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2月10號那天, 龍門山腳下一處大院門口又傳來一陣鞭炮聲。

這裏恰好位于青河村和龍門村中間,因此吸引了兩個村不少村民前來圍觀。

大夥兒赫然發現這個荒了兩年的院子被修整一新,大鐵門重新上了漆, 上面懸挂着一塊木牌,蒙着一塊紅布, 中間還綴着一朵大紅花。

更令人意外的是,許紹庭和他那個漂亮卻又似乎不大好接近的新媳婦兒站在大門口,江家人也聚在旁邊,個個面帶笑容。

衆人不禁納悶了, 這是怎麽個意思?

看看時間差不多了, 許紹庭便朗聲道:“各位父老鄉親, 我們的熙和農業加工廠今天正式開張了, 主營項目包括榨油、谷物脫殼磨粉、飼料加工生産和酒水釀造等等,價格優惠,質量保證, 歡迎大家有需要的時候前來光臨惠顧。”

所有人一聽頓時都驚呆了。

什麽什麽?什麽加工廠?

許家不是窮得連喜酒都擺不起嗎,怎麽突然就開了個廠子?

許紹庭也不多說,伸手把紅綢揭開, 露出木牌上刻的一行虬勁有力的大字——熙和農業加工廠。

緊接着去年幫江海濤種葡萄的小吳和小陳一個敲鑼一個打鼓, 兩個小夥子是許紹庭元旦後就招來的第一批員工, 已經提前經過加工設備的培訓。但因為兩人沒專門玩過樂器,所以配合不大好,節奏有點亂。

江家人都不善言辭, 只能跟着鼓掌。

只有囡囡蹦蹦跳跳地歡呼:“開業大吉, 開業大吉!”

其他人則一聲不吭, 面面相觑, 都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尴尬在無聲蔓延。

許紹庭早就預料到這種場面, 不管圍觀之人是什麽反應,清了清嗓子後接着說:“加工廠目前人手不夠,需要招聘五名員工,要求年齡18到45歲之間,身體健康,無不良嗜好。待遇是每月工資40塊,早上八點開工,午休一個小時,下午五點下班,周末輪休,加班會給加班費,月底績效好還會發獎金。鄉親們如果覺得合适,現在可以報名。”

不可能吧,一個月40塊?!縣裏國營大廠的職工工資也就這麽高,節省一點足夠一家人吃用了。

許家二小子哪來的錢,怎麽會出手這麽大方?

透過大門可以看到廠房裏确實擺着不少機器,加上這麽大個院子,只怕沒個幾萬塊錢下不來。

許家什麽狀況大家有目共睹,天上是不可能掉金元寶的,這開廠的錢從哪裏來的那就很可疑了。

村民們全都不敢相信,總覺得這裏面說不定有什麽貓膩。

獎金什麽的都是沒影的事,空口說大話誰不會,要是把人騙進去,幹一個月後不給錢咋辦?

也說不定過兩天就有人來把廠子封了,根本開不下去……

半晌,人群裏響起一個猶豫怯弱的女聲:“我、我能報名嗎?”

大家轉頭一瞧,是龍門村一個姓孫的寡婦,前兩年丈夫病逝,留下兩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公婆年紀又比較大了,種地種得很吃力,也是村裏的貧困戶之一。

而且,寡婦門前事非多,她家還不止是窮的問題。

所有人的目光霎時齊刷刷地投過去,孫蠟梅垂下頭,神情局促。

眼下是農村一年中最蕭條的時候,春耕還沒開始,又快過年了,種地的人都閑着,準備年貨過年。

她鼓足所有勇氣才出聲報名,萬一不行也就是白幹幾天活,反正這陣子閑着也是閑着。要是許家真能說到做到,那一個月就有40塊,比種地強。

許紹庭歉然回答:“孫大姐,對不住,加工廠起初的工作會比較辛苦一些,很多都是體力活,所以暫時只招男工。等過段時間有起色了,工種細化一些,會考慮再招女工。”

他也想幫孫蠟梅,但眼下并不具備這個能力和條件,只能以後再說了。

不知是誰嗤笑了一聲,孫蠟梅臉色發白,神色黯然,正想轉身離開,江舒雲卻開口問:“孫大姐,你會針線活嗎?”

孫蠟梅嗫嚅道:“會一點,我家孩子的衣服是我自己做的。”

江舒雲溫言道:“我準備開個繡坊,你可以去我那邊試試。如果合适,工錢不會比加工廠低。”

許紹庭前兩天把一樓的雜物房收拾出來了,有三十來個平方。

她就規劃了一下,隔成一大一小兩間,小的用來作化妝間,大的則是繡坊。現在化妝用具、縫紉機和制衣的木臺子都已經備好入場了,“雲熙繡坊”的牌子也挂起來了。

今天本來是要給加工廠舉行開業儀式,繡坊緩兩天再開,現在順道一起宣傳一下也好。

村民們頓時又睜大眼睛,什麽,還有繡坊?

