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影後與貓·二十三
很快,幾組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沈安之也把番茄荞麥面遞給了工作人員。
既然是減脂餐,在美味方面肯定比不上其他的菜式,不過沒關系,這只是第一輪,沈安之想。
沒想到這倒是對了幾個明星評委的口味,他們平日裏就很是注意飲食,對大魚大肉反而不習慣了,看到林姒錦這組的作品,眼前一亮。
大屏幕上開始計算分數,這一輪,十組裏面她們排在第三。對這個名次,沈安之已經很滿意,林姒錦的心情卻有些複雜。
一方面她知道這名次跟自己沒什麽關系——技術活純粹是沈安之在做。另一方面,她又覺得應該更高些。
林姒錦已經分不清,這樣的想法究竟是源于自己有些扭曲的好勝心,還是因為沈安之。
想起助理說的沈安之發通稿的事,她現在覺得,沈安之大概就是一個自己的小粉絲,陰差陽錯撞上了一系列的事罷了。
但是為什麽,她方才看着沈安之忙碌的身影,恍惚之間又以為自己看見了星光?
如果說林姒錦演活了西涼公主,那麽沈安之當日的那一場戲,就是演活了雲娘。不僅如此,那種溫柔安寧的氣質,同樣能在星光的身上找到。
星光要是能變成人,大概也能像自己一樣當個演員什麽的,林姒錦想着。畢竟它是自己的貓,有先天優勢。
下播後為了不浪費食物,大家中午吃的是自己做的菜。這導致大部分人都……比較慘,他們的“成果”水平實在有些參差不齊。
這也使得衆人對接下來的比拼态度更認真了,沒人想吃自己瞎做的暗黑料理。
第二輪的規定食材是附近某貧困縣的鲫魚,漁民直接從水裏打撈上來,沒有經過處理的那種。魚的做法沒有番茄那麽多,所以任務是每組一道菜。
沈安之皺了皺眉頭。魚,或者說帶刺的魚,可算是她廚藝上的徹底空白,穿越前的她完全不知道魚刺在烹饪的時候怎麽處理,所以她的經驗僅限于烤三文魚這種無刺的。
但到了這步,也只能硬着頭皮上了。
林姒錦目不轉睛地盯着沈安之的表情,像是比她還緊張一般。
被注視着的沈安之注意到了這目光,有些不知所措起來。林姒錦是期望我比上一輪做到更好嗎?還是……有什麽其他的想法?
她點開千度搜無刺鲫魚的做法,上面說是要切成幾毫米薄的片,對刀工是有要求的。
沈安之更加覺得有些洩氣。林姒錦方才的眼神,即使自己僅是用眼角的餘光感知,仍然頑強地停留在她的腦海,仿佛要灼燒自己一般,若是自己無法滿足她的期待,會怎麽樣?
如今也只能放手一搏了,沈安之閉上眼,重複着前一輪的做法,讓林姒錦做輔助,自己下意識地握緊了手中的菜刀,能感到手心在滲出汗水。
雖然切得歪歪扭扭,也不能保證刺都去除得很幹淨,但終究還是完成了。
沈安之和林姒錦同時悄悄地長出了一口氣,目前看來沒有搞得很砸,接下來是按部就班地開火。
她們沒有選擇煎炸,不僅是沈安之從林姒錦的飲食健康考量,也是因為她缺乏經驗,對油溫、時間這些指标都沒把握。
不過一道盡力去除了小刺的清蒸鲫魚端上桌,還是獲得了衆人的點贊。
雖然也有人表達了對魚刺沒除淨、以及沈安之刀工的不滿,而且這輪有人直接找節目組要了小型機器,把魚肉打碎然後做成完全沒有刺的魚丸,她們也就落了下風。
最後分數排名出來,以微弱的劣勢比上次低了一名,第四。
這樣的結果,讓林姒錦有些垂頭喪氣,她本以為這次沈安之的手藝水平比上次更加顯露無遺,能夠征服評委。
沈安之倒是一副開心滿足的樣子,甚至讓林姒錦開始懷疑,她是不是有那麽一點點沒心沒肺。
畢竟沈安之的側重點不一樣,她只是為林姒錦而來,不像其他人重視曝光度、粉絲數、知名度。
第三輪是以雞蛋為題,仍然可以自由發揮,但不許進行任何搜索——工作人員甚至把嘉賓們的手機收起來集中——宣布後只有五分鐘商量的時間,然後直接開始做。
這下難倒了一大片,哀嚎聲此起彼伏地充滿了演播廳。
前兩輪,衆人都是照着搜出來的菜譜有樣學樣,雖說悟性好點的、或者有些做菜經驗的有顯著優勢,不過其他人也都能做出些東西來,不至于交白卷。
萬良輝站在後面微微一笑。節目總要有些變化,不給嘉賓設置大點的阻礙,即使是美食節目,也會沒人看的。
就連沈安之一時之間也卡殼了。她是能露幾手,但林姒錦呢?
這一分鐘,對她來說幾乎像是一年那樣漫長。想了想她還是問林姒錦,“我們做韭菜雞蛋餃子怎麽樣?”
她做好了林姒錦搖頭的心理準備,畢竟林姒錦大概率沒學過包餃子,這個不好辦。
不想林姒錦只考慮了一秒鐘,便帶着認真的表情點了點頭,“餃子我已經忘了,你可要教我。”
沈安之很快從驚訝中恢複,“當然,能教林老師包餃子,我一定盡最大努力!”
工作人員适時地給了她一個特寫鏡頭,從她臉上充滿自信的神色,到她已經沾上不少面粉的雙手。
雖說節目組提供的食材和工具齊全,但她們要從面粉開始做,這就複雜多了。
所幸節目的時間要求很寬松,考慮到後期剪輯可以把冗長的部分去掉,而且時間越長,越容易拍到好鏡頭,萬良輝就沒有在這方面做過多限制。
林姒錦也盯着沈安之的手。有那麽一瞬間,她竟然下意識地想伸出自己的手,握在上面。
但即使是她教自己,那也應該是她握着自己的手才對——都不對吧!林姒錦皺了皺眉。
她轉移思緒,讓自己沉浸在忙碌之中,想辦法讓自己不去關注身旁的沈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