錦盒送上來,鄧嬷嬷接過放在桌上打開,裏頭是三支珍珠銀簪子。

一支是用小珍珠一點點粘上去,做成魚尾的形狀,從窄到寬。

一支是把小珍珠沾成圓珠的形狀,最後還連接成尾指長的一個小小的垂墜。

一支則是做成樹枝的形狀,小珍珠點綴在上面,就跟枝丫的小花朵,甚是可愛。

沐瑤拿着簪子看了看,十分滿意地點頭道:“做得不錯,辛苦你了。”

劉銀連忙笑道:“奴才不辛苦,有兩個師弟幫忙,還好能及時做好。”

他說得風輕雲淡,另外兩個師弟做完後已經累得倒頭大睡,壓根就起不來。

劉銀也是灌下一整壺濃茶,這才提起精神過來複命。

幸好純嫔很滿意,劉銀也就徹底放心了,這一松口氣,他也開始有點昏昏欲睡起來。

沐瑤看出劉銀熬了一宿已經很困了,于是就讓素紋給了不少的賞錢,就打發他回去休息的。

劉銀拿着厚厚的打賞滿意極了,他自然是最多的,兩個師弟的都不少,喜滋滋回去了。

她換了一身衣裙,想着首飾簡單點,鄧嬷嬷卻是不依的,解釋道:“雖說是見自家人,娘娘卻不好太素淨了一點。”

沐瑤無法,只好聽鄧嬷嬷的。

她這邊裝扮停當,那邊就有小宮女來禀報,說是自家大嫂已經進宮來了。

擔心蘇大夫人不知道怎麽去景仁宮,免得在路上撞到貴人也不好,還是長春宮裏的宮女香韻親自領着過來的。

沐瑤連忙道謝一句,香韻收下荷包笑着道:“是皇後娘娘吩咐的,最近進宮的貴夫人比較多,奴婢領着更能放心一點。”

她一聽就明白,這是因為乾隆幾個叔叔都放出來了,女眷們這幾天時常進宮走動。

這都是皇帝的長輩呢,別說蘇家人,沐瑤都要客氣着點,要是碰上了可不好說。

但是有香韻在,她就代表皇後的臉面,貴夫人們都不敢太過的。

沐瑤感慨皇後真是體貼,讓素茹送香韻出去,鄧嬷嬷已經領着兩個婦人進來了。

她辨認了一下,依稀能認出最前面約莫三十多歲的婦人是大嫂,另外一個年輕面孔太陌生,無論如何都想不起究竟是誰來。

兩人上前行禮後,沐瑤請她們落座。

前頭的蘇大夫人立刻介紹道:“娘娘,這是民婦的弟媳張氏,這次一并跟着進宮來拜見。”

沐瑤一怔,弟媳的話就是大嫂娘家那邊的人了,怎麽忽然一起進宮來了?

張氏看着二十歲左右,也是個清秀佳人,只是臉上擦的胭脂有些厚,頭上發髻還戴着三支銀簪子。

她聽見蘇大夫人介紹,連忙起身行禮,頭上的簪子叮叮當當的,好不熱鬧。

沐瑤看蘇大夫人背對着張氏一臉欲言又止的模樣,就看了素茹一眼。

素茹很快退出去,轉眼一個小宮女上前給兩位夫人上茶。

她給張氏上茶的時候一個不留神,手一歪茶水灑到張氏的裙擺上沾了一點。

張氏吓得差點跳起來,滿臉怒意,想罵卻忽然發現這裏是景仁宮,只得憋回去,一張臉又紅又白,沐瑤都怕她會不會硬生生給憋得厥過去了。

鄧嬷嬷開口道:“這位夫人去側殿擦一擦,再換上一身?”

張氏連忙擺手道:“沒濕多少,擦一擦就好,不必換了。”

她還是有眼力勁的,這邊備用的衣服不是鄧嬷嬷就是兩個宮女的,自己怎麽可能穿沐瑤的衣服?

鄧嬷嬷的衣服顏色暗沉,畢竟上年紀了,也不愛花哨。

兩個宮女年紀小,身材瘦削,那衣服張氏是肯定穿不上的。

與其穿不合身的衣服,張氏是寧願穿着濕衣服了。

鄧嬷嬷也沒勉強,把人請去側殿。

沐瑤看人走了才道:“大嫂,怎麽這張氏跟着一起來了?”

