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贈畫

次日蘇媚醒來時,唐鶴逢已經收拾好,助理也等在外面了。

他站在小築門口,背對着晨曦:“蘇小姐,我有些事情需要處理,先行告辭了,昨晚打擾了。”

蘇媚剛剛睡醒,還有些懵,只是一直搖頭,并沒說話。

一直到他離開之後的十幾分鐘,她才徹底清醒過來,目光落在了茶幾上的手劄上,腦袋裏還在想:他沒拿走啊。

根本都忘記了自己壓根沒說讓人拿走這件事情。

吃完早飯後,蘇媚又接到了一通電話,是《梅鄉》的劇本編輯。

寫《梅鄉》的時候蘇媚還是一名大三學生,《梅鄉》出版的時候也很波折,無非是看她年紀輕,沒什麽經歷便存着糊弄她的心思,後來還是孟老出面,才能順利出版。

《梅鄉》出版後兩年的時間裏斬獲了國內的三大文學獎,讓峨眉這個名字瞬時名聲大噪。

不過這部作品的內容并不通俗,受衆更多都是些文人學者。

直到半年前忽然有個頗有號召力的明星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推了這本書,從那之後《梅鄉》逐漸的就進入了更多人的視線中。

起初蘇媚并不知道這件事情。

她雖然也有微博,抖音這樣的自媒體賬號,但打開的次數并不多,以前還在學校的時候看的還算多,現在她寧願坐在沙發上看會兒電視。

還是責編劉詠打電話談起再版的事情時蘇媚才了解這個事情。

之後蘇媚就開始頻繁的接到商務電話,或者是買IP的,或者是想做節目訪談的,也有商業約稿的。

約稿或者是買IP尚且好說,畢竟人吃五谷雜糧,她也是要活着的,何況錢這種東西,誰會嫌少呢。

至于訪談這種事情,她是絕不會答應的。

Advertisement

所以在接了數通電話之後,蘇媚終于和一家影視公司達成了合作。

對方公司在影視方面的口碑很好,無論是改編還是原創劇本十幾年來一直都是穩定發揮。

合同簽完之後,對方公司又向蘇媚發出了合作邀請,希望她能夠參與到劇本的編劇工作中,用對方的話說是作者本人對于故事的理解更為深刻。

一開始蘇媚拒絕了這件事情,不過對方顯然很有決心,不厭其煩的和蘇媚商讨了幾個月的時間。

期間蘇媚無數次的想毀約不賣了。

最後雙方各讓一步,對方答應了蘇媚作為文學顧問,把握劇本大方向,蘇媚也答應了讓電視劇的編輯團隊來鶴卿小築小住幾日共同潤色劇本。

今天剛好就是他們來的日子。

說是團隊,但只來了一男一女兩個編輯,她不喜歡和很多人共事,這也是和對方協商之後的結果。

男編輯名為劉尚新,年紀稍長一些,看起來三十五六歲,留着過肩長發,蓄了一把可愛的小胡子。

女編輯叫關音,很年輕,二十出頭的年紀,有一張娃娃臉,笑起來的時候臉頰上的酒窩若隐若現。

在鶴卿小築看到蘇媚的時候,兩人都有些出神,但随後劉尚新便禮貌問道:“小姐您好,剛剛我們應該有電話聯系,我是編輯劉尚新,這位是關音,請問峨眉作家在嗎?”

“我就是峨眉。”

劉尚新和關音都是一臉錯愕,直到蘇媚一聲輕笑才喚醒他:“不好意思。”

作家峨眉向來很神秘,從她的作品上看她文風老辣,言辭犀利,頗有老将之風,再加上她從沒有在公開場合露過面,劉尚新對她的了解僅僅是從早幾年她發的那些微博中,那些微博大都是一些書畫的內容,确實不像一個年輕人,也不像個姑娘,所以劉尚新,包括其他很多的人都一直以為峨眉應該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性。

“沒關系,沒見過我确實很容易誤會,我們開始吧。”

《梅鄉》的故事背景是二十世紀,主角沈君墨出生名門,是個有名的浪蕩子。

沈君墨行三,大哥沈君舒長袖善舞,二哥沈君眠左右逢源,都是一等一的世家子。

唯獨沈君墨打馬過長安,一日盡風流,揮手便是前呼後應,迎面就有紅顏入懷。

他沉迷色.欲,被鴉.片啃噬血肉精神,但也在看到同伴毒瘾發作後幡然悔悟。

這也成為了他這一生唯一值得人稱道的事情。

原本他這一生應該在父母兄長庇護之下囫囵過去,但是轉折很快發生,兩位兄長接連參軍,以身殉國,他成為家族唯一一個男丁,迫不得已被推到了前面。

但他本就是個沒什麽本事的人,既做不了光宗耀祖的人物,也做不了開天辟地的英雄。

唯一能做的就是勉力支撐着整個家族在亂世中艱難生存。

後來國破山河不再,梅鄉一夜淪陷,他在大屠殺中誓死捍衛他的家園。

生于梅鄉,終于梅鄉。

很簡單的故事,但因特殊的故事背景和筆者老辣的文風與故事不明的隐喻,引來很多人的分析和研究。

也有很多人和她探讨過《梅鄉》這個故事背後的深意。

蘇媚從未給出過一個明确的答案,固然她在《梅鄉》中傾注了一些個人的情感,有希望借此故事傳遞的東西,但當它被別人看到的那一刻開始,她想傳遞的東西是什麽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的人感受到了什麽。

