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江舒雲面色如常地進了屋,陶春蘭詫異地問:“趙衛東這麽快就走了嗎?”

“是啊,他忙着給另一個妹子送東西呢。”

陶春蘭聽了不禁皺眉:“真的麽,這樣不好吧。”

“是不好,不過跟我沒關系,他喜歡找誰就找誰,別來找我就行。”江舒雲無所謂道,随後就回卧室繼續做衣服去了。

陶春蘭嘆了口氣,看閨女這态度,這門親事只怕真的要黃了。

趙衛東在感情上面這吃着碗裏還惦記着別人鍋裏的态度确實不對,還好閨女看得開,不然就有的罪受了。

三天後。

江舒雲在裙擺內側繡上最後一朵回卷舒展的祥雲,象征着自己手作的标記,随後剪斷線頭,穿來後親手設計的第一件裙子就完工了。

等她把成果朝家裏人展示時,江氏夫妻和江曉雪全都驚呆了。

這套上衣下裳的裙子很有古典韻味,有點像電視上古裝劇裏大戶人家的小姐穿的襦裙。但整體上沒有真正的古裝那麽複雜,比較簡潔大方,日常也能穿出去,不至于太過另類,讓人覺得像個登臺唱戲的。

令人尤其叫絕的是領口袖口和裙邊繡了摘枝梅和喜鵲的花紋,針腳細密,精美雅致,取的是“喜上梅梢”的美好寓意,比市面上賣的那些千篇一律的機繡圖案更漂亮。

陶春蘭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領口上栩栩如生的鵲鳥,半晌才贊嘆道:“舒雲,你這手藝真好,比我可強多了。這種繡法我好像都沒見過,也是你那個女同學教的?”

江舒雲開了個玩笑:“不,是我有天做夢,仙人在夢裏指點我的。”

那個女生懂個鬼,但她只能這麽回答。

因為這種刺繡方法其實是因為她精擅女紅,融合蘇繡湘繡等流派之長而獨創出來的一種針法,先是受到宮廷貴婦和官宦小姐們的一致推崇,後來傳入民間,廣受普通老百姓的歡迎,被冠以“熙繡”之名。

然而這個時空裏并沒有熙繡,原身以前也很少接觸針線活,相當于是江舒雲憑空“造”出來的,只好找了個勉強說得過去的托辭。

Advertisement

陶春蘭不知就裏,不禁笑道:“那可真是做了個美夢。”

江海濤不會誇獎,只肯定地說:“确實好看,比吳大娘做的還好。”

江曉雪拍着巴掌笑道:“是啊是啊,二姐太厲害了,這件裙子可真漂亮,二姐穿着一定會像仙女一樣美!”

江舒雲并沒有在家人的誇贊之下飄飄然,只道:“我不是給自己做的,媽你明天去龍門村趕集拿去賣掉吧。”

陶春蘭覺得有點可惜:“這裙子你不留着自己穿嗎?”

江舒雲不以為意道:“不了,我要穿的話以後再做就是了。”

她又不打算和趙衛東結婚,何況這件裙子的料子也只是馬馬虎虎而已,自己什麽華裳霓衣沒穿過,真不稀罕這一件。

陶春蘭一想也是,既然是自己的手藝,那以後就不愁穿了,于是問道:“那你覺得賣多少錢合适?”

江舒雲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便道:“最低50塊,少了就不賣。”

陶春蘭又是一驚:“這價錢太貴了吧,會有人買嗎?”

縣裏從外面大城市進的最新潮的女裝也就這個價,絕大部分人一個月的收入都沒這麽高,誰會花這麽多錢買套裙子呢?

“不貴,這套裙子光成本就要18塊5毛,再加上我做了四天的人工,我覺得還便宜了呢。咱們不像服裝廠,可以一次性批量做很多出來,必須走精品路線,這樣才能賣得起價。媽,這個價格你先不要降,實在賣不掉我再另想辦法。”

江舒雲覺得再高一些的價格都是應該的,這可是堂堂公主親手所作,要在大熙朝那必定是無價之品。

若不是急于掙錢,又考慮到本地的消費水平,她也不會只定50塊的價格了。

陶春蘭聽了覺得有道理,便點點頭:“那行,我去試試看吧。”

江舒雲接着道:“如果賣出去了,那就幫我買些好點的布料和繡線回來,我再做兩件。”

“行。”

江曉雪馬上舉手:“我也想去趕集!”

說完想到自己昨天才跟二姐保證過要好好學習,于是吐吐舌頭:“我就随便說說,還是不去了,就在家寫作業。”

“沒事,你去吧,回來補起來就行。”江舒雲大度道,“跟着媽一起去集市也好,可以順便給你買條新裙子。”

江曉雪頓時心花怒放,不由得抱住了江舒雲:“謝謝二姐,你最好了!”

第二天早上,江曉雪就跟着陶春蘭一起去了龍門村的集市。

江舒雲不喜歡湊熱鬧,去擠一身臭汗,就在家看看書,畫兩筆畫,琢磨一下新的服裝樣式。

晌午前趕集的母女倆回來了,江舒雲一看江曉雪喜氣洋洋蹦蹦跳跳的模樣就知道自己做的裙子賣掉了。

果不其然,江曉雪跑進屋裏大聲道:“二姐,好消息,你那條紅裙子被人買了,一分錢不少!”

江舒雲随口問:“誰買的?”

“好像是龍門村一戶姓許的人家的兒媳婦,在縣裏的文工團上班,一看到那條紅裙子就喜歡得不得了。”

龍門村姓許的?

江舒雲隐約記得有個叫許紹庭的人,實在是此人的浪蕩之名在鄉裏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即便前身對龍門村不熟,也一直在縣裏上學,也聽說過一點對方的敗家之舉。

不知道江曉雪說的這個兒媳婦跟那個敗家子有什麽關系,但江舒雲并不關心這個,只要有人買自己的裙子就行。

作者有話說:

哈羅,有人在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