知道這個小姑子從來都是直來直去的,蘇大夫人也沒隐瞞,嘆道:“這次宮裏派人過來蘇家挑工匠,被章家人也知道了。章家也養着幾個工匠,想要一起來,夫君沒同意。”

沐瑤眨眨眼,章家自然就是大嫂的娘家了。

看來能送工匠到京城來,還可能在乾隆跟前露面,章家也心動了。

可惜蘇大哥是個理智的,乾隆要的是蘇家的匠人,而且章家那幾個工匠不入流不說,技術不咋的,進來渾水摸魚嗎?

送過來是要幹活的,不是供着大爺的。

在江南那邊有章家在,別人多多少少給點臉面沒說什麽,到京城裏多少貴人在,又有多少眼睛盯着,蘇家當然不能讓自家女兒丢臉,怎麽可能答應章家這個無理的要求?

匠人不給送,那麽讓兒子和兒媳婦跟着上京城來見世面總可以了吧!

蘇家拒絕了一次,這個要求也确實不過分,只好答應下來。

蘇大夫人作為出嫁女,夾在娘家和夫家之間就頗為尴尬了。

好在夫君體諒她,沒拒絕章家這個要求。

蘇大夫人滿臉苦澀道:“原本弟弟和弟媳一路上都安分守己,就想着這樣也好,兩家關系也不會變僵。就是民婦要進宮的時候,弟媳忽然說要跟着一起來,而且說進宮也是見世面。”

她既然答應娘家帶弟弟和弟媳見世面,這次就不好拒絕,張氏也沒有給蘇大夫人拒絕的機會,直接就跟着上馬車了。

剛才香韻領着人進去,看見張氏似是有些意外,卻也沒有攔着人不讓進,實在夠給面子的了。

沐瑤挑眉道:“大嫂你這性子也太好了一點,既不想她跟着,直接打發就是了。”

不過是弟媳罷了,又不是每天見面還要一起住,管她呢!

沐瑤一手托着下巴,看着底下大嫂滿臉為難的樣子就道:“不如這樣,就讓我來打發好了。”

蘇大夫人連忙阻攔道:“娘娘不必插手此事,反正這次進宮後,弟媳心滿意足,下次就不會了。”

聞言,沐瑤卻覺得大嫂太天真了一點。

看張氏的樣子,這次得了甜頭,下次更是會得寸進尺了。

蘇大夫人又是十分心軟又不好意思拒絕人的樣子,張氏不拿捏着使勁欺負她才怪!

只是看大嫂都着急起來,沐瑤遺憾地聳聳肩:“那大嫂有什麽事,記得派人送信進宮告訴我,別委屈自己了。”

聽見這話,蘇大夫人心裏十分感動。

她跟這個小姑子相處的時間不算久,還擔心進宮後會遇到一個高高在上的娘娘,哪知道沐瑤跟自己一樣親近,語氣跟在蘇家時候沒什麽兩樣,還十分維護自己。

蘇大夫人連忙道:“娘娘放心,民婦不會委屈自己的。”

沐瑤感覺才怪,卻不好多說,讓鄧嬷嬷把禮物都送了出來:“這些是給家裏人的禮物,錦盒裏頭的三支簪子,幾位嫂嫂一人一支。另外還有些布料,回去後分一分。至于給阿瑪和額娘的禮物,暫時還沒做好,需要半年時間。皇上已經答應,半年後派人送去蘇家。”

蘇大夫人聽得連連點頭,又覺得自家小姑子在宮裏過得不錯,很得皇上的寵愛,看着沐瑤的面色紅潤,眉眼帶着慵懶和嬌媚,多看兩眼她都忍不住有點臉紅了。

她等下回去說說,自家夫君就能放下心來,畢竟妹妹在宮裏過得挺好的。

兩人說着話,張氏已經擦好裙擺回來了。

濕的并不多,小宮女拼命擦了很久,張氏都不耐煩催促好幾次,這才能回來。

剛好禮物送出來,滿滿一大堆,張氏看得兩眼發亮。

沐瑤看了張氏一眼,強調道:“大嫂,這些是我給蘇家的禮物,回頭讓人送到你住的地方去。”

張氏一聽有些失望,竟然都是送給蘇家的禮物,難道就沒有她的嗎?