孫蠟梅躊蹰片刻後應道:“那我就試試吧。”

江舒雲就對許紹庭說:“我跟媽還有大姐先帶孫大姐回去了。”

許紹庭柔聲道:“嗯,你們去吧,這邊有我和爸照應着,不會有問題。吃飯也不用等我,我就在這邊做了吃。”

他在加工廠裏搭了個廚房,可以就地開火做飯,以免回家耽誤功夫。

江舒雲點點頭,帶着孫蠟梅回去了。

有個青河村的老漢看了半天熱鬧,忍不住問:“許家二小子,你說價格優惠,我家有500斤稻谷要脫殼,你收多少錢?”

許紹庭說:“大爺,脫谷是1斤2分錢,500斤就是10塊。您是我們今天開業第一個客戶,就給您打個八折,只要8塊錢。”

現在市面上脫谷一般是1斤2分5厘到3分錢,他給的這個價格算下來500斤能省好幾塊錢,對于普通農戶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老漢馬上道:“這可是你說的,我這就回去把谷子拉過來,到時候你可別賴帳!”

許紹庭笑道:“當然不會,有這麽多鄉親在場,您放心好了,脫完谷後才收您錢。”

老漢立即掉頭往家裏跑。

有人不甘落後:“榨油呢?”

“榨一斤油加工費5分。”

“沒有優惠嗎?”

“給您打個九折。”

“那行,我要榨一百斤!”

許紹庭說着從大門邊拿起一塊事先寫好的價目牌:“其他鄉親也一樣,只要是今天來的,所有價格都打九折。”

大夥兒一瞧,上面的價格都挺實在,比其他加工廠确實要便宜,何況今天還打九折,那更有吸引力了。

有些人頓時沉不住氣了,争先恐後地開始報名。

這跟來上班不一樣,上班需要的時間長,能不能拿到錢說不準。糧食加工的話當天開工,現場結算,欺詐的可能性就小多了。

許紹庭和江海濤以及小吳小陳立馬就忙碌起來。

另一邊廂,孫蠟梅到了許家,四下打量。

許家的房子在鄉下算得上體面了,而且收拾得非常幹淨整潔,跟她以為的髒亂完全不一樣。

一樓朝陽的一間屋子門邊挂着個木牌,用隸書寫着“雲熙繡坊”四個字,很有古韻。

江舒雲領着孫蠟梅進了繡坊,問道:“孫大姐,你會用縫紉機嗎?”

孫蠟梅羞愧地說:“我沒用過,家裏買不起。”

“沒事,縫紉機不難,你就先用這幾塊碎布頭随便做點東西吧。”

江舒雲拿了個針線籃給她,孫蠟梅略略思索了片刻,把幾塊布頭拼了拼,然後就拿起針線開始縫。

動作挺麻利,針腳也比較細密。

不大一會兒的功夫,孫蠟梅做了個小手包,還自作主張繡了幾朵小花,說不上多麽精致,但配色不錯,整體比較協調。

江舒雲便道:“可以,你留下吧。每個月基本工資40塊,和加工廠那邊一樣,中午可以管一頓飯,跟我們一起吃,月底再按效益提成。”

這樣就行了嗎?孫蠟梅有點不敢相信,也不知道提成能拿多少,但有40塊就夠了,于是馬上就同意了。

“孫大姐,你今天有事嗎?”

“沒事,我兩個孩子有爺爺奶奶在家看着。”

“那不如就從今天正式開始算吧。”

“好啊!”

兩個人說話的功夫,陶春蘭和江秋月已經開始動工了,一個繡花,一個做鞋子,有條不紊。

囡囡也不吵不鬧,自己在一邊玩江海濤用木頭給她做的玩具,什麽小人小羊小兔子之類的。

孫蠟梅注意到牆上還挂着一件女裝半成品,複古的款式,領口袖着纏枝蓮紋,做工和刺繡都非常出色,令人叫絕。

孫蠟梅忍不住問:“這件衣裳是你們做的嗎?”

江舒雲說:“是啊,你要是能達到這個水平,完成一件就能提成十到二十塊。”

孫蠟梅驚呆了,讷讷道:“可是,我沒這麽好的手藝,也不會繡這種花。”

“沒關系,我可以教你,先從用縫紉機開始。”

“好的!”

孫蠟梅心裏霎時燃起了希望,跟着江舒雲來到縫紉機邊,認認真真地開始學。

期間許母在門口探頭探腦地瞧了一眼,江舒雲問:“媽,有什麽事嗎?”

“沒事。”許母若無其事地走開。

她是不覺得鼓搗這些能賺多少錢的,但有點事做總比天天窩在樓上睡懶覺要強。

同類推薦