一個乏味無聊的故事也好,亂世之下命運的悲涼也罷。

或淺薄或深刻。

蘇媚并不關心他們的感悟和體會,也不喜歡用自己的标準來判斷他人感受的錯與對。

這本身就是一件充滿荒誕的事情。

所以在劉尚新開口試圖和她探讨《梅鄉》究竟在講什麽的時候蘇媚只答:“在講一個纨绔。”

也因為蘇媚的這個答案劇本工作進行的并不順利。

劉尚新和關音能夠看懂《梅鄉》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簡單乏味,甚至無聊,甚至連戲劇沖突都沒有多少。

可能唯一堪稱看點的只有沈君墨那絢爛靡麗的色.欲世界了。

這樣平鋪直敘的故事影視化面臨着重重困難。

網絡上和業內的專家學者有很多人讨論過《梅鄉》究竟在講什麽,但作家峨眉從沒公開讨論過。

當然作為一名編劇,劉尚新對于《梅鄉》是有自己的理解的,他更加偏向于書中是在寫普通人在時代洪流中殊途同歸的命運。

他當然也可以圍繞着這個故事中心來改編,但畢竟還要過蘇媚這一關,他心中有顧慮。

而蘇媚自然并不知道劉尚新和關音的這些煩惱。

起初她只當劉尚新的問題和其他那些和她讨論的這個問題的人出于相同的目的。

直到過了幾天她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

劇本和小說都是創作,都是需要主線和核心思想的。

蘇媚決定和劉尚新好好談談。

不過她剛剛和對方走進書房,便聽到來自一樓的門鈴聲。

蘇媚下樓開門,門外站着一個年輕的男人,他手中捧着一個畫匣。

蘇媚看到他隐隐約約覺得有些熟悉:“你是?”

“蘇小姐您好,我是唐先生的助理,這是唐先生送您的禮物,感謝您留宿之恩。”

蘇媚接過畫匣。

“這幅《竹暝仕女圖》是唐先生親手繪制,唐先生說之前看到蘇小姐客廳懸挂兩幅書法,剛好缺了幅畫,回去後便繪制這幅《竹暝仕女圖》。”

這是意外之喜。

蘇媚聽說唐鶴逢的才名,也知道他流傳在外的畫作并不多。

暫且不論話的價值,只情分便已經是極重,蘇媚不是很擅長收禮物,當下便想拒絕,但對方似乎是早有預料,趕在她開口前說道:“唐先生說,蘇小姐不如看一眼東西再拒絕。”

蘇媚疑惑,但看着對方肯定的眼神,她還是當面打開了匣子。

畫面徐徐展開,畫中人物瘦骨清象,氣度高古,竹林之中素手煮茶,姿态悠閑。

很輕易便可見作畫人功力,擡手間的細致動作精确富有張力。

畫上右上方還蓋着唐鶴逢的私印,上書四個大字:小唐先生。

只不過畫中的人竟是她?

蘇媚睫毛顫了顫。

對方注意到:“唐先生今日出差,臨走前特意叮囑畫是謝禮,請蘇小姐安心收下。如果退回去,唐先生只能自己收藏了。”

話說到這裏,蘇媚不再推脫,她将畫重新收了起來:“替我謝謝唐先生。”

對方這才露出滿意的笑容:“那就不打擾了,對了,唐先生說改日再來拜訪。”

把人送走,蘇媚帶着匣子重新回了二樓書房,劉尚新還在那裏等着。

蘇媚想了想,直接開門見山:“其實《梅鄉》這個故事很晦澀,改編的難度很大。”

劉尚新點點頭,豈止是難度大啊,簡直無從下手。

“我雖然沒有做過編劇工作,但是也多少了解一些,這樣晦澀的故事如果要影視化很多地方都需要改動,我清楚你的顧慮和壓力,擔心偏離故事主線。

但是創作這個故事的時候我想寫的東西有很多。當然我最想寫的是在特定的年代,人民思想的覺醒和抗争,這也是為什麽這個故事明明很簡單,但是看起來卻十分艱澀的原因,也是為什麽我一直強調讀者感受到了什麽這個故事就是在說什麽。

可你如果希望在電視劇中将這些東西全部都講清楚,講明白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你大可以按照你的理解去确定故事主線和內核,那不會錯的。本身劇本的改編也是一種創作行為,如果所有的東西都按照原來的故事進行,你的價值就只是把小說換成劇本語言而已,這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我期望你能夠在此基礎上進行更加深入和豐富的創作,呈現出書面文字無法呈現出的內容,并樂見其成。

這是創作的意義,也是我希望的國內創作環境。”

蘇媚話說完,劉尚新愣愣的,他見多了不喜歡改自己故事的作家,還是第一次見這種放手讓人改的作家。

接着蘇媚又補充了一句:“當然,前提是別瞎改,現在大家不都這麽認為嗎,普通人在時代洪流中殊途同歸的命運,挺好的。”

劉尚新點點頭。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聽進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