她特意進宮來,一來想見見世面,二來當然想要得賞。

宮裏娘娘一身衣服和首飾,看沐瑤這穿戴得珠光寶氣,手裏頭的寶貝肯定多,手指縫漏一點都不得了。

張氏還想說什麽,蘇大夫人就已經起身道:“打擾娘娘許久,民婦也該出宮去了。”

沐瑤有點驚訝,她還想留大嫂用飯呢!

不過有張氏在,兩人肯定吃得不痛快,沐瑤索性點頭道:“也罷,反正大嫂在京城停留一段時間,回頭想見面再遞牌子進來就是了。只是下回大嫂一個人來就好,很不必讓人陪着。我這裏又不是龍潭虎穴,怎麽還需要人陪着呢!”

這話明晃晃就差指着張氏,覺得下回不必帶上她了。

張氏心裏不爽,對上沐瑤似笑非笑的眼神又不敢說什麽,只能低着頭生悶氣。

蘇大夫人倒是痛快多了,對沐瑤笑了笑,起身就要告辭離開。

張氏能怎麽辦,她哪怕再不情願也不可能留下,只能乖乖跟着蘇大夫人離開。

素茹領着兩人出去,等她們一走,鄧嬷嬷才小聲道:“娘娘,那個張氏是個不安分的。”

沐瑤側耳一聽,才知道剛才張氏去隔壁擦拭裙擺,還旁敲側擊問她的喜好,讓鄧嬷嬷心生不喜。

“張氏這是什麽意思,打算回頭送禮進來賄賂娘娘,好叫章家能把工匠塞進來,分一杯羹嗎?”

這是看不起人,還是看不起人呢?

沐瑤看素紋難得打抱不平的樣子,不由好笑。

素紋看她一笑還懵了,急着道:“娘娘,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張氏是蘇家的姻親,旁人不知情還容易誤會娘娘了。”

以為沐瑤真是眼皮子淺薄的,送點禮搞不好心一軟就答應下來。

沐瑤擺擺手道:“放心,我哪裏會看章家送的禮物,更不可能心軟。這可是關乎蘇家的事,大嫂是嫁過來了,不都說女兒嫁人是潑出去的水,難不成章家還能逼着大嫂,讓娘家給夫家添麻煩了?”

大嫂又不傻,她嫁進蘇家,就是蘇家人了。

要蘇家出什麽事,看樣子章家必然撇得一幹二淨,會出手幫忙才怪。

但是如今蘇家有什麽好事,章家卻一個勁蹭上來。

大嫂是心軟,沐瑤卻一點都不會,她跟章家是一點交情都沒有。

尤其張氏這個樣子,看來章家很是寵愛這個兒子,兒媳婦相看得也不怎麽樣,顯然章家二老的眼光也好不到哪裏去。

她回想了一下,大嫂雖然很少提及,不過也能猜到章家二老更偏愛這個幼子,自然不會管長女在蘇家會不會為難,硬是把兒子和兒媳塞過來。

兒子就算了,兒媳都一并塞過來,她還厚臉皮跟着進宮,就足以明白章家如今的家風是什麽情況。

可惜沐瑤在宮外沒有人手,也不能一直盯着章家這對夫妻,免得大嫂受氣的。

不過蘇大哥從來就不是個會讓媳婦受氣的人,肯定會護着。

沐瑤琢磨了一下道:“等會讓小應子帶着禮物送去大哥和大嫂的住處,記得嗓門大一點,強調這些是我給蘇家的禮物。還有每個箱子都貼上封條,告訴大哥和大嫂,密封後裏面的東西不容易壞,坐船送回家再打開為好。”

鄧嬷嬷點頭,把小應子叫過來交代幾句,才讓他帶着東西出宮去了。

素紋一聽就明白沐瑤的意思,這是讓所有人都明白,她賞的是蘇家,跟章家沒關系。

要是那兩夫妻識趣就算了,若是不識趣,那就很不必客氣了。

小應子照樣做了,回來複命的時候還禀報道:“奴才擅自做主,給了點賞錢讓掌櫃和他兒子幫忙盯着那些禮物,免得被賊人動了。若是有蘇家之外的人動了,只管報官就是。”

沐瑤點頭道:“你做得很好,就該如此。”

這兩夫妻要敢動她的賞賜,根本不必客氣!

沐瑤想着以防萬一,他們兩個應該不至于那麽蠢。

哪知道第二天乾隆就過來給她帶了個消息,京兆尹把章家兩夫妻押入大牢,就因為昨兒客棧報官,說這兩人偷了沐瑤給蘇家的賞賜!

幸好封條剛拆開就被掌櫃發現了,這才沒有損失。

不過兩夫妻也給扭送進官府去,京兆尹一聽是純嫔賞給家裏的東西被人動了,然而動的卻是姻親,大嫂的弟媳,這關系頓時叫人頭疼,他連忙遞消息進宮,請乾隆決斷。

這也算得上是家事了,乾隆就親自過來問一問沐瑤的意思。

沐瑤一聽,意思很明确,那必須罰啊:“我之前已經跟他們強調過,這是我給蘇家的賞賜,還讓人上了封條,他們竟然敢染指,以後還有什麽是做不出來的?”

她氣得連都紅了,乾隆趕緊安撫道:“別氣壞自己了,罰就罰,倒也沒什麽。不過畢竟是蘇家的姻親,真讓人送進大牢裏面,總歸不太好聽,連累你的名聲就不好了。”

沐瑤聽後,輕輕嘆道:“連累我倒沒什麽,卻怕別人說因着是我的姻親,官府輕輕放過,說皇上包庇我的姻親就不妥了。”

乾隆聽着沐瑤擔心自己的名聲,不由笑道:“這樣吧,折中一下,朕讓京兆尹直接把章家二人打發出京城,讓他們回家去就是。當然,朕也會一路派人護送他們回到章家,保證毫發無損,免得路上出什麽事,反倒叫章家埋怨上你和蘇家就不好。”

沐瑤想想覺得這個辦法可行,乾隆親自派人送,肯定會告訴章家究竟發生什麽事,那就跟蘇家沒關系了,也怨不上蘇家,這是他們自作孽罷了。

而且這樣一來,大哥和大嫂不必再應付這對夫妻,能在京城自在舒服多了,還不用擔心家醜外揚。

畢竟鬧得人雲亦雲的,也不知道說什麽過分的話,叫大哥和大嫂聽着別是不高興了。

她歡歡喜喜起身道謝:“多謝皇上,就這麽辦。”

反正打發章家人回去,別讓蘇家大哥和大嫂在京城住着不自在就好。

乾隆見沐瑤高興了,這才拉着人重新坐下道:“你昨天一早還得起來見家裏人,今天還得處理這些糟心事,累了吧?”

沐瑤恍惚中感覺他想問的是自己前晚是不是很累,休息兩天還沒緩過來,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只能憋了一下氣,兩頰緋紅中緩緩低下頭,露出一點白皙的後頸來。

見她害羞的模樣,就知道沐瑤聽懂了,乾隆微微一笑,攬着人到懷裏道:“以前你在潛邸的時候無憂無慮的,如今進宮來了,家裏人又在千裏之外,很多事消息不夠靈通,也就沒能好好處置。”

“蘇家也是,不管是姻親還是親戚都得好好約束着,不是心軟放縱那麽簡單。畢竟他們要行差踏錯,連累的就是你了。”

沐瑤聽得出乾隆不在乎蘇家跟旁支和姻親的關系,在乎的是會不會連累她,小聲感謝道:“皇上不必擔心,阿瑪該是會好好約束他們的。”

乾隆知道蘇召南是個正派人,也很為女兒着想,到底還是勢單力薄,未必真能約束住,指尖點了點她的手背道:“正好蘇家送來的工匠不錯,圖紙也極為詳細,園子已經能立刻開工了,朕正巧想着給什麽賞賜,索性這次讓蘇召南和你三個兄長一并擡入正白旗。”

這可是天大的賞賜了,擡旗後,跟姻親就徹底拉開了關系,章家是絕不敢再如此恣意妄為了。

沐瑤滿臉驚喜道:“皇上,此話當真?”

乾隆笑笑道:“朕不說虛話,就是暫時只讓你家擡旗,至于蘇家其他族人就得看看再說。”

他的恩賞暫時只惠及沐瑤的阿瑪和兄長,至于其他人就沒那麽大方,得緩一緩了。

這樣一來,蘇家族人自然恨不能把身邊人約束好,生怕因為一個不好,這個緩緩就變成沒有期限的了。

沐瑤想着這一招真好,都不用蘇召南費心,省了不知道多少事。

那些族人為了能跟着擡旗必定一個比一個聽話,絕不會給蘇家鬧出什麽幺蛾子來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